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多個狀元後,發現他們都有一個共同品質,看看你家孩子有嗎?

2020-09-11 夏天說育兒

那些不成功的人經常做事三分鐘熱度,而且一會想幹那樣,一會想幹這樣,總而言之就是不自律。

最近我研究了多個狀元成功的案例,發現他們身上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自律,自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練就出來的,而是通過小時候不斷地練習,直到長大才能養成自律的習慣。

今年華師大唐楚玥高考以725分榮獲第一名,有人在採訪的時候特意問了唐楚玥高考秘訣是是什?唐楚玥曾說道:意志自律很重要。

唐楚玥從小就開始注重意志自律的重要性,所以在小的時候唐楚玥就開始練字,一直練到長大,就是為了鍛鍊意志。所以我認為只要一直堅持一件事情,不管做什麼都會成功的。

再來看看著名企業家柳傳志,他的自律在業界可是鼎鼎有名。由於柳傳志對自己的行為舉止,做事方式都極其嚴格,所以才會每天提前20分鐘來上班,而且柳傳志無論到多晚都會堅持把工作做完在下班,這說明:成功的人基本上都有著自律的品質。

當我們看見各種優秀的案例時,回頭再看看自己與孩子,是不是覺得平時缺少了什麼?如果你經常在家抱怨自己的孩子做事不專心,寫作業拖拉,每天特別懶,一點人生規劃也沒有,那家長就要行動起來。不能只用嘴來抱怨,孩子若是出現這些特徵全是不自律的表現,家長一定要重視起來。

你要明白:一個人的成功與否完全取決於自律。

那麼問題來了,什麼是自律呢?

自律俗話說就是「會做的事情自己做」,說到自律這個話題,家長應當謹記,無論自己的孩子做什麼樣的事都讓孩子自己去完成,家長若是心疼也只能在孩子的背後默默鼓勵孩子,不能插手孩子的事情,不然孩子就前功盡棄了。

自律也是自我約束的一種表現,因為自律才會讓很多孩子都養成了一個好的習慣,因為自律孩子們才會從什麼也不懂的小孩瞬間成長為知書達理的大人,因為自律才是你能帶走的唯一財富。

總而言之自律對於一個人的重要性就像是出門必須穿衣服,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重要武器。

那麼該如何培養孩子自律呢?

1、懂得認識與管理時間

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家長應該幫助孩子懂得認識與管理時間,讓孩子知道時間的重要性。時間是摸不著也看不見的一種奇特物種,但是它能夠一直存留在這個世界上,看著你從小的時候慢慢長大,看著你從大人慢慢變老,所以說讓孩子學會認識與管理時間,孩子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家長可以讓孩子遵循時間去做事,也可以在孩子學習的時候給孩子制定時間表,假如當看見孩子不想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家長可以讓孩子給自己設定一個學習時間,根據孩子的意願讓他自行分配與管理。

2、延遲滿足

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不要總在第一時間滿足孩子的要求,要學會延遲滿足這樣做的好處是讓孩子知道自己想要的東西是不容易得到的,而是通過自己等待漫長的時間或者是做事情來消磨時間來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個鍛鍊的是孩子的意志力,只有讓孩子抵住這種誘惑,自律才能提高。

在日常生活中,家長可以按照先苦後甜的方法,讓孩子懂得自己想得到東西必須是得經歷一番辛苦才能得到的。

3、樹立守規則意識

若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律,就要為孩子豎立遵守規則的意識,因為尊重規則的同時就是在尊重自己,凡是都會有一個合理的規則去遵守,這只是培養規則意識的一個開端,想要孩子自律,就是讓孩子去遵守每一項的規則。

父母可以積極的參與到孩子的鍛鍊中,在父母的配合下相信孩子會很快的理解遵守規則的意識。

我小的時候特別淘氣,一點規則也不遵守,無論玩什麼遊戲都喜歡耍賴,漸漸的不僅小夥伴都不喜歡跟我玩了,到了幼兒園學習也是一落千丈,然後媽媽發現了有問題,就及時的來糾正我,我現在不僅朋友多,而且在別的道路上也很順暢。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孩子雖然小,但是有些重要的行為習慣都是從小時候開始培養的,所以家長對於孩子不要心軟,忍一時,就能看見孩子一世的風光。

看完這篇文章你有什麼想法嗎?歡迎評論在下方~

相關焦點

  • 研究多個高考狀元後,發現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品質,你家孩子有嗎?
    在已經過去三個月的高考中,湧現了一批省、市狀元,他們是同學們眼中的「學神」。我們研究了他們這麼多的報導,終於找到他們一個共同的品質。其實很多人想不通,同樣的課程、同樣的老師,別的同學也並沒有不努力,其實差距就是看孩子有沒有自律這個品質了。
  • 總結高考狀元擁有的5個好習慣,你家孩子有嗎?
    眾多周知,河北是高考強省,每年河北高考第一名分數都基本接近滿分,我們經常在網上看到學子們打飯時間還在讀書的視頻和圖片,走路都是用跑的,看到他們學習的那股熱情勁,又讓我們體會了一把什麼叫「別人家的孩子」。
  • 歷年高考狀元大起底:他們都有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共性
    大家都知道高考滿分就是750分,我們一起來看看高考歷史上最牛的兩位狀元,一個是750分高考滿分狀元何碧玉,一個是距離滿分只差一分749分的王端鵬。這些「別人家的孩子」,他們都有一些共性。一方面是異於常人的自律和堅毅,一方面是積極和諧的家庭環境。有人說: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尋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一、自律的孩子從何而來?
  • 翻遍今年高考狀元們的成功經驗,發現了他們的一個共同秘密
    他們的高分令人豔羨,他們的成功經驗更是備受關注。細查今年高考狀元們的「高分秘籍」,不難發現他們幾乎都有一個共同點:閱讀廣泛。(1)在《紅巖》《邊城》《老人與海》中,至少選擇一部作品,用一組排比比喻句書寫你從中獲得的教益。要求:至少寫三句,每一句中都有比喻。120字左右。(2)從《紅樓夢》《吶喊》《平凡的世界》中選擇一個既可悲又可嘆的人物,簡述這個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節。
  • 高考狀元都有這樣三樣東西,難怪他們成績好,你給孩子買了嗎?
    高考成績放榜,幾家歡喜幾家愁。有的孩子名落孫山垂頭喪氣,有的孩子金榜題名春風得意。家長們常羨慕「別人家的孩子」有出息,但看了狀元們的相關報導後,才發現狀元之所以成為狀元,靠的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他們都有三樣東西。第一樣,狀元都有「學區房」。
  • 三位河南省文理狀元採訪!看看你家孩子有木有成為狀元的潛質?
    他們會給我很多空間,讓我能更加獨立自主、無憂無慮的去成長。8、作為學生,作為孩子,你認為什麼樣類型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促進的作用?趙欣然:關心我們的學習,而不是去掌控我們的學習。具體來說,就是關注我們的學習狀況,比如遇到什麼煩惱了,來幫我們,寬慰我們,給我們加油鼓勁,精神支持是比知識上的支持更重要。
  • 高考狀元揭秘:每一個優秀孩子背後都有父母的奮力託舉!
    家長群裡常有人說「別人家的孩子」,還有父母感嘆天才無可複製。但看了他們的相關報導,發現這些狀元、學霸的家庭教育,竟然驚人的相似。不是出身,不是智商,而是家庭。就像那句話說的:「任何一個優秀的孩子,都不是橫空出世的奇蹟,而是有跡可循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 聚焦2020年這3名河南省文理狀元!看看你家孩子有木有狀元潛質?
    他們會給我很多空間,讓我能更加獨立自主、無憂無慮的去成長。8、作為學生,作為孩子,你認為什麼樣類型的家長對孩子的學習有促進的作用?趙欣然:關心我們的學習,而不是去掌控我們的學習。具體來說,就是關注我們的學習狀況,比如遇到什麼煩惱了,來幫我們,寬慰我們,給我們加油鼓勁,精神支持是比知識上的支持更重要。
  • 我們研究了歷年各省份的高考狀元,發現都有這個特性
    最近各地高考成績和分數線都公布了,各省的「高考狀元」也紛紛新鮮出爐了。今天我們要說的是前幾天上了熱搜的武漢高考女狀元唐楚玥。以725分的優秀成績摘得了湖北理科「狀元」。其中數學差1分就是滿分了。她為什麼會這麼厲害。
  • 高考狀元有用嗎?
    請看中央教科院的調查結果:  「我們調查了恢復高考以來的3300名高考狀元,沒有一位成為行業領袖」  不止如此,他們還有另一個調查結果:  「調查了全國100位科學家、100位社會活動家、100位企業家和100位藝術家,發現除了科學家的成就與學校教育有一定關係外,其他人所獲的成就和學校教育根本沒有正相關關係。」
  • 長大後會有出息的孩子,大多都有這3種品質,你家孩子佔幾個?
    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孩子是每個家庭中未來的期望。所以,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卓爾不群一直是每個家長的心願。殊不知,有些孩子本來就自帶優秀的種子。有出息的孩子多數都有這3種品質,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而相關科學研究曾表示,自制力強的孩子要比自制力一般的孩子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有更強的行動力和情緒控制力,往往也會更容易成功,情商也會更高。
  • 對比歷年高考狀元發現,每個橫空出世的孩子,都是父母在奮力託舉
    高考成績放榜,最近幾天,朋友圈和各大瀏覽器全都是各個省市高考狀元,幾家歡喜幾家愁,也有人考上心儀的學校,有人則遺憾落榜,很多家長都在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看過幾篇狀元的報導之後,我覺得天才的成功是不能複製的,但是學霸成功的背後有著一個共同點。不是智商的高低,也不是地位的高低,而是來源於家庭,歸根結底是來源於父母的教育。
  • 哈佛教授發現:智商高的孩子,通常都有這4個特徵,你家娃有嗎?
    在我們生活中智商高的孩子數不勝數,仔細觀察你就會發現,智商高的人在小時候往往有很多特徵。,高智商的孩子在小的時候通常都會有很多共同特徵,這些特徵無一不證明著孩子是一個小天才,看看這些特徵你家娃有嗎?,最終得出一個結論,愛笑的孩子往往更加聰明,如果你家孩子發笑比別人家孩子早,並且發笑的頻率也高的話,說明你家孩子挺聰明的,你一定要多逗孩子笑。
  • 學習成績好的孩子,具備哪幾條品質?看看你家孩子有幾條?
    所有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表現出色。道德,智力,身體和智力的發展不能得到充分發展,但至少他們在學習上很出色,而且他們不必每天都在努力工作。只有讓他們的孩子在未來有所作為,他們才能在社會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並利用自己的才能。那麼,學業成績良好的孩子通常具備哪些素質?看看你家有幾個孩子?
  • 中考狀元竟然有共通點,為什麼不推薦給你家孩子看呢?
    品質教育,成就品質人生最近通過對各個城市中考狀元的訪談總結小編發現,這些成功的孩子有些特點是共通的,那麼找不到理由不推薦給你家孩子看!每次聽數學課,做數學題,就像暢遊在美妙的數學王國,「其實你只要真正熱愛了,看起來枯燥的數學,也很有意思。」初中三年,嶽凌幾乎在大小考試中都包攬班級第一名。說到學習方法,她的秘訣就是「上課好好聽,課下多訓練,不過,若上課不好好聽講,一知半解,課下做再多題目也沒用。」學習累了的時候,她會趴下來眯一下,或者聽英文歌,然後繼續。
  • 為啥別人家的孩子是狀元?來看2020各地高考狀元都有啥特點?
    那麼,這些2020年各地狀元,都有什麼特點?沒上過課外補習班河北省高考理科狀元邢雨菡,高考成績721分,同學們都說她是」學神「,她不是死記硬背、大量刷題的那種,而是有自己合理的方法,學習效率非常高。她還從來沒上過課外補習班。
  • 孩子如果有3個特質,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看看你家的有嗎?
    父母能送給孩子的最好禮物,絕不是車、房、錢。孩子如果有3個特質,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看看你家的有嗎?而有的孩子,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卻喜歡找辦法,依靠自己的力量和智慧去解決。面對問題,喜歡找藉口的孩子,注意力往往是放在推卸責任上;面對問題,喜歡找辦法的孩子,注意力是放在學習和研究上的。而他們唯一的區別就是:一個把目光投向過去,一個把目光投向未來。
  • 研究發現:腦力超常的孩子通常會有三個壞毛病,家長不用過多糾正
    159,他們在記憶力和創造力上都有超乎常人的特點。,幼兒階段常會有三種表現形式,看看你娃有沒有一:愛拆家的壞毛病把家裡拆的一團糟的孩子,也常常會引起寶媽的反感,並被警告不允許有下一次發生。畢竟成大事都需要追求極致的品質才能增加成功的機率。而大多數科學家,研究學者都需要具有絕對的追求完美的品質,才能創造出更加精緻的作品。
  • 各省高考狀元相繼出爐,你家孩子和狀元之間差的不止是分數
    但你是不是也會想,為什麼自己的孩子不能是分布在高分那一行列,難道自己孩子比較笨嗎?智商低嗎? 當然不是。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學習也一樣,高考狀元不是突然就成績好,而是經過長期的練習和刻苦,才能有此成績。沒有人天生是天才,雖然有科學證明DNA會決定一部分大腦的發展,但後天的培育才是起決定作用的主導力量。
  • 68位高考狀元採訪曝光:孩子未來有多大成就,從幼兒園就決定了
    的特別報導,記者鄭志方當時共參與採訪了20名省狀元,之後幾年間,又分別跟10多位高考狀元有過接觸交流。通過對比,鄭志方發現高考狀元身上有一個共同的特質—專注。2018年的高考中,湖北考生鄭凌驍以715的高分,成為省理科狀元。他的班主任形容他是「最具有天賦的學生,專注力極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