東京大學入學演講:面對社會不公,請不要做精緻利己主義者

2020-12-11 騰訊網

凜冬已至,為防失聯,請關注備用號:

4月12日,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東京大學入學典禮上,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精彩演講,她批判高校和社會中的不平等,提醒學生「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上野千鶴子的演講,在日本社會引起很大反響。

朝日新聞的報導

上野千鶴子演講現場

演講者 | 上野千鶴子

翻譯 | @小朵今天交稿了嗎

演講全文如下:

恭喜各位入學。今日在場的每一位同學,都是激烈競爭中的贏家。

我想,大家應該都不會懷疑這場選拔考試的公平性。倘若不公平,你們肯定會很憤怒吧。

但是,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爆出了歧視女生和復讀學生的醜聞。

根據文科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和醫學部進行的調查,發現女生更難被錄取,男生的平均合格率是女生的1.2倍。

爆出醜聞的東醫大則是1.29倍,最高的順天堂大學是1.67倍。排名靠前的有昭和大學、日本大學、慶應大學等私立學校。困難度低於1.0,即女生更容易考上的大學,有鳥去大學、島根大學、德島大學、弘前大學等地方國立大學的醫學部。

順便說一下,東京大學理科3類的這個數字是1.03,雖然低於平均值,但仍然高於1。

東京大學春季開學日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解讀這個數字?

統計非常關鍵,因為研究都是基於統計成立的。女生比男生更難被錄取,是因為男生的成績更好嗎?

公布了全國醫學部調查結果的文科省負責人說:其他院系不存在類似情況,無論是理工科還是文科,大多數時候都是女生佔優勢。

也就是說,除了醫學院,其他學科女生的錄取困難度都低於1,而醫學部則高於1,這需要做一些解釋。

事實上,各種數據都能證明,女性考生的成績要高於男生。

首先,女生為了避免復讀,一般會在擇校時留有餘地,選擇那些比較容易被錄取的次選學校。

其次,東京大學新生中女生的比例很長一段時間沒有突破「兩成壁壘」,今年18.1%的比例更是比往年更低。從統計上來看,成績排名分布沒有男女差異,這就意味著報考東大的女生要比男生更優秀。

第三,四年制大學的升學率本身就有性別差異。根據2016年度的學校基本調查,四年制大學升學率,男生是55.6%,女生48.2%,有7個百分點的差距。

這一差距不是成績差距,而是由父母的觀念造成的,即「兒子上四年制大學,女兒上兩年制或三年制的短期大學」這樣的性別歧視。

東京大學女生合影

最近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馬拉拉·優素福·扎伊訪問日本時呼籲「女性教育」的必要性。女性教育對於巴基斯坦而言非常重要,與日本就毫無關係嗎?

給女孩潑冷水,「反正是個女孩」、「畢竟是個女孩」這一類的話,是「cool down of aspiration」,先把意願給冷卻下來。

馬拉拉的父親在面對「如何培養女兒」的問題時,給出的回答是「不折斷女兒的翅膀」。

每一個孩子都擁有翅膀,可是許許多多女孩的翅膀卻被折斷了。等待著各位拼命考上東大的男生和女生們的,是什麼樣的環境呢?

在於其他大學的聯誼會上,東大的男生很受歡迎。

可是,東大的女生卻說,在被問到」你是哪所大學的「時,她會回答「東京的某所大學」,因為如果對方聽說「東大」就會退避三舍。

為什麼男生對身為東大學生無比自豪,女生卻不敢輕易說自己是東大學生呢?

因為男性的價值和優秀的成績是一致的,女性的價值和優秀的成績之間卻不能畫上等號。

女生從小就期待別人誇自己可愛。但是可愛,是什麼樣的價值呢?

被愛、被選擇、可以被保護,這樣的價值中隱藏著一種保證——絕對不能威脅到對方。所以,女生會選擇隱瞞自己成績優秀和自己是東大學生的事實。

東京大學

東大曾經發生過一起集體性侵事件,施暴者是東大工學院和研究生院的五名男生,受害者是私立大學的女生。施暴者中,三人退學,兩人停學。

作家姬野薰子以這一事件為原型,創作了一部小說《誰讓她蠢》,去年還在學校裡開了主題研討會。

據說,「誰讓她蠢」是其中一名施暴的男生在審訊時說過的話。只要讀一下這部作品,你們就能明白社會是如何看待東大的男生的。

我聽說,東大至今仍然存在不允許東大女生參加、只接收其他學校女生的男生社團。

半個世紀以前,我的學生時代也有這樣的社團,半個世紀後的今天這樣的社團仍然存在,讓我無比震驚。

今年3月,我以東京大學男女共同計劃負責理事、副校長的名義,發出了「排斥女生違背東京大學憲章所提倡的平等理念」的警告。

接下來你們即將生活的學校,是一個表面平等的地方,男女在偏差值競爭上沒有差別。

但是,從你們進入學校的那一刻起,隱形的性別歧視就開始了。當你們走上社會,更加明目張胆的性別歧視將會橫行。遺憾的是,東京大學就是其中一例。

本科女生佔比只有20%左右,至於研究生院,讀碩士的女生佔比25%,博士30.7%。

在研究職位上,女助教佔比18.2%,副教授11.6%,教授降到7.8%,這個數字比國會中女議員的比例還要低。

15名系主任和研究科長裡,只有1名女性。歷任校長裡從來沒有過女性。

研究這一問題的學問在40年前就誕生了,那就是女性學,後來我們稱為性別研究。

在我的學生時代,這個世界上還不存在女性學,因為不存在,所以就創造了這麼一門學問。

女性學誕生在大學之外,然後進入大學校園。25年以前我到東京大學任職時,是文學院第三位女教員。然後,我把女性學推向了講堂。

上野千鶴子

開始研究女性學之後,我發現世界上都是未解之謎。

為什麼大家都認定,工作是男人的事,家務事女人的事?家庭主婦是什麼,她是做什麼的?沒有衛生巾和衛生棉條時,女性來月經時用什麼?日本歷史上有沒有同性戀?

因為沒有任何人做過研究,所以也沒有先例可循。因此,無論當時做什麼研究,我都是那個領域的開拓者和第一人。

如今在東京大學,無論是家庭主婦研究、少女漫畫研究還是性別研究,都可以取得學位。

但是,這一局面是我們這些先輩開闢新領域、不斷鬥爭為你們爭取來的。

而一直以來激勵我的,就是永不滿足的好奇心和對社會不公的憤怒。

學問也有風險,有些學科會衰落,也有些學科會興起。

女性學是一個充滿風險的學問。不光是女性學,如今還出現了環境學、信息學、殘障研究等新領域,因為時代的變化需要這些學問。

我要提前聲明的是,東京大學是對變化和多樣性無比包容的學校。東京大學聘用了我,讓我今得以站在大家的面前,就是一個證明。

在東京大學,還有國立大學第一位在日韓國人教授姜尚中先生,也有國立大學第一位高中畢業的教授安藤忠雄先生,還有盲聾啞三重障礙的福島智教授。

你們成功通過選拔來到這裡。據說,國家每年撥給東大學生的經費是人均500萬日元。今年四年,等待你們的將是絕佳的教育學習環境。這一點,多年在這裡教學的我可以保證。

你們應該都是抱著「努力就有回報」的信念來到這裡的。可是,正如我一開始提到了錄取不公的問題,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而且請你們不要忘記,你們所獲得的回報,並不是你們努力的成果,而是你們的環境所賦予的。

你們今天之所以能覺得「努力就有所回報」,是因為在過去的日子裡,你們周圍的環境激勵你們、敦促你們、為你們提供支持、褒獎你們所取得的成就。

世界上有即使努力了也無法得到回報的人、有想要努力卻無法努力的人、有因為過於努力而身心崩潰的人,也有在努力之前先被澆一盆冷水的人——「你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做到」、「我這樣的人怎麼可能做到」。

請不要把你們的努力只用於自己的輸贏,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請你們不要逞強,應該要承認自己的弱勢,互相支撐、彼此扶持。

孕育了女性學的是女性主義這一女性運動,可是女性主義絕不是女性想要跟男人同化的思想,也不是弱者想要成為強者的思想。女性主義是一種追求弱者也能得到應有尊重的思想。

等待著你們的是現有的學說無法完全適用的、不可能預測的未知世界。

一直以來,你們都在追求有正確答案的知識。

今後等待你們的,是充滿著沒有正確答案的問題的世界。

校園裡為什麼需要多樣性?因為新的價值是在體系和體系之間、在不同文化的相互碰撞中產生的。

你們無需把自己封閉在象牙塔裡。東大為你們提供了海外留學和國際交流的機會,也支持你們參與國內的地域課題。

請你們走向世界,追求未知也不必害怕不同的文化,人生在世,天涯可存。

我期望你們能夠掌握生存的智慧,在任何環境裡,即使是東大這塊招牌不能通用的世界,即使成為難民,也能生存下去。

我深信,大學教育的價值不在於掌握已知的知識,而是探索從未有人知曉的未知知識的能力。探索知識的知識,稱為元知識,讓學生掌握元知識,才是大學的使命!

本文來自思想潮

相關焦點

  • 日本東京大學開學典禮致辭:面對社會的不公,請不要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日本東京大學開學典禮致辭:面對社會的不公,請不要做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2019年4月12日,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東京大學入學典禮上,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精彩演講,她批判高校和社會中的不平等,提醒學生「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 東京大學開學演講:面對努力也得不到回報的社會,我們應該怎麼做
    2019年4月12日,世界著名女性學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女士在日本排名第一的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向日本當代精英們發表了演講,演講的主題不再是老套的雞湯,無關「未來」無關「夢想」,她直白的告訴這些經過激烈競爭入學的女生們:「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
  • 楊舒平演講:一個精緻利己主義者的自白
    自從北大教授錢理群批評北大培養「精緻利己主義者」以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這個詞便開始流行起來。錢老的話是這麼說的:「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錢老對於北大和中國大學的批評有一定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局限於中國則是有問題的。因為不僅是北大和全中國的大學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雖然嚴重的程度有所不同,但是他們卻有著共同的源頭。
  • 東京大學入學演講:大學意義不是掌握知識,是催生培養知識的土壤
    編者按:「等待你們的,是即使努力也得不到公平回報的社會。」在2019年東京大學入學典禮上,人文社會學系教授上野千鶴子這樣說道。這一演講一時間引得眾多人感慨和贊同,被人們認為是又有力又溫柔的演講。如果這場考試也摻雜著不公的話,你們應該會極其惱怒吧。然而,就在去年,東京醫科大學被爆出存在入學考試中的差別待遇,對女學生和復讀生進行了有目的性的篩選。隨後經過文部科學省對全國81所醫科大學的醫學部進行了的調查,發現女性學生入學的困難程度——男生的合格率竟平均達到了女生的1.2倍。
  • 頂替入學事件持續發酵:比作惡更可怕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
    以為自己落榜的陳春秀不願意父母再舉債送自己復讀,心灰意冷的她離家打工,端過盤子,做過流水線女工,因為學歷不高,受盡了社會冷暖。沒能上大學,一直是她的心結。所以即便是結了婚,還帶著兩個孩子,她仍在自學準備參加成人高考。
  • 我們真的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嗎?
    同時,研究者展現了一個個北大校園內正在發生的大學生內在精神追求的案例,如林建華校長所言,關鍵在於行動上避免成為「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以此贏得社會的信任。[1]這裡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術語是由北京大學中文系退休教授錢理群先生(以下簡稱錢老)提出的,提出至今已經十年[2],而此術語大概在近五年成為網絡熱詞。筆者發現社會上近些年出現該術語不同的流傳版本,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讀,林建華校長也常被社會媒體問起如何評價錢老的觀點[3]。在北大120周年校慶即將到來之際,我們可以坦然地像林建華校長一樣正視「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話題。社會到底如何理解這個概念或術語?
  • 日本留學:努力也未必成功的社會在等你——頂級院校東京大學介紹
    前段時間,在東京大學的入學典禮上,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祝辭,一句「 『努力也未必成功』的社會在等你」一時間刷了屏,引起了網友熱議。千鶴子的演講揭示了女性在求學和進入社會後所遭遇的不公,同時也討論在現實生活中,應該如何去看待努力與回報之間的關係:「不要把你們獲得的得天獨厚的環境與能力,用來貶低那些沒有你們那麼幸運的人,而是要用來幫助他們。
  • 什麼是精緻利己主義者?
    精緻利己主義這一詞,是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群在談到中國當代教育狀況時說的一番話,他說到:「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你真的配當「精緻利己主義者」嗎?
    「精緻利己主義」一詞是來自北大中文系錢理群教授的一段話: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 北大教授:中國大學培養的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他之前曾公開表示過,之所以在退休後教中學,是因為他對中國的大學教育過於失望:中國很多大學,包括北京大學,培養出的學生都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雖然這些人有智慧,但也十分虛偽,如果被這些人掌握權力,國家會受到很大的危害。
  • 「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旦掌握權力,會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
    高級的利己主義,一方面懂得給別人留點好處大家好相見,另一方面位置較高侵佔別人利益做的比較從容隱秘不容易被看出來。正所謂本質其實一樣,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是也。他表示這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一旦掌握權力,會比一般的貪官汙吏更大。精緻利己主義者具有反社會人格傾向的病態人格雖然中國的大學會培養出這樣的精緻利己主義者,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是這樣的個體。
  • 東京大學開學演講:每個孩子都有翅膀,可許多女孩的翅膀卻被折斷了...
    最近,東京大學一位教授的開學致辭,在日本引起了熱議,翻譯成中文後,在朋友圈也迅速刷屏。致辭中,她向新生「自爆家醜」:即便在東京大學這樣的世界名校,也存在著性別不平等。各種數據都能證明,女性考生的成績要高於男生,女生入學更困難。
  • 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是大學教育的失敗,教育不能只為就業
    「我們的一些大學,包括北京大學,正在培養一些『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於表演,懂得配合,更善於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汙吏危害更大。」這樣的人時常表面有愛,其實內心是典型的利己主義者。是不是還有一種人,他們看起來不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出口就是一番義正言辭,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甚至會藉助道德制高點,去指責別人,口誅筆伐。若是不深入觀察和思考,甚至認為這樣的人可能是大公無私,但是分析其言行,那些義正言辭都是在不涉及自身利益,損害他人利益為前提的言辭。
  • 東京大學開學演講:上野千鶴子女士的致辭
    2019年4月12日,在2019年東京大學新入學的3100餘本科生的開學典禮上,世界著名的女性學家、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女士向當代精英的東大新生們致辭
  • 利己與利他——你是不是一個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新生未入學,家長和學生就忙成一團,通過一切途徑,找各種關係以求打點、照應。據說很多大學生,還沒上大學,就開始打聽,大學英語課,是某某老師教的?哪個給分數高?團委和學生會哪一個比較有前途?評獎學金是不是只看成績還要在學生會混得很好?還沒進學校就開始打聽這些消息。據說有一個沒有正式報到的新生,把學校裡主要領導、團委書記、班主任都摸得清清楚楚。這真讓我目瞪口呆。
  • 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一位教授祝詞聽哭在場人,「努力也未必成功的社會在等你」
    上周五,在日本知名學府東京大學的新生入學式上,有一場頗為震撼的演講。
  • 2019年東京大學入學典禮,上野千鶴子教授祝辭譯文全文
    4月12日,在日本東京大學開學典禮上,東京大學社會學教授上野千鶴子發表了精彩演講,在日本社會引起巨大反響。
  • 北大教授:中國大學教出的都是不顧及他人的「精緻的利己主義者」
    利己主義者是說那些經過精心的打扮,或者偽裝的利己主義者,她們的生活有自己的追求和品味,但一切活動的核心都是利己。而中國的一些大學,包括許多名校,培養出來的大多是精緻的利己主義者,雖然他們的智商很高,但是卻充滿著虛偽和世俗,並且她們喜歡用體制來達成自己的目的。
  • 脫產讀博後副教授單方決意離職,是北大教授稱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嗎
    原來名校畢業碩士可進的大學,現在已要求博士研究生了;原來只有碩士學歷的個別優秀副教授,也可晉升正教授,現在都是「一刀切」,沒有博士學歷,想都不要想。尤其是西部一些貧困地區的高校,甚至還有專門的博士研究生培養項目,在入學門檻上略低。這樣的機會和格局,對高校、對老師可謂是「雙贏」。高校通過委託培養的方式,獲得擁有博士學位的高層次人才;大學老師接受博士研究生委託培養,工作關係不斷,工資待遇不減,順利拿到博士學位,既提升了個人學識境界,在晉升教授等個人發展上,也擁有了更多的籌碼。
  • 繆可馨事件,家長集體點讚語文老師;想做精緻利己主義者?
    繆可馨班級群家長點讚語文老師的聊天截圖在網上公布後,眾多網友表示強烈不滿,覺得他們是貨真價實的精緻利己主義者。對於網友這樣的怒批,究竟過不過分呢?所謂利己主義,是指那些只管自己一個人利益,而不管其他人的利益和集體利益的思想。這類人往往會把有利於自己看作是人的天性,認為一個人的利益高於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