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莫言建議縮短學制:從小學到高中只用讀10年

2020-12-15 湖南在線




兩會開幕至今,許多代表、委員紛紛建言獻策。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就在前不久提出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和莫言的看法相似,她呼籲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讓學生能提前進入社會歷練。

對於這個話題,您怎麼看?

讀兩會

小學、初中、高中十年讀完,這事你怎麼看?

「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代表委員們提議縮短學制

3月4日,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讓學生坐上直通車,在連讀制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學生培養年限的延長也影響到其成才後為社會貢獻的年限以及生活幸福指數。」莫言說,小升初和中考增加了學生的學業負擔和學生家長的精力和心理壓力。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宿州市農科院研究員楊傑也呼籲:「中小學可縮短2年,孩子可以從5周歲上小學,因為現在生活條件好,小孩成長成熟都早。」楊傑建議,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這樣可避免浪費教學資源,還可為國家節省資金投入。「這樣20歲之前大學畢業,提前進入社會大學校,在工作實踐中學習。」

他們為何提議縮短學制?

莫言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關於縮短學制的提案,「想了很長時間,提案考慮了好幾年,做了很多調研,也問過不少人。」那麼,支持縮短學制的人們提出了哪些理由?

1.人才成長時間推遲、家庭經濟負擔、個人問題

「過長的學制不但導致人才成長時間推遲,而且不少家庭還為此承受著經濟負擔,還帶來一些個人問題。」楊傑稱,有的學生近30歲才結婚,尤其是女性,更不利於生活和生育,企業招人時也不喜歡。同時,也造成啃老社會現象越來越多。

早在2014年,廣東省政協委員、廣州軍區總醫院政委黃豔儒提交提案,認為整體學制太長導致學生畢業太晚,造成適應社會慢、婚育壓力大等諸多不便。他建議,將現行的小學到高中的12年學制縮短為9年,這樣19歲就可以大學畢業,可以更早地規劃人生。

不可否認,漫長的求學路佔了人生很長一段時間。從小學入學到大學畢業至少得16年,這其中還不能出現什麼「狀況」,的確有些浪費時間。適當縮短學制,讓學生早點畢業,早些融入社會,或可緩解就業壓力與婚育壓力。

2. 現在生活條件好,小孩成長成熟都早

莫言和楊傑紛紛提到,隨著人們生活條件水平的提高,如今的孩子成長成熟較之以往都變早了。莫言指出,目前人們已經進入信息數位化時代,步入了學習化社會,今天少年兒童的身心、智能發展水平遠高於幾十年前的同齡人,讓他們進入學制更短的一貫制學校學習會輕便得多。「現階段少年兒童的身心發展遠遠高於幾十年前,即使縮短學時,也不會影響他們的基礎教育。」莫言說。

對於縮短學制是否會造成青年一代的文化素質降低,楊傑表示,這不是問題的關鍵,可通過提高教育質量和效率、調整專業設置等辦法加以解決。

中國逐步走向現代化,基礎教育已經得到很好的普及,尤其現在一些大城市的學生,他們接觸的事物與以前截然不同,起點明顯比過去要高。適當縮短學制,使其未來能夠更快投身社會,這是合理的一種訴求。

3. 應試教育並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實踐能力

有支持者認為,學生在學校學的是以理論為主的基礎知識,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畢業工作後常常感嘆學非所用。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其實,社會才是最好的大學,從社會大學那裡我們將會獲得豐富的人生經驗、實踐能力和適應能力。

不支持縮短學制的人這麼說

1.縮短學制,教育質量會下降,學生壓力加大

網友吳波不支持縮短學制:「如果縮短中小學教育時間,在應試教育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內容多,使學生過早產生厭學情緒,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等。人才成長自有規律,人為縮短學習時間有違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事實上讀研究生、博士的畢竟是少數,讀大學的也並不是百分之百。在我看來,縮短12年制中小學教育,緩解勞動力資源短缺不是一個好主意,最好的辦法是大力發展職業教育。」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對於未來人才的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高了學習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切忌「急功近利」。現有的12年學制是國家教育機構長期摸索出來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嚴謹性,也適合當前教育的需要,不宜做過多的修改。把12年學制縮短為10年,教學任務加重,學習質量也難以保證。再者,縮短學制,勢必會增加學生的壓力,影響學生身心健康。如此看來,縮短學制無異於拔苗助長,弄不好會適得其反。

2.學校不僅是學習知識的地方,也重視學生全面發展

反對者也提出,學校不僅僅是學習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地方,學校教育在促進德智體美等全面而富有個性的發展上,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如果從「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的角度而言,教育經曆本身就是人生的重要財富。如果學制改革僅僅是為升學做準備,僅僅作為提高某一學段升學率的手段,或者某個學校實施學制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選拔和留住更好的生源,則不是教育本身所提倡的。

3.義務教育不夠完善,縮短學制有損農村學生權益

目前,教育領域存在的問題很多,其中之一是教育的不公平。農村教育相當薄弱,急需要增加投入。而農村教育薄弱,也導致了義務教育落實不到位,許多農村學生雖然也經過了義務教育,但實際上他們的素質並沒有達到義務教育水平。而且,農村學校在義務教育階段的流失生率較高,許多學生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輟學去打工了,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工作起來就很麻煩。在如此現實困境下,如果再縮短教育年限,對於農村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落後更多。

理性看待學制改革問題

學制改革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都或多或少地進行過不同的學制改革實踐。在中小學方面,我國1951年《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中小學實行"五三三制",即小學五年,不分段,初中、高中各三年。由於師資和教材等條件還不具備,1953年又將小學恢復為六年制。

此後我國曾先後進行過小學五年一貫制、中小學「五二二制」、「五三二制」、小學和初中「五四制」、「九年一貫制」等教育實踐。目前高中階段學制基本上為三年,小學和初中學制則呈現出以「六三制」為主,「五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貫制」等多種學制並存的局面。現行的學制是633制,存在於大多數地區,這一學制的制定大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的。當時正是撥亂反正的時期,應該說,這在一定的時期內,對於提高人們對於教育重要性的認識和提高全民文化素質,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確實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學制改革要審慎

1.基礎教育要打牢

早在10年前,我國就在合肥市部分學校進行了「五四」學制的實驗,通過比較發現,「讀5年的同學,數學基礎不夠紮實。而讀6年,就有大量時間進行練習,基礎自然很紮實。這個事例或許不足以說明縮短學制帶來的弊端,但從側面反映出基礎教育還是需要重視『基礎』」。其實,我國教育飽受詬病的根源並不在基礎教育,這也得到了很多專家和學者的贊同。我國對中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飽受詬病,不是學制惹的禍,這一問題的根源在於高考制度的指揮棒,以及家長對子女寄於的厚望。而高考制度導致的問題卻要「學制「來背負,未免不能服眾。

2. 學制的改革要配合其他措施

學制的改革更關注各學段辦學目標、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的貫通與整合。學制改革不僅僅是年限的調整。學制是國家規範教育行為的一種基本制度,是教育活動能夠正常運轉的重要保障。學制的改革涉及教育方方面面,在基礎教育領域,有關學校性質、任務、入學條件的規定,是學制更為根本的內容。修業年限的調整隻是為了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手段。學制的改革要適應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水平,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切實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

看兩會

關於學制,其他國家怎麼辦?


相關焦點

  • 莫言建議縮短學制:從小學到高中只用讀10年,專家:不懂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2016年的政協會議上曾提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當年,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和莫言的看法相似,她呼籲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讓學生能提前進入社會歷練。
  • 【兩會來了】莫言建議取消633學制、小升初和中考
    【兩會來了】莫言建議取消633學制、小升初和中考 作者:金鳳 發布時間:
  • 莫言建議基礎教育學制改10年 專家:無知無畏
    今年兩會期間,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建議「將12年學制改成10年一貫制」。他的建議得到了眾多網友支持。他們認為,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學制太長浪費時間,高三、初三就是複習,小學5年上完也沒問題。  然而,一些業內教育專家對此並不認同。
  • 莫言建議12年基礎教育學制改10年專家:無知無畏
    ­  7月13日下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京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與會教育專家一致對作家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他們承認莫言做過調研,但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  與會專家認為,基礎教育學制12年,這是世界通行的基礎教育學制,是培育一個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時間,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提出基礎教育學制要縮短。
  • 莫言建議:將12年學制縮短為10年!網友:贊成,專家:不合適
    2016年,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莫言曾建議縮短教育學制,將12年改成10年,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十年內只進行2次期末考試,每學期根據課程進行課堂測試。他認為,從學前教育算起,到研究生畢業,要經歷長達25年的時間,其中基礎教育的佔比太大,不太合理。莫言的建議,直擊當前教育痛點。
  • 莫言:中小學學制應減兩年 實行10年免費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建言學制改革:  在兩會上歷來「惜字如金」的全國政協委員莫言昨日不僅打破沉默,還「滔滔不絕」地介紹了他的「跨界」議案。莫言稱,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
  • 莫言委員關注「633模式」 建議縮短中小學學制
    上午10點多,全國政協委員莫言一改往日的沉默寡言,他拿起早就準備好的發言稿,舉起左手示意。一直以來,莫言委員在兩會上的發言都比較審慎。今年他撇開文學談教育,經過再三斟酌,提案是《關於中小學學制改革的思考與建議》。「雖然我沒有讀過中學,也不是專業的教育工作者,但身邊有很多親友在中小學任教,也親眼見證了自己的孩子從小學到中學艱辛而漫長的學習過程。
  • 梁建章:「縮短學制」,莫言無畏並非無知
    「縮短基礎教育時間,不僅對學生有幫助,且在進入高等教育後,也提前了碩士、博士畢業的時間,對於創新很有好處。」事實上,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早就表示,「同時,中國現在城市裡高學歷的婦女的生育率還不到1個小孩,未來面臨比日本還嚴重的低生育率危機,縮短中學教育也是緩解人口危機的良方。」
  • 專家建議縮短學制,小學和研究生在讀時間減兩年
    近日12月10日,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學術專家副主委周天勇表示,「『十四五』期間看能否延長義務教育的時間」,同時為了使整個經濟有新的勞動力進來,小學到研究生的教育應當縮短兩年。並表示,過去是為了減輕就業壓力,延長了教育的時間, 如今勞動力不足了,也該適當縮短教育時間。
  • 縮短學制提前兩年畢業,你願意嗎?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力準備了關於縮短基礎教育學制的建議,「12年可以縮短為10年,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言論一出,很多網友表示「嚴重同意」,「小學6年真沒必要」:2016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2017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又提交提案,建議義務教育加高中階段學制應減少兩年,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也減少兩年。
  • 縮短學制,小學變5年高中變2年,可行嗎?
    2014年廣東省政協委員黃豔儒提交的提案就旗幟鮮明地認為,整體學制太長導致學生畢業太晚,造成「適應社會慢、婚育壓力大等諸多不便」。他甚至建議將現行的12年學制縮短為9年,「這樣19歲就可以大學畢業,可以更早地規劃人生。」考慮人口結構的趨勢,這樣的說法有一定合理性。
  • 中小學學制該怎麼改?12年學齡是否太長?
    今年兩會期間,著名作家、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曾建議:將12年學制改成10年一貫制。這一建議引發的熱議,如今仍在繼續。該不該縮短中小學學制?大家有話要說。   莫言:中小學學制應減兩年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帶來了一個「跨界」議案。莫言認為,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
  • 教育專家"批鬥"莫言不懂教育? 學制改革惹爭議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來,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將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這一觀點似乎並沒有得到教育界的認同,所以7月13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名為「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的學術研討會。會上,對莫言的觀點進行了討論。據媒體報導,與會教育專家對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有專家稱,莫言「不懂教育」,「無知無畏」。  莫言究竟受到了怎樣的質疑,為什麼都被上升到了「批鬥」的層面?
  • 莫言:建議中小學學制改成10年 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2016年3月3日,北京,全國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在人民大會堂開幕。莫言在會上跟身旁的人交談。 視覺中國 圖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表示,他帶來的提案是關於中小學學制的。莫言說自己沒上過中學,認為目前的小學、初中、高中「633學制」時間太長,小升初和中考又讓學生共有一年半時間複習應考而不是學習新知識。他建取消小升初和中考,10年一貫制直通車,每年兩次期末考試。他還建議為每個孩子這10年都實行免費教育。
  • 委員: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小學變為5年制。網友:這個建議挺好的
    大約是六七十年代我國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兩年,加起來就是九年。當然那個時候的小孩都是8,9歲才開始讀小學,所以高中畢業也17,8歲了。八十年代開始改成了12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一直延續到現在。
  • 縮短學制,實行小學5年、初中2年、高中3年,高中納入義務教育?官方回應!
    有全國政協委員在提案中建議,縮短基礎教育年限,擴大義務教育範圍。這裡所說的縮短學制,應該指的是小學六年、中學六年的12年學制。近年來,有關學習年限的討論熱度頗高。這幾年的全國兩會,不少代表、委員也聚焦教育改革問題。他們提出的意見是:將我國的初等教育從目前的12年制改為「523」的10年制,使全體公民在十八周歲之前即可完成初等教育課程,即小學五年、初中兩年、高中三年。
  • 專家建議研究生學制縮短1年?
    咱們研究生又又又被cue到了!近日,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學術專家周天勇建議:「十四五」期間,要想讓整個經濟體都有新的勞動力進入,小學和研究生的教育應該各縮短一年。」之前類似的建議也被一些專家多次提及,比如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皮革化學專家、川大博導石碧就曾提案建議: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學制各減少1年。目前專碩一般2年,學碩2年半到3年,如若真的減少一年的話,未來碩士研究生學業將一年即可完成。
  • 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嗎? 專家:應維持不變
    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嗎? 專家:應維持不變 原標題:   「莫言說得對,在學校上那麼久的學就是耽誤時間,學不到真本事,不如到社會上歷練。」家在遼寧的陳達讀到高二就退學了,現在北京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
  • 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
    家在遼寧的陳達讀到高二就退學了,現在北京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自莫言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將基礎教育12年學制改為10年一貫制後,縮短學制的呼聲就不時出現,加速創新、減少剩男剩女、提高勞動力供給等都是呼籲者的理由。  社會公眾的訴求並未得到教育界內的認可。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會上,專家均認為基礎教育12年的學制應維持不變。
  • 楊傑代表:建議縮短學制 5歲上學20歲大學畢業
    中安在線北京訊(特派記者 黃娜娜 汪喬 楊玥玥 王冰燕 李旭)一個人經歷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教育階段,至少要16年的時間,很多人到了二十三四歲才能畢業工作。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楊傑提出縮短學制的建議,讓孩子5歲上學,20歲之前大學畢業,提前進入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