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衝之: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第一次提出了最精確的圓周率

2020-12-25 百家號

劉宋升明2年(478)的一天,建康城內轟傳著一件新聞:皇家大花園樂遊苑裡要進行舉世罕見的指南車試車比賽了!事情是這樣的:馬鉤造的指南車,早在西晉末就下落不明了。後秦時,皇帝姚興又讓令狐生造了一輛。東晉滅掉後秦時,那指南車也同其他戰利品一樣,被從長安運到了建康。可是,不知怎的,機件散失不少,指南車也不再指南。它被廢棄了整整60年後,忽然被操縱劉宋王朝的齊王蕭道成想了起來。

他正想延攬人才,壯大自己的勢力,於是召見著名學者祖衝之,問他能否修復或再造輛指南車。祖衝之答應了,就去開始研究、製造。這時,一個叫索馭驟的人去對蕭道成說:「造指南車,那有什麼了不起,我也會的。」蕭道成就讓他也去造一輛。這天,兩輛指南車都造成了,決定在樂遊苑比賽。樂遊苑裡面那寬闊的道路可以並行四輛馬車。

蕭道成同達官貴人們來了,站在高處觀看。兩匹駿馬拉著祖衝之的指南車駛過來了,車上木人的手指著正南方。車子左轉右拐,木人指示的方向不變。突然,車子來了個右後轉彎,接著,又一個左後轉彎,再看木人,仍指示著正南方向。觀眾們喝彩不絕。兩匹高頭大馬拉著索馭驥的指南車也駛過來了,車上木人也端端正正地指示著正南方,幾經迴轉,方向漸偏。突然一個急轉彎,木人一震,機關失靈了…比試結束,索馭嘴低下了高昂著的頭。

祖衝之成功地製造過指南車,還發明過更為精巧的水碓磨和千裡船。水碓磨是以水力推動的糧食加工機具,可以同時轉動石杵春米和石磨磨麵。千裡船是一種腳踏機械船,在建康城南的新亭江中試航成功,日行100多裡,因而,被稱之為「千裡船」。指南車、水碓磨、千裡船,都堪稱祖衝之的精巧之作,然而,最足以表現其精巧的,還是祖衝之在天文曆法和數學上的傑出成就。

祖衝之(429-500),字文遠,祖籍範陽郡遒縣(今河北淶源北)人,後遷居南方。他年輕時,就愛好天文和數學,三十三歲時就編制出最先進的新曆法。那時正是南朝劉宋的大明年間,因而名為(大明曆》。大明曆,是以祖衝之的長期天文觀測作基礎制定的,比以前的十二家古歷都精確得多。祖衝之應用了東晉天文學家虞喜首次發現的歲差原理,計算出一回歸年是365.24281481日,同近代科學測量的結果比較,一年只差50秒。

他又測出月亮環行地球一周(交點月)的時間是27.21223日,同近代科學家測量比較,相差還不到1秒。他還改革了置閏方法。以往十九年置七閏,這樣每200年比實際多出一日,造成曆法同天象不合。他採用391年置14間的方法,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這些,在天文曆法史上,都是重大的改革和進步。祖衝之在中國天文學史上是一顆巨星,在世界數學史上,也是古代數學家中的巨擘之一。

他採用割圓術的科學方法,計算出圓的直徑同周長的比,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在世界上第次提出了最精確的圓周率。割圓術,即把圓形分割成內接的正多邊形,利用求正多邊形總邊長的方法,去求得圓周長度的近似值。始初從正六邊形開始,再求正十二邊形、二十四邊形……,邊數一倍倍增加,依次算到正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邊形,才能得出上述的圓周率近似值。

當時,不但沒有今日的電子計算機,連算盤也還沒有發明。祖衝之是用籌碼進行演算的,十分繁難。然而他計算的圓周率比今日通常使用的3.1416還精密得多。圓周率的近似值用分數形式表示,早在祖衝之以前就有人提出,那就是2,但它的分數值是3.1428571,在其第三位小數以後就同圓周率不相符合了。祖衝之認為它過於粗疏,稱之為「疏率」。

他自己經過反覆測算,測得2,其分數值是3.1415929,這數的六位小數都與圓周率相符,是圓周率的最佳漸近分數,稱之為「密率當地球繞太陽又轉過了一千幾百周圈以後,勤奮的荷蘭工程師安託尼茲以及德國人奧託,也求得這個圓周率近似值的分數。歐洲數學史家當時還不知祖衝之早已提出過「祖率」,誤以為首次提出的是荷蘭人,故而稱之為「安託尼茲率」。日本數學家有人主張應改稱為「祖率」。在祖衝之的祖國,今天人們已習慣地稱其為「祖率」祖率,原只是祖衝之的數學研究成果之一。

他曾把其研究成果總匯成一部著作,叫《綴術》。《綴術》的命運同大明曆一樣,在祖衝之生前未顯於世。大明曆被擱置了48年,它被採用頒行時,祖衝之已逝世十年。《綴術》則是在祖衝之死後的100多年,才為唐朝的國立太學列為必讀的《算經十書》之一。此書最難,學習期限規定為四年。《綴術》後來東傳。據說12世紀時,日本與朝鮮也曾把它列為教科書。可惜,這書終竟失傳了。祖衝之科學成果的價值,直到近代才被逐漸重視,20世紀50年代,他被公認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相關焦點

  • 魏晉南北朝時期,祖衝之對圓周率的精確推算,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
    魏晉南北朝時期,祖衝之對圓周率的精確推算,是對世界的重大貢獻魏晉南北朝的自然科學有了進一步的發展,尤其是祖衝之做出了傑出的貢獻。大家好我是原創作者長亭連短亭,每天持續為大家帶來原創內容,分享魏晉南北朝自然科學的故事。
  • 祖衝之當年花費多大的精力才計算出圓周率?
    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衝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祖衝之還給出圓周率(π)的兩個分數形式:22/7(約率)和355/113(密率),其中密率精確到小數第7位。祖衝之對圓周率數值的精確推算值,對於中國乃至世界是一個重大貢獻,後人將「約率」用他的名字命名為「祖衝之圓周率」,簡稱「祖率」。
  • 祖衝之
    數學九章算術數學史上的創舉——「祖率」      祖衝之算出圓周率(π)的真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相當於精確到小數第7位,簡化成3.1415926,祖衝之因此入選世界紀錄協會世界第一位將圓周率值計算到小數第7位的科學家。
  • 歷史上最早推算圓周率的數學家,祖衝之
    在西晉末年的時候,北方地區發生了很多的戰亂,祖衝之的先輩就從河北搬到了江南地區,並且在江南地區定居了下來。所以他是出生在江南的,他的爺爺祖昌是劉宋朝的大匠卿,是一個管理土木工程的朝廷官吏,他的父親祖朔之學識非常的淵博,經常被邀請去參加一些皇室的典禮和宴會。
  • 數學家祖衝之
    祖衝之的曾祖父能在朝中官居侍中、成為皇帝的近臣,說明他們家族顯然應該屬於「士族」宗族。這是三大宗族中最穩定、最興盛的宗族。因為皇族容易因為改朝換代而地位劇變,至於庶族宗族則因為經濟地位不高的緣故流動性很大。  士族門閥宗族能夠興盛、穩定發展,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家庭文化、宗族文化的傳承。魏晉南北朝出現許多文化世家:1.名儒世家如伏齝、伏挺;2.
  • 祖衝之算圓周率時,算盤還沒被發明,他用了何種方法計算出的
    影射、不涉及任何政治世界上第一個將圓周率精確到七位的,就是我國祖衝之,直到一千年以後,阿拉伯數學家阿爾·卡西和法國數學家維葉特兩人才將圓周率後七位給算出來,證明了祖衝之算出的圓周率是正確的,在相同的時間裡,德國科學家將此稱之為安託尼茲率,但仍然別有用心的人說,這段歷史是中國偽造的,而且他們還舉出了種種例子。
  • 科技推動圓周率,如果π的數值精確了,又會導致怎麼樣的後果呢
    當圓周率第一次被提到時,它並不是眾所周知的3.14 15926。第一次被提是在公元前1600年前,當時一塊巴比倫石碑明確記載圓周率等於3.125,而古埃及人計算的圓周率等於3.1605。阿基米德從單位圓出發,圓內嵌正六邊形,圓周率的最小值是3,外切正六邊形,圓周率是4。繼續用內聯外切的正十二邊形再次查找PI得更精確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此類推,直到使用正九十六邊形。最後,阿基米德推導出Pi的最大值為223/71,最小值為22/7。
  • 圓周率是祖衝之的熱詞,但冷詞新曆你了解嗎?推行時人世已兩隔絕
    然祖衝之在音律、文學、考據方面造詣也是不凡的,最主要的貢獻是在於數學、天文曆法、機械三方面。祖衝之推進數值,繼承發展,精確圓周率天才的能力是不可想像的,一切看實際操作,著名的《算經十書》都有收納,關於祖衝之在數學方面的精髓。
  • 人類對圓周率的探索歷程
    當阿基米德將正多邊形的邊數增加到96時,這樣就得出正的近似值為22/7,取其值為3.14,這樣將π值精確到小數點後2位,是世界上首次計算出來的圓周率值。為紀念阿基米德的這一偉大貢獻,人們將3.14叫做「阿基米德數」。
  • 沒有阿拉伯數字,沒有小數點,祖衝之怎麼記載圓周率?
    (一)圓周率是指圓周長與直徑的比值,我們習慣性把它簡稱為π,而它的具體值也是經歷了很長的時間,其中由祖衝之計算出的值比西方早了近一千年,最重要的是準確到小數點後第七位,即3.1415926,也因此把圓周率稱作是「祖衝之圓周率」。
  • 古代最偉大的成就「圓周率」到底是怎麼計算出來的?
    提起圓周率,我們首先想到的是祖衝之。祖衝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祖衝之字文遠祖籍河北省,為了躲避當時的戰亂舉家搬遷到江南,他更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最大的成就莫過於將圓周率精確到了小數點後的七位。這一成就比現在科技發達的歐美還有早一千多年。
  • 人類將圓周率算到了第幾位?你一定意想不到
    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將正多邊形增加到了96邊,最終得出圓周率近似為22/7,約為3.14。通過阿基米德的計算,人類第一次將圓周率的指精確到小數點後兩位,這是當時世界上圓周率最精確的值,為了紀念阿基米德,人們把3.14叫做阿基米德數。
  • 祖衝之如何算出圓周率?用編程還原計算過程,結果令人感嘆不已
    祖衝之轉眼過了200多年,到了南北朝時期,著名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祖衝之隆重登場,他在劉徽割圓術的基礎上,進一步精確計算,據史料記載:祖衝之設置了一個直徑一丈的圓,然後使用割圓術割到(邊數達到24576時,π的值約為3.1415918592,這和祖衝之的計算結果是有差距的,原因是我們使用正弦函數進行計算式產生的誤差。)
  • 古代沒有計算機,祖衝之是怎樣把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七位的?
    祖衝之是我國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他在數學、天文曆法和機械製造三方面,為我國的科學進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其中一個比較重要的貢獻是,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後七位,確定了圓周率數值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間。
  • 漫談圓周率的發展歷程
    -243)是三國時期吳國的大臣,對圓周率也有一些研究,據說,祖衝之對圓周率的精確計算也借鑑了闞澤的相關研究成果。  何承天(370-447)是南北朝時期宋朝的思想家、天文學家、音樂家。他訂正了舊曆所訂的冬至時刻和冬至時日所在位置,在研究周天度數和兩極距離的過程中,得到了圓周率π=3.1429。
  • 今天3.14是世界圓周率日 圓周率是怎麼算出來的?
    今天是國際圓周率日。如果現在突然要你背π的值,你能背到幾位?我大概可以背到20多位:3.1415926535897932384626。話說回來,只要能記得3.1415926,回到古代就夠你用的了。圓周率是什麼?
  • 紀念祖衝之
    設為星標,快速讀到最新文章。祖衝之在數學方面的主要貢獻是得到圓周率介於 3.1415926 和 3.1415927 之間,之精確在世界上是首屈一指的。他在天文學上的貢獻是編制《大明曆》 , 首先將歲差引進曆法,是中國曆法史上的一大進步。另外他還打破 19 年 7 閏,採用 391 年中有 144 個閏月的新閏周。祖衝之是一位博學多才的科學家,在音律、文學方面頗有成就,並略通各種機械。
  • 小學數學 | 【數學文化】π 圓周率的歷史
    圓的周長與直徑之比是一個常數,人們稱之為圓周率,通常用希臘字母π表示。1706年,英國人瓊斯首次用π代表圓周率,他的符號並未立刻被採用。
  • 圓周率π的計算曆程
    阿基米德求圓周率的更精確近似值的方法,體現在他的一篇論文《圓的測定》之中。在這一書中,阿基米德第一次創用上、下界來確定 π 的近似值,他用幾何方法證明了「圓周長與圓直徑之比小於 3+(1/7) 而大於 3 + (10/71) 」,他還提供了誤差的估計。重要的是,這種方法從理論上而言,能夠求得圓周率的更準確的值。
  • 有數學家稱圓周率是錯的,那麼圓周率真的是錯的嗎?
    ,之後獲得了一部分數學家的歡迎,因為有關圓的公式更多的用的是半徑,比如圓的面積公式用的就是半徑,只有圓的周長公式用的是直徑,這導致圓周的角度是2π,半圓才是π,這讓某些數學家挺不爽的,於是乎他們提出圓周率應該是周長和半徑的比,這個圓周率記作τ(大約讀作「套」),τ=2π,這樣很多公式寫起來會更加的美觀,比如周長C=τr,面積S=τr,還有狄拉克常數=h/τ,三角函數公式sin(a)=sin(a+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