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語學習的書摘與思.3 - 自然習得的理論、假設與方法論
SLA與背後的方法論SLA, 即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字面意思即第二語言的獲得。要強調的是,「獲得」與「習得」不同,前者更強調 自然獲得 ,後者更強調通過後天的努力和記憶來 學習得到。
-
書摘與思.2 -《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
少數會將生活圈子局限在 China Town, 結果留學歸來,外語可能沒有長進太多,粵語倒是提升了不少(註:粵語系漢語結構下的方言,在漢語結構下學習粵語和跨語言結構學習英語是兩個本質不同的過程)。再者還有一種現象,從本地人房東家開始擴大社交圈。
-
書摘與思.1 -《告訴你外語學習的真實方法及誤區》
碼字背景尚在大學時,我摸索了一些適合自己英語學習的方法論,但火候欠佳,不足以抽煉出概念。也是在那時接觸了一篇長文,由一系列天涯的帖子集合而成,原作者便是漏屋,講述了一些與長久以來正規教育的方法稍有偏離,甚至完全相反的英語(外語)學習理論,但在邏輯上大多能行得通。
-
Netty學習和進階策略
《Netty 進階之路》、《分布式服務框架原理與實踐》作者李林鋒手把手教你 Netty 框架如何學習和進階。李林鋒此後還將在 InfoQ 公眾號上開設 Netty 專題持續出稿,感興趣的同學可以持續關注。
-
外語學習的入門期
一般外語學習分為四到五個階段。今天先來分享入門階段!(Early Stage)通常大家在學習外語的最初階段會非常的不適應,所以我們只需要集中精力只做很少幾件事。初級階段建議只學單詞,先名稱再動詞,不建議句子學習。
-
教學研究| 論外語教學中的批判性合作自主學習
外語教學越來越重視學習者的主體作用,外語學習中的自主性已成為國內外外語教育界研究的熱點。我國教育部2004年1月頒布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指出,自主學習能力是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之一,教學模式改革成功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學生個性化學習方法的形成和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
-
外語學習的意義是什麼?學習外語要注意什麼?一起了解下
在我國,現在學習外語的人越來越多。我國的大學、中學和部分小學都有外語必修課。還有許許多多業餘學校和短訓班,也有人數眾多的學員在學習外語。全國有那麼多的人在學習外語,其原因與我國改革開放政策和外語學習確實很有意義有關。簡要地說,外語學習有如下意義。
-
論農村孩子居家學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
2、部分學生沉迷網路遊戲,不思學習。由於線上學習需要,接觸網絡較多,部分學生沉迷遊戲,在線不學習,線下不作業,家長監管出現漏洞。4、線上學習受主客觀環境因幹擾性大,網絡信號、設備內存、家庭環境等多面因素導致部分學生節奏跟不上
-
第二語言學習策略研究的現狀與前瞻
隨著現代心理學對人類自身研究的不斷深入,一方面人們逐漸認識到人的心理不再是一個不可打開的「黑箱」,人腦學習機 制是可以作研究的;另一方面也促使第二語言習得領域在教和學的研究上,從「教」偏向於「學」,從以往著重研究教學方法轉移到研究學習者的特徵和學習策略, 以及這些特徵和策略在第二語言習得中可能產生的影響。
-
外語教學法的「後方法」時代
(4) 教學法概念都基於這樣一個假設,即外語學習的秘密已經被人們掌握,只要按照教學法程序去做就會成功。事實上雖然多數教學法都有一定的理論基礎,但它們普遍缺少實踐基礎和實證支持。大約到了20世紀90年代末,超越教學法概念的必要性成為外語教學領域的共識,「後方法」外語教學理論應運而生。
-
外語類專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構成與培養
但是,學習策略使用的有效性受到學習者個體差異的影響,適合某類學習者的策略可能並不適合另一類學習者。因此,學習者需要不斷探索尋找適合自身的學習策略。自我探索有效學習策略的能力包括自主選擇學習策略、自我監控和評估策略使用等能力。自主選擇學習策略基於兩個前提。首先,了解不同類型的學習策略。
-
學習英語的策略
無論是英語學習還是英語教學,如果我們根據實際情況,採用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是,我們也不能夠「唯方法論」,拘泥於某種方法不會變通。「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我們把這些方法和策略放到實踐中驗證才可以知道它的有效程度到底如何。現在有關英語學習和英語教學的各種圖書、資料和信息非常發達,汗牛充棟,令人目不暇接,眼花繚亂。
-
解讀《找到英語學習方法的第一本書》
其次,本書最終並不會給出一個具有普遍性作用的具體學習方法,而是通過介紹外語習得的本質和英語學習方法的說明,讓讀者能夠結合自身情況概括出一種適合自己的英語學習策略,所謂「理通法自明」是也。最後,小編閱讀此書時,私以為作者重於語言的通俗易懂性,而輕於章節目錄之間連貫性。
-
17天搞定GRE單詞的方法,適用於一般的外語學習嗎?
不過,一定有一些意志力很強的人,真的按照這個方法記住了大量單詞,並在GRE中獲得了高分。那麼,這種記憶方法是否適用於一般的外語學習? 不過,GRE的背詞法,不一定能用到一般的外語學習中,因為GRE考試者有強烈的學習動機——考不好GRE可能會影響留學申請(雖然其實只要分數不太離譜即可)。 小編不否認世界上有天才和極有毅力者,但是對於大多數人而言,像「刷GRE單詞」那樣學習詞彙是一件苦事。
-
教師資格證筆記:學習心理——學習動機、遷移和策略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倒U曲線):中等程度的動機水平最有利於學習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動機水平與作業難度密切相關:任務較容易,最佳動機水平較高;任務難度中等,最佳動機水平也適中;任務越困難,最佳動機水平越低。4. 成就動機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力求成功的動機,另一類是避免失敗的動機。
-
【語言研究】黃文紅:外語學習文化概念及對中國特色外語教學理論構建的啟示
外語「學習策略」、「學習觀念」均屬重要的學習者個體差異變量:「學習策略」指學生為學好外語所採取的一系列行動(文秋芳,1996);「學習觀念」指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通過自身體驗或別人的影響形成的一種看法體系,可分為管理觀念和語言學習觀念兩大類(文秋芳,2001)。
-
對抗機器學習的博弈論方法
這篇文章,我將與你分享如何將博弈論應用於對抗式機器學習。讀完這篇文章,你會學到:博弈論如何應用於機器學習?博弈論如何幫助解決對抗性學習問題?基於博弈論方法的一個例子讓我們從一個簡單的示例開始:垃圾郵件檢測。以下部分描述了W. Liu和S. Chawal為對抗性學習而開發的博弈理論模型(ieeexplore.ieee.org/document/5360532)。
-
外語學習實用技巧(6.2)訓練聽力能力的方法
要知道,除了良好的聽力理解能力,聽寫還需要一定的策略。即使對於聽力理解能力很強的學習者而言,如果不採取一定的策略,也難以記住長段文章或會話中的全部細節。背誦是強化語言知識、積累語言素材、提高對句子的整體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徑,通過背誦,學習者不但可以更多地接觸到目的語,而且能注意到單詞、語法結構構成形式及搭配特點,進一步提高詞彙、句型、固定表達式的記憶效果,促進語言的習得和運用,促進學習者對所聽內容的理解,最終達到提高聽力效果的目標。
-
外語學習的個人學習經歷與感悟
可是一段時間的學習過後,我並沒有感到自己的英語有所提高,當時的學習方法主要包括,早晨朗讀文章,利用零星時間記單詞,然後看一些英語文章。到底問題出在哪裡? 現在說說如何讓自己的外語學習方法變得清晰,首先是發音與語法,不論是對被動的輸入(閱讀、聽力)還是主動的輸出(口語、寫作)來說,都是以這兩項做為基礎支撐。發音掌握不好,自己說的別人理解不了,外界的信息自己也不能正確接收聽懂,而語法掌握不好,既不能組織正確的語言也不能糾正錯誤的語言,外語的自我進階根本不能進行下去,沒有掌握好這兩項,要掌握好外語根本無從談起。
-
英語學習成功者語音學習策略的敘事探究
本文通過敘事探究的定性研究方法,探究一位英語學習成功者語音學習策略使用及其影響因素。筆者通過三輪半結構性深度訪談的數據收集,探知了研究參與者X的英語語音學習故事。研究發現,英語語音學習除受先天遺傳因素影響外,還受個人學習興趣、動機、學習態度、學習觀念、教師指導、社會交流以及外語條件的影響。文章希望藉此探討,對改善我國英語語音教學水平提出一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