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企業看似民企但實際是國企的?

2020-12-14 天蠍財經

在80年之前,我國的企業主要以國有企業和集體企業為主,但是自從改革開放之後,民營企業開始慢慢得到發展,特別是1985年之後民營企業更是迎來快速發展的時期,各類民營企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

而在這一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互換身份的情況, 比如國有企業通過改制之後變成了民營企業,而有些民營企業被國有企業收購或控股之後也變成了國有企業,所以目前市場有很多看起來是民營企業,但實際上是國有企業的案例並不少。

在大家的認識當中,國有企業應該中字頭的企業,比如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移動等等,但是有很多國有企業並沒有「中」字頭,所以跟民營企業很難辨別,再加上很多國有企業上市之後股權更分散,導致很多人以為這些國有企業是民營企業,我們舉幾個典型的例子大家就知道。

1、中國平安

說到平安,很多人都覺得它一點都不像國企,不論是它的經營思路或者員工的做法更多的像民營企業,而且平安的股權沒有拒絕控股的股東,第一大和第二大股東股權相差不是很大,目前平安單一最大股東是深圳市投資控股有限公司,另外中央匯金資產控股2.65%,相當於國企控股7.92%,從這個角度來看,實際上平安是屬於國有企業的。

2、東風集團

東風這個名字聽起來不怎麼像國企,而且之前東風的掌門經常在各種場合出風頭,一點都不像國企老總低調的樣子,所以導致很多人誤以為東風是一家私企,但是實際上東風集團是國資委獨資的國有企業。

3、中興通訊

說到中興通關大家可能就會想到同樣是做通訊設備的華為,而大家都知道華為是一家民營企業,所以很多人一直以為中興通訊也是民營企業,實際上並不是。中興通訊是1992年由教育部牽頭 ,36所重點高校發起創立的一家國有企業,只不過中興通訊有不少民營企業持股以及個人持股。

4、新興際華

新興際華這個公司估計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所以很多還以為是什麼不知名的民營企業,實際上新興際華是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原生產部及所轄軍需企事業單位整編重組脫鉤而來,目前是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中央企業。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有出名的,也有不出名的,在這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很多國有發展到今天,有能力的基本都選擇上市,上市之後股權結構就不再是單一的國有控股是了,而是會有很多股東,這裡面既有國有企業參股,也有民營企業參股,還有個人參股,現在很多國有企業都是國有控股,而不是完全國有。

相關焦點

  • 有哪些企業大家一直以為是民企,但實際卻是國企?
    其實這個真的要找的話,還是蠻多的,而且很多企業的產品都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在我們以往的認知中,一般像中石油、中國移動、中石化等帶有中字開頭的企業才是所謂的國企,但是其實並非不是這樣,很多國企和民企一樣,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 被誤認為是「民企」,實際卻是「國企」的企業,這幾個你知道嗎?
    其實在改革開放之前,中國很多企業都是國企,並且在以前很多人都以在國企商場做售貨員而感到很光榮。而80年代開始,很多個體戶開始誕生,也出現了各種民營小作坊、還有各種工廠。到了新世紀之後,民營經濟更加發達了。並且每個人都可以去創業,不過,有的公司越來越有名氣之後,很多人都錯把這些公司當作私企,其實殊不知這些知名企業都是國企。
  • 全國有179家保險公司,哪些是國企?哪些是民企?有啥區別?
    對於剩餘的174家保險公司如果是相對國企來說,那他們都是民企。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因為很多保險公司都是股份制,而這些股東之中有國有資本,也有民營資本。下面易哥就帶大家來探討一下。因為判斷一家企業是國企還是民企?
  • 工資差不多,國企民企外企,哪個更好一點?
    首先,公務機關年薪20萬≠事業單位年薪20萬≠國企年薪20萬≠外企年薪20萬≠民企年薪20萬≠創業小私企年薪20萬。以上就勞動強度而言一個比一個差,但沒人說。所以,你才會有開題那樣的疑問:「同樣都是年薪20萬」,究竟哪家好?
  • 197家民企上榜 青島數量最多上榜國企總部多在濟南
    「2020魯企300強」中,上榜的197家民企共實現營收3.6萬億,魏橋集團居於首位,95家國企實現營收2.4萬億,排名第一的則是山東能源集團。而從區域分布看,半島經濟重鎮青島上榜民企數量仍舊領跑,省城濟南則繼續保持了國企上榜數量的領先地位。197家民企上榜3家營收突破千億民營經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民營企業在2020魯企300強地位也舉足輕重。
  • 如何正確理解國企與民企的關係
    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有一種把國企和民企對立起來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要發展壯大民企就必須私有化國企和徹底消滅國企,發展壯大國企就一定意味著擠出、壓制和摧毀民企。這種錯誤觀點之所以十分流行,緣於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一知半解,對西方工業化歷史的忘卻。
  • 如果回到2002年,你希望企業是國企還是民企?董明珠答的一段話還被...
    國企負責人王會生說,希望回到2002年成為一家民企的負責人。外企負責人柯睿尚說,也希望成為一家民企的負責人。而董明珠,對這一問題,似乎交了白卷。如果把她現場說的一段關於國企民企如何反腐倡廉的話刪掉的話。「我沒辦法(在題板上)打這個勾」。
  • 如何正確理解國企與民企的關係-虎嗅網
    長期以來,國內學術界有一種把國企和民企對立起來的觀點,這種觀點認為要發展壯大民企就必須私有化國企和徹底消滅國企,發展壯大國企就一定意味著擠出、壓制和摧毀民企。這種錯誤觀點之所以十分流行,緣於對西方經濟學理論的一知半解,對西方工業化歷史的忘卻。
  • 找工作,選國企還是選民企?
    馬上又到了一年畢業季,很多人開始做自己的職業規劃,準備跳槽的人也開始等著換一份更好的工作,那找工作,選國企還是選民企?國企和民企各有優劣,就看哪個更符合你未來的職業規劃。1.工資方面,國企的工資底線高,上線低;民企的工資底線低,上限高。其實,同一個行業、同一個崗位,國企的工資沒有民企高,但國企的隱形工資更高,國企有五險一金,但很多民企只有五險沒有一金。
  • 國資委:國企和民企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
    中青在線北京10月15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寧迪) 近期,有媒體報導國資「抄底」收購民資上市公司,恐造成「國進民退」的現象。對此,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今天上午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這只是在當前環境下國企和民企的一種正常的市場化行為,是國企和民企互惠共贏的一種的市場選擇,「不存在誰進誰退的問題,更不涉及意識形態。」彭華崗指出,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進和退,都是基於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的市場化行為。
  • 國企面試的特點有哪些?
    今天講下關於面試及其成功率的問題,尤其不同企業性質在這方面的區別,從來沒有人講過。最簡單的一個現實例子如下。這是參加國有控股公司的面試,其招聘流程跟私企民企外企有顯著不同,上圖這位就不懂,他完全站在體制外的思維去考慮。
  • 明明是國企控股的4個企業,卻經常被誤認為是民企,你認錯幾個?
    在改革開放的浪潮下,民營企業迎來了發展的春天。曾經主導市場的國營企業,則在時代的發展中,不斷的進行調整,有的直接改制成為民企,有的依然是堅持公有制。雖然有的國營企業沒有改制,但是,由於企業的管理者極為出眾,於是,在人們的印象中,還是會將這些國營企業誤認為是民營企業。
  • 國君固收:如何識別真國企?
    在違約的16家國企中,15家國企在債券發行時的主體評級均為AA及以上,但違約後有12家主體評級下降至B及以下,可見看似信用優良的國企也可能存在「黑天鵝」隱患。此外,雖然國企相對於民企違約案例更少,但通常國企違約涉及的金額更大,且違約後的處置進展也更為緩慢。
  • 川財證券陳靂:國企和民企的有效融合 既是方向也是難題
    截止到12月1日,全國的併購案例數量是在1.9萬億,同比增長了136.2%,一個是企業自身的需求,另一個是經濟不好的情況下,不好的企業不一定要完全退出,可以在產業鏈上做一個優化。這種情況下,整個數量增長了一倍以上。A股市場截止到12月1日是有1933起併購,其中完成了有646起,經營中有1347起。
  • 這4家千億巨頭一直被誤認為是民企,實際上是國企控股
    在後來的國企改制中,孫飄揚搖身一變成為了已經改名的恆瑞製藥的最大股東。從打工仔變成了千億富豪,孫飄揚無疑是國企改制中的最大受益者。當然,還有很多國企並沒有改制,而是牢牢掌控在各地政府手中,如今他們也做得非常大,每個公司都有一個靈魂人物,但很多人把他們當作了民營企業,因為他們的領導人太有名氣,太高調了。
  • 武漢國企改革:取消企業領導行政級別
    楚天金報訊 本報記者鄔紅波  「國企和民企一起去抓魚,魚來了,國有企業開始研究抓不抓?於是寫報告,先報國資委,如果問題重大要報市政府,如果太重大還要報市委,等批覆下來,魚早就被民企抓走了。」昨日,武漢市政協常委會上,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阮成發的一席話令人深思。
  • 聶輝華:國企「競爭中性」十三問 可能是個積極信號
    按道理來講,所有出了事的企業應該是「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但這實際不可能做到。歷次宏觀調控違規批項目時,民企往往被處罰,國企很少被處罰。舉一個簡單例子,鐵本事件,那麼多企業出現大規模擴張,違規批地、違規上馬工程,最後民企就被幹掉了,而且被國企接管,讓大家怎麼相信能夠中性監管?債務中性,也不可能。
  • 宋志平講述國企故事:世界一流企業鍛造者
    大家看北新建材改革成功了,就變成現代企業。北新現在石膏板技術和產品質量在全世界是一流的,高過跨國公司,跨國公司也要向它買技術、買裝備。北新的故事給我們哪些啟示?至少有四條。第一,國企一定能搞好,要堅定信心。第二,搞好國企要靠改革,要朝著市場化方向走,資本的市場化和產品的市場化。第三,搞好國企要靠內部機制,企業利益、經營者和員工之間的利益是正相關關係,企業效益好員工得的利益也多。
  • 小民企四盼:友善尊重,一視同仁,改善信貸環境,說話算數
    「我們歡迎減免政策,更盼有個良好輿論和社會氛圍。」湖南九華石油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謝榮光說,過去一個時期,有地方政府組織企業開會,多數情況下,大企業佔據上座和麥克風。中小民企實際貢獻也很大,卻因「沒級別」常叨陪末座。
  • 民企將與國企排排坐、分果果
    反應  民企重大利好,「興奮得睡不著覺」    在我省濟源市,有一家研發高清潔汽油的企業——河南國燃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經過近10年的努力,這家企業成功研製了一種辛烷值高、爆發力強的油品。  現狀  打破國企壟斷,還有一段路要走    河南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秘書長蘇東認為,儘管石油經營已經不存在壟斷,但可以說市場競爭還很有限。  他認為,在石油生產已經放開的今天,下一步在天然氣的開採中,民營經濟也會逐漸參與進來。從市場的角度看,在國家經濟命脈安全的前提下,這都是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