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哪個作用大?

2021-02-23 醫學論文在線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職稱文件中對申報人員發表職稱論文都有作者排序的要求,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要求申報人員是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更多見一些,有的作者問到通訊作者作用大於第一作者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二者作用是不同的,至於以通訊作者發表論文還是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作者要看具體的評職文件的要求,而且國內學術界和國外學術界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認可程度也是不同的。

通訊作者作用大於第一作者嗎?

通訊作者往往指課題的總負責人,他要負責與編輯部的一切通信聯繫和接受讀者的諮詢等。應該說,通訊作者多數情況和第一作者是同一個人,這樣的話實際上是省略了通訊作者。只有在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不一致的時候,才有必要加通訊作者。通訊作者一般指整個課題的負責人,承擔課題的經費,設計,文章的書寫等。他也是文章和研究材料的聯繫人。最重要的是,他擔負著文章可靠性的責任。通訊作者的好處是能和外界建立更廣泛的聯繫。一些雜誌會約你申稿,寫綜述。這些會大大地提高你在科學界的地位。

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此作者不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圖表 (即體力上的貢獻),也是文章初稿的撰寫人(即對本文的智力貢獻)。如果從智慧財產權上來說,研究成果算是通訊作者的。

關於第一作者

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規定作者身份的標準為: (1) 參與研究的構思、設計或獲得數據,以及對數據的分析和解釋; (2) 寫作論文或參與重要內容的修改; (3) 同意最後修改稿的公開發表。

論文作者必須是直接參與論文選題、設計、研究、資料分析與解釋的全部或部分主要工作,或寫作論文關鍵內容,能對論文內容負責並能進行答辯者。只參加過局部工作或某項實驗,或為論文提供部分指導及協助者,不能列為作者,可在文末致謝。作者姓名不分單位、職務,一律按對本文貢獻大小,依次排列在文題之下。第一作者是論文的主要責任者。

對於那些不夠署名條件,但對研究成果確有貢獻者,可採用在「致謝」(Acknowledgements)或「腳註」中表示感謝的方法。不能列為作者,但可作為致謝的對象通常包括: 協助研究的實驗人員或直接參與臨床觀察的護理人員; 提出過指導性意見的人員; 對研究工作提供方便(儀器、檢查等) 的機構或人員; 資金資助項目或類別(但不宜列出得到資助的經費數量); 在論文寫作過程中提出建議、給予審閱和提供其他幫助的人員(但不宜發表對審稿人和編輯的過分熱情的感謝)。

多位作者對共同完成的論著聯合署名時,署名順序應按各人的貢獻大小排列。如果有多人貢獻相同,可根據期刊的相關規定採用變通的表達方式。例如,Nature在其「作者須知」中指出如果確有必要說明兩個以上的作者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可採取「共同第一作者」(Joint first authors)的署名方式,也可在這些作者的姓名旁邊使用符號來標識,並說明「這些作者對研究工作的貢獻是相同的」(These authors contributed equally to the work)。

關於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也常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通訊作者的姓名多位列作者名單的最後(使用符號來標識說明是Corresponding author),但其貢獻不亞於論文的第一作者。對於歐洲某些按姓名字序排列作者署名的期刊來說,通訊作者的標識就顯得更為重要。

通訊作者是醫學論文的法定負責人。一般情況下,醫學論文的通訊作者對這篇論文負有責任,包括學術責任和法律責任。因而, 通訊作者也是論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 也可以這麼說,論文的第一作者是這項科研成果的主要貢獻者,而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這項成果的責任者和受益人。在這種情況下,要是這項研究成果涉及到專利, 那麼這個專利是屬於通訊作者或者單位。

通訊作者是項目的主要負責人。通訊作者一般是科研項目的負責人。其主要貢獻是提供研究經費,試驗場所,實驗室, 儀器設備等與實驗相關的物質資源。

通訊作者是試驗的指揮員。通訊作者的身份一般是導師,教授或者研究機構的項目負責人。他們也許不直接做具體的實驗,但是,在整個試驗階段, 都會很關注試驗的進程,提供指導性意見。

通訊作者可以是論文的任何作者。要是一篇論文有數個作者,通訊作者可以是他們中的任何一位。換句話說, 通訊作者可以是第一, 第二,第三,第四作者等。至於到底是第一,還是其他,主要看通訊作者在這項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貢獻。要是他在整個實驗中做到了關鍵的作用,那麼他就理所當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訊作者。

通訊作者需要有一個固定的通訊地址。 這裡的意思是通訊作者一般是有一個辦公室和實驗室。從另一個角度說, 通常是導師, 教授或者研究單位的項目負責人。

因為,論文發表後, 在社會上會引起反響, 必然會有通訊聯繫。要是沒有固定的通訊地址, 這必然帶來通訊方面的困難。比如說,一個學生可能經常要換地方,沒有固定的住處,更沒有自己的辦公室和實驗室(不屬於學生的),這樣的話,通訊交流很不方便。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醫學論文在線」。了解更多論文發表及期刊知識,在此感謝您的關注!


相關焦點

  • SCI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哪個重要?
    ,第一作者更多見一些,有的作者問到通訊作者作用大於第一作者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二者作用是不同的,至於以通訊作者發表論文還是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作者要看具體的評職文件的要求,而且國內學術界和國外學術界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認可程度也是不同的。
  • 關於論文署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
    例如,不少導師在為頂級學術刊物撰寫論文時,往往親自執筆(這樣寫出來的文章更漂亮,也更容易中),但是仍然把做具體的學生放在第一。近年來,在各頂級學術刊物上,共同第一作者的現象越來越多。這是現體制下看重論文的第一作者、以及科研合作日益增多的必然結果。事實上,很多高水平的科研工作,由多人共同完成,並且可能都起到了關鍵作用,確實很難分清誰的貢獻更大。再說說通訊作者。
  • 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哪個管用
    發表sci論文,有時候一個作者,有時候多個作者,比如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等。不同的作者位置,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那麼,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哪個管用?正常情況下,sci的通訊作者和第二作者都有一定的用處,但第二作者與通訊作者區別,導致兩者起到的效果是不同的。
  • 關於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幾個建議
    通訊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通常是實際統籌處理投稿和承擔答覆審稿意見等工作的主導者,是稿件所涉及研究工作的負責人。因此通常是「To whom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或「The person to whom inquiries regarding the paper should be addressed"的人,要負責與編輯部的一切通信聯繫和接受讀者的諮詢等。通訊作者的姓名多位列於論文作者名單的最後(使用符號來標識說明是通訊作者)。
  • SCI,怎麼區分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
    第一是SCI論文的法定負責人。 一般情況下,SCI論文的通訊作者對這篇論文負有責任,包括學術責任和法律責任。因而, 通訊作者也是論文的主要受益人之一。 也可以這麼說,論文的第一作者是這項科研成果的主要貢獻者,而論文的通訊作者是這項成果的責任者和受益人。
  • SCI|第一作者vs.通訊作者
    現如今幾乎所有的職稱文件中對申報人員發表職稱論文都有作者排序的要求,一般來說,最常見的就是要求申報人員是第一作者或是通訊作者,第一作者更多見一些,有的作者問到通訊作者作用大於第一作者嗎?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二者作用是不同的,至於以通訊作者發表論文還是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作者要看具體的評職文件的要求,而且國內學術界和國外學術界對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認可程度也是不同的。
  •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別
    、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等,第一作者和第二作者很好理解,但是對於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不少科研工作者會有所疑惑,究竟兩者有什麼分別?                                                 從定義上來說,第一作者一般是本文工作中貢獻最大的研究人員,此作者不僅有最多和最重要的圖表(即體力上的貢獻
  • 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有啥區別?
    一直有讀者和作者反映,不清楚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區別。煤傳媒小編今天就來科普一下。
  • 論文作者署名規範:第一作者、通訊作者、作者順序……
    接著需要考慮誰是第一作者和誰是通訊作者的問題。有多名作者時,人們可能會看重是否為第一作者(見《都在搶論文第一作者,怎麼解決?》),誰是通訊作者。嚴格而言,通訊作者與第一作者有不同含義。從根本上來說,通訊作者在投稿出版過程中起主導作用,而第一個作者實際上是做研究和寫稿件的人。
  • 值得注意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
    在投稿時,通訊作者要確認所有被列入作者名單的人都同意投稿,承擔包括所有共同作者並且僅僅包括共同作者的責任。通訊作者代表所有作者籤署版權證書。如果作者在投稿時,標註了通訊作者,在審稿過程中,有關的收稿回執、審稿意見、收費通知、退修意見、校樣、發票等是只能發給通訊作者的。如果通訊作者根本不關心您的論文處理情況,就會經常造成延誤或第一作者無法接到編輯部任何消息的情況。期刊是不承擔任何責任。
  •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神仙打架」,誰才是學術人心中的白月光?
    雖然作者列表都是對論文有所貢獻的人,但這不代表作者順序不重要。關於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誰更重要的這樣「神仙打架」,更是數見不鮮!那到底誰才是學術人心中的「白月光」呢?除此之外,作者順序在國內的認可度也不同,往往第一作者認可度是最高的,有時候甚至比通訊作者認可度都要高,這也是很多導師和學生搶第一作者的原因。第一作者通常主導大部分的實驗工作,在一般的情況下,引用一篇論文時,提到的就是第一作者的名字,如 Tomas et al. report that...
  • 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的那些事兒
    科學網有位博主發表一博文《通訊作者該放什麼位置?》對導師(PI)在論文中所處的位置談了自己的看法,並上綱上線指出「如果很多文章都自己既是第一作者又是通訊作者,就會讓人嚴重懷疑這個導師的人品」。得到了很多網友的支持(32位推薦,點擊5000多次),我不知道這位博主是學生或是導師。但他的一些觀點我是嚴重地不同意。
  • 高校要破除「只認第一作者、只認第一作者單位、只認通訊作者」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科研成果的「三認三不認」需要改革》:國內科研成果「三認三不認」的現象:只認第一作者、只認第一作者單位、只認通訊作者(三認);不認非第一作者、不認非第一作者單位、不認非通訊作者這種現象對科研導向起了很不好的作用。理工科學校的科研很少有一人獨立完成的(數學例外)。作為一個集體項目,每個人有分工,有協作是自然的。第一作者應該是成果的第一貢獻者,通訊作者應該是成果的學術負責人,第一單位是科研條件及經費的資助者。
  • 第一作者、第二作者、通訊作者的區別是什麼
    在創新性作品如科研論文、專利、調研報告等等的署名中,對於多個作者共同完成的情況,對作品貢獻最大的人的名字通常署名在最前面。
  • 學術科研|作者、通訊作者、共同作者到底如何區分?
    這些作者又是怎麼回事?在一篇SCI中,他們又有怎樣的作用呢?國際醫學期刊編輯委員會(ICMJE)規定作者身份的標準為: (1) 參與研究的構思、設計或獲得數據,以及對數據的分析和解釋;(2) 寫作論文或參與重要內容的修改;(3) 同意最後修改稿的公開發表。
  • 關於通訊作者、第一作者的那點事,你想知道的全都在這裡
    3論文的任何作者要是一篇論文有數個作者,通訊作者可以是他們中的任何一位。至於到底是誰,主要看通訊作者在這項研究中真正起的作用和做出的貢獻。要是他在整個實驗中做到了關鍵的作用,那麼他就理所當然地即可做第一作者,也可做通訊作者。
  • SCI論文通訊作者需要滿足什麼條件?
    SCI論文需要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兩大主要名目,有些人搞不清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不知道兩者之間有什麼區別?
  • 如何做論文的通訊作者?
    那麼如何做好一個合格的通訊作者呢?1. 就一個課題組來講,通訊作者通常是導師。一篇文章的idea可能主要來自導師。有的通訊作者還會負責論文的寫作,也有的是學生負責完成論文的初稿,導師認真修改。總之,通訊作者要對這篇文章非常了解,要負責回復來自期刊編輯的各種問題。2.
  • 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
    sci論文發表,安排作者署名時,往往少不了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當發表sci論文是為了參加職稱評定時,作者擔心自己署名通訊作者不能參加職稱評定,進而影響到自己晉升。那麼,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通訊作者評職稱有用嗎sci論文作者中,第一作者才是王道。至於通訊作者,就要看本單位怎麼看了。
  • SCI文章裡,既是四作又是通訊作者,請問有用嗎?
    網友一:SCI論文,是很多高校老師和在讀博士生的追求,那麼,既是四作又是通訊作者,有用嗎?大家都知道,文章作者裡最重要的兩個就是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其它的作者重要性都不高,當然,如果是CNS一類級別的除外!第一作者和通訊作者哪個更重要一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