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木匠工具都有哪些

2020-12-17 簡閣家居

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一般都很少見了,大部分都已經使用機械工具。對於一些傳統木匠工具現在人已經很少人認識了。簡閣家居收集到了一些傳統木匠所用的基本幾個工具。

第一角尺:在木工中角尺主要是做家居的劃線及測量,種類有三角尺、直角尺、活動角、雨傘尺等。不過現在大部分都是使用捲尺了。

第二鋸子:鋸子主要是分塊實木大板,木工中鋸子有兩種分別是腰鋸(腰肩)和截鋸(鋸榫頭)

第三刨子:刨子主要是對實木大板表面進行拋光和刨平,一般的木工都會有準備3種刨子,分別是粗刨(小於45度)、細刨(45度)、光刨(大於45度)。然後還有一些特殊的刨如槽刨(鑲板)、線刨(刨木線條用)等。

第四錘子:大部分都是羊角錘,傳統木匠用羊角錘可不是敲鐵釘用的,而是敲榫卯用的。

第五鑿子:主要是鑿孔,傳統實木榫卯必須要用到的工具,木匠基本會準備4個種鑿子分別是平鑿、斜鑿、圓鑿、菱鑿。

第六木銼:主要是用來銼削構件的孔眼、稜角、凹槽或修整不規則的表面。

第七牽鑽:用於轉孔,現在基本沒什麼人使用了。

第八墨斗:使用在比較長木料劃直線時候使用。

第九斧子:將整塊實木劈成木料。

相關焦點

  • 舊時的木匠都有哪些禁忌,為什麼木匠的工具要用紅布包起來?
    舊時木匠的工具包括斧子、鋸、鑿、墨斗和曲尺等等,木匠對於自己的工具都有特殊的感情,他們的斧頭在每次使用過後,都要用紅布包起來,所以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叫做「師傅斧,恰惜某」,意思是珍惜工具的程度,要大過愛護自己的妻子,所以他們的工具別人更是碰不得。
  • 農村老人說,木匠的工具,有兩樣不能隨意碰,你知道是哪兩樣嗎?
    在時代發展的過程中,有很多傳統的行業容易被人遺忘。幾十年的農村是什麼樣子,可能很多人都還是記憶猶新:那個時候很少人出去打工,很多人都是在農村種地、學手藝。裁縫、泥瓦匠、木匠、篾匠還有理髮等手藝活,都是當時的熱門行業。
  • 19類中國傳統木匠工具!
    木工的出現及木工工具的不斷改進,對中國家具及建築的輝煌發展起到了極其重要的推動作用。妙匠用妙具,妙具出絕品,往復不休,真正構建出了中國輝煌的木建築世界。 現在,我們就一起來見識下中國傳統木匠所用的一些工具及其用法。
  • 木匠造句和解釋_木匠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木匠(mù jiang)。近義詞有:木工。建造房屋木結構和修造木器等的工匠。[劉白羽《漂河口雜記》:「這木匠四十多歲,一直耍手藝。」]木匠在教材中的例句:1、有幾件雖然不值什麼錢,對我來說卻很有用,比如筆、墨水,還有紙,在船長、大副、炮手和木匠保管的物品中找到的幾個包裹、三四個羅盤、幾臺數學儀器,還有日晷、望遠鏡、地圖和航海類的書籍。
  • 木匠的工具傳達著意願
    木匠的工具是審美的物化,它像一條通道,連結物和人之間的關係,=國五行之中,木屬陽,寓意生發。良禽擇木而棲。因而,木製品是一種具有靈性與氣韻的存在,是一種生命形態的終結,又是另一種生命形態的延續。在亞洲很多地區都很重視木工教育。
  • 木工和木匠,難道區別只是手上的工具嗎
    三百六十行裡有一個職業叫做「木匠」,他們運用他們的手藝,簡易的工具,獨特的技巧,以及孜孜不倦的精神,製作出許許多多美好又實用的家庭用品或藝術品。有人說:木匠和木工的區別完全在於他們手上的工具。拿著射釘槍和電鋸的只能稱為木工,根本沒有資格稱為木匠,他們製作的東西都是按照圖紙要求,或者以自己意願為主,進行加固和組裝,這樣的量產產品根本沒有靈魂。木匠區別於木工的根本應該說他們能夠運用簡單的工具配合繁雜的手藝,來完成精美的物件。比如家家戶戶都必備的桌子,早些年間幾乎每家都有的「八仙桌」。
  • 民族地區傳統手工技藝的現代轉型:一個土家族老木匠的心裡話
    我們土家族木匠有著祖上留下來的特殊的收徒方式 、傳藝方式,我們做木工的工具、技藝、工作方式都和你們漢人有一定的區別,我們生產出來的產品,帶著我們自己獨有的信仰和禁忌。雖然在現代社會,我們的方方面面都發生了顯著的變遷,但還是有我們獨有的特色。下面我就和你們這些木家人中的新木匠們嘮一嘮。
  • 傳統老木匠的8大禁忌,第一條恐怕你就不知道!
    中國傳統中有很多習俗和信仰,更有很多不同的禁忌。 只是時至今日,有很多社會傳統習俗都不再被重視,反倒是各行各業中,都有一些鮮為外人所知的行業習俗,被該行業的工作人員所奉行。 木匠是一個十分傳統的行業,古老而神秘,自然也有自己的行業習俗和禁忌,這些禁忌都是流傳多年,大家不妨一看。
  • 組圖:60年前的木匠,用什麼工具幹活兒?
    前段時間機緣巧合,連續收了兩套木工工具。這是相對比較精緻的一套。你以為這裡的「套」是隨便裝到包裡,拎起來就走的那種嗎?實際上這裡的一套整整三箱,重達一百多斤,累個半死才搬上二樓工房。簡單翻出幾件就擺了滿滿一桌,仔細查驗,發現都是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的名牌。據此,圈內有前輩判斷,這個老木匠應該是三四十年代生人。
  • 老木匠俗話:"大木匠的斧,小木匠的鋸"啥意思?大小木匠的區別
    中國的木匠在人們的記憶中一直是一個神奇的職業,他們可以將木頭製作成各種巧妙美觀的樣式,可以把普通的木頭雕刻成不普通的樣子。更神奇的是他們可以不用一根釘子就將木頭的各個部分連起來。在中國更有句老話說:用釘子的木匠不是好木匠。
  • 你能看得出哪些是老木匠自己做的木工工具嗎?
    梓人為細功者,有起線刨,刃闊二分許。又刮木使極光者名蜈蚣刨,一木之上,銜十餘小刀,如蜈蚣之足。木工工具類別非常多,不過大體上可以分為這麼幾類:刨、鋸、鑿、刀斧、量具、夾具、打磨工具等 中式工具: 以各種型號的刨子、鑿子為主,工具相對簡單、數量和型號也相對少。
  • 祖上留下來一套木匠工具,200元賣掉吃虧了嗎?
    在農村老家發現了一套木匠的工具,這肯定是有年月的,因為時間太長,現在用的人也很少了,有的木匠工具已經被淘汰,沒有了實用價值,於是有人出200元將農村老家這套木匠工具買走了,到底是吃虧還是佔便宜?200元放在過去也許很有價值,但是現在的200元,真的是值不了多少錢,如果這套木匠工具是我家裡的,或者說是我祖先留下來的一套木工家具,200元我肯定是不會賣的,因為這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回憶,就是對先祖的一種思念,時刻告訴著我,我的祖先是靠木匠養家餬口的,相信這套木匠工具也陪伴自己留下了一個難以忘懷的童年。
  • 只有「大木匠」才用得著的木匠工具,你認識不?漲知識!
    今天我們來說一下木工的另一個常用工具——錛子。可能很多玩小型木工DIY的人都不知道,因為這個工具只有「大木匠」用的比較多。我們要知道過去木工主要分兩種:一種是大木匠,也叫外作木匠,主要搞房屋建築。因為其加工的基本都是大型木材,所以叫大木匠。另一種是細木匠,主要從事家具製作,也叫內作木匠。
  • 小木匠的鋸子,大木匠的斧子,其實只要是木匠,基本功必須要掌握
    小木匠主要是指搞家具製作和室內裝修的木工,也稱細木工;大木匠主要指搞木結構和模板工程的木工,也稱粗木工。這句諺語精闢地說明了木工操作的關鍵所在,也指出了小木匠和大木匠最重要的基本功之鋸子是木工重要的,也是基本的工具之一。
  • 80後木匠馬明文 三年整理出了108種榫卯傳統技藝
    「工匠精神」這個詞大家都不陌生,它包括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等方面的內容。許多人可能不知道,工匠裡面的「匠」最初所指的職業正是「木匠」。在五一勞動節到來之際,本報記者採訪到了一位80後木匠,他用三年時間,他整理出了108種榫卯傳統技藝,還原製作了33種實體模型。
  • 木匠人生(四):木匠出師後的應活及木匠行業的「二把刀」
    解放前,有錢蓋房子的人家很少,一個村子一年中有不了三家幾戶,零活也不是很多。那時木匠也少,周遭若干村落只有幾個木匠,太多了社會供養不起,所以木匠的活動範圍也大,有時要背挎著工具步行幾十裡去僱主家。不要怕辛苦,怕跑路,不要把一個村裡的活都集中幹完了再去另一個村子,總要留個尾巴等回來再收拾。不然離開的時間長了,人們會把你淡忘後,去找別的木匠。
  • 木工傳統工具之:墨斗略談
    墨斗,隨著科技進步,時代更迭,這個相對有些落後的傳統工具,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喜歡傳統文化,喜歡木匠這個行業, 同樣,也喜歡傳統的木工工具,即使它們已經成了落後的代名詞,即使有更多更先進的東西能完全取代它們,但那份情懷,始終跟兒時的回憶緊緊地聯繫在一起。墨斗的應用範圍,並不是很廣泛。一般只是 在傳統木匠、石匠跟瓦匠手中會用到。可以說,墨斗的結構和自身特性,註定了它本就應該被淘汰。
  • 農村有老人說「長木匠、短鐵匠,不長不短是石匠」,是什麼意思?
    在人類還沒有實現科技信息化的以前,社會生產力是相對落後的,大部分行業的生產效率都對傳統手工業有較大的依賴性。沒有高科技設備、沒有自動化程序,那個時候的工業發展是怎樣的狀況呢?其實也遠遠沒有猜想的這麼不堪,畢竟那個時候的木匠、鐵匠和石匠等手工業技術也發展的程度比較高。
  • 老祖宗留下的傳統木工工具 你還認識幾樣?
    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無窮的知識和財富,但有很多老祖宗留下的「寶貝」已經被我們「拋棄」和遺忘。古時候老祖宗沒有先進的技術和設備確能製作出一件件完美的木質工藝。  那麼問題來了,這些木質工藝品是怎麼做出來的?需要用到那些工具呢?說到古代製作木質品的老工具可能許多小夥伴們都沒有見過。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揭秘。 剛好小編的爺爺是個老木匠,留下了零零散散不完整的木匠工具。
  • 李亞鶴對傳統手工木匠的擔憂
    李亞鶴對傳統手工木匠的擔憂時間:2017-12-04 15:19   來源:川北在線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能工巧匠逐步退出舞臺?李亞鶴對傳統手工木匠的擔憂 對此存有疑惑的大多是年輕人,隨著木匠逐漸消失於大街小巷,年輕一代對傳統手工木匠採用的榫卯結構技術並不知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