館藏文物兩次出現在拍場謎團待解?律師說法

2020-09-22 藝術之談

日前,四川省圖書館關於「館藏文物現身廣東某拍賣行」的一紙說明,使得文物管理的討論再一次被推到了輿論的風口浪尖。目前,除了拍品委託藏家之外,涉事拍賣行也已發出相關聲明。儘管目前事件發展大致清楚,相關文物古籍也已被警方控制,但對於2004年的被盜文物是如何出現在2005年的拍賣會上?當年順利拍賣,四川省圖書館當年卻未能發現?為何「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上並未能查到相關文物備案,並使得該文物再一次出現在拍賣(圖錄)上?為什麼信札沒有任何館藏印記?種種謎團仍有待解開。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廣東崇正2020春季拍賣圖錄「古逸清芬 信札 古籍 文獻」封面


被盜的「一卷書」,兩次出現在拍場?

記者通過網絡檢索,發現2004年,就有題為《省圖書館失竊!貴重書籍被盜?》的媒體報導,報導中介紹,四川省圖書館保衛科負責人謝兵稱「確有館藏書籍失竊一事。據他介紹,被盜的只是一卷書,並非大量文物古籍。」

在近日發出的《四川省圖書館關於「館藏文物現身廣東某拍賣行」的相關說明》中,也證實了這一點,在日前崇正拍賣圖錄出現的「清寂翁林思進和他的友朋書札」正是2004年失竊的那「一卷書」。

但讓人意外的是,記者通過網絡拍賣記錄檢索得知,該文物古籍並不是第一次出現在拍場,早在其被盜後不到一年,即2005年6月30日,便於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下稱:上海崇源)春拍以「《魚雁集》叢札(無圖)(一套六本)」名字現身拍場,拍品說明中寫道:「內涵晚清民國間經學家、書畫家、政界要人、社會名流達75家之多,近200餘通信札手卷……」該藏品最終以30.8萬元拍出。

日前,廣東省文物局也向媒體回應廣東崇正拍賣舉辦此次文物拍賣前,確已按規定提出審核申請,並由該局批覆、備案。

但談及避免以後有同類事件發生時,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許習文向收藏周刊記者再一次強調,「藏家們委託上拍的時候,一定要說明並保證藏品來源合法,我們的委託合同第一條就有這樣的要求。」

■廣東崇正2020春季拍賣圖錄 黃賓虹 致林思進信札


200通信札分拆上拍,是一種商業策略行為?

1938年,西南大儒林思進將黃賓虹、謝無量、陳寶琛、廖平等76位名人寫給他的200通信札彙編整理為六冊,親自題籤,是為《魚雁集》。但這次《魚雁集》並沒有以整體面貌上拍,而是被拆解為45件(組)分別釋出。

為何藏家要分拆上拍?學者梁基永分析表示,「這完全是一種商業策略行為,畢竟200通信札通信人並非同一個,如果按完整一本進行拍賣,很難以合適的價錢找到合適的買家。」同時,他進一步分析,「目前平均一件估價在一萬元到兩萬元之間。如果全部順利成交,可能最終總價在300萬元左右。如果按照整本上拍,能賣出過百萬元的機率很小。」

業內觀點

完全由買家承擔風險與損失不合情理

藝術市場評論家牟建平介紹,在藝術行業中,盜贓物出現在市場的事例時有發生,除了機構文物書畫被盜,畫家丟失的作品在拍賣場上也屢有出現。目前,涉事藏品已經被公安機關控制,對於這次事件拍賣行和藏家或許均蒙受一定程度的損失。牟建平認為,「目前《拍賣法》似乎沒有明確界定這類事件中,買家的損失由誰來承擔,拍賣公司付出的成本誰來買單。如果完全由買家承擔該被盜文物的風險與損失,有點不合情理。未來應該有行業法規來確定。」

牟建平認為,「《魚雁集》為何沒有進入『中國被盜(丟失)文物信息發布平臺』?這一點令人匪夷所思。」

然而,藏家因為在2005年通過上海崇源拍賣購得藏品,目前該藏品被認定為「贓物」,藏家是否可以通過上一拍賣行一訴究竟?對此,牟建平認為,「因為《拍賣法》第六十一條規定,『拍賣人、委託人在拍賣前聲明不能保證拍賣標的的真偽或者品質的,不承擔瑕疵擔保責任。』所以,要追訴上一家的責任,恐怕又是另一個複雜的環節。」

但同時作為收藏業內人士的梁基永則認為,為最大限度地保障參與藝術品拍賣市場的買家利益,這次事件目前「最理想的結果或是由四川省圖以2005年的成交價格購回藏品。」

有趣的是,雖然在「天眼查」的公開資料上,仍能看到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的信息。但記者通過雅昌網絡檢索發現,在2015年之前,該公司的拍賣活動仍算頻繁,但在這一年發布「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有限公司特別聲明」後,卻從此再無拍賣信息,儘管在聲明中明確寫道「將不會停止藝術品拍賣業務」,而日前澎湃新聞發現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已於2017年收回上海崇源的拍賣經營許可證。

■廣東崇正2020春季拍賣圖錄 謝無量 致林思進信札


法律聲音

廣東天穗律師事務所劉鋒律師、黃清坤實習律師:

文物保管部門應加強文化保護措施

《物權法》第107條對「遺失物」的所有權轉移及處理作了明確規定,而第112條只對遺失物做出規定,未對「盜贓物」作出規定,由此法律界觀點不一。

我們傾向的觀點是首先應對該批信札的所有權取得合法性進行分析,是否屬於「盜贓物」,本案中現藏家是在2005年通過拍賣的方式在支付了價款後佔有這批信札的,但是由於四川省圖書館早已報案,這批信札屬於「盜贓物」,涉及刑事犯罪,並不適用《物權法》中關於「善意取得」的規定,根據《刑法》第六十四條之規定:「犯罪分子違法所得的一切財物,應當予以追繳或者退賠。」同時因該批信札屬於國有文物,性質特殊,應優先適用《文物保護法》的相關規定予以保護和評價,涉案信札屬於《文物保護法》第五十一條規定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不得買賣的國有文物。因涉案信札屬於法律上禁止買賣和轉讓的文物,現藏家無法通過拍賣的方式取得該批信札的物權。

根據四川省圖書館發表的聲明,其在該批信札被盜後,向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上報,並即刻向公安機關報案,履行了公示義務,其有權要求現佔有人返還原物。而現藏家的損失應向拍賣藏品的機構要求賠償,拍賣機構有義務對拍品的合法性和權屬進行審查,且是嚴格審查,至於拍賣機構稱與委託拍賣人籤訂的拍賣合同,委託人保證藏品的合法性和權屬無爭議,是雙方約定,只對雙方有效,不能對抗第三方,拍賣機構更不能以此免除自身的審查義務。

我們建議,文物保管部門應該切實加強文化保護措施,同時在文物出現被盜、被搶等情況下及時向公安機關報案,向文物主管部門報備,在報刊、網際網路上發布公告,盡到公示義務;文物拍賣企業在文物拍賣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相關的程序規定,藏家在購買時也應問詢和了解拍品的合法性,明確各方責任與義務,以免出現權責不明的情況發生,引起紛爭,甚至造成重大經濟損失。

相關焦點

  •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現身廣東崇正春拍?警方已介入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9月13日推出系列春拍,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其中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中,發現了部分拍品是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對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這次拍賣的拍品中為何會出現館藏文物?後續會如何處理這批文物?
  • 《燃燒》開始燒腦:三謎團待解,楊衡是許家骨血,男主願望永落空
    不過,故事走向也都隱藏在細節中,如今看來,劇中還有三個謎團待解,而楊衡的生父,不是楊三水,也肯定不是被害人許廣義,楊衡極有可能是許家的骨血,而男主高風的一個願望,恐怕也會永遠落空。該劇是由陳育新執導,由經超、張佳寧領銜主演,奚美娟、鄔君梅、譚凱、張志堅、劉敏濤、馮雷、湯鎮宗、杜志國等出演的一部現代懸疑刑偵劇。
  •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現身拍賣行?警方已介入
    央廣網成都9月12日消息(記者周益帆)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9月13日推出系列春拍,近日有媒體報導,在其中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中,發現了部分拍品是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
  •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被盜 如今現身拍賣行?警方已介入
    博物館、圖書館和其他文物收藏單位對收藏的文物,必須區分文物等級,設置藏品檔案,建立嚴格的管理制度,並報主管的文物行政部門備案。這次拍賣的拍品中為何會出現館藏文物?後續會如何處理這批文物?,官方估價在1萬-8萬元不等,這些信函屬於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應存於四川省圖書館。
  • 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現身廣東某拍賣行?警方已介入
    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正)即將於9月13日開拍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本應是一個平常的拍賣活動,沒想到其中部分拍品在網絡引來了質疑:拍賣品中,部分致西南名儒林思進的信札是四川省圖書館(以下簡稱:省圖)的館藏文物。館藏文物為何會出現在拍賣行?
  • 紅星調查|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現身廣東某拍賣行?警方已介入
    廣東崇正拍賣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崇正)即將於9月13日開拍的「古逸清芬·信札古籍文獻」專場,本應是一個平常的拍賣活動,沒想到其中部分拍品在網絡引來了質疑:拍賣品中,部分致西南名儒林思進的信札是四川省圖書館(以下簡稱:省圖)的館藏文物。館藏文物為何會出現在拍賣行?
  • 關於四川省圖書館館藏文物被拍賣
    9月13日,在廣州的一場拍賣上,人們發現一件拍品是屬於四川省圖書館的館藏文物,雖然相關拍品已經撤拍,情況也在進一步調查中,但人們的第一反應可能還是有人監守自盜。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監守自盜會是什麼罪呢?
  • 四川省圖失竊文物15年後險被二度拍賣 四川省圖:拍品已撤拍
    「針對不同聲音,廣東崇正本著負責的態度,經研究決定,第一時間對《古逸清芬》專場圖錄731號-776號拍品進行撤拍。故《古逸清芬》專場圖錄731號-776號拍品沒有出現在預展現場,也沒有進行拍賣。」三天後,四川省圖發布聲明稱,該館於8月29日「第一時間知悉……立即於8月30日上報文化和旅遊廳、省文物局並即刻報案……林思進相關拍賣品已於9月10日撤拍,並由公安機關暫扣。」
  • 邱寶昌律師,我是您最後的採訪者嗎?
    昨晚,驚聞中國消費者協會專家、北京匯佳律師事務所邱寶昌律師因突發疾病於日前去世。讓我難以置信!看著剛印刷出來的《中國收藏》雜誌10月刊,我的思緒不由得回到了十幾天前。那是9月17日,為了本期雜誌的一個新聞選題,我採訪了邱寶昌律師,那是我與他的第一次採訪。
  • 《唐人街探案》張鈞甯上線,唐探宇宙再添1人,3個謎團待解
    目前網劇版《唐人街探案》已經更新過半,仍有3個腦洞待解! 謎團1:「曼陀羅之舞」真兇到底是誰? 按說這種說法是合情合理,可以站得住腳的。但是,看似天衣無縫的推理實則也存在漏洞。倘若阿溫也不是真兇呢?真兇如果是獨眼查雅呢?
  • 「文物鑑賞」上海博物館的館藏精品——璽印
    唐武則天時期,因覺得「璽」與「死」近音(也有說法是與「息」同音),遂改稱為「寶」。唐至清,沿舊制,而「璽」、「寶」並用。根據遺物和歷史記載,至少在春秋戰國時已出現,戰國時代已普遍使用。起初只是作為商業上交流貨物時的憑證。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印章範圍擴大為證明當權者權益的法物,為當權者掌握,作為統治人民的工具。文字形制隨時代變遷,風格各異。印章的出現和使用,一般認為始於春秋戰國之間;先秦及秦漢的印章多用作封發對象、簡牘之用,把印蓋於封泥之上,以防私拆,並作信驗。
  • 甘谷縣博物館館藏精品文物圖片展在大像山景區舉辦
    中國甘肅網5月21日訊5月15日上午,在第44個「世界博物館日」來臨之際,甘谷縣博物館在大像山景區舉辦了館藏精品文物圖片展。此次展覽精選了陶器、石造像、玉器、銅器等館藏精品文物圖片展板共計30張,來到甘谷縣大像山景區,結合廣場LED顯示屏播放的紀錄片《中國影像方志——甘肅甘谷篇》,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朋友呈現了一場精彩的文化盛宴。講解員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每件文物的文化內涵及其形成的歷史背景,現場講解甘谷縣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像山石窟和毛家坪遺址。
  • 4月20日-37.63美元/桶油價有很多謎團待解,子彈還需飛一會
    文件編號:A208/0217刊發時間:2020年4月27日4月20日-37.63美元/桶油價有很多謎團待解,子彈還需飛一會4月20日的負油價震驚了全球,大量謎團待解。作為全球最大的實體產業,加之交易中的具體操作特點,本次負油價應該是千古絕唱。
  • 名副其實的文物大市!濟南國有館藏文物達20餘萬件
    名副其實的文物大市!濟南國有館藏文物達20餘萬件 2020-12-25 14: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四川省圖回應館藏文物被拍賣:失竊的!20多年前,山西也有一批名人...
    目前, 相關拍賣品已於9月10日撤拍, 並由公安機關暫扣。同時,採取緊急措施,徹查書庫安全隱患,安裝監視系統,增加保衛力量;並且對於工作中存在的問題認真整改,從管理制度、設施設備等方面加強館藏文物保護。 「這麼多年,省圖一直密切追蹤這批文物。2005年,這批文物第一次被拍賣時,由於當時網際網路並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所以當時並未注意到這批藏品的拍賣信息。」
  • 跨越時空天津博物館看館藏文物
    「5G智能互動體驗展」契合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致力於平等的博物館:多元和包容」的主題,以天津博物館5G網絡全覆蓋為支撐,通過5G+混合現實(AR+VR)、CG等數字互動技術,對天津多元而包容的歷史文化進行全新展示,讓文物和歷史生動「復活」。
  • 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文物中曠世奇珍數不勝數
    館藏文物中曠世奇珍數不勝數。最為遊客爭睹的,要數國寶西周毛公鼎、翠玉白菜和肉形石了。臺北故宮,珍品多到讓人震驚!裡面不能拍照,但是我知道裡面有好多曾經出現過在歷史書上的古董!「北京故宮一百五十萬件藏品,不乏珍品;臺北故宮五十萬件藏品,件件珍品。」朱老師如是說。
  •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2020...
    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館藏文物一體化防震關鍵技術研究」項目組2020年度總結報告會暨技術交流會成功召開 2020-11-30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甘肅省博物館「鎮館之寶」——十大經典館藏文物
    不過講解員「小姐姐」自始至終只對一件文物,提到「鎮館之寶」四個字。這就是世人皆知的「銅奔馬」,以前曾被叫做「馬踏飛燕」。甘肅省博物館最具特色的兩個展館就是「絲綢之路」展和彩陶展。這十大經典(或者說十一大)館藏文物有八件出自「絲綢之路文明」展廳。
  • 博物館大揭秘:德陽究竟有多少件館藏文物?五位數!
    有人說要想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文化最好的方式就是參觀博物館說到博物館你知道咱德陽有多少個嗎又有多少館藏文物全市共有不可移動文物1436處,各級文物保護單位159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8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110處。館藏文物1.4萬餘件(套),其中珍貴文物4530件(套)。全市文物的保護利用情況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