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莫言在2016年的政協會議上曾提到,學前教育到研究生教育25年太長,基礎教育佔比太大。建議縮短學制,中小學學制從12 年改成10年,並取消小升初和中考。當年,全國人大代表楊傑和莫言的看法相似,她呼籲將小學從6年縮短為5年,普通高中的學制從3年改為2年讓學生能提前進入社會歷練。
新華網發展論壇曾發起過一項有關「政協委員莫言建議中小學減少兩年,你支持嗎?」的網上投票,支持者約佔88%,反對者約佔11.5%。時至今日,大家仍然非常關注這個問題,從小學到高中的學制是否應該縮短呢?
我國的學制改革之路
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各級各類教育都或多或少地進行過不同的學制改革實踐。在中小學方面,我國1951年《關於學制改革的決定》規定中小學實行"五三三制",即小學五年,不分段,初中、高中各三年。由於師資和教材等條件還不具備,1953年又將小學恢復為六年制。
此後我國曾先後進行過小學五年一貫制、中小學「五二二制」、「五三二制」、小學和初中「五四制」、「九年一貫制」等教育實踐。目前高中階段學制基本上為三年,小學和初中學制則呈現出以「六三制」為主,「五三制」、「五四制」、「九年一貫制」等多種學制並存的局面。現行的學制是633制,存在於大多數地區,這一學制的制定大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起的。
目前中國的12年基礎教育學制,除了上海實行的是543學制(即小學5年,初中4年,高中3年),其他地方主要實行633學制。
世界上其它國家的學制是如何劃分的呢?
以美國為例,學制基本為12年,且保持多元並存的格局,美國實行的是多重學制,543、633、444都有,現在主流是444學制,超過了90%。英國學制13年,實行「6-5-2」。法國實行「5-4-3」學制,日本為「6-3-3」。
支持縮短學制的理由
1、人才成長時間推遲、家庭經濟負擔、個人問題
過長的學制不但導致人才成長時間推遲,而且不少家庭還為此承受著經濟負擔,還帶來一些個人問題。有的學生近30歲才結婚,尤其是女性,更不利於生活和生育,企業招人時也不喜歡。同時,也造成啃老社會現象越來越多。
從小學入學到大學畢業至少得16年,這其中還不能出現什麼「狀況」,的確有些浪費時間。適當縮短學制,讓學生早點畢業,早些融入社會,或可緩解就業壓力與婚育壓力。
2、減少經費投入、提供更多勞動力
縮短學制,可大大降低國家教育經費投入,減少生均經費支出,並緩解入學難以及大班額等問題。騰挪更多教育資源以便學校接納更多的學生。
隨著老齡化時代的到來,人力與人才短缺已成不爭事實,中國人口紅利時代將成為歷史。早點進入勞動力隊伍,必然可以緩解這種壓力,而且也可減輕家庭支付孩子求學的經濟負擔。
3、孩子們心智成熟較早,縮短學制安全可以學完所有課程
縮短學制符合當下孩子智力與身心發展實際,不會讓孩子吃不消,反而是尊重今日青少年成長規律的體現。若縮減學制,孩子們可以在課業之餘利用網際網路更好地吸納知識,這能更好地順應時代的發展。
現在,我們需要做的是開闊孩子們的視野,減輕應試負擔,我們的教師可以少講一些,引發學生的思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欲望。提高了課堂效率,就可留出時間多些社會實踐。讓孩子們有機會走進自然、實踐社會,為未來做好準備。
反對者的理由
1、縮短學制,教育質量會下降,學生壓力加大
如果縮短中小學教育時間,在應試教育沒有改變的情況下會帶來一系列問題,如學生學習任務重、學習內容多,使學生過早產生厭學情緒,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等。人才成長自有規律,人為縮短學習時間有違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成長規律。
2、縮短學制有損農村學生權益
農村教育薄弱,也導致了義務教育落實不到位,許多農村學生雖然也經過了義務教育,但實際上他們的素質並沒有達到義務教育水平。許多學生沒有完成九年義務教育就輟學去打工了,素質沒有得到提高,工作起來就很麻煩。在如此現實困境下,如果再縮短教育年限,對於農村學生而言,他們可能會落後更多。
莫言提出要縮短學制以後,曾任北師大附屬實驗中學校長、中國教育學會高中教育專業委員會名譽理事長的王本中,說道:「莫言無知無畏,敢說,但其實不懂教育。」
筆者認為,學制改革不僅僅是年限的調整,學制的改革涉及教育方方面面,學習年限的調整隻是為了實現教育目的、完成教育任務的手段。無論如何改革,必須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切實有利於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你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