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做父母的,尤其是媽媽們,都應該聽說過要科學育兒,尤其是寶寶的一些生活規律,需要從小開始訓練,甚至是從出生開始就訓練。
懷孕時候看的一些育兒資訊,說是寶寶出生以後不要抱,不然會養成一種壞習慣,要一直抱著睡,所以從我女兒出生後,就一直呆在自己的小床上,除了抱起來餵奶。
然而,我的寶寶並沒有因為從小獨自睡自己的小床,就能夠睡覺踏實、或者是性格獨立,她的成長,依舊經歷了非常依賴媽媽、也非常粘人的一個階段。
來自網絡,侵刪
我想,每次媽媽們帶著寶寶出去玩的時候,聽說了誰家的寶寶會自主入睡,誰家的寶寶能夠睡整覺,誰家的寶寶作息特別規律等等,就會變得特別焦慮,恨不得自己的寶寶也馬上成為了別人家的孩子。
所以回家後,關上家門,就開始對自己的寶寶進行訓練,因為我也經歷過這樣的一個階段。
在寶寶才有半歲的時候,我也聽說了曾經風靡全球的來自外國的「哭聲免疫法」,為了寶寶能夠睡整覺,我就開始對寶寶進行實操。
哭聲免疫法,說通俗點就是放任寶寶去哭,家長不哄不抱,哭得時間久了,孩子自然會知道哭沒有用(條件反射),從而停止凡事靠哭的解決方式。
白天還好,寶寶吃吃睡睡一直都挺乖,但是夜裡偶爾還是會哭鬧一會兒才睡覺,我按照這種方法,寶寶哭的時候,我就對寶寶不理不睬,在黑暗中盼望著寶寶醒來後哭鬧一會趕緊入睡。
但更多的時候她會一直哭哭啼啼,我也選擇麻痺自己,漠視她的無助,可能過了三四天,寶寶夜裡真的沒哭了。
來自網絡,侵刪
但是持續了一個星期左右,尤其是打完預防針寶寶以後以及寶寶開始長牙的時候,寶寶夜裡哭鬧的次數更多了。
因為極度不舒服,一邊哭一邊翻滾到我身邊揪著我的衣服,要求抱抱,掀開我的衣服,要吃奶奶,反反覆覆。
我被這樣的場景折騰到無能為力,然後我自己妥協了,又開始餵點奶,再繼續拍拍幫助她繼續睡覺。
而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她有時候可以睡整覺,有時候夜裡五點左右醒來一次吃一回奶,我也習慣了,我不再要求她一覺睡到太陽升起,因為大人也不可能完全做到這樣子。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格,也會存在一定的差別,有些孩子大腦在夜裡會比較活躍一些,有的孩子夜裡會吃很多次夜奶,有的孩子睡覺容易驚醒······但是,只要孩子正常的在生長發育,就不要在意太多。
來自網絡,侵刪
因為在寶寶哭泣的時候,我不斷的反思,這樣的育兒方法是否正確?為什麼我要像訓練一臺機器一樣來訓練自己的孩子?
寶寶有她自己的感情,夜裡她不乖肯定有她的理由,身體不舒服、或冷或熱、口渴、尿尿或者做噩夢、想知道媽媽有沒有在自己身邊······
這種時候,唯有我們做媽媽的,去擁抱一下自己的孩子,讓她感到安全,只有內心踏實,才能再次安然睡覺。
也許你曾在一些報導中聽說過:
使用哭聲免疫法帶孩子,堅信嬰兒是在用哭泣威脅自己,定點餵飽奶後,任憑嬰兒在哭泣中入睡。等到了上小學的年級,孩子被確診兒童精神分裂。
一名愛護子女、堅持餵哺母乳的好媽媽,疑為儘快教懂3個月大兒子「一覺睡到天光」,昨凌晨縱聽到愛兒哭喊亦忍心不予理會,豈料及後男嬰俯趴在床窒息死亡。
來自網絡,侵刪
可能我們也聽說過很多媽媽,按照哭聲免疫法訓練培養出來的孩子自律、陽光、非常優秀,我只想說: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去適應同一種方法,那些所謂的科學育兒,也許對別人來說非常有用,但對於自己的孩子來說就是一種災難。
雖然我們每一個做媽媽的,都希望孩子可以睡整覺,可以有一個好的睡眠,可以讓孩子的大腦得到最好的發育,但是,對於一兩歲,甚至更小的嬰幼兒寶寶來說,這真的很奢侈啊。
隨著寶寶的不斷生長、發育,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孩子會一覺睡到天亮,甚至你叫了起床還會賴床,我們為什麼要把那麼苛刻的要求強加在一個天真可愛的寶寶身上呢?
她曾經那麼弱小、她曾經在黑夜裡那麼無助,她或許只要一個小小的擁抱,這麼簡單的要求,我們為何要逼迫自己狠心,不給她呢?
來自網絡,侵刪
在培養睡整覺的階段,其實媽媽們能夠做的,無非就是:
1、在寶寶睡覺之前餵飽,吃飽奶粉或者輔食之類的食物;
2、在寶寶睡覺之前給寶寶換上乾淨清爽的紙尿褲;
3、為寶寶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睡眠環境;
4、睡前給寶寶洗澡,按摩一下寶寶的小腳丫。
其他的就順其自然吧。
來自網絡,侵刪
我不再嚴格要求寶寶睡整覺,寶寶睡整覺可能自己也會得到很好的睡眠,但是我真的妥協了,即便很長時間寶寶已經能夠睡整覺了,我夜裡依舊會自然醒過來,看看寶寶有沒有蹬了被子,會不會著涼等等。
心裏面的這份牽掛已經紮根了。
我更願意犧牲這短暫的幾年的完整睡眠,換寶寶一個陽光、自信、開朗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