縮短學制才能更快普及高中教育。
把高中納入義務教育,需要增加的資源投入是天量的。義務教育從9年延長到12年,相當於要一下子增加33%的投入,假設各年級所需辦學資金都相同,暫時也就珠三角之類的少數發達地區能相對輕鬆地承擔吧。
所以理想狀態下,是能夠推行十年一貫制學校,那麼也就是只增加11%的投入,就能普及高中教育。
小學、初中、高中,都在同一個學校裡,花十年時間讀完。因為都在同一個學校裡,所以不需要初考、中考之類的升學擇校考試,不需要耗費一學期甚至一整學年來複習應考,有些生猛的學校,課程內容早早教完,最後一學期甚至一學年都只是刷題備考。
但這存在一個很難解決的問題,就是教育資源分布嚴重不均衡的現實下,同是十年一貫制學校,學校與學校之間的教學水平天差地別。
本來,好學生都有著通過中考去更好高中的機會。而十年一貫制學校如果廣泛推行,沒有了中考,也就沒有了學生的校際流動機會。一開始在差學校裡,就只能一直在這個差學校裡讀完高中,再考上一個差的大學,一步落後步步落後的現象,就更嚴重了。
所以更現實的做法,就是縮短小學學制,6年變5年。小學、初中、高中總共11年。這也能降低普及高中的資金壓力。需強調的是,必須保留中考,讓學生有一次向更好學校流動的機會。
目前小初高12年的學制,實在太長了。以現在孩子的智力發育水平,小學根本沒必要用6年時間。70後80後那一代,很多都是小學5年初中3年,更早的還有初中2年高中2年的,知識基礎也沒差多少。
雖然是免費義務教育,但在實際中,家長在孩子上小學時所耗費的時間精力以及額外的金錢,都是很重的負擔。在學校裡少待一年,家長就能多輕鬆一年。
早點畢業,就能更早工作,為家庭和社會創造價值,最起碼勞動人口交社保的年限就更多一年了。小學完全可以四年,五六年級可以初中學習,初中化學可以放到高中學習,其它不變,初中三年,高中三年,中考不變。
高考取消統考,由高校自主招生,寬進嚴出,加大大學畢業為度,這樣中國一定大量出人才,保留留級制。
普及高中義務教育,涉及到教育體系調整問題,沒考上高中的學生90%上了中專技校,如果這些孩子都上高中,這些中專技校就沒有學生了,要知道,所有中專技校階段的學費全是國家報銷的,這筆支出遠遠大於高中所收的學費!
實行五三二學制,專科三年,本科四年五年,研究生二年三年,增加大學學習強度和內容,讓大學門檻易進難出。
同時,將所有中專技校改成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職高學生升學待遇和普通高中一樣,既能解決普及高中義務教育的資源問題,又能解決中專技校的生源問題。關鍵是大學招的人多了,好多人出來沒有理想的工作。
更甚者研究生的擴招,好多人都是充數的,多讀幾年書,浪費了社會資源和自己青春。
目前還沒到時機,現在我們還處於人口過多階段,老齡化也不嚴重,現在就業仍然是個大問題,而且不用縮短學制,以後可以深耕職高,大專等短學制院校,同樣可以讓年輕人早早步入社會。
大家怎麼看呢?歡迎大家留言。
聲明:部分內容及圖片來自網絡,如果信息有誤,或侵犯到您的隱私,請及時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