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網鄭州訊 (記者史俊庭)記者從日前從信息工程大學了解到,該校聯合中科院、國防科技大學等單位,堅持自主創新,走軍民融合式發展道路,歷經四年時間,完成了863計劃「面向三網融合的統一安全管控網絡」,探索研製完成我國首個跨接三網的統一安全管控示範網絡,同時在上海東方有線、武漢電信兩大運營商網絡中示範運行,並在上海通過了科技部組織的專家驗收。
三網融合網絡是我國規模最大的信息基礎網絡,連接億萬人群,通達各行各業,是整個國家最重要的信息血脈。近年來,隨著三網融合技術不斷發展,更高的開放度、更多元的內容、更複雜的終端使我國網絡面臨全新安全挑戰,實施自主可控的跨網統一管控成為國家信息安全防護難題。
與此同時,在網際網路、電信網、廣電網的物理網絡不合一,高層業務和應用持續融合的新常態下,構建跨網絡、跨運營商的聯防、聯控網絡管控技術體系,實現三網內不良信息的統一攔截、網絡流量的精確識別、惡意行為的統一阻斷、帶寬資源的精細分配,建立可管、可控的新一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用三網統一的安全管控凝集國家網絡空間管控的整體合力,成為推動國家信息化建設、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任務。
課題負責人李玉峰副研究員介紹說,為了實現三網統一安全管控技術這一研究目標,他們大膽跳出了傳統上三網管控「三合一」徹底整合思路,另闢蹊徑,提出了在三網共同基線上構建統一的安全管控網絡,實現「一聯三」的管控統一新思路。在此基礎上,他們立足自主,成功研製出結構自建、設備自研、整體標準化的三網統一安全管控技術體系,填補多項國內技術空白,提升了我國網絡監管效能。
在結構自建方面,他們建立的三網統一安全管控網絡結構具有全程全網、以網管網的特點,該體系結構已經為工信部在全國31省區推行的「部-省-企業」三級體系化安全監管平臺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架構和技術支持。
在設備自研方面,他們針對管控設備空芯化嚴重的發展困境,攻克了設備三大核心單元——100G/40G接入framer、核心處理、高速匹配單元的全部關鍵技術,自主研發了全部電路並基於FPGA實現,擺脫了對國外3款高端專用晶片的依賴。在此基礎上,他們研製了100G、40G、PON、3G/LTE等7種管控設備,部署了500餘套值守在我國安全管控鏈條的前沿。他們還首創了視頻基因管控設備,參展了2014年中國國際廣播電視信息網絡展覽會和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被認為是解決三網融合下視頻安全播出的新思路、新方法。
在整體標準化方面,他們已輸出了14項行業標準,覆蓋了整體框架、承載網絡、通用及專用設備、應用系統等方面,未來還將不斷補充和完善。他們輸出的技術標準已被要求在全國電信運營企業網絡單元的安全評測中應用。
國家數字交換系統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總工程師蘭巨龍教授告訴記者,三網統一安全管控技術體系的構建,對聚合不同種類、不同隸屬信息網絡實施統一指揮和集約行動的模式進行了有益探索,必將在引領我國三網融合發展、實現我國信息網絡產業從跟蹤到引領的跨越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