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歐洲糖尿病協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如果能夠每天堅持1小時以上的體育鍛鍊,可以使腦卒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病風險降低50%。研究者觀察了兩組糖尿病患者,一組患者每天快步走70分鐘或者遊泳30分鐘,另一組患者除了日常活動、幾乎不參加任何體育鍛鍊。經過8年的隨訪發現,前者心肌梗死的發病率較後者降低了47%,腦卒中的發病率較後者降低了57%。
糖尿病患者需要有規律地參加體育鍛鍊,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在立場文件中也有明確的表述。不同的運動形式,對患者的健康益處也是不同的:
1、有氧運動,可增加患者骨骼肌細胞中線粒體的密度,從而提高了細胞的能量利用率;有氧運動還能提高患者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脂水平和內皮組織的功能,從而有效降低糖尿病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甘油三酯和血壓;
2、抗阻運動,也就是大家說的力量練習;糖尿病患者的肌肉損失要比一般人大,這類運動更有利於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如果在有氧運動之前開展一些力量練習,還能有效減少低血糖風險。抗阻運動除了可以增加患者的肌肉重量,也能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血糖、血壓和血脂指標;
3、其他運動,如拉伸運動,雖然不能改善患者的血糖水平,但可以增進身體的柔韌性和關節功能;瑜伽和太極拳,可以改善身體的平衡能力;都有助於提高有氧運動和抗阻運動的效果。
美國糖尿病學會(ADA)建議糖尿病患者採取綜合性的運動方式,即將以上運動形式有機結合起來,更有利於控制血糖、預防心血管併發症的發生。比如糖尿病患者鍛鍊身體時,可以先做15分鐘的瑜伽、太極拳或拉伸運動作為熱身,然後開始15分鐘的力量練習,以鍛鍊自己的肌肉力量,最後可以快步走、慢跑或者遊泳30分鐘,以有氧運動作為結束。
對於大多數糖尿病患者來說,參加體育鍛鍊固然對身體有很大的益處,但也存在著一定的運動風險,主要包括:誘發心血管事件、低血糖、高血糖和運動損傷等。如何保障運動時的安全,也是大家必須重視的一件事情:
1、以下情況是不能參加體育鍛鍊的:(1)生病的時候,特別是患有感染性疾病的時候;(2)血糖控制不佳時,如空腹血糖大於16.7mmol/L;(3)已經存在嚴重的心腎併發症的患者;(4)注射胰島素的患者,要聽從醫生的運動建議;
2、參加體育鍛鍊的糖尿病患者,每天都應該檢查自己的雙腳,如有異常應該停止運動、儘快就醫治療;專家還建議,為了保障運動安全,糖尿病患者還應按時測量血糖,血糖指標不佳時,應該停止運動;
3、要穿著適合鍛鍊身體的運動服裝和運動裝備,還要選擇適合的運動場地,攜帶必要的藥物、食物和水,避免單獨參加體育鍛鍊等,這些都是為了避免運動傷害事件的發生。
最後要指出的是,糖尿病患者要定期參加全面體檢,檢查血壓、血糖、心電圖、眼底、心腎功能等指標,讓醫生幫助判斷一下:是否適合運動、適合哪些運動、運動強度和運動時間等,這樣才能保證運動療法的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