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嗎? 專家:應維持不變

2020-12-17 央視網

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嗎? 專家:應維持不變

原標題:

  「莫言說得對,在學校上那麼久的學就是耽誤時間,學不到真本事,不如到社會上歷練。」家在遼寧的陳達讀到高二就退學了,現在北京某房地產中介公司工作。自莫言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將基礎教育12年學制改為10年一貫制後,縮短學制的呼聲就不時出現,加速創新、減少剩男剩女、提高勞動力供給等都是呼籲者的理由。

  社會公眾的訴求並未得到教育界內的認可。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會上,專家均認為基礎教育12年的學制應維持不變。公眾「學制太長」的感受如何形成,縮短學制的主張與專家觀點為何出入巨大,雙方存在哪些共識,又有哪些分歧呢?

  「應試教育是一個高利害、強選拔的機制」

  在莫言以及許多網友眼裡,12年中至少一年半的時間被用於應考複習是對時間的浪費。但是北京一零一中學副校長熊本昌認為,從為升大學做準備、知識儲備和體系梳理上看,這一年複習不能說是浪費時間。「如果學完了馬上考,高一學的內容都遺忘了,更別談知識體系性。」

  「應試教育是一個高利害、強選拔的機制,你改成10年後,8年學點東西,剩2年照樣複習應試教育。改成3年,前兩年就把內容給學完了。」北京師範大學附屬實驗中學原校長王本中說。

  其實,國外升學同樣需要準備時間,美國高中升大學有1年的準備時間,大英國協國家則有1至2年的預科時間。對此,上海中學原校長唐盛昌認為:「我們的特殊性在於小升初、初升高、高中升大學都是強選拔體制,三次選拔牽扯到所有學生,全部打亂重新分配,如此強度的選拔形成了嚴重的問題。」

  「很多少年班學生上了大學不適應,因為心智沒成熟」

  實質上,莫言「兒童智能發展水平提高了,可以大大縮短學程而不影響學習」關注的仍然是知識體系的問題。可學制問題牽涉到教育、社會的更多方面。

  「很多少年班學生知識沒有問題,但上了大學適應不了,知識學會了,心智沒有成熟。」熊永昌說,「我覺得基礎教育是一個緩慢的過程,像植物生長一樣,靜待花開。」

  「人的成長分為身體和心靈成長兩部分。我們要注重的是成人的教育,未成年人不成熟,會有過激和衝動的行為。把存在心理不成熟的孩子拋向社會,讓他們在社會洪流中鍛鍊遊泳,是對孩子的不負責任。」北京市海澱區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吳穎惠說。

  「6年的課本內容,四五年也能學完。」唐盛昌認為,這是以學科制的眼光看待教育。「9條核心素養是教育的重要任務,尤其是立德樹人的問題,不能只考慮念了幾本書。問題不是10年完成12年的事,而是我們現在應該承擔的教育,是不是真正落實了。」

  「教育是連貫的,人為間斷會把問題弄複雜了」

  1922年,北洋政府《學校系統改革案》頒布壬戌學制,小學6年、初、高中各3年的633學製成為中國現代百年的基本學制。全國層面來看,除「文革」期間實施過522學制和8年一貫制外,基礎教育階段的長度多為12年。雖然莫言縮短學制的建議未得業內認可,但他推行一貫制、調整學段劃分的建議和業內專家的思路是一致的。

  「教育是連貫的,人為的間斷、重新洗牌把問題弄複雜了。」吳穎惠說,「環保教育都是初中學一遍,高中學一遍,學煩了為止,現在的語文課小學四五年級就開始厭學了。沒有挑戰性沒有新內容的反覆總會讓學生厭倦。」

  唐盛昌也認為,在增強課程的選擇性和內容的現代化方面,我們要補的課還有很多。「拿理化生講,我們的課本和英美等國的課本重合的內容佔30%,不客氣地說只有15%是相同的,高中生的差距太大了。教育內容的現代化是非常重大的挑戰。」

  適應學生身心成長規律是學段調整的主要考量。「現在小學六年級的孩子其實更接近初中生的身心狀態,而且到初中一分科,初二分化得特別厲害,所以我主張五四分段,給孩子多一點適應的時間。」中國教育學會名譽會長顧明遠說。

  「孩子獨立思考、形成世界觀和價值判斷是在初三、高中這段時間,如果能夠打通,降低升學因素擾動,在學生的價值觀世界觀形成的過程中,我們的學制就可以給予有力的支撐。」唐盛昌表示。

  對於初中畢業就業人群認為初三浪費時間的看法,顧明遠主張在小學、初中加強職業教育的內容。「我們九年義務教育中應加入1年的職業教育。如果你8年畢業後不上高中的話,應該接受1年的職業教育。但如果說是8年畢業後還是上高中的話,高中就可以上4年。」

  (本報記者 劉博超)

相關焦點

  • 基礎教育12年學制太長?
    自莫言在今年兩會上提出將基礎教育12年學制改為10年一貫制後,縮短學制的呼聲就不時出現,加速創新、減少剩男剩女、提高勞動力供給等都是呼籲者的理由。  社會公眾的訴求並未得到教育界內的認可。日前,21世紀教育研究院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會上,專家均認為基礎教育12年的學制應維持不變。
  • 中小學學制該怎麼改?12年學齡是否太長?
    莫言:中小學學制應減兩年   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帶來了一個「跨界」議案。莫言認為,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他建議縮短「633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讓學生在連讀制的輕鬆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支持者:節省兩年寶貴的青春時光   這一建議得到了眾多網友支持。他們認為,在應試教育環境下,學制太長浪費時間,高三、初三就是複習,小學5年上完也沒問題。
  • 莫言建議12年基礎教育學制改10年專家:無知無畏
    ­  7月13日下午,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京召開「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與會教育專家一致對作家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他們承認莫言做過調研,但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  與會專家認為,基礎教育學制12年,這是世界通行的基礎教育學制,是培育一個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時間,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提出基礎教育學制要縮短。
  • 莫言建議基礎教育學制改10年 專家:無知無畏
    與會專家認為,基礎教育學制12年,這是世界通行的基礎教育學制,是培育一個孩子身心成熟的必要時間,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提出基礎教育學制要縮短。學制長短並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如何劃分學段、如何銜接各學段。  「莫言無知無畏敢說,不懂教育」  關於12學制的質疑一直存在。
  • 中小學12年是否讀太久?專家:學制與其縮短不如貫通
    中國孩子花12年上完中小學,真的太長了嗎?有學者認為,學制的長短不是問題,如何適當地劃分階段、貫通隔閡和規畫教學內容,才是改善教育品質的關  究竟從小學到高中畢業應該要讀多久才夠?中國孩子花12年上完中小學,真的太長了嗎?  現有的學制從何而來,又可以如何改革?學制的長度和教學的內容,究竟會如何互相影響、又應以何者為重?
  • 專家討論12年學制壓縮:10年完成任務無科學依據
    (原標題:12年基礎教育該壓縮?專家:調整課程架構更關鍵)中新網北京7月15日電 壓縮12年基礎教育學制、打破原有「633」學段劃分、推行9年一貫制教育……近年來,關於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的呼聲不斷,聲音眾多。
  • 莫言建議:將12年學制縮短為10年!網友:贊成,專家:不合適
    2016年,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莫言曾建議縮短教育學制,將12年改成10年,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十年內只進行2次期末考試,每學期根據課程進行課堂測試。他認為,從學前教育算起,到研究生畢業,要經歷長達25年的時間,其中基礎教育的佔比太大,不太合理。莫言的建議,直擊當前教育痛點。
  • 縮短學制,利國利民?
    有人認為現在的學制太長,大學生畢業即成為剩男剩女,導致出生率下降,勞動力不足,社會老齡化。建議將中小學教育從12年減少到10年甚至9年,大學也減少一年。縮短學制能利國利民嗎?答案是否定的,世界上主要國家基礎教育學制都不少於12年。美國、加拿大、日本、法國、澳大利亞、印度為12年制,俄羅斯2001年起將中小學學制從11年延長至12年,德國、英國為13年制。法國、瑞典等國家試行將普通中學與職業學校合併,成立綜合中學,把三年制高中延長為四年。
  • 縮短基礎教育學制?教育部正式作出回應!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上對於我國現有的基礎學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其中也包含部分學者,認為現行的我國的12年基礎教育的學制是有點長的,在接受完高中學習再到大學畢業之後,正式步入社會年齡都在22歲以上了,這個年紀對於年輕人而言,其實算是將很大的一部分青春年華全部花在了學校裡了,可能將這裡面的一部分時間拿出來,讓年輕人更早的進入到社會對於年輕人以及整個社會的發展更加的有利
  • 教育專家"批鬥"莫言不懂教育? 學制改革惹爭議
    圖片來源於網絡  原來,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將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這一觀點似乎並沒有得到教育界的認同,所以7月13日21世紀教育研究院在北京召開了一個名為「基礎教育學制改革研討會」的學術研討會。會上,對莫言的觀點進行了討論。據媒體報導,與會教育專家對莫言提出的「縮短基礎教育學制」表示反對,認為其觀點缺乏理論支撐與科學依據。有專家稱,莫言「不懂教育」,「無知無畏」。  莫言究竟受到了怎樣的質疑,為什麼都被上升到了「批鬥」的層面?
  • 縮短學制提前兩年畢業,你願意嗎?
    今年兩會,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民政廳副廳長張力準備了關於縮短基礎教育學制的建議,「12年可以縮短為10年,小學5年、初中3年、高中2年。」言論一出,很多網友表示「嚴重同意」,「小學6年真沒必要」:2016年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2017年的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石碧又提交提案,建議義務教育加高中階段學制應減少兩年,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也減少兩年。
  • 莫言:中小學學制應減兩年 實行10年免費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建言學制改革:  在兩會上歷來「惜字如金」的全國政協委員莫言昨日不僅打破沉默,還「滔滔不絕」地介紹了他的「跨界」議案。莫言稱,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
  • 梁建章:「縮短學制」,莫言無畏並非無知
    事實上,攜程聯合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CEO梁建章早就表示,「同時,中國現在城市裡高學歷的婦女的生育率還不到1個小孩,未來面臨比日本還嚴重的低生育率危機,縮短中學教育也是緩解人口危機的良方。」為何遭炮轟教育界炮轟莫言的起因,是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著名作家莫言建議中小學學制由12年改為10年,採取一貫制基礎教育、公民教育,16歲參加高考。
  • 歐洲留學之英國篇(一)--- 英國的基礎教育學制
    中國在基礎教育制度方面很容易理解,一共有12年,家長們也都經歷過,包括這一代人和上一代人以及我們現在的孩子。這麼多年來基礎教育制度的年限沒有發生任何變化,一直貫穿的就是9年義務教育,小學是6年制,初中3年,義務教育結束後多數孩子還會繼續接受3年的高中教育,所以我們把它統稱為6-3-3模式。總體基礎教育階段年限為12年。
  • 縮短學制,小學變5年高中變2年,可行嗎?
    2014年廣東省政協委員黃豔儒提交的提案就旗幟鮮明地認為,整體學制太長導致學生畢業太晚,造成「適應社會慢、婚育壓力大等諸多不便」。他甚至建議將現行的12年學制縮短為9年,「這樣19歲就可以大學畢業,可以更早地規劃人生。」考慮人口結構的趨勢,這樣的說法有一定合理性。
  • 專家建議:碩士、博士學制應再各縮短1年,讀研只要1年!
    之前類似的建議也被一些專家多次提及,比如在2017年的全國兩會上,皮革化學專家、川大博導石碧就曾提案建議:碩士、博士研究生階段學制各減少1年。目前專碩一般2年,學碩2年半到3年,如若真的減少一年的話,未來碩士研究生學業將一年即可完成。
  • 當前教育學制有必要改革嗎?提前2年大學本科畢業如何?
    在某網站上曾看到這樣的文章「2016年,在全國政協會議期間,莫言曾建議縮短教育學制,將12年改成10年,取消小升初和中考,十年內只進行兩次期末考試,每學期根據課程進行課堂測試。他認為,從學前教育算起,到研究生畢業要經歷長達25年的時間,其中基礎教育的佔比太大,不太合理……」其實,本人倒是覺得只將高中三年和大學本科四年共七年縮短為五年,減少兩年,是很合理,也是迫在眉睫的。可以是高中兩年,大學本科三年,醫學類等其它的可以四年。即在當前高中三年的學制減少一年,大學本科四年的學制減少一年。專科三年的降為兩年。研究生學制不變。
  • 兩會|莫言建議縮短學制:從小學到高中只用讀10年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就在前不久提出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 無獨有偶,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和莫言的看法相似,她呼籲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讓學生能提前進入社會歷練。 對於這個話題,您怎麼看?
  • 莫言建議縮短學制:從小學到高中只用讀10年,專家:不懂教育
    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2016年的政協會議上曾提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當年,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和莫言的看法相似,她呼籲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讓學生能提前進入社會歷練。
  • 專家建議縮短學制,小學和研究生在讀時間減兩年
    近日12月10日,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學術專家副主委周天勇表示,「『十四五』期間看能否延長義務教育的時間」,同時為了使整個經濟有新的勞動力進來,小學到研究生的教育應當縮短兩年。並表示,過去是為了減輕就業壓力,延長了教育的時間, 如今勞動力不足了,也該適當縮短教育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