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錯繁體字,字寫再好都是笑話!

2020-12-13 書法學府

進入現代中國社會,90後、00後對繁體字的認知幾乎已經斷層,識繁用繁變得很艱難,連大量60-80年代大量書家創作都普遍出錯。在中國書協主辦的諸多書法大賽上,都要在繁簡、錯字評審工作中,耗費不少時間。真有這麼嚴重麼?

我們先做個測試,下面10個詞的繁體字用對了嗎?1、老闆;2、古人雲;3、皇後;4、時鍾;5、茶幾;6、天臺山;7、細致;8、舍棄;9、身體;10、蘇醒一共用錯幾個?歡迎在底部留言。

今天,書法思考整理出了最常用且容易用錯的漢字繁簡對照。請大家抽空花半小時學習下!

表:手(錶),外(表)幹:(幹)涉,(乾)燥,(幹)部後:(後)面,皇(後)系: 唔(系),關(係),聯(繫)

板:老(闆),木(板)

歷:(歷)史,日(曆)鍾:時(鐘),(鍾)意醜:(醜)怪,子(醜)寅卯範:模(範),(範)仲淹[注:姓氏]豐:(豐)富,(豐)採

刮:(颳)風,搜(刮)胡:(鬍)須,(胡)鬧,(胡)亂回:(迴)旋,(回)頭,(回)報,(回)族夥:(夥)計,團(夥),(夥)食,(夥)房姜:生(薑),(姜)子牙[註:姓氏]

借:(藉)口,(藉)題發揮,(借)錢克: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困:(睏)倦,(睏)覺,(困)苦,圍(困)漓:(灕)江,淋(漓)裡:表(裡)不一,這(裡),(裡)程,鄰(裡)關係

簾:窗(簾),垂(簾)聽政,酒(簾)[註:旗子狀嘅標誌]面:(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蔑:汙(衊),(蔑)視千:鞦(韆)[註:簡體:鞦韆],一(千),(千)秋基業秋:(鞦)韆,(秋)季

松:(鬆)散,(松)樹鹹:(鹹)菜,老少(鹹)宜向:(嚮)前走,方(向)餘:業(餘)愛好,(餘)[註:第一人稱代詞,我]鬱:(鬱)(鬱),濃(鬱)

御:抵(禦),(御)駕親徵願:(願)望,(願)意,許(願)云:(雲)彩,(雲)南省;古人云(說話)芸:(蕓)薹,(芸)香沄:(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細(緻),(致)敬,(致)力制:節(制),(制)度,(製)造朱: (硃)[註:名詞:硃砂],(朱)紅色築:建(築),築,古代樂器;準:(準)則,瞄(準),(準)許

闢:復(闢),開(闢),精(闢)別:告(別),(別)人,差(別),(彆)扭卜:佔(卜),前程未(卜),蘿(蔔)種:(種)[註:姓],物(種)起源,(種)田蟲:昆(蟲),毛(蟲),長(蟲)[注:「虺」的本字,毒蛇]

黨:(黨)項[註:姓氏],(黨)員鬥:車載(鬥)量,煙(鬥),北(鬥)星,(鬥)牛士,(鬥)智(鬥)勇谷: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劃:(劃)船,(劃)得來,刻(劃)幾:茶(幾),(幾)乎,(幾)個

家:(傢)具,(傢)什,(家)庭,(家)鄉,科學(家)據:佔(據),(據)點,憑(據),拮(據)卷: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蠟:(蠟)燭,(蠟)[註: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了:(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纍)贅,罪行(纍)(纍),(纍)計,連(累),勞(累)樸:(樸)刀,(樸)素僕:前(僕)後繼,(僕)人,公(僕)曲:彎(曲),戲(曲),(麯)酒舍:(捨)棄,施(捨),宿(舍)

勝:(勝)利,名(勝),(勝)任術:技(術),蒼(術)[註:中草藥],白(術)[註:中草藥]臺:1、天(臺)[註:山名又地名],兄(臺)[註:稱呼]2、亭(臺)樓閣,舞(臺)3、寫字(檯)4、(颱)風體:身(體);(體)夫[注:抬靈柩嘅人)塗:1、(塗)[註:水名;姓],(塗)月[註:農曆十二月],(塗)吾[註: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2、生靈(塗)炭,(塗)改

籲:長(籲)短歎,呼(籲)傭:僱(傭),(傭)人,(傭)金折:奏(摺),(摺)疊,曲(摺),(折)本,(折)斷徵:遠(徵),(徵)召,象(徵)症:(症)候,(癥)[註:腹中結塊之病]結

廠:(廠)[註:多用於人名],工(廠)廣:(廣)[註:多用於人名],(廣)闊,(廣)東省發:(發)達,頭(髮)復: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匯:(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獲:捕(獲),(獲)得,收(穫)盡:(儘)管,(盡)力,前功(盡)棄蘇:紫(蘇),江(蘇),(蘇)維埃,(甦)醒壇: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團:(團)結,(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須:必(須),(須)知,胡(鬚)髒:骯(髒),內(臟),五(臟)六腑只:(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內容源自書法思考,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書法用錯「繁體字」(附100常用繁體字用法)
    今天正好看到這篇文章轉貼,再編輯過來分享一下:     漢字簡化之後,我們寫字都方便了不少。但是,有些字簡化前和簡化後的意思差的太多了。 實際上,魏醜夫的名字在古代一點都不「醜」,因為古人形容人長得難看用的是「醜」。沒錯,吃驚吧!「醜」和「醜」在古代根本就是兩個不同的字。
  • 郭德綱寫了一幅書法,到底錯了多少個字?
    1:「雨」字寫了八個點。2:「雖」字是繁體字,少了一點。:「善」字,少了一橫9:「德」字,中間少一橫,心字少一點10:「綱」字,繁體字是「綱」近來,朋友圈中流行著一句話:別用你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 別把「400字簡歷錯24字」當笑話
    原來,在這份400字的簡歷裡,小蔡竟然寫了24個錯別字,這成了公司拒絕招錄她的主要理由。  簡歷,說白了就是做一個簡單的自我介紹,除了姓名性別民族籍貫出生年月,就是什麼時候在哪裡上學、讀什麼專業以及自己有什麼特長之類,涉及的都是最常用的簡單字詞,區區400字簡歷,怎麼就寫了24個錯別字呢?這件事發生在一名大學畢業生身上,確實讓人驚訝,也難怪遭到眾多網友的挖苦和嘲笑。
  • 郭德綱秀書法,20字錯7字!
    用書法寫名言、書警句,一則鞭策自己,一則告誡世人,所以但凡能用毛筆的人,都特別喜歡這種形式。 2、再看「生」。郭德綱把「潤」寫成了「生」,雖然字意是通的,但是與「天雨」前後因果錯誤,意境也有別。不能算作近義或通假,也不是妙改,屬實寫錯了。 如果說前面2個錯字情有可原,那後面這幾個錯誤是難以理解的。 3、「雖」字少一點。
  • 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不了解繁體字的人,可能對這一點體會不深,筆者在此可舉一個例子。「亡」、「無」、「無」三個字,在古代都讀「無」(「亡」也可讀「王」),但各自的含義不同:有變成沒有,為「亡」;本來就沒有,為「無」;若有若無、若實若虛為「無」。如今,簡體字把三個字通混為「無」字,難免會丟失經典文本的特定語境。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說:「無,奇字,無也。通於元者,虛無道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為無。』」
  • 郭德綱秀書法,20字錯7字
    用書法寫名言、書警句,一則鞭策自己,一則告誡世人,所以但凡能用毛筆的人,都特別喜歡這種形式。這不,最近郭德綱就在微博上曬出書法新作,內容發人深思——  翻看古人墨跡,寫4點為主,只有趙孟頫寫過9個點的,而寫8個點的唯獨郭德綱。但好像錯得也不算離譜。  2、再看「生」。郭德綱把「潤」寫成了「生」,雖然字意是通的,但是與「天雨」前後因果錯誤,意境也有別。不能算作近義或通假,也不是妙改,屬實寫錯了。  如果說前面2個錯字情有可原,那後面這幾個錯誤是難以理解的。
  • 書法創作應該寫繁體字還是寫簡體字?
    在書法圈裡,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的現象非常普遍,有些書法愛好者在臨帖的時候,就連字中的敗筆都臨得惟妙惟肖,以寫繁體字異體字廢棄字不規範字為美,這確實是一種審美怪癖,其實簡化字也有其簡約的美,有些簡化字寫出來時
  • 鄭州街頭招牌「玩深沉」 繁體字屢見不鮮(圖)
    」 濫用、錯用繁體字現象普遍,處罰缺失顯尷尬  省會街頭招牌「玩深沉」 濫用、錯用繁體字現象普遍,處罰缺失顯尷尬    核心提示    「美容美 」、「美 化品」、「天天超值特 」……走在鄭州街頭不難發現,不少商家的門頭招牌在使用繁體字。
  • 為什麼要學繁體字
    簡化字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便利性,這是無法否認的,但是古代字帖上沒有簡體字的例字,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需要研究揣摩簡體字的寫法,在結構、比例、呼應 平衡 、中心和重心這五個方面上下功夫,最終寫好簡體字。
  • 簡化字轉繁體字的尷尬
    畢福劍贊潘曉婷是「九球天后」,題字四個錯倆簡化漢字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開始推行,到現在已滿五十年了,現今六十歲以上的人,當年讀小學時,學的還是繁體字,五十歲以下的人都已普遍學習簡化字,越年輕的對繁體字越陌生
  • 這些常用字太簡單了,但是一寫就錯!你能全寫對嗎?
    大家好,我是李較瘦。無論工作學習都離不了寫字,小夥伴們,快來看看下面這些字,你能寫全對嗎?匕的原意是「勺子」,是不是很意外?字謎「半個比,形似七,一把刀,很鋒利」,謎底就是「匕」。「匕」字要先寫撇,再寫豎彎鉤。
  • 為何臺灣港澳用繁體字,中國大陸新加坡和馬來西亞用簡體字
    如果說在戰亂分類的年代呢,使用這種俗體字的人呢就會很多,在統一和平興盛的年代呢,使用這俗體字的人呢就會越來越少,甚至不用了,有的人使用呢,還會被當時的學者來笑話你,那麼真正的把這種俗體字搬上檯面的,是什麼時候呢,是在太平天國時期,在清朝末年的太平天國呀,建立了自己的政權,他們在自己的政權內推行這種簡化字,當時啊他們所印發的公告,印發的書籍等等,很多都使用了這種簡體字
  • 來到臺灣,我開始寫繁體字
    不過是學會用拼音打繁體字。」意思是我對於中華文化的追求是虛有其表。才不是呢,明明除了打字,我還會…我還會赤手空拳寫!大一國文老師說,希望我用繁體字。一是多學不虧嘛。二是公平,我們寫一個字比人家臺生耗時短,還沾沾自喜洋洋得意說「文字不過是工具」,好像也滿不厚道的。用繁體字,每字每句都更精緻賅要,畢竟一個字耗費的功夫不少。
  • 馮小剛:救傳統文化,得恢復繁體字!易中天:你把亂灶龜鬱寫寫看
    因此,社會各界一直有一些零星的「精英人士」在呼籲恢復繁體字。比如導演馮小剛、演員靳東、還有一些央視知名的主持人,都曾經提議恢復繁體字。 這些人的理由大致是:繁體字比較美觀、古書也都是繁體字寫的,而簡體字的「愛無心」、「親不見」、「體無骨」、「龜無腳」等問題。
  • 學生用繁體字寫論文 被老師簡訊警告
    他用繁體字寫成的畢業論文,幾經曲折終於被批通過,但被告誡「以後不要用繁體字寫了」。糾結的他不禁想問:繁體字到底以後能不能用?  在談到為何在書寫論文時用繁體字,小劉表示,自己也是從去年開始迷戀上繁體字的。「電腦裡裝的輸入法裡都帶有繁體功能。」同時他開始試著握筆書寫繁體字。剛開始時一筆一划慢慢寫,寫到後來流暢多了後,他開始對於這種「新」字體產生興趣。
  • 中國青年報:繁體字和簡體字都是「國字」
    不了解繁體字的人,可能對這一點體會不深,筆者在此可舉一個例子。「亡」、「無」、「無」三個字,在古代都讀「無」(「亡」也可讀「王」),但各自的含義不同:有變成沒有,為「亡」;本來就沒有,為「無」;若有若無、若實若虛為「無」。如今,簡體字把三個字通混為「無」字,難免會丟失經典文本的特定語境。  漢代許慎《說文解字》說:「無,奇字,無也。通於元者,虛無道也。王育說:『天屈西北為無。』」
  • 簡繁字體轉換容易錯的字,你都用對了嗎?
    [摘要]書房菌整理了一部分簡繁字體的用處,對簡體字和繁體字轉換不熟悉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以後避免發生類似的錯誤。—— 書房書話例如把「皇后」轉換成「皇後」,把「準許」轉換成「準許」,把「理髮」轉換成「理發」,鬧出不懂裝懂的笑話。
  • 寫書法用簡體字還是繁體字?這個問題為何一直爭論不休?
    在學習書法的過程中,我們大多使用的都是繁體字,因為古人的碑帖墨跡上使用的都是繁體字,簡體字則比較少見,那麼在簡體字已經普及的今天,我們是用簡體字寫書法,還是用繁體字寫呢?
  • 張的繁體字怎麼寫 張的繁體字怎麼打
    很多人為了體現自己文化深蘊比較厚,喜歡歇一歇繁體字,但是呢,總是有些細節會弄錯,也就是不知道寫還去寫,比如「張」字的繁體怎麼寫呢?另外它在網聊天的時候該怎麼打呢?「張」的繁體字就是「張」,「弓」字旁不不變,僅僅是右邊的「長」字,記住「長」的繁體就容易知道「張」字的的繁體了。如果你實在忘記了呢?我們該怎麼辦呢?下面就告訴你如何查「張」字的繁體字。除了直接用新華字典查外,如果你有手機的話也可以直接百度搜索查的到的。電腦的話就非常容易了,比如下載一個繁簡中文的插件,在網上可以直接繁簡轉換,非常方便。
  • 簡體和繁體哪個好?網友:臺灣香港用的都是繁體字
    近日,一則政協十三屆全國委員會《關於在全國中小學進行繁體字識讀教育的提案》的報導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教育部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法》明確規定:「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以普通話和規範漢字為基本的教育教學用語用字。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