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前二孩」未受罰,如今該不該罰?

2021-01-10 新京報

■ 觀察家

兼顧法律和人文的雙重考慮,借鑑「從舊兼從輕」原則,或許是處理此類事件比較合適的選擇。

據媒體報導,繼浙江兩起「政策前二孩」案後,另一起「政策前二孩」案的當事人——江蘇省睢寧縣高作鎮的仝剛、唐保桃夫婦近日向媒體表示,一、二審敗訴後,他們向江蘇省高級法院提交再審申請,並於11月20日收到《受理行政再審申請案件暨告知合議庭組成通知書》。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後,政策前生育二孩但未受到處罰的家庭,在二孩政策實施後是否該被追罰,一直沒有定論。不少被追罰的家庭,向法院起訴。

《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改後於2016年1月1日才生效。應當說,此法生效前,仝剛、唐保桃夫婦的行為在當時確實違反相關法規政策。

由於「法不溯及既往」,即法律與政策作為調整人們行為的規範,只能針對將來的行為,不應針對以前的行為。所以為了維護法律與政策的嚴肅性和效力,在當時有相關法規政策的情況下,就應當適用當時的規定,而不應用新法否定舊法。否則,人們勢必會因為今天的行為,而無法預料日後會受到什麼樣的對待,這會讓人不知所從。

如果不對仝剛夫婦的行為予以處罰,會造成同樣的情況受到不同對待的情況,那些老老實實繳納了罰款的人也會感到不公平。

當然,「法不溯及既往」也不是絕對的。在刑法領域,許多國家都普遍採用「從舊兼從輕」原則,即新法原則上不溯及既往,但新法不認為犯罪或罪輕的,可以適用新法。一般來說,相關法律是否具有溯及力,關鍵是制定或修改法律時,有沒有關於溯及力的規定。查看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並沒有溯及力方面的規定。

十八屆五中全會作出全面二孩決定後,國家衛計委只是明確表示,從決定至正式實施前生育二孩者不作處理,而沒有明確此前違法生育還未受到處理的怎麼辦。根據法不溯及既往的一般原則,沒有溯及力方面的特別規定,新法就沒有溯及力。

不過,不管是修改後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還是國家衛計委對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說明,又都有一定的溯及力。因為,二者對「生育」的解釋,都是指生孩子的整個過程。眾所周知的是,生育並不僅僅指分娩那一刻的即時行為,而是指自受孕到最終分娩的連續過程,甚至起關鍵和決定作用的是受孕行為。正是考慮到孕育新生命的漫長過程,新法和新政策對孕育的解釋,實際上都體現出了從新原則。既然已經體現從新原則,那就有必要把這一原則貫徹到底,對所有此前已經孕育但尚未受處罰者,都不再視為違法、給予處罰。這既符合國家鼓勵生育二孩的大政方針,也能體現一定的人性和人文關懷。不過,這又會引出之前的「不公平」問題。

如何妥善解決這一歷史遺留問題,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這個案件的結果也有一定的指引意義。應當說,綜合而言,兼顧法律和人文的雙重考慮,借鑑「從舊兼從輕」原則,或許是處理此類事件比較合適的選擇。

□吳元中(法律工作者)

相關焦點

  • 「二孩」不該成為老人甜蜜的負擔
    「全面二孩」政策今年在各地正式實施後,很多老人們都希望促成年輕小夫妻生「二孩」。但也有一些老人因為各種原因,堅持只生一個好,同時表示堅決不會再幫子女帶第二個孩子,由此一些家庭還產生了嚴重分歧。「二孩」帶與不帶,考驗著老人們的精力、體力及親情、道義,是該享受天倫之樂還是無奈承受天倫之累呢?
  • 70後彷徨二孩:能生了卻「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而今,全面二孩的放開,70後成了受影響最大的一群人,也讓這個生育能力漸弱的群體陷入了集體彷徨——想生卻生不了的尷尬困擾著太多「奔五」的70後婦女和家庭,而無限逼近的生育極限也迫使他們與時間賽跑。  三個70後家庭的二孩之路  近日,「全面二孩」的消息傳出,標誌著獨生子女政策將在中國正式結束。
  • 對「政策前二孩」當重申從舊兼從輕原則
    此時全面二孩政策已確定啟動,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尚未修改。熊先生當時以為,孩子可能獲得合法身份;但2016年4月熊先生向所在單位匯報後,衛計部門調查認定為「政策外生育」,而「應當給予開除處分」。目前此事懸而未決。
  • 二孩政策與中國經濟
    僅僅在2014年,看起來還不可能完成的2015年控制在115的任務,竟然因為單獨二孩政策,2015年輕鬆達到了113.51。二孩政策放開帶來的安徽奇蹟看了全國的情況,我們拿全國人口比例失衡最嚴重的省份之一的安徽省來看下,二孩政策不斷放鬆,對安徽省帶來了多麼大的改變,從數據上來看,堪稱「安徽奇蹟」。
  • 二孩政策落地需多長時間 「搶生者」怎麼辦?
    在我國實行「單獨二孩」政策,官方曾預計受該政策影響,我國大概每年增加200萬人左右。然而,梁建章曾估算稱,在全國啟動政策平均滿一年時,全國申請數量僅有105.4萬,新增出生人數會遠低於105.4萬。而這遠低於官方此前的預期。如,我國人口大省河南在去年6月初正式施行「單獨二孩」政策。截至今年5月31日,河南省共受理單獨二孩生育申請4.7萬件,生育1.3萬人。
  • 全面二孩政策將帶來哪些影響?
    2013年,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啟動實施單獨二孩政策後,出生人口有所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年我國出生人口1687萬人,比2013年增加47萬人,人口出生率比上年提高0.29個千分點。在我國育齡婦女持續減少的情況下,出生人口與前幾年相比上升幅度比較明顯。 「作為調整完善生育政策的重要一步,單獨二孩政策的實施基本符合預期。」
  • 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夫妻該如何辦理生育登記?獨生子女還有獎勵嗎?
    在此情況下,國家也是適時的調整全面二孩政策,那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夫妻該如何辦理生育登記?第三孩的要辦理什麼手續?農村領取獨生子女證的還有獎勵和優惠嗎?一、生育一孩和二孩的夫妻該如何辦理生育登記?二、對於生育第三孩的需要辦理什麼手續?1.對符合第三孩生育政策申請條件的夫妻,可持身份證、戶口簿、結婚證、夫妻雙方近期免冠照片、符合再生育條件的證明材料,向一方戶籍地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提出申請。
  • 二孩政策放開,生育也須依規合法
    福建閩侯縣一位市民於2005年生育第一個女孩後,按政策可以再生育一個子女,但他籤訂了一份自願放棄二孩協議,此後每月獲得了獨生子女貢獻獎勵金。全面二孩政策出臺後,他又生育了第二個孩子,此前領取的貢獻獎勵金如何處理,讓他感到困擾。閩侯縣衛計局回復稱,根據有關規定,未經審批再生育或者非法收養的,由確認機關撤銷資格,並按協議規定三倍返還貢獻獎勵金。
  • 「二孩政策」給月嫂、育嬰師漲薪
    本月起,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這也帶動了月嫂、育嬰師薪資的上漲。據了解,較政策放開之前,該行業薪酬平均提高30%左右且呈供不應求趨勢。新政實施也推動了相關家政培訓行業的聯動發展。除了有準爸媽參加育嬰師培訓,還有美容院老闆參加「月嫂」培訓。更有500強外企中層辭職參加相關課程培訓,準備投身家政服務業。
  • 多地相繼出臺"催生"二孩政策:發分娩、奶粉等補貼
    遼寧省政府近日印發的《遼寧省人口發展規劃(2016—2030年)》提出探索對生育二孩的家庭給予更多獎勵的政策,讓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之後各地「催生」二孩的福利政策廣受關注。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政策以來,二孩出生增長顯著。然而,二孩政策還未得到育齡人群的普遍響應,一些家庭生育二孩的意願不強烈,並非不願意生,而是「不敢生」和「生不起」,在「想生」與「敢生」之間面臨著諸多躊躇。面對上述現實,自2017年以來,在各地普遍延長產假的配套政策基地上,全國多個地方還相繼出臺「催生」二孩的獎勵政策,遼寧省提出的完善全面兩孩配套政策只是近期的一個案例。
  • 梁建章:放開二孩只是中國人口政策調整的開始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公報宣布,中國將「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政策」。12月2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計劃生育法》修正草案稱:全國統一實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該修正案在2016年1月1日施行。據測算,全面放開二胎後,新生兒的出生峰值可能會在2017年到來,樂觀測算,新增人口峰值不會超過800萬。
  • 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經濟學思考
    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這意味著實行了30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正式宣布結束,再也不受「雙獨二孩」 或「單獨二孩」政策的限制。文章從經濟學的視點出發,分析全面放開「二孩」政策的原理和意義,探討全面放開「二孩」應注意的問題,並對「二孩」政策給予相應建議。
  • 泉州一小區紅線內停車遭罰 回應:車位擋盲道該罰
    有受罰車主認為車子停在小區紅線範圍內,不屬於交巡警管轄範圍。但豐澤區交巡警大隊相關工作人員則表示,車子雖停在小區紅線內,但該處屬於公共人行道,且車子擋住了盲道,處罰是合理的。前日,泉州網友@書店——泉州大本營戶外發表了微博,對貼罰單的做法表示質疑。  該微博一發出,引來不少爭議。許多遭遇小區紅線內停車被罰的網友,紛紛表示無法理解交巡警此舉。小區物業:難以理解交警執法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東方銀座小區。在小區面向刺桐路的大門前有一個廣場,廣場與紅色的非機動車道毗鄰。
  • 生育政策的「獎與罰」:不宜立即全面取消計劃生育
    生育政策的「獎與罰」記者 陶鳳 常蕾/文2018年的低出生率敲響警鐘,國內關於鼓勵生育的討論再次達到高潮。國家衛健委網站近日公布的「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第6429號建議的答覆」,答覆了人大代表關於優化女性成長成才環境以助力全面推進「二孩」政策有效落地的多項建議。
  • 二孩政策會否影響赴美產子?中介認為影響不大
    中介機構認為影響不大  國家放開二孩政策是這幾天民眾津津樂道的事兒,今年37歲的王先生更是樂開了花,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他,妻子在政策公布前懷二孩不到2個月。「為了不丟工作,我本來要準備為妻子辦籤證,讓她赴美產子。」現在好了,王先生的妻子能安心在國內待產了。「今後像我這樣原本打算赴美產子的人會越來越少吧。」
  • 安徽版二孩政策正式施行 可享產假158天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國家全面兩孩政策從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因此,在我省凡是符合生育兩孩政策規定,在2016年1月1日至15日期間生育孩子的,都符合法律規定。 4種情形可以申請再生育根據規定,安徽提倡一對夫妻生育兩個子女。條例明確了可以申請再生育的4種情形。
  • 喬傑院士論文: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半年後,每月多出生30萬人
    相關論文 截圖中國學者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實施的「全面二孩」政策可能已產生「催生」效果。與基準期相比,該政策實施半年後的十八個月內,受該政策影響,估計額外多出生約540萬人。每個月多出生約30萬人。該政策可能鼓勵初產婦(此前無分娩經歷的女性)順產。因為研究人員發現,與基準期相比,初產婦的剖腹產數量略有下降。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五年: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
    二孩時代·五年(下)|生育率不升反降,人們為何不願生孩子  【編者按】  2016年的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持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逐步淡出。這份符合國情民意的「政策大禮」被寄予厚望: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齡化加深、人口結構性問題能得到改善,期盼二孩的家庭也終於得以圓夢。  時隔五年,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2020年末,澎湃新聞採訪了不同家庭背景、不同職業、不同年齡和性別的二孩家庭成員,曾經篤定卻又放棄二孩的人們,以及長期研究人口政策和經濟發展的多名學者。
  • 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五年:年輕人為何不願生孩子了?
    2016年的元旦,全面二孩政策正式實施,持續了長達三十餘年的獨生子女政策逐步淡出。這份符合國情民意的「政策大禮」被寄予厚望:國家勞動年齡人口減少、老齡化加深、人口結構性問題能得到改善,期盼二孩的家庭也終於得以圓夢。時隔五年,人口出生率不升反降。
  • 一半以上育齡家庭拒絕生二孩!鄭州全面放開二孩5年,為啥遇「冷」?
    如果人生可以重做選擇,你還會選擇生二孩嗎?5年前,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長達36年的獨生子女政策自此告終。5年後的今天,第一批二孩家庭現在過得怎麼樣?又是否如大家所想,社會上迎來了新一輪生育高峰呢?帶著這些問題,河南商報記者在各級醫療機構、教育機構以及部分二孩家庭中進行了走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