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儒家的創始人孔子誕生曲阜,宋仁宗封孔子後代為衍聖公

2020-12-20 唯心史官

曲阜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中國著名的禮儀之鄉。

商代時,曲阜名「奄」,商王南庚曾遷都於此。

周代時,曲阜為分封國魯國的都城。

隋開皇十六年(596),才定名為「曲阜」,沿用至今。

自遠古時代起,曲阜便是東方文化的重要發祥地。

春秋末年,儒家文化的創始人孔子誕生於此。

曲阜因孔子和儒家文化的成就而享有盛譽,保留著眾多的文物古蹟,其中以由孔廟、孔府與孔林組成的「三孔」建築群最為著名。

1994年,三孔建築群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孔子像

孔廟是祭祀孔子的廟宇,原址為孔子的故居。

孔廟始建於公元前478年,經過歷朝歷代的不斷擴建,成為規模宏大的建築群。

孔廟是中國境內現存規模僅次於北京故宮的巨大古建築群,佔地近10萬平方米,現存古建築100餘座,是中國古代大型祠廟建築的典範。

孔廟的大門稱「欞星門」,欞星即靈星,又稱「天田星」,主農事。古代帝王祭天前都要先祭靈星,以欞星門作孔廟大門,意為尊孔如同尊天。

進門後有兩座石牌坊,南為「太和元氣」坊,取意孔子的思想學說如同上天化育萬物樣;北為至聖廟坊。

太和元氣石碑坊

東西兩側還有兩座互相對稱的木牌坊,額枋上分別題「德侔天地」和「道冠古今」,頌揚了孔子對中華民族的深遠影響和傑出貢獻。

穿過聖時門、弘道門、大中門和同文門,便進入孔廟的建築群區。

首先是一座兩層閣樓——奎文閣,是孔廟的藏書樓。

此閣原為珍藏孔子遺著和皇帝御賜書籍的場所,是中國最早的大型圖書館之一。

奎文閣後是大成門,兩者之間的院落還分布著著名的十三座御碑亭。

大成門內是孔廟的主要建築區,包括大成殿、寢殿、聖跡殿等。

這些建築貫穿在一條南北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布局嚴謹。

奎文閣

大成殿是孔廟的核心建築,殿內正中供奉著近兩人高的孔子彩繪塑像,兩側為顏回、曾參、孟軻等十二哲人的塑像。

此殿始建於宋天禧元年(1017),經明代重建、清雍正二年(1724)再建成現狀。

大成殿建在兩層石砌高臺上,面寬九間,進深五間,重簷歇山頂,覆黃色琉璃瓦,其規制相當於故宮的保和殿。

殿前的10根外簷石柱十分醒目,每根石柱上面都刻有兩條巨龍,飛騰於雲濤之間。殿前神道中央建有「杏壇」亭,相傳是孔子講學的地方。

大成殿後為寢殿,供奉孔子的夫人,兩側廡殿則供奉孔子的弟子及歷代先賢名儒。

寢殿後為聖跡殿,殿中有孔子周遊列國的線刻石畫120幅。

御碑亭

孔廟內還保存有2000多塊古代碑刻,上面刻有中國歷代皇帝、大臣或文人雅士的題詞,堪稱中國古代書法、繪畫和雕刻的藝術寶庫。

孔府位於孔廟東側,是孔子嫡系長孫居住的府邸。

漢代時,皇帝開始祭孔,同時孔子的子孫也被封爵。

到宋代時,為了使聖裔繁衍,世襲不斷,宋仁宗改孔子後代的封號為「衍聖公」,這一封號承襲了孔家32代,歷時近900年,故孔府又稱「衍聖公府」。

隨著孔家地位的上升,孔府的規模越來越大。

經多次增修和擴建的孔府佔地75000平方米,前後有九進大院,擁有廳堂樓殿460餘間。

大成殿

孔府的布局遵循中國傳統的前堂後寢制度,前面是官衙,後面是私宅。官衙由三堂六廳組成,酷似故宮的三殿六部;私宅建築富麗堂皇,其後還有一座清幽雅致的後花園。

孔林又稱「至聖林」,是孔子及其子孫的墓地,位於曲阜城北1千米處。

漢代以後,隨著儒家地位的不斷提高,歷代皇帝不斷頒賜祭田、增建殿堂,形成了一座規模宏大的家族墓地。

孔林佔地面積達200萬平方米,四周垣牆長達7.25千米。

孔林內植有多種樹木,鬱鬱蒼蒼,孔子及其子孫的墓掩映在樹木之中。

此外,林內還有60多座樓亭殿堂,2000餘尊精美的石人石獸和上千塊碑碣,構成了一座木石合一的大型陵園。

相關焦點

  • 孔子的後代,都什麼待遇?
    孔子的孫子子思,是儒家思想的重要傳承者;子思後代子慎,曾擔任魏國國相;子慎兒子孔鮒,曾在陳勝手下擔任博士,策劃了著名的「魯壁藏書」事件,孔鮒弟弟子襄,漢惠帝時擔任博士;子襄後代孔安國,漢武帝時擔任博士,備受武帝寵信。
  • 孔子是大成至聖先師,憑什麼他後人也被尊稱為衍聖公?答案沒那麼簡單
    眾所周知,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時期,中國出現了一位偉大的教育家,哲學家,文學家,思想家,他就是大成至聖先師孔子,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子提倡統治者應該施行仁政,推行教化,
  • 曲阜孔廟揭秘孔子桃花運約會南子!衍聖公臨產政府派軍隊保護產房
    ●歷代衍聖公衍聖公,為孔子嫡長子孫的世襲封號,始於1055年(宋至和二年),歷經宋、金、元、明、清、民國,直至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為止。冊封孔子後裔始於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十二年),封孔子的第8世孫孔騰為奉祀君,自此孔子嫡系長孫便有世襲的爵位,之後的千年時間裡,封號屢經變化,直至1055年(宋至和二年)改封為衍聖公,曾一度改為奉聖公,後又改回衍聖公,後世從此一直沿襲封號。1935年(民國二十四年),民國政府取消衍聖公稱號,改封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
  • 真正的「富N代」:孔子的第77代後裔,出生時由政府出兵保護
    富N代,孔子的後人小孩的名字叫孔德成,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孔德成是誰,但他的祖先,卻是無人不曉無人不知的。1920年2月23日出生於山東曲阜的孔德成是「聖人」孔子的後人。為什麼孔子的後人就能得到如此大禮相待,這就要從孔子說起了。
  • 孔子後人如何?後代的生活揭秘
    後代的生活揭秘在中國,有一個人被稱為是聖人,雖然有些誇張的感覺,但是孔子對於歷史的影響價值都是有著非常非常大的作用和貢獻,中國流行了千年的儒家文化說到底也是孔子搞出來,而其孔子在教育上思想上對後世教育形成也是有著太多的推動作用,在如今的世界上也被尊稱是十大名人之首,但是作為一個春秋戰國時期的人,孔子距離我們真的是太多遙遠了,所以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孔子的後代子孫
  • 孔子家族往事
    當消息傳開時,整個曲阜震動了,隨後,曲阜全城開始燃放鞭炮,北洋政府也下令在曲阜鳴放13響禮炮,以慶祝「聖裔不輟」。 同年6月,當這位被命名為孔德成的嬰兒滿百日時,北洋政府總統徐世昌特地下令,封襁褓中的孔子第77代孫孔德成為襲封第31代衍聖公。
  • 孔子的嫡傳後人早已不在曲阜,孔氏嫡長子孫,何時在南方扎了根?
    山東曲阜,泰山腳下,是聖賢孔子正宗家廟的所在地,這恐怕是盡人皆知的事情了,肯定有不少朋友還專程去孔府家廟參拜遊覽過。既然宗廟在曲阜,那麼按照儒家禮教的老規矩嫡長子繼承制,看守家廟的,不用問一定是孔子他老人家嫡長孫的後人。
  • 歷史上,最早開辦私人學校的,是孔子嗎?
    春秋時期,天下動蕩,周王室衰微,大權旁落,諸侯爭霸。周王廷的部分官員開始謀一條退路,一部分走向民間,另一部分投奔了各諸侯國,替各諸侯王服務。這樣各諸侯國國朝廷趨於飽和,本國官員的生存空間受到擠壓,也只能走向民間,這就使得民間文化開始興起。
  • 曲阜歷史名人,最後一位竟是「建安七子」之一!
    這裡不僅歷史悠久,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孔子:孔子,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中國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後世尊稱其為「大成至聖先師」,並沿用至現代。
  • 孔子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尊奉為天縱之聖,他的童年遭遇了什麼?
    孔子——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孔於(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山東曲阜人。春秋後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的創立者,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 一國三聖,孔子、墨子、莊子的關係是什麼?
    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爭鳴,百家蜂起,思想學術流派如雨後春筍般湧現,眾多學說豐富多彩,而儒家、墨家、道家更是其中的代表,這三家的創始人也被後世稱聖,為後世所敬仰,今天我們就來扒一扒這三家創始人的隱秘關係。孔子,子姓,孔氏,名丘,魯國陬邑(今山東曲阜)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夏邑),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稱為「文聖」,晚年修訂六經,去世後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被記錄下來,整理編成《論語》。漢武帝時,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自此儒家思想成為我國古代的主流思想,歷朝歷代對孔子的加封的封號包括:褒成宣尼父、褒尊侯、大成至聖先師等。
  • 孔子的一生,是偉大的一生
    生日:公元前551年9月28日。祖籍:宋國,先祖:商湯。商朝滅亡後,周分封天下,商紂王庶兄微子啟被封於商丘(商朝國都),建立宋國。山東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合稱「三孔」,是孔子的故居、講學和家族墓地,為世界文化遺產,全國AAAAA風景區,與北京故宮、承德避暑山莊並列為中國三大古建築群
  • 孔子後人現在還享受衍聖公待遇嗎?
    但,有這麼一個家族,始於宋至和二年(1055年),歷經宋、元、明、清、民國,長盛不衰,它便是孔子嫡系子孫的「衍聖公」家族,歷經八百餘年,直至1935年,國民政府改封衍聖公孔德成為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止。而這也是孔子後人的「衍聖公家族」,之所以能成為中國歷史上繁榮時間最長的家族的主要原因。只要統治者還用儒家思想治國,那麼衍聖公家族就不會衰落。但,隨著辛亥革命的爆發,延續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被推翻,沒有了皇帝,儒家學說的衰弱也成為必然。
  • 孔子與儒家的介紹
    孔子與儒家孔子是中國春秋末期偉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公認的世界文化名人之一他繼承和發揚西周的禮樂文化傳統,形成以「仁」為核心的思想,創建了對中國及其周邊國家具有深遠影響的儒家學派。他學而不厭,海人不倦,首開私人講學,是中國歷史上致力於教育事業的第一人。
  • 朱元璋稱帝後,孔子後人稱病不願前往朝拜,老朱如何教育孔家?
    儒家思想,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漢朝開始獨尊儒術之後,孔子作為儒家文化的老祖宗,其子孫後代在歷朝歷代都獲得了極高的禮遇和尊崇。哪怕是蒙古人所建立的元朝,依然需要給「衍聖公」孔家面子。
  • 大成至聖文宣王┃今天教師節,理應說孔子.請讓我給孔子編一份人事檔案.早聽說中國要把教師節改成孔子生日.靴子懸在半空就是掉不下來.
    魯昭公九年(前533),孔子娶丌官氏為妻,次年生子孔鯉。宋真宗時追封「鄆國夫人」,元寧宗時被追封「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明世宗時追封「至聖先師夫人」,後世儒家尊其為聖母。孔廟中的寢殿,即為供奉丌官氏的專祠。 孔鯉:孔子的兒子。春秋末魯國人。丌官氏所生。相傳出生時魯昭公以鯉魚相賜,故取名為鯉,字伯魚。一生無建樹。孔鯉為孔子獨子,先孔子而亡,有子孔伋,孔子後人均為其後。
  • 古代異族入侵,孔子後人衍聖公第一個稱臣,是不是該說真有眼光
    導語:在古代,每逢異族入侵,孔子後人衍聖公總會第一個稱臣,真有眼光 孔子,春秋時期最耀眼的一顆星星,在奔流不止的歷史長河中,多少人連一朵水花都沒有濺起,可又有幾個人和孔子一樣,掀起了滔天巨浪!
  • 儒家創始人孔子,道家創始人老子,那麼法家呢?
    作者:沽酒居士;西元2019、11、29;東元4716;        我們都知道中國有儒釋道三教的稱呼,這大概是從隋唐開始的,其中儒家、道家/道教是中國本土誕生的,佛教則是外來的,而先秦時代的並稱的三家則是道、儒、墨,其創始人分別為老子、孔子、墨子。
  • 孔姓世家:出自商周子姓 孔子七世曾單傳
    四川孔子後裔聯誼會秘書長孔凡兵(孔子第74代孫)介紹說,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第一次修撰的《孔子世家譜》,全譜共4集80冊,重125公斤,記載了約200萬孔子後裔。  孔姓,是一個十分古老的姓氏,又因孔子而聞名天下。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被後世尊為孔聖人。從孔子至今,2500多年過去了,孔姓家族傳承了80多代。
  • 去往孔子故鄉,原來孔子後人還有這種特權
    在爬完東嶽泰山後,本想直接趕往青島,頂著雙腿的抽筋劇痛,在深夜的酒店胡亂翻看旅行攻略,當不斷地把手機地圖放大縮小之時,看到離所在地泰安不遠之處就是濟寧,濟寧的一個縣級市裡面有一處聞名海內外的世界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當然這裡也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偉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故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