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一個承諾,這個家族為其守墓八百年至今,享受正規工薪待遇!

2020-12-11 大咖說史

在古代,有錢人在生前習慣了享受,所以在臨死前,都會為自己安排很多貴重的物品隨自己下葬。就算這些人在死前沒有親自準備,他們的子孫在安葬的時候同樣會為其安排陪葬品。

有人起了頭以後,效仿的人越來越多,到後來,直接成為貴族安葬的一種制度了。最嚴重的時候,還直接把活人關在墳墓裡,讓活人為已經去世的人陪葬,還有一種稍微好一點,用工藝品代替活人。

到了清朝,雖然不再需要用活人來給死人作伴了,但是同樣會安排很多陪葬品。

他們用那麼華麗的東西陪葬,難道不怕被盜嗎?今天,咱們就聊聊那些守墓人的故事

圖片:貴重的陪葬品劇照

我國雖然是個比較謙和的國家,但不管在哪個朝代都不乏一些沒良心的人。他們可以說專門做死人的生意,只要被他們發現哪裡有好的陪葬品,他們就趕去哪裡,這類人也就是盜墓者。

盜墓者一般都有很多專用的工具,比如說鏟泥特別快的洛陽鏟,再比如八卦盤等等。他們一般都不會單獨行動,而是幾個人形成團夥。

盜墓的時候甚至還有專門的口訣呢,不過小編沒有從事這個行業,所以並不知道口訣的內容。

自古便講究陰陽協調,既然有盜墓的,自然也就有守墓人了。曾經某部小說裡面有一個叫張起靈的人,此人的身份其實就是守墓人了。不單是他,就連他的家族世代都是守墓的。

雖然這只是小說而已,但是也是根據現實來寫的,歷史上的守墓人一般都是世代守護的。

圖片:守墓人張起靈劇照

越是有價值的墳墓,就越在沒有人煙的地方,可是這些守墓人從來沒有背叛自己的誓言,不管環境如何,也不管待遇如何,他們用整個家族的力量去守護,一守就是幾百上千年。

在南宋期間,有一個名叫虞允文的丞相是個用兵高手,他經常帶兵與金兵對抗,大多數時候都以少勝多。丞相虞允文死後葬在了四川省。他剛下葬的時候皇帝並沒有下令讓人替他守墓,但是在他死後的第四年,皇帝卻下令讓宋家人為這位丞相守墓。

宋家祖先所領的那道聖旨,宋家世代人都遵從,直到現在依然沒忘。從宋朝到現在,都已經八百多年了,宋家都已經出了十三代守墓人了

圖片:整個家族的力量去守墓劇照

如今宋家的守墓人姓名為宋克成,原來是由他的父親守墓的,可他父親卻在很年輕時候就去世了,為了守住諾言,宋克成的媽媽接過棒子,開始了守墓生活。

後來,宋克成從母親手裡接過守墓的責任,一守就是六十五年。

在這漫長的守墓時間裡,宋克成外出的次數,可能還沒有別人一個月外出的次數多。他的大女兒外嫁到了河北,他曾去看過一次。儘管他人沒有在老家,他的心也一直都在替那位丞相守墓。因為墓裡有一顆讓所有的盜墓賊都想要帶走的金頭。

據說虞允文當時並不是自然死的,而是像嶽飛一樣,打完勝仗以後被冤枉而死的。後來,皇帝知道這位丞相是位忠臣,承認自己錯殺了他。但是人已死,後悔也救不回來了。

為了向已死的虞允文表示歉意,皇帝用純金打造了一個人頭給虞允文陪葬。

時隔已久,誰也不知道這件事情的真假,但是那些盜墓人卻一直都覺得真有其事。

圖片來源於網絡:虞允文

在九九年的某天夜裡,宋克成突然聽到了異響,趕緊起來,果然發現了一夥盜墓賊。這夥盜墓賊總共有六人,被宋克成的兒子成功抓住了一人。

幸虧國家為了保護文物,專門給宋克成配備了一支火銃,否則,別說抓住盜墓賊,沒有受傷就已經算非常不錯了。

如今,那支陪伴宋克成已久的火銃早已不能用了,但是它卻時刻提醒宋克成,讓他別忘了一個守墓人的職則。

宋克成在漫長的守墓歲月裡,形成了祭祀的習慣,平時把墓園打掃乾淨,每個月祭祀三次。如果遇到有人前去祭拜,他就為前去祭拜的人帶路,順便向他們講述關於那位丞相的故事。

現在,宋克成已經老到再也無法做守墓人了,因為他的兒子不在家,所以,守墓的責任就交給了他的兒媳。從上世紀八十年代開始,宋克成守墓人的身份已經得到了國家的認可,後來還專門為他頒發了相關的證件,也開始享受正規的工資待遇了。

圖片來源於網絡:打掃墓園

到了二零零四年,政府部門對這座墓進行了擴建,使那一段故事繼續傳頌下去。

除了虞允文的墓以外,成吉思汗的墓也有專門的守墓隊。成吉思汗死前曾經留下過遺言,讓後代把他的衣冠冢葬到鄂爾多斯高原。他的後代在他去世後遵從了他的遺願,並且專門把他的警衛隊調去做守墓人。

這些守墓是人達爾扈特人,這支隊伍無需做別的事情,只需要守好可汗的墓,並且做好祭祀工作就可以了。他們一輩子都只能穿素衣到墓園,而且還是蒙古服。

不過,他們在平時還是享受正規的薪資待遇的

圖片來源於網絡:成吉思汗的墓

明朝的袁崇煥死後,他的部下把他的頭顱帶回老家安葬。這位部下姓餘,他安葬好了袁崇煥以後,讓自己的家人守墓。

僅僅是這位姓餘的部下一句話,他的家人世代都成了守墓人,一直傳到第十七代時,才沒有繼續守墓。餘氏夫婦曾經到處走動關係,總算得到機會,把袁崇煥的墓園保護了起來。

可是這座墓園受到保護以後,就再也不能住人了,所以,他們才不得不離開自己住了那麼久的墓園。

圖片來源於網絡:袁崇煥的墓

現在,墓園已經不能再隨意建造了,同時也不再需要守墓人了。那些一代又一代的守墓人,就像是曾經的夢境一樣,悄無聲息的入夢,讓人驚動了一下以後,又悄然離開。

文章作者:大慧

整篇圖文由大咖說史工作室團隊製作!

相關焦點

  • 俠義家族守墓17代!81歲為人盡義、為歷史守魂的她去了!
    1一個人,一個女人,為390年前故去的一位明朝將軍守了一輩子的墓,無怨無悔,她所求的,究竟是什麼?一個家族,一個偏將的家族,代代相傳,為這位將軍守墓,整整守了17代,支撐這個家族的,究竟是什麼?昔日袁崇煥羈難之時,他手下一位姓佘的義僕冒著滿門抄斬的風險,滿含悲憤地將掛在旗杆上的袁崇煥的頭顱取下來,埋葬在自己家中後院,並囑咐家人死後將自己埋在袁崇煥身旁,世世代代為其守墓。這個埋葬袁崇煥的地方,就是如今的北京廣渠門內廣東義園。而這位義僕,也即佘幼芝女士的17世先祖。
  • 懷寧李氏家族28代為明代將軍柳升守墓600年 只為秉承祖訓
    一塊碑、一座墓,安葬了一位驍勇名將。28代人、600多年,守定一片忠心耿耿的英雄大義。為了一個世代相傳的祖訓,安慶市懷寧縣清河鄉柳林組李氏家族28代恪守諾言,為明代將軍柳升看管侯墓。17歲時,李達節從父親肩上接過重擔,50年來,為細心照看墓園,他鮮少出遠門。
  • 虞允文墓的守墓人,祖輩已經看守八百年,還有不一樣的待遇
    這是因為虞允文有一個流傳了十幾代的家族為他守墓,哪怕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他們都沒有放棄過祖輩留下的諾言。你可知道這背後的故事?幸好當時的皇帝,為虞允文安排了守墓人。而守墓人代代相傳,到現在已經是第十三代守墓人宋克成了。他們一家都住在眉山市仁壽縣虞丞鄉丞相村。
  • 467年,浙江「神秘」家族世代守護一座明代墓!
    我媽喘著粗氣,說有八九個人,都是外地人。大家趕緊跑到旁邊的墓地,正中間的那個墓,從上方被挖開了,砍刀、鋤頭還留在現場。一塊墓誌被挖了出來,但盜墓賊不識,扔在一邊。這是墓主的兒子親自為父親寫的墓誌。因為發現得早,沒有其他損失。報警之後,人們又把墓誌回填,完好如初。
  • 末代守墓人:背負歷史重擔390年
    第17代守墓人佘幼芝和丈夫焦立江搬到了石景山,倆人年歲漸老、疾病纏身,但經常換乘兩班公交車來看墓祠,掃掃落葉,澆澆水,有時也給遊客講講歷史。2020年8月,佘幼芝在京去世,享年81歲。一位美國記者採訪她之後寫下,「美國立國才兩百多年,你們佘家卻為一個人守墓三百多年,這樣的事情,只有在中國才會發生。」
  • 藏於北京的神秘守墓家族,保護古墓長達390年,牢記祖宗3大遺訓
    前言:在許多人印象中,只有犯了錯,才會當守墓人,主要任務就是去看守陵墓。而在現實生活中,其實是有許多守墓人的,他們默默無聞,恪守祖訓,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今天,帶大家認識一位袁崇煥墓的守墓人。據澎湃新聞8月14日消息,坐落於北京崇文區的袁崇煥墓祠,一位名叫佘幼芝的守墓人因病去世,享年81歲。需要強調的是,佘幼芝是袁崇煥第17代守墓人,從1630年袁崇煥去世後,到今年的2020年,佘氏家族為袁崇煥守墓長達390年,家族世代子孫謹記祖訓,默默無聞地守護袁崇煥墓,從而避免了盜墓賊染指。
  • 《FGO》格蕾:二世的內弟子 布拉克莫亞守墓人
    雖然對以上言論一直不滿不過也不想對此進行評論,但在事件薄12話漫畫圖透出來後,還是發了這個帖子,順便把以前一些對于格蕾的猜想與感想一起發一下。格蕾的故事請詳見二世事件薄與FL,這樣或許能有更多的人去看事件薄。 關于格蕾家族祖先何人的猜想在事件薄第六卷第七卷中,主舞臺放到了格蕾出生的村子,也寫到了一些這個村子的來歷。
  • 三代接力為11位紅軍烈士守墓80多年
    此後,羅開穢與其兒子羅守福、孫子羅本光,三代人接力為11位紅軍烈士守墓,已堅持80多年。 「他們為了貧苦人過上好日子,連名字都沒留下」 3月27日一大早,春雨初霽。今年67歲的羅本光拿著竹掃帚、水桶和毛巾,向離家20米開外的中國工農紅軍白果市革命烈士陵園走去。 門樓下,羅本光開始灑掃。
  • 誰說女子不如男 《銀之守墓人》手遊最強女英雄推薦
    在《銀之守墓人》中除了有陸水銀、鐵墓真、黑虎等強大的男性角色以外,還有眾多非常強力的女性角色,她們用漂亮的外形以及更為強大的技能來完美詮釋了「誰說女子不如男」這句話。今天小編就來帶大家了解一下遊戲中那些強力的女性英雄吧!看看這些萌妹子和女孩子,哪一個會是你的「盜團」人選!
  • 神秘守墓大爺,世代隱瞞不敢道出墓主身份,是誰?令他這麼謹慎
    有的家族連續幾代都保護著同一處墓地,絕不會走漏半點關於墓室的消息。就像《送徐州張建封還鎮》中說的:「忠誠在方寸。」很多時候我們檢驗一個人的信念並不在於他完成了多麼驚人的壯舉,而是他在細微之處所展現出來的正直品質。墓主挑選守墓人時,往往十分看重他們在道德、忠誠等方面的表現,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成為優秀的守墓人。
  • 【烈士紀念日】守墓筆記:一諾一生,憶英魂情不消
    他們,就是我們今天文章的主角:一群與烈士為伴的守墓人。——編者 一、軍中守墓人:陳俊貴、歐興田1.天山腳下的守墓老兵:一個饅頭,一生守候兩人1984年在遼寧老家結婚,1985年來到陵園守墓,30多年的時光裡,妻子孫麗琴付出了一個普通女人難以想像的大愛。
  • 蚩尤之墓:坐落在河北涿鹿縣,守墓人世代守候,專家都不得靠近!
    不過,對於這個意義還有其他不同的說法,就是蚩尤並沒有死,而黃帝將蚩尤的頭像掛在旗子上是為了震懾其他部落。蚩尤去世以後的墓地所在處不管外界如何進行猜測,歷史中,蚩尤在涿鹿之戰中,確實已經被黃帝和炎帝打敗,還因此身首異處。
  • 百年家族的秘密:林乾講曾國藩家訓
    百年家族的秘密:六朝何事?比較奇怪的是,不僅曾國藩很熱,曾家的某某後代今天如何如何也成了社會上津津樂道的話題,這就導致了在絕大多數人沒有機會治國、平天下的今天,熱點順其自然地轉移到「修身、齊家」的問題上去了,市面上說曾國藩組建湘軍、辦洋務這些事情的書,遠不如《曾國藩家書》、《曾國藩家訓》或類似主題熱銷,一如作者所著的《百年家族的秘密》,這種熱潮讓芸芸眾生做起了「成為一家之曾國藩」的美夢,仿佛認真研讀一番再把這些教條用在下一代身上就又開啟了一個長盛家族
  • 鳳臺丁集鎮祖孫三代守望相助,為英烈守墓70載
    這裡長眠著為解放全中國而英勇獻身的14位革命烈士。置身其中,人們時刻被長眠於此的革命烈士的大無畏精神而感染,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誡著我們:歷史不容忘記!70年來,英烈們能夠安然長眠在板張集這個小村旁,得益於李文傳一家祖孫三代。他們一片丹心護忠魂的故事,只為一句承諾70年的堅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心路。
  • 天神守護的風水寶地和一個家族七百年的興衰史
    真相是因果善惡業為根本,風水為緣起之顯現,且這一切的背後有法界正神的管轄安排,他們是因果的執行者。故你若精學風水卻不學佛信因果,不知善惡之業報,還是未臻究竟。在《庸庵筆記》中,論述了一個家族七百年的興衰史與風水之關係,如下為其內容,由於是文言文,我略作簡譯。
  • 清代名臣張鵬翮後人遷居守墓 9代人延續300年住在墓地附近
    康熙贊之「天下廉吏,無出其右」,雍正更讚譽其「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小渡鎮紀委書記藤忠告訴成都商報記者,今年3月,重慶市潼南區已經著手規劃,將張鵬翮墓打造為「廉政文化教育基地」。張鵬翮故居遂寧市蓬溪縣金橋鎮翰林村,葬於潼南區小渡鎮月山村。
  • 鑫晨星財富研究院探訪羅斯柴爾德家族莊園,揭開傳承八代的家族密碼
    羅斯柴爾德家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之一。他們是猶太人商業智慧與政治、資源完美融合的榜樣,更是家族傳承的典範,二百多年的積澱,傳承至第八代,依然長盛繁榮。在19世紀的歐洲,羅斯柴爾德幾乎成了金錢和財富的代名詞。這個家族建立的金融帝國影響了整個歐洲,乃至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
  • 北京西甘池王爺墳,一個家族十幾座大墓,原來還是鐵帽子王
    多羅順承郡王家族始於愛新覺羅勒克德渾。勒克德渾,是清太祖努爾哈赤曾孫、禮親王代善之孫。勒克德渾的父親為代善第三子薩哈璘,薩哈璘兼通滿、漢、蒙古三種文字,屢建戰功,崇德年間病死,追封和碩穎親王,勒克德渾是其第三子。順治五年(1648)因戰功封順承郡王,順治九年(1652)薨世。順承郡王世爵共傳10世,15王,其中3人被奪爵。
  • 清朝滅亡百年,還有守陵人?祭祖時穿龍袍,百官跪拜
    國之大事在戎在祭後代用來供奉,祭祀祖宗的陵墓和祠堂是神聖的,它承載了一個家族的歷史和文化沉澱,也是彰顯一個大家族的榮光所在,而祠堂的守陵人卻多半是族中犯了大錯的人,守墓是為了向祖宗慚悔自己的過錯,靜心悔過,被貶守陵的罪人也不可能再重返家族了。
  • 淮南烈士陵園守護者:祖孫三代守墓70載 丹心一片護忠魂
    這裡長眠著為解放全中國而英勇獻身的14位革命烈士。置身其中,人們時刻被長眠於此的革命烈士的大無畏精神而感染,它無時無刻不在告誡著我們:歷史不容忘記!70年來,英烈們能夠安然長眠在板張集這個小村旁,得益於李文傳一家祖孫三代。他們一片丹心護忠魂的故事,只為一句承諾70年的堅守,照亮著我們前行的心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