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
蘇軾在《前赤壁賦》中感嘆人生之短,羨慕長江沒有窮盡,希望自己能與明月相擁而永存世間,世人都奢望長命百歲,就連秦始皇等人都追求長生不老,但少有人能真正活到一百歲,更多的是在七八十歲甚至更早就離開,這與社會條件、生活水平和醫療水平等等都有關係,但百歲老人大多出現在農村,這是為什麼呢?
2018年106歲長壽老人張明珠來到節目中做客,女兒都七十多歲頭髮花白,現場觀眾更是有人猜測她們母子三人是一代人,張明珠1905年生人,頭髮花白精神狀態卻很好,重要的是張明珠老人88歲患腸癌做過三次手術,曾經她在節目中說出自己生活狀態,可能這幾點就是長壽秘訣。
一、每天散步半小時
據女兒說張明珠每天都會散步,尤其是陽光充足無風天氣,去公園走一走,鍛鍊身體是許多長壽老人都會進行的一項生活常態,年輕人可以進行跑步等劇烈運動,有利於增強肺活量促對關節也有好好處,還能幫助保持良好形體。
而老年人隨著年齡增加關節開始老化反應能力也大不如前,因此他們大多數會選擇散步或者太極拳等運動方式,俗話說「飯後百步走,活到九十九」,散步能促進血管彈性的增加,促使更多血液回到心臟,有利於改善血液循環提高心肺功能,還有利於精神放鬆。
農村大多數老人年輕時期的工作是務農,也就是進行大量體力勞動,年邁也會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吃完晚飯後散步消食結束一天勞累工作,這可能也是農村百歲老人更多的原因之一,他們每天的運動量更大一些。
二、睡到自然醒
在人這一生中,睡眠佔將近三分之一時間,是經過一天勞累後的一個休息階段,在這個時期內四肢和大腦都進行充分放鬆,人體臟器也進入休息時段,科學研究表明每天要睡夠八小時才是保證第二天精力充沛的訣竅,而睡到自然醒則成了現代人一大難題,但退休老人似乎沒有這個困擾。
睡到自然醒意味著身心得到充分休息,不必依賴鬧鐘時間到了生物鐘自然將身體喚醒,醒來後也神清氣爽,老人睡眠比較淺,且起床時間早,但他們的早起也算一種自然醒吧。
三、保持心情舒暢
保持樂觀心態一直是養生要點,在患癌做手術後張明珠老人一直以樂觀態度生活,「癌症,不死癌症,我要跟癌症作鬥爭」,這是老人曾說過的話,她還每天打半小時麻將,做一些令自己感到愉快的事情,這一點無論是年輕人還是老人都應該了解。
生氣、抑鬱等不良情緒都會影響身體,培養一個興趣愛好不失為一種好方法。思傷脾憂傷肺,不要思慮太多,過好現在的每一天更重要。
張明珠老人這幾點養生方法與農村老人生活狀態不謀而合,我認為最重要的就是最後一點,也是許多百歲老人都曾強調的一種方式,保持心情愉悅才更有利於長壽。
聲明:內容文字原創,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告知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