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外交學院院長:中美衝突不會讓世界重新兩極化

2021-01-12 瀟湘晨報

參考消息網6月10日報導 俄羅斯《獨立報》6月9日發表俄羅斯外交學院院長亞歷山大·雅科文科的一篇文章稱,全球政治新兩極的構成基礎還極其薄弱,中美衝突不會讓世界重新兩極化。文章摘編如下:

由於新冠疫情背景下中美關係激化,世界重新兩極化成為熱門話題。越來越多人提及所有其他國家必須選邊站的問題。

如果說170年前世界經濟重心從東方轉到了西方,那麼,我們現今世界的發展正在經歷一個完全相反的進程。在各種技術激增的條件下,讓這一進程逆轉,還要對中國先進技術「設防」,這未必可能。

形勢與冷戰時代的兩極有著根本區別,當時世界分成兩大體系,在政治、軍事政治和意識形態領域形成對抗。沒有我們稱之為全球化的那種一體化和相互依存,兩大陣營在經濟方面自給自足,各自為政。美蘇之間有基於互相消滅對方能力之上的戰略相互依存,這促使雙方緩和關係並尋找保持戰略穩定的模式。

我們現在有什麼?戰略相互依存有目共睹,雖說各方的武器庫無法相提並論。

同時還存在著經濟相互依存,這是前所未有的,也是美國40年來所一直熱衷的,這裡有他們的投資,他們的技術和市場。確切地說,美國人現在想擺脫這種相互依存關係。形勢史無前例,而且擺脫相互依存,也意味生產鏈條脫鉤,破除對中國市場的依賴。

兩極化 外交學院 兩極

【來源:參考消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俄外交學院院長:美國一直試圖遏制中國與俄羅斯
    我認為,俄中兩國在這方面為其他國家做出了榜樣:10年前,我們就以開誠布公和互相諒解的形式解決了困擾雙方許久的邊界問題,而之前雙方曾為此劍拔弩張,這樣的歷史是其他國家很難想像的。正是由於如此魄力,俄中關係才能在近幾年大踏步向前發展,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實際上,以對話解決問題是中國面對爭端時的一貫主張。我希望,在此次峰會上中國也將秉持這種主張,促成各個成員國達成共識。
  • 中美俄大博弈的歷史轉折點!
    事實上,中美俄三方關係中,俄羅斯的份量處於次等地位,中美將成為決定未來國際秩序的關鍵角色,但俄羅斯倒向任何一方,都會加重另一方的實力。2、中美俄三角關係目前博弈形勢2016年7月,有兩個重要事件,將決定未來中美俄三國博弈的走向。
  • 大公訪談 | 外交學院院長徐堅:美對華政策將回歸理性 競合將成主基調
    外交學院院長徐堅(受訪者供圖)拜登就任新一屆美國總統後中美關係走向如何?
  • 中美關係在新國際格局下走向何方?這些大咖這麼看
    他認為,不論是在全球範圍內,還是在印太地區,為了爭取規則設定權、重新構建全球經濟和安全體系,國家間競爭日益加劇。瑞典安全和發展政策研究所所長、聯合創始人施萬通認為,新冠疫情並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國際體系,但加速了國際體系的演化,他認為疫情暴露出了一些之前沒有預見到的挑戰。世界日益兩極分化,新冠疫情帶來了消極的發展趨勢,會增加不同政治體系之間的衝突。
  • 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揭曉
    「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委會主席劉文飛教授介紹獎項 攝影:郝志慧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郝志慧):12月19日,首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三位翻譯家及三位責編分別摘得翻譯獎和責編獎。在七部入圍作品中,中國人民大學外語學院教授陳方斬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2018-2019)一等獎,獲獎譯作為雅辛娜的小說《我的孩子們》。北京大學教授趙桂蓮獲得二等獎,獲獎譯作為庫爾恰特金的小說《陽光閃耀》。三等獎獲得者為首都師範大學俄語系副教授於明清,獲獎譯作為瓦爾拉莫夫的小說《臆想之狼》。
  • 外交學院
    外交學院是外交部所屬的培養外交外事複合型人才的文科外語院校。外交學院創建於1955年9月,是周恩來總理親自倡議,在中國人民大學外交系的基礎上成立的。陳毅副總理兼外交部長曾長期兼任外交學院院長。「文化大革命」期間,學院停辦。1980年,在鄧小平同志的關懷下,學院復校。
  • 全球衝突加劇,世界局勢巨變,中國如何應對?
    總的感覺是大國衝突進一步加劇,世界局勢正在進入巨變前夜,一場可能會影響全球格局的巨大變革正在發生,世界正在滑向各種影響深遠的衝突和戰爭:軍事衝突、貿易戰爭、政治和外交戰、金融戰爭等等。 第一、美歐聯手絞殺俄羅斯,俄羅斯面臨空前危機。
  • 普京闡述對世界大變局看法:中國正迅速邁向超級大國地位
    在1990年代國家機構衰落甚至被摧毀之後,俄恢復和加強國家機構的做法是正確的。至於如何判斷一個國家強大與否,並沒有統一的標準,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特性。第二,當今世界嚴重失序,充滿了衝突和矛盾。未來只有依靠大國以及二戰後形成的體制,通過多邊主義的方式,才能有效解決世界上的各類紛爭。某些權威的國際組織正在追隨某些人的私利,這種做法只會讓這些機構失去信譽,加劇世界秩序危機。
  • 外交學院院長:中國企業走出去是必須的事
    人民網北京9月13日電 (記者 鄭青亭) 9月12日,人民網記者來到了被稱為「中國外交官搖籃」的外交學院,獨家專訪了趙進軍院長。 趙院長:中國發展到今天,「企業走出去」是必須要做的事情。我們的企業家也需要在國際舞臺上與各國的競爭對手一較高下。但也應看到,中國企業走出去是一個較長的過程。而西方仍把持著當今世界的話語權,他們製造了很多不利於中國企業走出去的輿論,因為他們在援助非洲方面做不到中國所做的事情。
  • 外國語學院教授陳方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12月19日,2018-2019年度「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評選結果揭曉。經過中俄雙方十餘位專家、學者和翻譯家的評審,共有7部俄羅斯文學作品漢譯本入圍。其中,3部作品分別獲得了「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二、三等獎。外國語學院俄語系教授陳方憑藉譯著《我的孩子們》獲「俄中文學外交翻譯獎」一等獎。
  • 外交學院院長:中國強起來過程中,外交如何作為?
    在「強起來」的過程中,外交如何作為?  ——專訪外交學院院長兼中國外交培訓學院院長秦亞青  「中國和世界的關係發生了很深刻的歷史性變化,正面臨幾百年未有之變局。但最後,在主題為「世界格局和我國的安全環境」的那次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秦亞青堅持提了這個概念,「當時,中央領導也沒有提出什麼質疑」。  「但2015年和2016年,我和外交學院的另一位教授分別在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上作講解時,重點都是談全球治理。」秦亞青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介紹說。
  • 大國新外交
    【編者按】當下世界局勢風雲變幻,國家關係錯綜複雜。中美關係作為焦點之一,其博弈合作,未來走向備受外界關注。中美兩國領導人提出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在此背景下,中美關係又會如何發展?對世界格局帶來哪些影響?鳳凰財經專訪了多名中美問題學者,本期對話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國際戰略研究院院長王緝思。
  • 中美外交關係專題詞彙
    今年是中美重新打開交往大門40周年,也是21世紀第二個十年的開端。當前,中美關係處在一個重要時期。兩國在各領域的合作取得了積極進展,但也面臨一些新的挑戰。胡主席此時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對推進新時期中美關係具有重大意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中美兩國政治關係的相關詞彙。
  • 活動預告丨中國經濟外交藍皮書(2020)發布會暨 「中美經濟走向大...
    中國經濟外交藍皮書(2020)發布會暨「中美經濟走向大脫鉤?」、國發院研究員發言人(14:10-14:55,每人15分鐘)(一)陳定定 暨南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海國圖智研究院院長中美經濟脫鉤的三個限度分析(二)劉
  • 李海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
    李海東,外交學院國際關係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高級國際問題研究院(SAIS)富布賴特研究學者(2015-2016),耶魯大學(Yale)布蘭迪—詹森大戰略項目訪問學者(2008-2009),加利福尼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UCSD)全球衝突與合作研究所美國國家安全項目訪問學者
  • 孔子學院的公共外交使命 ——以夏威夷大學孔子學院為例 _新聞中心...
    全球主要國家的一些語言和文化推廣機構都把公共外交作為重要職能。例如,英國外交部把英國文化協會列為主要的公共外交合作夥伴,英國文化協會從政府得到經費,但在運作等方面保持獨立性。這一點與孔子學院類似。歌德學院認為,對外文化政策是除政治關係及對外貿易之外德國外交政策的第三層面,具有平等的權利及同等的重要性。歌德學院前院長霍夫曼先生認為,「重建信任」是歌德學院工作的主題。
  • 「修昔底德陷阱」提出者:即便拜登上臺,中美仍可能爆發軍事衝突
    上周全球化智庫(CCG)舉辦了第六屆中國與全球化論壇,期間中美論壇線上會議相關專家討論了「大選後的美國與全球化向何處去」的話題,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修昔底德陷阱」理論的提出者格雷厄姆·艾利森認為儘管隨著時間推移中美關係將成為塑造全球化以及世界秩序的雙邊關係,但中美之間仍會陷入
  • ...榮休教授傅高義:中美關係面臨新機會 美國應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
    傅高義還表示,美國應該承認中國對世界的貢獻,公平地對待中國。北京香山論壇視頻研討會當日晚間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研討會以「加強國際合作:攜手應對全球安全新挑戰」為主題,12個國家的32名知名專家參會。1日晚間首場研討會的主題為「亞太安全新形勢」,來自中、俄、美、印等國家的專家發表觀點。
  • 閻學通:新的兩極世界
    中國在未來10年內甚至更不可能放棄不結盟原則,這意味著中國不會為任何國家包括其鄰國提供安全保護。雖然美國有50多個盟友,但川普政府不願承擔保護它們的全部責任。同時,崛起國與主導國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意味著中美兩國不能為世界提供所謂的「兩超」或「中美」聯合的共同領導。當美國和中國不能單獨或聯手擔當全球領導時,我們無法期望任何其他國際行為體(包括國家和國際組織)有擔當世界領導的能力。
  • 外交學院研究生招生信息網_外交學院考研信息網-研究生招生報名...
    外交學院2021年博士研究生招生簡章   外交學院是以服務中國外交事業為宗旨,培養一流外交外事人才的小規模、高層次、特色鮮明的外交部唯一直屬高校,被譽為「中國外交官的搖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