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民法典丨設立居住權,讓大家真正做到「都挺好」

2020-09-03 南宮普法

​轉載:京法網事 福建高院

  民法典物權編增加了「居住權」是本次修法的亮點之一。法典一經頒布,居住權便引起熱議。那麼,到底什麼是居住權?讓小編帶大家通過以下案例來了解下居住權的權利內容吧。

  關於房子的那些事兒

  第1期

  蘇大強有一套自己所有的住房,由於年歲已高,擔心自己去世後陪伴照顧自己多年的保姆小蔡流離失所,但又想把房子留給自己的子女。此時,蘇大強應該怎麼做才能兩全其美呢?

  蘇大強的小兒子蘇明成自小受母親溺愛不成器,靠低保維持生計且無自身住房。蘇大強打算自己百年後將自己的另一處住房留給小兒子解決居住問題,但又顧忌其他子女,不想把房產所有權只留給小兒子一人。此時,蘇大強該怎麼做,才能不顧此失彼呢?

  蘇明玉一生忙於工作孑然一身,退休後打算實現自己環遊世界的夢想,但積蓄仍然有限,名下也僅有一套房屋,如果賣掉則無處可住。到那個時候,蘇明玉該怎麼做才能實現自己的夙願呢?

  老聶的兒子小聶大學畢業後留在北京工作,老聶傾盡畢生積蓄為在小聶北京購買了一套房屋,房屋寫在兒子小聶名下,小聶承諾老聶可以搬過來一起住頤養天年,但老聶擔心日後產生變故,此時,老聶應該怎麼做呢?

  根據《民法典》新增設的關於居住權之規定,蘇大強、蘇明玉、老聶,均可通過設立居住權解決自己的實際問題,真正做到讓大家「都挺好」。

  什麼是居住權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 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

  居住權是民法典新增設的一種用益物權,區別於土地承包經營權、建設用地使用權等用益物權,居住權的權能為佔有、使用,不具備收益權能。這是因為居住權的設立是為了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居住需要,而並非收益營利。

  如何設立居住權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 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居住權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當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稱和住所;(二)住宅的位置;(三)居住的條件和要求;(四)居住權期限;(五)解決爭議的方法。

  第三百七十一條規定 以遺囑方式設立居住權的,參照適用本章的有關規定。

  居住權可以通過訂立書面合同的方式或者遺囑方式進行設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條規定了居住權合同一般應當包括的條款,姓名或名稱、住所、位置、條件和要求、期限、爭議解決方法,但並非強制性條款,當事人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己進行增減。

  居住權的設立是否應經過登記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條規定 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居住權作為一種用益物權,是一種絕對權利。居住權人對房屋具有較強的管領力和支配力,能夠基於物權請求權保護自己的權利。通過登記而設立居住權,居住權就具有了對世性,能夠對抗第三人,當事人利益可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護。比如,如果房屋存在居住權登記,即使所有權人出賣房屋,居住權人的居住權也可對抗新的受讓人,儘可能避免因所有權人對房屋的處分而造成居住權無法實現。

  居住權的設立是否可以有償呢?設立後是否可以轉讓、繼承、出租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條規定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九條規定 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設立居住權的住宅不得出租,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居住權作為一種人役權,具有一定的人身屬性,故一般是無償設立的,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養老需求日益提高,養老方式不斷變化,出現了以房養老的新模式,允許當事人通過約定有償設立居住權能夠更好滿足養老需求。

  居住權具有一定的人身依附屬性,故法律規定其不得轉讓、繼承,否則居住權人還可以以此獲得收益,違背了滿足特定人基本生活居住的制度初衷。因此,居住權原則上也不允許出租,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這是因為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比如以房養老情形下,老人生活拮据,法律允許當事人達成居住權人通過出租房屋獲取收益的合意。

  居住權何時消滅

  《民法典》第三百七十條規定 居住權期限屆滿或者居住權人死亡的,居住權消滅。居住權消滅的,應當及時辦理註銷登記。

  居住權在兩種情形下消滅,一是約定的居住權期限屆滿時,二是居住權人死亡時;二者滿足其一皆可。出現上述情形時,居住權即消滅,消滅後應及時辦理註銷登記,但註銷登記並非居住權消滅的要件,此與居住權的設立登記有所不同。

  上面的例子中,蘇大強就可以採用訂立遺囑的方式,分別為保姆小蔡和小兒子蘇明成在房屋中設立居住權。這樣,即可以保證居住權人在有生之年居有定所,又可以實現其他子女對房屋所有權的繼承,情理兩全。

  蘇明玉就可以與正規機構籤訂書面合同,將房屋所有權予以轉移,並由該機構給付房屋交易對價,但同時為自己設立居住權,有生之年其有權繼續居住在房屋內,並以獲得的交易對價提高生活質量,實現其環遊世界的夢想。

  老聶可以在為兒子小聶出資購買房屋的同時,與小聶籤訂書面合同,對老聶享有的居住權予以明確。​

相關焦點

  • 《民法典》|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前幾年熱播的《都挺好》劇中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為了能讓保姆小蔡安心住在房內,蘇大強想在房本上加上保姆小蔡的名字,為此遭到了兒女們的強烈反對,第二天一大早顧佳便去探望父親,和其商量晚年養老問題,顧佳提到找保姆安監控、搬過來和自己同住等選項無奈都被父親一一拒絕。
  • 《民法典》來了|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前幾年熱播的《都挺好》劇中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為了能讓保姆小蔡安心住在房內蘇大強想在房本上加上保姆小蔡的名字這樣兩全其美的心願,自《民法典》新增居住權制度後都可以實現了。遺囑設立居住權,不以書面形式為必要條件,應以符合遺囑法定形式和效力為準。《民法典》第三百六十七條第一款規定,設立居住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居住權合同。可見,合同設立居住權,採用的是嚴格書面形式要件。那麼對於遺囑設立居住權是否也要採用嚴格書面形式要件呢?
  • 民法典丨關於「居住權」的那些問題,這篇都講清楚了
    民法典丨關於「居住權」的那些問題,這篇都講清楚了!民法典實施後,贈與房屋的同時為自己設立居住權,那麼受贈人就有義務保障老人得以居住,老年人也就不用擔心假使哪天和子女關係惡化,會出現老無所依、流離失所的情況。免去孤寡老人後顧之憂現實中,無子女老人或失獨老人「以房養老」問題層出不窮。所謂以房養老,是指老人將房子抵押給金融機構,獲得養老金直到去世。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老來伴」騙走房產?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電視劇《都挺好》片段2019年熱播劇《都挺好》中,晚年的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小蔡提出房產證上須加上自己的名字,遭到了蘇大強子女們的強烈反對。民法典正式實施後,也許蘇大強可以通過在住房上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 【民法典學習】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居住權無償設立,設立時應當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三百六十八條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
  • 民法典小知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推出「每日一『典』」欄目,每天帶你讀一則民法典的亮點法條。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第三百六十八條。
  • 民法典與百姓生活|擔心「老來伴」騙走房產?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
    2019年熱播劇《都挺好》中,晚年的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小蔡提出房產證上須加上自己的名字,遭到了蘇大強子女們的強烈反對。民法典正式實施後,也許蘇大強可以通過在住房上設立居住權,讓大家「都挺好」。「通俗來講,居住權就是權利人在他人住宅上設置一個自己長期居住的權利。」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民法典來了,如何通過遺囑設立「居住權」?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律師前幾年熱播的《都挺好》劇中,蘇大強想和保姆小蔡結婚,為了能讓保姆小蔡安心住在房內某天顧佳夢到父親突發心臟病,身邊連個打120電話的人都沒有。第二天一大早顧佳便去探望父親,和其商量晚年養老問題。顧佳提到找保姆安監控、搬過來和自己同住等選項,無奈都被父親一一拒絕。
  • 法典宣傳丨 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部「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居住權無償設立,設立時應當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
  • 【學習民法典】每日一「典」: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居住權無償設立,設立時應當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三百六十八條居住權無償設立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來源:最高人民法院
  • 民法典|什麼是居住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六條規定:「居住權人有權按照合同約定,對他人的住宅享有佔有、使用的用益物權,以滿足生活居住的需要。」居住權怎麼設立?居住權應當通過書面合同或者遺囑方式設立,並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居住權原則上是無償設立,但是雙方也可以約定有償設立。
  • 普法丨從「居住權」談民法典的溫情守護
    居住權離我們生活非常近,它跟租賃相似,但比租賃具有更長久、穩定、排他的權利屬性。在日常生活中,婚姻、繼承、租房、以房養老等,都可能適用居住權,讓我們來看看它在不同場景下的生活應用吧。」,這樣就可以在房屋內繼續居住了,而且這種居住比租賃更穩定,法律對居住權保護的強度也非常大。
  • 民法典之居住權設立方式
    中國青年網宜昌9月9日電(通訊員 汪俊傑)居住權是指為滿足權利人的居住需要,而對他人所有的住房及其附屬設施的全部或部分佔有、使用的一種用益物權。設立的目的是滿足贍養、扶養等生活保障性需要,而不能是為了營利性、經營性目的。因此,居住權只能由特定的權利人享有,役權附著於人身,不得轉讓或繼承。
  • 民法典來了|申衛星:民法典居住權制度的解釋與適用
    ……法律委員會研究認為,居住權的適用面很窄,基於家庭關係的居住問題適用婚姻法有關撫養、贍養等規定,基於租賃關係的居住問題適用合同法等有關法律的規定,這些情形都不適用草案關於居住權的規定。而且,居住權大多發生在親屬朋友之間,一旦發生糾紛,可以通過現行有關法律規定的救濟渠道加以解決。因此,法律委員會建議將這一章刪去。」
  • 每日一「典」: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居住權無償設立,設立時應當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請看民法典相關條款:>第三百六十八條  居住權無償設立,但是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設立居住權的,應當向登記機構申請居住權登記。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來源:人民法院新聞傳媒總社責編:普薇
  • 每日一「典」: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每日一「典」:居住權自登記時設立 2021-01-09 1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共學民法典(十八)!居住權不得轉讓、繼承
    【說法】民法典引入了遺產管理人制度,對各種情形下遺產管理人的選任作出明確規定,同時明確了遺產管理人的職責及所需要承擔的責任。遺產管理人的協調可以有效減少各方爭執,滿足多元化遺產分配需求,利於社會穩定。「隨著人民群眾日益富起來,其去世後留下的遺產類型、數量都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學習宣傳民法典專欄】民法典中的居住權人,能排除房屋的強制執行嗎 2020-12-09 14: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聊民法典37:民法典的居住權,不是過去的居住權,很多隱秘角落
    過去在法律實務中會涉及到的「居住權」,是指居住的權利,但都不是物權,而是債權。比如說,最常見的住宅房屋的租賃人就有該房屋的居住權,但是這種租賃權不是物權,而是一種債權,是雙方基於租賃合同關系所產生的債權。另外,在已有的司法解釋中也有提到過「居住權」,但也不是物權。
  • 老人可以為保姆設立居住權
    原標題:【案說民法典】老人可以為保姆設立居住權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尤婷婷【案例】老王中年喪偶,因子女在外地工作不能在老王身邊盡孝,故老王請一無子女、無房產的保姆小高照顧其日常生活起居近20年,如今老高已是98歲高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