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西岸藝博會進入第七屆。在全球各大藝博會都被按下暫停鍵的當下,對於這場即將於11月11日-15日在西岸藝術中心舉行的藝博會,挑戰與機遇並存。
今年,由於全球的疫情,許多國際畫廊無法如期而至,畫廊單元的參展數量縮減了約一半,從往年的100多家減到近50家左右。但仍然不乏許多重要的國內外畫廊參展,其中豪瑟沃斯、大田秀則畫廊、佩斯畫廊、香格納畫廊、白立方、空白空間等連續六年參展。同時,常青畫廊、高古軒、科林沁格畫廊、立木畫廊、裡森畫廊、貝浩登、阿爾敏·萊希以及Galerie Thaddaeus Ropac等多次參與展會的國際知名畫廊也將悉數回歸。更有來自日本、紐約、北京以及上海本土的多家畫廊首次參展。
西岸線上藝博會截圖
雖然畫廊單元參展數量受疫情影響銳減,但此次西岸首次打造線上畫廊單元,從11月2日12:00起正式在西岸博覽會官方網站上線,向公眾開放。共有17家國內外重要的畫廊參展,呈現近200件精選的藝術作品,涵蓋繪畫、雕塑、裝置、影像、攝影等多種形式。並持續至11月15日18:00,與博覽會同期結束。
除此之外,今年西岸藝博會還有許多值得關注的亮點:
西岸藝博會「設計單元」,參展機構CINDY CHAO The Art Jewel,圖片由CINDY CHAO The Art Jewel提供
在西岸藝術中心B1館,藝博會創立之初的「設計單元」將會回歸,共有9家海內外參展機構,包括:CINDY CHAO The Art Jewel、Domus Tiandi 家天地、Gallery Sohe、多少 MoreLess 、Stark Visionaire、USM+BookArt、Van Collection 川至悅來、Yuan Museum以及光合機構,他們將呈現知名設計師創作的當代家具薈萃與訂製珠寶臻品。
「xiàn chǎng」單元參展作品:沈烈毅,《蹺蹺板 - 橋》,2020,尺寸可變,不鏽鋼、鏡面不鏽鋼、木
另外兩個藝博會的「策展」單元:連續舉辦五年的「xiàn chǎng」單元,參展藝術家根據場館特性,用繪畫、裝置、雕塑、VR、表演等形式進行創作,不少大體量的作品從西岸藝術中心場館內延展至為場外、甚至城市公共空間內,與日常環境和觀眾形成多維度的對話。
「video XINTIANDI」單元參展作品:畢蓉蓉,《自在螺旋》, 2020 5』45」, 彩色有聲影像
專注影像的「video XINTIANDI」單元,在博覽會舉行期間,在西岸藝術中心B館內的屏幕上將滾動播放40部影像作品。
西岸藝博會首席贊助瑞銀集團(UBS AG),圖片由UBS AG提供
今年對西岸藝博會而言,一個重磅的新聞是,獲得了眾多來自:銀行、地產、汽車、酒店及國際高奢品牌的贊助商支持,包括:瑞銀集團(UBS AG)、珠寶和腕錶贊助商愛彼(AUDEMARS PIGUET)、萊珀妮(La Prairie)、香奈兒(CHANEL)、凱迪拉克(Cadillac)、商業地產合作夥伴XINTIANDI新天地等。使西岸晉升為更加國際化的藝博會。
對於這場在2020年受到全球藝術市場關注的藝博會,西岸藝博會能否逆勢而上?
在藝博會開啟之前,來自國內外的畫廊主們用他們的「信心」回答了這個問題:
上海獅語畫廊
經理 席宇:
我對藝術市場的信心不如說我對藝術的信心。越來越多的人正在走進美術館、畫廊、藝術博覽會,就是最好的明證。
SPURS Gallery參展作品:
黃瑞 《蘇軾——⾚壁懷古No.1》,2020,布⾯油畫,193.5 x 154 cm
©SPURS Gallery
Spurs馬刺畫廊
管理合伙人 賈偉:
我對市場很有信心。
白立方畫廊參展作品:
喬治·巴塞利茲, 《Meno male》, 2019 布面油畫 168 x 92 x 3.8 cm(含框)
© Georg Baselitz. Photo © Jochen Littkemann, Berlin Courtesy White Cube
白立方畫廊
亞洲區總監 周曉雯(Laura Zhou):
對藝術市場的信心,其實就是對藝術家的信心。我們在選擇藝術家合作時的嚴謹研究,長期了解溝通,才會有我們對藝術家和他們的藝術創作的信心。
阿爾敏·萊希畫廊
亞洲總監 顧小騫(Candice):
中國藝術市場的潛力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的,在大家審美和知識儲備上來以後對於好作品的需求肯定是會越來愈多的。
往年西岸藝博會現場
德玉堂畫廊
創始人 劉燾:
我對中國本土藏家的實力及眼光都非常有信心,我相信今年許多被擱置的購買力會在年底的上海得到釋放。
大田秀則畫廊
創始人 大田秀則:
在這緊張不安的春夏季後,藝術市場開始渴望再次探索和購買藝術。藝術世界以往的一些規則改變了,我相信藏家們將會帶著更高的自主性和新視野歸來。
往年西岸藝博會現場
阿拉裡奧畫廊
總監 周娟禾:
在COVID-19的影響下,人們的移動和交流受到限制,以見面和參觀為基礎的藝術界正面臨著巨大的停滯。但是,這種低迷並不意味著人們對藝術的興趣會消失。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重新開放當日,美術館外的遊客絡繹不絕,於線上舉辦的藝博會也吸引了眾多藏家及藝術愛好者,人們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共同支持著畫廊與藝術家們。奔走於世界各地的藝術家們反而因COVID-19獲得了短暫的休憩,這成為了他們追求更高的藝術價值、構想藝術界美好未來的契機。相信在我們重新回到日常生活之時,藝術界將會以更加堅實的面貌騰飛。
蜂巢當代藝術中心
畫廊主 夏季風:
就目前的經濟形勢而言,對當代藝術市場難免有一定的影響,但影響應該說非常有限,正如以往歷經的非典、金融危機一樣。相反,一些重要的藝術家作品以及年輕藝術家的創作,反而有可能逆勢上揚,成為眾多藏家追逐與資產配置的對象。
「xiàn chǎng」單元參展作品:
蔡澤濱,《微風》,2020,130 cm x 150 cm,無紡布 ©蔡澤濱,圖片由藝術家及膠囊上海提供
膠囊上海
創始人 Enrico Polato:
事實證明,今年對於每個人而言都充滿著挑戰,但同時它也激勵著我們變得更具創造力和適應性,以更好地支持藝術家們的創作。對於即將到來的秋天以及11月在上海舉行的西岸博覽會,我滿懷興奮。在全球範圍內,這或許是今年首個此類事件,讓我們以往常的方式來體驗藝博會。在藏家和整個藝術行業的支持下,我期待著這一次勝利的回歸。
「video XINTIANDI」單元參展作品:
aaajiao,《Limited Landscape,Unlimited Wave》, 2015 18』54」, 彩色無聲影像
Galerie Dumonteil 杜夢堂畫廊
亞洲區總監 鄭瑜欣:
雖然疫情似乎正在讓一切都陷入混亂,但同時這也是一個讓人進行重新思考的時機,而這種思索自將與藝術緊密聯繫。相信人們對美之關切,對藝術所能帶來的精神財富之渴望只會比以往更甚。
裡森畫廊
亞洲總監 董道茲:
裡森畫廊對中國大陸市場一直懷著很大的信心,經過三年的調查後,在2019年3月份在上海外灘正式設立畫廊空間成為裡森畫廊在亞洲首個畫廊空間後,業務不斷在發展。更深入了解中國的收藏家需求並給新的收藏家提供從付款、作品運輸、安裝和展覽更優質服務和專業收藏建議。
豪瑟沃斯參展作品:
岡瑟·弗格(Günther Förg),《無題》(Untitled),2006,丙烯 畫布,165 × 195cm
© 瑞士岡瑟·弗格藝術資產 / VG Bild-Kunst, Bonn 2019,圖片:藝術資產,豪瑟沃斯
豪瑟沃斯
資深總監 蔡荔馨:
我堅信優秀的藝術家及藝術作品經得起藝術市場的洗禮,其價值也將愈發突顯。
高古軒畫廊參展作品:
曾梵志 《Still Life》, 2020, 布面油畫,60 x 60 cm
© Zeng Fanzhi. Courtesy Gagosian
高古軒
董事總經理 Nick Simunovic:
高古軒非常激動今年再次參加西岸藝博會。今年的疫情對全球的畫廊和藝博會都帶來了特殊的挑戰,我們很感激中國防治新冠疫情的細緻工作,能讓我們與客人和朋友們相聚於今年十一月的上海。
西岸線上藝博會截圖
對於首屆西岸線上展廳,參展的畫廊主們有怎樣的看法?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
森山大道,《嘴唇》, 2019
絹印畫布
300 x 1320( 6 panels of 300 x 220 cm) cm
版權資訊:亞紀畫廊
Each Modern 亞紀畫廊(臺北)
畫廊主黃亞紀:
在今年疫情的狀況下,臺北非常幸運是一個安全的城市,因此畫廊的很多program,很多展覽項目依舊是照常的舉行。但是唯一對於畫廊或者是畫廊主的我而言,最遺憾的事情是,我無法去參訪很多藝術家的工作室,沒有辦法親臨現場觀看藝術家的創作狀態。當然我們還是跟藝術家保持這樣暢通的聯繫,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之下,我們還是如期的完成了畫廊原本預計的一些展覽項目。
另外我們還有個比較特別的展覽,可能反而是因為疫情之下而產生的展覽,就是森山大道的Pop Noir,那這個展覽其實是森山大道本來要去法國阿爾勒攝影節展覽的一些作品,因為疫情關係沒有辦法如其的去法國展覽,所以來到臺灣展覽。這次我們在西岸的線上的呈現,就會帶來上述的這些藝術家最新的作品或是最值得期待的大幅作品,都是算是美術館等級的作品,歡迎大家在線上參觀。
Yve YANG
大衛 奧瑞利,《萬物博物館_建築》,2020
數字模型
55.3 mb
版權資訊:YveYANG及藝術家
Yve YANG(紐約):
城裡的辦公樓和商鋪被大量空置出來,這反而帶給我們更多新的視角和機會。雖然今年沒有機會在新空間裡做展,那對我們來說問題不大,因為一直有想把展覽的網線上做的想法,這次的疫情就是目標更確定了。
之後我們會花更多時間在國內以及線上,在和國內建立更多聯繫的同時,也帶回更多我們的項目和視角。
Gladstone Gallery 格萊斯頓畫廊
Sarah Lucas, CELESTINA, 2019
Tights, wool, wire, G clamps, chair, acrylic paint, and shoes with MDF plinth
Sculpture: 114 x 50 x 71 cm
Plinth: 51 x 61 x 61 cm
Image courtesy the artist and Gladstone Gallery, New York and Brussels
Gladstone Gallery 格萊斯頓畫廊(布魯塞爾、紐約)
畫廊總監蔡秉橋Paula Tsai:
雖然今年不能在上海與大家相見,但還是希望能夠通過西岸藝博會的線上展廳,以及畫廊公眾微信號上的一個為國內朋友們準備的特別單元,給大家展示畫廊藝術家精彩而各具特色的創作。
Lin & Lin Gallery 大未來林舍畫廊
趙趙,《筍》,2020
油彩,畫布
180x150cm
版權資訊:大未來林舍畫廊
Lin & Lin Gallery 大未來林舍畫廊(北京、臺北)
策劃林岱蔚David Lin:
無法像過去去西岸交流,延伸去做線上展覽的項目,確實是一個這個產業很特殊的一個變化。我覺得畫廊其實在過去十年大量忙碌都是模糊,通過這個疫情在這半年可以沉澱、休息、思考。藝術家也有許多通過這樣的一個沉澱、休息,甚至獲取了更多的靈感,可以準備好迎接新未來,下一個十年。
西岸藝博會會也會帶來趙趙的作品,因為這半年的因素呢,趙趙在創作上的工作、沉澱、與思考。這次創作了一個更具體更巨大的筍,更加表現出趙趙《筍》這個系列作品傳遞出的生命力。巨大的尺幅帶來的視覺張力很可惜沒能在這次的西岸呈現給大家,大家可以通過視頻看看他的作品,看看它的比例,我相信也會有很不錯的成果。
Sadie Coles HQ 賽迪HQ畫廊
伊莉莎白·佩頓,《E Sky自畫像》,2020
紙上彩色鉛筆,蠟筆和閃粉
35.9×26釐米
版權伊莉莎白·佩頓,由倫敦賽迪HQ畫廊提供
攝影:Jack Hems
Sadie Coles HQ 賽迪HQ畫廊(倫敦)
Matt Glenn & Sadie Coles
在封鎖期間這種變化是如何發生的並讓您驚喜的?
我認為在封鎖的第一周,我想所有的一切都完全停止了,畫廊,我們的客戶,藝術家,都不會再活動了。但是實際上,計劃項目並以有意義的方式展示是如此迅速地發生了。
我們可以想像得出一個名為「家庭作業」的基於網絡的展覽項目。這也使我們的藝術家在家中製作了一個小型的,通常基於圖紙的項目,然後我們可以將其變成一個小型展覽。展會的整體發展也很快發生。
但是現在有趣的是,我們進入了11月,大局從三月開始變化如此之快。三月時,收藏家或感興趣的人群正在尋找數字作品,但觀眾很快就感到無聊,所以三月的有趣之處在於現在人們已經不再感興趣,因此事情繼續以非常快的速度發展,人們在瀏覽網際網路的方式以及藝術家可以與之合作的最佳方式方面也不斷發展。
在這個有趣的時期,將我們的藝術家介紹給全世界的最有效方法是將真實的藝術品與您的本地觀眾結合起來,並通過網際網路與世界各地的人們建立聯繫。兩種東西基本上是配對的。當我們選擇與我們熟悉的藝術家(從UCCA和重複展覽中)到觀眾以及加入平行創作時,這對我們產生了影響。
一個舉世矚目的地方性博覽會。
Esther Schipper 施博爾畫廊
藤原西芒,《相似》,2018
蠟像,復古桌子,椅子,燈和物體,扶手,雙聲道視頻(4K,顏色,聲音)
尺寸可變,最小空間 9 x 4.5-6 m
視頻時長19:34,共4版
致謝藝術家及柏林施博爾畫廊
照片©Andrea Rossetti
Esther Schipper 施博爾畫廊(柏林):
來自柏林的問候!祝賀我們自2016年以來一直參加的西方藝術和設計博覽會,可惜今天我們不能來這裡。自3月疫情以來,我們一直在開發許多數字形式。無論是在我們的網站上還是在社交媒體上,仍有許多方法可以訪問並查看自那以來我們一直在做什麼。
另外,本屆西岸博覽會上將呈現特別藝術項目:
法國駐上海領事館將推出兩個項目:《第一天,每一天》以法中當代藝術對話的方式來慶祝莫奈的代表作《日出·印象》的誕生日;與4家法國頂級畫廊聯合策劃的《跨越邊界》展示六位在法國藝壇上的傑出藝術家。
迎來十周年的約翰·莫爾繪畫獎(中國)作為國內推介與發掘潛在優秀藝術家的重要平臺,將在本次博覽會中呈現部分獲獎藝術家的近期作品。
Longlati非營利基金會在裡森畫廊與Salon 94畫廊的支持下舉辦《繁有邀請必有回應》特展,呈現朱迪·芝加哥和斯坦利·惠特尼的作品。
由藝術家蘇暢攜手AI PLAZA和龍華會共同呈現的藝術項目《雕塑實驗》,將佔據整個B2場館空間。
- END -
原標題:《2020第七屆西岸藝博會能否逆勢而上?20家畫廊主們這樣說》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