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如何利用課堂培養出有自己思考的「閱讀者」

2020-09-10 班主任智庫

全文長 2900 字,閱讀大約需要 3.5 分鐘


什麼才是真正的閱讀?


作為老師,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閱讀,不會主動去讀額外的文章;只是從文本中提取信息,而不能深入理解內涵;總是全盤接受文本中的所有觀點,而沒有自己的思考。


你有沒有想過,這可能不是學生的問題,也許是你的教學策略出了錯:老師總是機械地要求學生在閱讀文章後回答一些固定形式的問題,無意中強化了「閱讀可以提高你們成績」的思想,卻從沒有帶領學生探討研究過由文本延伸出來的現實問題。



《顛覆性思維:為什麼我們的閱讀方式很重要》將這些老師從未思考過的閱讀教學問題一一呈現出來,並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示範——真正的閱讀應該是什麼樣的:


要有反應地閱讀:從情感與思考中對閱讀文本產生反應。


要負責任地閱讀:對你產生的反應進行負責任的思考。


要有同理心地閱讀:提高你看待他人觀點、視角的能力。


也正是這樣的閱讀,帶來學生思維方式的顛覆,激發他們去思考、去探索、去成長,去改變自己的人生,追求他們想要的未來。


教師要培養出「閱讀者」


而不是「閱讀機器」


很多老師一直在思考並嘗試解決這個問題——為什麼學生逐漸遠離閱讀。


為此,教育工作者研究並撰寫了很多關於學生、教師以及閱讀文本的論文和書籍。


能否通過給學生提供他們喜歡的書籍,確保學生有更多的時間來閱讀,從而解決他們厭倦讀書的問題,也是多年來教師一直在進行的嘗試。


從幼兒園到中學,尤其是低年級階段,很多老師都在鼓勵學生愛上閱讀。儘管如此,大部分學生還是不認為自己熱愛閱讀,也不能從閱讀中獲得樂趣。



其實,老師們的努力並非是解決問題的癥結所在。可能老師已經給學生選對了書,也給了他們充分的閱讀時間,但學生就是缺乏正確的閱讀心態。當我們重新審視這個問題時發現,如何讓學生閱讀才是關鍵。


老師會用分數來評價學生閱讀和寫作的成績,以此來考察他們是否掌握了這項技能。技能固然重要,但閱讀更重要的作用是幫助學生成長。


這就要求學生具備從提取信息到處理信息的能力,因為世界一直是複雜多變的,學生只會回答問題還遠遠不夠,更需要學會提問。他們不但要有能力產生不同的想法,從不同的視角看待問題,而且要學會靈活思考,權衡評估多個問題。


所以,在教學時,老師要讓學生學會帶著好奇心去閱讀。在他們回答問題時,不僅要說出文本中的信息,還要回答出,文本向我們傳遞了什麼信息、對我們有何影響等。


還有,很多學生不願意質疑文本,認為書本上說的都是正確的,這時,老師就要鼓勵學生大膽說出來他們對書中內容的疑惑。


為了培養學生學會質疑的能力,老師可以啟發他們思考以下三個問題:


什麼讓我感到意外?

作者覺得哪些是我已經知道的?

什麼改變了、挑戰了或證實了我的想法?


這些提示要求學生思考自己的反應,但是這些反應都來自文本。


深入閱讀的創新模式


BHH閱讀框架


作者在《顛覆性思維》中提出了一個閱讀框架——BBH,用三個字來概括就是書(Book)、腦(Head)、心(Heart),這個閱讀框架也是提醒學生,他們要做的不僅是從文本中提取信息。



然而「書」「腦」「心」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需要關注文本、我們對文本思考、我們的感受以及閱讀後我們的變化。


讓學生關注從哪裡開始——從書本開始,在哪裡結束——在發現自己改變時結束。


:關注文本


課堂上,老師大部分時間在幫助學生理解書中的內容,這也是教學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同時,我們希望學生可以掌握閱讀策略,這些策略能幫助他們留意作者的設計,總結閱讀內容,思考閱讀主題。在《顛覆性思維》中,作者也介紹了一些老師經常教授的策略。


注意和注釋標記


這一策略主要是提醒學生關注書中的內容,在閱讀時留意關鍵標記。


SWBS總結


Somebody(某人)是人物角色,Want(想要)是發生了什麼,But(但是)是出現了什麼問題,So(所以)是結論。老師可以教學生用SWBS句式寫一句話的總結,實際上也是讓他們關注書本。


風格改寫:老師也可以教學生將文本進行風格改寫,比如將文本內容改寫成海報,讓學生用能代表文本意義的詞語或短句的方式,將內容呈現出來。


話傳意:讓學生嘗試用圖畫將書中的中心句的意思表達出來。在繪畫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加深了對文本的理解,而且更加關注具體的詞彙,在閱讀非虛構作品時這一點尤為重要。


解決方案表:學生對文本內容感到困惑時,往往會放下書本,期待老師解決疑惑。這時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參考解決方案表,依靠自己的能力消除疑惑。



腦:關注你對文本的思考


我們雖然希望學生理解文本,但也希望他們能看到文本如何給自己留下深刻的印象,文中的內容如何與自己的思想契合,同時希望學生能思考自己在文本中的發現。


在閱讀時,老師可以告訴學生,將閱讀中文本和自己之前讀過的其他文本、自己的記憶相關聯,建立起文本—自我,文本—文本以及文本—世界的聯繫。



與此同時,老師還有教學生留意文本中的標記,關注「記憶時刻」,讓他們停下來想一想正在閱讀的文本如何讓自己想起其他文本、其他對話和生活中的其他事件。


心:關注你閱讀後的感受和變化


如果說「腦」指的是閱讀激起的想法——問題、驚訝、預料之外的信息,那麼「心」更多指的是文本喚起的感受。


它更多的是學生對自我,對自己的價值觀、態度、信念的認識,這些不僅是思想和腦海層面的認知,從某種意義來說,還要求我們將想法和感受轉化為行動。



老師可以這樣提問學生:


這篇文章幫助我了解了自己什麼?

這篇文章幫助我了解了別人什麼?

這篇文章如何改變我對世界的思考?

讀了這篇文章,我的行為或感受會有何改變?


書、腦、心——簡潔而不簡單的三個字,老師不僅可以把它們當作進行交流、寫作和計劃時的思路,還可以用它們來提醒學生,閱讀不只是學習文本裡的內容,更多是為了享受文字。


打破閱讀的傳統觀念,讓孩子接受閱讀帶來的思維顛覆.


我們希望打破學生腦子中「閱讀是為了回答問題」的傳統觀念,這樣學生才能建立起正確的閱讀觀念。想要顛覆學生的思維,老師需要顛覆自己的一些認知。


所以,老師需要面向未來的實踐。


如果說一項最佳實踐是根植於過往的成功經驗,那麼面向未來的實踐則要思考什麼方法行之有效。



很多教育工作者不願意邁出嘗試的第一步,也許我們害怕失敗,並不是不願意創新。然而創新的方法很少在第一次使用時就奏效,這也是老師不得不面對的事情。


但是我們不能因為失敗就放棄創新,所有的成功都是在失敗和反覆試驗的基礎上才獲得的,只有經歷一些失敗,才能找到突破口。


同時,老師可以將教學內容與學生建立起關聯。在教學伊始,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孩子們想要學習什麼?」而不是「教學大綱希望我們教什麼」。秉持著這種態度,教學取得成效一定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們希望,當人們了解到學校的成功時,發現這些成功與地區無關,每所學校的孩子都應該享受到激發起好奇心、培養創造力、鍛鍊批判性思維、鼓勵合作、培養同理心的教育。


顛覆性思維讓我們走上了改變的道路,即使我們不能改變世界,至少也能改變自己。

相關焦點

  • 顛覆思維方式:教師如何培養出有自己思考的「閱讀者」?
    作為老師,你有沒有發現,你的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閱讀,不會主動去讀額外的文章;只是從文本中提取信息,而不能深入理解內涵;總是全盤接受文本中的所有觀點,而沒有自己的思考。
  • 石恢:培養獨立而自由的閱讀者——《書語者》的閱讀課堂
    我當時見封面上印的副標題是「如何激發孩子的閱讀潛能」,誤以為又是講家長如何開放孩子大腦潛能之類的書,所以回家就將此書隨手插在了書柜上。直到2020年2月,在「北大閱讀課教師讀書會」第四班微群裡,帶讀人子湘老師選擇了《書語者》作為3月份教師共讀書目,並指派我領讀其中的第四章「閱讀的自由」,我這才把此書從書櫃中取出,放到了待讀書架上。
  • 《創新者的思考》|創意思考是如何培養出600位成功老闆的?
    實踐應用前幾天後臺有一個叫「不善言辭」的朋友留言說,最近不知道為什麼,想不出任何有價值的創意,問我有沒有方法可以激發靈感。每個創業者都希望想出絕妙的創意,將創新進行到底。然而創意並不是靈光乍現的產物,而是來自日積月累的縝密思考,今天我給大家推薦這本書——《創新者的思考:發現創業與創意的源頭》。作者大前研一認為創業者首先要養成思考的習慣,突破心理之牆。
  • 美國研究生課堂教學是如何進行能力培養的?
    關鍵詞:研究生;課堂教學;美國美國著名的研究型大學以其一流的研究生教育質量吸引著世界各地的學子們。這些大學是如何利用課堂教學進行能力培養的呢?本研究以哈佛大學和波士頓學院兩所著名研究型大學的教育學院專業課為例,來分析這一問題。
  • 課堂教學中教師如何培養學生創新能力 這幾招很有用
    教育是否培養出具有創新能力的人,是當今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課堂教學是創新教育實施的主陣地。教師,則擔負著培養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神聖使命。那麼,在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呢?好奇是小學生的天性,且「學貴有疑」,學生能夠質疑是主動學習的一種表現, 更是培養創新能力所不可缺少的 ,在教學中要善於開發和利用小學生的好奇心。創設特定的學習情境,吸引學生的求知慾望,如可採用創設故事、遊戲情境,創設合作競爭的情境,創設有趣的練習等方法來激發學生好奇心。3.鼓勵求異,鼓勵參與是培養創新能力的核心。
  • 名校長說丨鄧金河:學校如何培養「未來教師」
    線上學習促進了學校傳統學習方式的變革,網絡課堂實現了「優質教學資源共享」,並體現出學習時間靈活、可反覆觀看、教育成本低等優勢。有人說:「利用網絡和機器教學可以讓學生更高效的學習知識,教師職業會漸漸失去原本的作用,變得可有可無。」面對網絡遠程教育的快速發展,教師這一職業是否會被取代?
  • 在課堂上,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閱讀小編的文章,今日小編分享的,希望大家能夠喜歡!啟發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在課堂上,教師是引導者,學生才是真正的主體。因此,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的這一地位,幫助他們發掘出自身的潛力,啟發他們積極思考,引導他們提出問題,把課堂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從而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主體性作用。一、培養學生的課堂主體意識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圍繞如何教而開展的,學生始終處於「接受者」的角色。
  • 閱讀即思考—讀《閱讀力之文學作品的閱讀策略》有感(上)
    每一種閱讀策略是如何教授的?學生和老師該如何操作?哪些書更適合這些閱讀策略的練習?都在這一本書裡。對於我這類參加了多次「閱讀策略教學」教研課仍迷迷糊糊的白痴老師來說,它更像是一本實用的工具書。五大閱讀策略以理解為核心,以思考為著力點,旨在讓學生掌握尋找文本信息和意義的方法和技巧,通過培養思考力,閱讀力和寫作力,讓學生整體提高閱讀寫作素養。
  • 老師要激發學生思考探究能力,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提高課堂效率
    所以,老師要激發學生思考探究能力,重視朗讀能力的培養,並加強課外閱讀指導,才能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情境,提高課堂效率。,不要以絕對權威自居,獨佔課堂,而應充當教學的組織者,鼓勵學生勇於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觀點,把課堂變成一個啟迪學生積極思考的王國,讓學生在平等愉快的教學氣氛中上好語文課。
  •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設計自己的課堂
    新課改中教師如何設計自己的課堂文/強哥在新課程改革中,課程的功能、結構、內容、實施評價和管理等方面都較原來的課程有了重大的創新和突破,我們的課堂也應該跟得上教學改革的形勢,進行改革和創新。我認為改革後的課堂應該是一個有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的課堂,把人的發展放在首位,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中,介入創造性思維能使學生從前所未有的新觀念、新角度出發去反映事物,表現出對事物超乎尋常的見解,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 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新時期的語文課堂教學,必須構建科學的素質教育的模式,強化創造性思維的介入。本文作者提出了四大策略,解答如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問題。語文課堂教學中,介入創造性思維能使學生從前所未有的新觀念、新角度出發去反映事物,表現出對事物超乎尋常的見解,提高學生創造性的思維能力。那麼,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呢?
  • 基於繪本閱讀教學培養學生閱讀興趣的探究
    近年來,為了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準中提出的「語文課程致力於培養學生語言文字運用的能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學好其他課程打好基礎」的要求,如何培養學生大量閱讀課外讀物、語言理解和運用能力,提高閱讀水平和寫作水平以及轉變閱讀教學模式成為語文教學中必須認真思考的問題。語文教學從主題學習到整本書閱讀的學習模式的拓展,體現了對學生大量閱讀的要求。
  • 何其莘教授告誡教師 要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
    何其莘教授告誡教師 要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時間:2020-12-07 18:05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何其莘教授告誡教師,要培養自己的閱讀習慣 何其莘教授在英語教育思考:一條龍英語閱讀的講座中,告誡我國英語教師需要培養一個良好的閱讀習慣。
  • 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孩子的批判性思維?
    另外,小學階段是學生思維發展的重要時期,這一時期對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不僅有利於提升學生整體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也順應了時代對人才培養的要求。伴隨課程標準而變化的閱讀課堂更加關注思維領域的發展,批判性思維開始在閱讀課堂上受到關注。
  • 教學思考:如何講好初中英語閱讀課?
    一、課前準備與高中英語閱讀課有所不同的是,初中英語閱讀課應更加注重學生興趣與能力的培養。因此,在閱讀課中,除了保證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由閱讀,還應要求學生朗讀,並能簡要複述文章大意。同時,要鼓勵學生將自己所讀得的東西在其他同學面前講述或表演出來,以增加他們的成就感。
  • 【平板電腦教學應用專題】初中英語教師電子書包課堂接受度調查報告及思考
    但是對於電子書包課堂的優勢,教師基本認為電子書包能節約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在拓展教學資源、增加師生互動性及趣味性方面有著極大的優勢;電子書包的應用能改善對學生的評價方式而且反饋更及時,也能加速教師課堂角色發生變化,由「傳遞者」變為「引導者」;半數以上教師認為其有利於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 10152020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佳慶方舟閱讀】
    10152020 《如何培養孩子的專注力》373本【旭哥佳慶方舟閱讀】序言:突破22個專注力難題6大關鍵步驟第1章提高孩子專注力關鍵步驟1:找出注意力缺失原因沒有興趣,就沒有專注力/愛因斯坦說興趣和愛好是最好的老師。孩子對學習沒興趣,因此家長的期望值過高,二家長對孩子學習知識的目的定位有偏差。三孩子不會學習,是孩子缺乏自信心,5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 如何在語文課堂中利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從合作學習對於促進個體學習的角度看,合作交流能夠使學生提出不同的觀點和思路,促進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結果有反思性的認識和多視角的思考;從問題解決角度看,合作學習能夠發揮學生各自的特長,充分發揮集體的力量,展示個人的智慧,合作探究解決問題;從培養學習者的健全人格看,合作可以促成他們對人與人相互依賴關係的再認識,有助於形成合作交流、誠實寬容、活潑開放的良好品格。
  • 教育的本質是培養思維,培養思維最好的場所是課堂
    儘管從基礎教育發展規模上看,我們基本上已達到發達國家的水平,但是我國教育事業在新時代中面臨新挑戰和新要求,當前的問題主要是如何提高教育質量。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國家教育諮詢委員會委員顧明遠認為,教育的本質在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培養學生的思維,而課堂是培養學生思維的最好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