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大木匠」才用得著的木匠工具,你認識不?漲知識!

2020-12-17 木工秧子

大家好,我是木工秧子,是的,每天一篇木工知識普及貼,今天如約而至。其實木工這個塊兒是很大的,而對於大部分木工愛好者而言,我們只需要了解其中的一小部分就足夠自己用了。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木工的另一個常用工具——錛子。可能很多玩小型木工DIY的人都不知道,因為這個工具只有「大木匠」用的比較多。

我們要知道過去木工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大木匠,也叫外作木匠,主要搞房屋建築。因為其加工的基本都是大型木材,所以叫大木匠。另一種是細木匠,主要從事家具製作,也叫內作木匠。因為其加工的材料相比之下比較小,要求比較細緻,所以叫細木匠。

我們說的錛子主要為大木匠使用,用於房梁和檁條等大件的初期加工,比如,把圓木砍成方形,把彎的砍成直的。大木匠使用的錛子把比較長,大約一米左右,分量比較重,需要雙手使用。還有一種是小型的錛子,單手使用,效率稍低,但是方便靈活。

錛子的主要構造由錛頭,錛體和錛把組成。奔頭是熟鐵打造,刃部下面鋪鋼。前面薄而寬,是加工木材的主要部分。後面厚而窄,並有一眼用於安裝錛體。錛體是一個300毫米米左右的圓木,略有彎度,兩頭上翹。前面的下部有一榫與錛頭連接,中間有一長眼用於安裝錛把,為防止錛體開裂,用三個鐵箍將其箍上。錛把長約一米,下部斷面長方形,與錛體連接,上部斷面呈橢圓形,末端常常製作成向後彎曲形狀,以方便用手握持。

錛子的操作方法:木工的工具有一些是分左右撇的,比如斧子,左撇的人就使用不了右撇的斧子,而錛子則不同,左右撇全行。如果你哪一天見到別人用哪個手都會使錛子,不要認為出奇,因為那是正常的。錛子的使用方法大體有兩種方式。

一種是站到需要加工的木材上面。

以右撇為例【左撇則反之】,右腳在前,腳尖微抬,左腳在後,右手握在錛把中上部,左手握在錛把末端,握在錛把中上部的右手在負責完成舉起和落下時起著重要作用。如果右手落下的速度慢點,錛子的力度就小點,如果右手落下的速度快點,錛子的力度就小大點。另外錛子落到哪也是右手說了算。右手完成一次動作的運行軌跡是:身體的中部-身體的前上部-身體的中部。左手,隨著右手的運動也跟著小幅運動。左手掌握錛子加工木材的深淺,錛子錛到木材的時候,左手低則錛的深,左手高則淺。

錛子的落點在右腳的下面,腳尖微抬就是為了防止錛到腳,這種方法只要錛子落到腳下,就不會傷到腳,是比較安全的方法。以下二圖右側工人姿勢可供參考,由於所加工木材比較軟,不需大力,兩腳距離較近。如果所加工木材比較硬,需要大力,兩腿要岔開,來保證身體平衡。見下圖:

與上圖少量有點區別的方法,區別在於錛子的落點不一樣。錛子的落點在後腳的前面。這種方法比較不安全,但是也有很多人使用,適合比較軟的木材。所加工木材比較軟,不需大力,兩腳距離較近。防範方法有兩個,一是控制力度,讓錛子在沒到腳的地方時停住。二是腳後退,讓錛子的行程不在腳的位置上。見下圖:

另一種方法人站在需要加工的木材旁邊,這種方法左右換手比較容易,對自己比較安全。但是,如果用力過大,有時錛子易飛出。防範方法有兩個,一是握緊錛把,二是錛子的運行方向不許站人。見下圖:

錛子 實際使用:把需要加工的木材用墨斗打線。如果需要錛掉的過多,先把需要錛掉的地方用截鋸截成若干段,每段十多釐米長,如果木材紋理不順,可以再短一些,下面距離墨斗線3-5釐米。如果需要錛掉的不多,可以用錛子直接砍斷,注意不要過線。接下來就可以用錛子按線來加工了。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加工兩頭時,儘量從裡面向兩頭錛,這樣更準確些。如果是比較寬的面,要時刻檢查平整度,以防中間凹陷。及時清走加工面上的木屑。以防掛到錛子上,造成錛子飛出而傷人。

當然,對於很多木工愛好者而言其實就是上面說的「細木匠」,喜歡DIY一些木工藝術品。以上的這個工具基本都用不著,但接觸這行多學點知識沒毛病。

相關焦點

  • 木匠人生(四):木匠出師後的應活及木匠行業的「二把刀」
    解放前,有錢蓋房子的人家很少,一個村子一年中有不了三家幾戶,零活也不是很多。那時木匠也少,周遭若干村落只有幾個木匠,太多了社會供養不起,所以木匠的活動範圍也大,有時要背挎著工具步行幾十裡去僱主家。不要怕辛苦,怕跑路,不要把一個村裡的活都集中幹完了再去另一個村子,總要留個尾巴等回來再收拾。不然離開的時間長了,人們會把你淡忘後,去找別的木匠。
  • 舊時的木匠都有哪些禁忌,為什麼木匠的工具要用紅布包起來?
    舊時木匠的工具包括斧子、鋸、鑿、墨斗和曲尺等等,木匠對於自己的工具都有特殊的感情,他們的斧頭在每次使用過後,都要用紅布包起來,所以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師傅斧,恰惜某」,意思是珍惜工具的程度,要大過愛護自己的妻子,所以他們的工具別人更是碰不得。
  • 老木匠俗話:"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中國的木匠在人們的記憶中一直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可以將木頭製作成各種巧妙美觀的樣式,可以把普通的木頭雕刻成不普通的樣子。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不用一根釘子就將木頭的各個部分連起來。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
  • 小木匠的鋸子,大木匠的斧子,其實只要是木匠,基本功必須要掌握
    小木匠主要是指搞家具製作和室內裝修的木工,也稱細木工;大木匠主要指搞木結構和模板工程的木工,也稱粗木工。這句諺語精闢地說明了木工操作的關鍵所在,也指出了小木匠和大木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鋸子是木工重要的,也是基本的工具之一。
  • 傳統木匠工具都有哪些
    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一般都很少見了,大部分都已經使用機械工具。對於一些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人已經很少人認識了。簡閣家居收集到了一些傳統木匠所用的基本幾個工具。第一角尺:在木工中角尺主要是做家居的劃線及測量,種類有三角尺、直角尺、活動角、雨傘尺等。
  • 這植物能代替砂紙磨家具,老木匠認識,農民叫它「銼刀草」
    導讀:這植物能代替砂紙磨家具,老木匠認識,農民叫它「銼刀草」其實在農村裡面有很多人都是有手藝的,因為以前的時候大家都沒有什麼工作,只能去學一些才能夠養家餬口。在這些手藝人中間有一些人是會做木工的,小姨,你還說你比較好的,在農村裡面,大家都會非常的喜歡,因為他們製作的一些家具跟市場上賣的其實沒有什麼差別的,而且在過去的時候是沒有那麼多的專業工具可以來製作東西的,就像一個平常打磨的工具都是非常少見,但是有一些聰明的人就找到了一些替代的東西。這種植物能代替砂紙磨家具,老木匠認識,農民叫它「銼刀草」。
  • 好的木匠已經不多了,純手工打的家具也已經不是普通人能用得起的
    (木匠師傅工具)在那個時代,師傅或多或少都還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的想法,所以會留一手。而現在,木匠不再吃香,即使師傅不遺餘力地教,也沒人肯學了。一個老木匠工具多,斧、鋸、刨、鑿、刀、鑽和錘等,林林總總加起來共有近百種,單是刨子就是幾十種。很多工具都是跟了木匠師傅幾十年甚至一輩子,把手處都泛著油光,仿佛是被歲月滋潤了一般。
  • 汝州市:木匠工藝傳承人
    其中用鋸子、刨子、斧子、尺子、鑿子之類的手工工具製作日用的家具或其他木製品的木匠越來越少。就是有,也是使用電鋸、電刨、車床等現代化工具。使用傳統木匠工具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曾經「吃香」的職業家住洗耳河街道十裡社區候寨村的楊振嶺是當地遠近聞名的木匠,今年69歲的他仍然堅持用手工工具製作木製凳椅。
  • 貪心的老木匠|百家故事
    民國時期的上海灘,三哥是個名氣響亮的大混混,最近談妥了一筆大生意,他得親自坐鎮跑一趟,出門時間得兩個多月。 出門這麼長時間,最讓三哥不放心的是小情人楚玉。楚玉的那種美,神仙見了也會動凡心,出門久了,她會不會守不住寂寞?很難說。 三哥是江湖人,自然懂得好多江湖事。
  • 在農村,為啥沒人敢「得罪」木匠?30年老木匠道出真相!
    老話常說「家有黃金萬兩,不如薄藝隨身」,確實,不論以前還是當下,學上一門手藝,走遍天下都餓不到,好,因為不管你有多麼的聰明,生產生活中都需要技術,而只有擁有一門技術的人,才有核心競爭力,只要你悟的時間久,透徹,你就是這行的佼佼者。特別是在農村,學上一門手藝,不僅意味著你有了技術能養活自己 更意味著,將來能娶到老婆,更好的照顧孩子和父母。
  • 祖上留下來一套木匠工具,200元賣掉吃虧了嗎?
    在農村老家發現了一套木匠的工具,這肯定是有年月的,因為時間太長,現在用的人也很少了,有的木匠工具已經被淘汰,沒有了實用價值,於是有人出200元將農村老家這套木匠工具買走了,到底是吃虧還是佔便宜?200元放在過去也許很有價值,但是現在的200元,真的是值不了多少錢,如果這套木匠工具是我家裡的,或者說是我祖先留下來的一套木工家具,200元我肯定是不會賣的,因為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回憶,就是對先祖的一種思念,時刻告訴著我,我的祖先是靠木匠養家餬口的,相信這套木匠工具也陪伴自己留下了一個難以忘懷的童年。
  • 傳統老木匠的8大禁忌,第一條恐怕你就不知道!
    2、忌木匠睡覺時鞋子亂放 木匠大多時候是到別人家裡做工。如果工作量大,通常是要住在主家的。 4、忌木匠不珍惜自己所用工具 木匠的工具包括斧子、刨子、錛子、鋸、鑿、銼、木鑽和墨斗、曲尺等,木匠對於自
  • 學木工當木匠
    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識字的兩個皇帝搞得好,明武宗、明英宗還稍好些以外,其餘的都不好,盡做壞事。」看到這些我對明朝皇帝有了興趣,知道了第十六位明熹宗朱由校是一位專注於刀鋸斧鑿,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皇帝,從此以後我開始對木匠情有獨鍾。第二年寒假過後,我毅然決定學木工當木匠。
  • 木匠人生(一):古代木匠學徒不準成家,拜師後最注重三年零一節
    大禮行過,拜師儀式結束。儀式雖然簡單,約定也未寫在紙上(學徒的約定,一般都是口頭形式,原因可能是解放前木匠多不識字,請人寫還得花費,也不方便。另外,拜師學徒的條款內容,早已成為風俗定規,世人皆知),但效力卻是不容置疑的。「一日為師,終身為父」,這是社會上和行業內人人認可的信條。徒弟一生都以父禮尊崇師傅。「師徒如父子」,師傅如愛自己孩子一般愛護教育徒弟。
  • 以前木匠幹到老,學到老,現在看看視頻,選好工具就能當木工
    如果你也喜歡玩木頭就關注我吧,或者加入我們的木工圈子,大家一塊開心玩木!「師傅領進門,學藝在個人」,學木匠拜了師,這只是跨進了行業門檻,至於能學到多少本領,全靠自己的用心和努力。木匠傳藝,主要通過直觀的實際操作演示和實物展示,並輔以口授。
  • 《你是園丁,還是木匠》————讀《園丁與木匠》有感
    讀了此書後,我們應該深深地思考一下,在教養孩子上,你是園丁還是木匠?園丁與木匠本質上的區別就是:木匠在製作家具時,事先設計好了家具的式樣,只需精心製作成成品就行了,整個過程,體現的是木匠的技術,具有可預測性。
  • 木工和木匠,難道區別只是手上的工具嗎
    三百六十行裡有一個職業叫做「木匠」,他們運用他們的手藝,簡易的工具,獨特的技巧,以及孜孜不倦的精神,製作出許許多多美好又實用的家庭用品或藝術品。有人說:木匠和木工的區別完全在於他們手上的工具。拿著射釘槍和電鋸的只能稱為木工,根本沒有資格稱為木匠,他們製作的東西都是按照圖紙要求,或者以自己意願為主,進行加固和組裝,這樣的量產產品根本沒有靈魂。木匠區別於木工的根本應該說他們能夠運用簡單的工具配合繁雜的手藝,來完成精美的物件。比如家家戶戶都必備的桌子,早些年間幾乎每家都有的「八仙桌」。
  • 《收穫》文本 | 短篇:木匠和狗(莫言)2
    有的人可能幾年不沾女人,但把一個人餓上三天,然後擺在他面前兩個餑餑一碗肉,讓他學一聲狗叫就讓他吃,不學就不給吃,我看沒有一個人能頂得住。」「人的志氣呢?人畢竟不是狗。」鑽圈的爺爺冷冷地說,「俺老舅爺小時候,家裡跟沙灣李舉人家打官司,輸了,家破人亡。俺老舅爺只好敲著牛胯骨沿街乞討。有一次在大集上,遇到了李舉人在路邊吃包子。老舅爺不認識李舉人,就敲著牛胯骨在他面前數了一段寶。
  • 農村老人說,木匠的工具,有兩樣不能隨意碰,你知道是哪兩樣嗎?
    聽老人們說過那些的事情,但是一般情況都沒有人會去幹這種損人不利己的事情,不過誰也不去說破這些事;久而久之,木匠這個行業也在很多人心中有了那麼一些神秘感。還記得還小的時候,父母就跟我們說,得罪誰也不能得罪木匠師傅;並且木匠有兩樣工具,是千萬不能夠去碰的。那時候的說法是,一旦碰了這些東西就「不好」,甚至會被人指責。
  • 鹽城西鄉老木匠
    如果船縫不上麻絲,木船在河裡會漏水的,船也就不能發揮作用。聽了老木匠的話,我終於明白了許多道理。還是在那個年代,農村水稻田灌溉是靠風車提水,風車很高大,佔地也很多,建造需要許多木材。當時的條件有限,農村沒有吊車和起重機,建造風車也只有靠人工抬、扛、搬、撬等方法,先把風車的軸芯、八根柱杆立起來,然後用四根邊柱用纜繩把風車穩定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