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日報訊(記者 楚燕 通訊員羅超)11月14日是聯合國糖尿病日,連日來廈門各大醫院紛紛舉行義診諮詢活動,宣傳糖尿病防治知識。第一醫院內分泌糖尿病科專家在接受採訪時介紹,糖尿病是終身性疾病,糖尿病防治的「五駕馬車」主要包括糖尿病健康宣傳教育、飲食治療、運動療法、藥物治療和糖尿病的自我監測。針對患者最關心的飲食治療和運動療法,專家給出了具體建議。
土豆、紅薯也算主食
很多人以為,得了糖尿病就要餓肚子,其實,糖尿病患者什麼都可以吃,不需要餓肚子,也不需要放棄自己喜歡的食物。人體所需三大營養物質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脂肪,只要合理安排每日攝入食物的種類和數量,控制總熱量,同樣能享受健康美食。
「如果不吃主食,血糖就不會升高」是很多人的誤解。米、面等碳水化合物的升糖作用確實比蛋白質和脂肪明顯,但仍然要吃,只是分量不要太多。
脂肪產生的熱量最高,在家有什麼好辦法控制脂肪攝入呢?專家建議,可用服藥剩下的帶刻度透明小量杯量取10毫升油,或用普通湯匙裝1勺油做一道菜,每人每日的用油量不超過25毫升或2.5勺。
如果愛吃土豆、紅薯、山藥等碳水化合物含量高的食物,通常不要超過拳頭大小,並從主食中減去相應的量。烹調方法推薦燉、煮、煲、清蒸、燴、涼拌,不推薦煎、炸、過油紅燒。外出用餐,儘量不吃自助餐;餐館的菜用油量大,可以準備一小碗熱水,吃前用水涮一涮。
小竅門幫您減少飢餓感
以下小竅門可以幫助增加飽腹感:餐前飲用一杯白開水;用餐時,先吃光蔬菜,再開始吃主食和魚肉類;用餐過程持續20分鐘,細嚼慢咽;餐中根據需要可增加飲水量;餐後儘量將注意力轉移到別處,如出門散步、與家人聊天等。
膳食纖維能延緩食物中糖的吸收,保持大便通暢並減少飢餓感,所以,可以多選擇一些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蔬菜的莖葉、粗糧、燕麥、蕎麥等。
食鹽量每日不超過6克
食鹽量每日不超過6克,約500毫升礦泉水瓶1瓶蓋,伴有高血壓的糖友不超過5克。別忽視了醬油中的含鹽量。有些調味品的熱量很高,如辣醬、甜麵醬、麻醬等,用醋、檸檬汁代替是個不錯的選擇。
推薦作為加餐或零食的食物有西紅柿、黃瓜、蘋果、梨、無糖酸奶、牛奶、蠶豆、青豆等;不推薦薯片、沙琪瑪、糕點、瓜子、花生。
運動最好餐後1小時開始
在家避免長時間坐在電視機前,少用遙控器。經常走動,將散亂的居家用品整理好。外出能爬樓梯就不坐電梯,能步行就少坐車;如果開車就將車停在較遠的停車場。工作中也要避免久坐不動,可以使用小杯子,經常到茶水間打水喝;如果和同事溝通,少用電話,直接走到對方面前。
中老年糖尿病患者最好選擇有節奏、持續時間較長的有氧運動,能帶動全身新陳代謝,幫助消耗葡萄糖,促進心肺功能,如慢跑、騎自行車、跳舞、太極拳、散步。
糖友運動時間也有講究,宜安排在餐後,利於血糖控制穩定。餐後1小時開始運動為佳,此時不易發生低血糖。切記,千萬不可空腹運動。運動後不要馬上洗澡,休息10至20分鐘再洗溫水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