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12月10日,東北亞經濟研究院學術專家副主委周天勇表示,「『十四五』期間看能否延長義務教育的時間」,同時為了使整個經濟有新的勞動力進來,小學到研究生的教育應當縮短兩年。並表示,過去是為了減輕就業壓力,延長了教育的時間, 如今勞動力不足了,也該適當縮短教育時間。
其實早在前兩年兩會時期就有人大代表提出過縮短兩年學制的提案,比如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分組討論時發言建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大大縮短,中小學學制從12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讓學生坐上直通車在連讀制的學習環境中健康成長。
以上專家提出縮短學制,主要還是認為教育應該根據我國現狀和社會發展進行更加合理化的調整。
大家知道我國從小學到大學本科畢業目前實行的是「六三三四」制的,也就是說從六周歲開始讀一年級,到畢業時候年紀是22周歲,如果讀研究生的話畢業年齡再往後推2-3年,同樣博士的話,在加2-4年不等,基本上博士畢業後都已經是二十八、九歲,特別是高學歷的女生,已經屬於晚婚了,要兼面工作和婚戀,難免會顧此失彼。縮短學制,會讓年輕人有更多時間和更充分的準備來面對成家立業的壓力,可以更自如地規劃人生。
因為我國目前教育存在著中小學生負擔過重的問題,專家認為縮短教學年限,可以早日解放學生的壓力,減少學生們的學習負擔,讓他們可以更健康地成長。而且現在的孩子比較早熟、早慧,身心、智能發展水平遠高於幾十年前的同齡人,縮短學制不會讓孩子跟不上教學進度或者吃不消,可以更好的加快學生個人能力的成長和培養速度的增長。
而且在縮短年制後,就可以降低國家部分教育經費的投入,減少人均教育經費支出,省下來的錢,可以用來增加教育福利,比如九年義務教育延長,變成涵蓋幼兒園或高中的義務教育或新增加學前教育投入,興辦更多學前教育公立機構,緩解入學難和大班額等現存教育問題。同時個人家庭也會減少部分用於孩子教育的開支,緩解經濟壓力
另外還有一方面就是是年輕人就業晚和老齡化的壓力。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未來新增勞動力人口的減少,年輕人普遍會選擇更高的學歷水平,到時候研究生、博士生的社會佔比將會大大提高,一邊是年輕勞動力減少,一邊是年輕勞動力推晚工作,這會讓年輕人能有效服務社會和貢獻社會的時間變短,會增加社會保障的壓力。
所以部分專家學者認為縮短學制可能會更適合今後社會的發展,對此你是怎麼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