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3月5日電(蔣濤)「莫言爺爺,您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什麼感受啊?」5日下午,來自浙江省杭州市採荷一小的小記者張寧遠壓抑著興奮,用稚嫩的童聲提問大文豪莫言。
小記者們來自浙江省杭州市的各個小學,最大的孩子讀小學六年級,最小的孩子才讀小學三年級。他們的「運氣」不錯,剛到北京全國政協文藝界組的駐地,就碰到了用餐結束回房休息的莫言委員。
「獲獎我很高興,但同時也有些慚愧」,莫言面對小記者們一掃之前的「莫言」,笑眯眯地回答,因為中國還有很多優秀的作家,我覺得他們也應該獲獎。
小記者們很關心莫言如何寫作,第二個問題拋過來:「您建議我們寫作什麼題材呢?」
莫言俯身告訴小記者,希望大家去關心自己的父母、身邊的親人,多寫寫他們。另外,還要關注大自然,寫寫那些美麗的植物、可愛的動物。「還可以把別人的故事當成自己的故事來寫。」他說。
馬上又有小記者問:怎樣才能寫好作文呢?
莫言說,要在生活中去感觸,去閱讀經典名著,多讀一些富有想像力的小說。小學生們可以去看一些兒童讀物,如《安徒生童話》等,增加自己的想像力。
他還特意叮囑小記者,現在社會上有一些成人不良圖書,大家不要去看。
「那能不能為我們寫一些書?」小記者問。
莫言笑著說,我很願意給小朋友寫書,但是還要思考,不是想寫就能寫出來的。
談到自己的處女作《春夜雨霏霏》的靈感,莫言說,我把生活中很多人和故事融在一起了。
1981年,26歲的文藝兵莫言在《蓮池》上發表了自己的第一篇文章,那是他將兩篇文章融在一起成就的作品。
小記者繼續嘰嘰喳喳圍著莫言問個不停,莫言則一直和藹地微笑。
採訪莫言的小記者汪若瑜告訴中新網「大記者」,她對莫言爺爺的回答很滿意,打100分。
五年級的小記者王奕陽則有些惋惜沒能得到採訪機會,她想問莫言如何才能實現美麗的中國。另一位小記者則更想採訪中國功夫巨星成龍委員,「問問成龍爺爺是真打還是假打,受傷怎麼辦啊?」
孩子們在政協駐地的記者採訪區繼續完成他們的「工作」,張寧遠小記者剛採訪完中國著名畫家何水法委員,又去採訪另一位委員。
帶隊的任箴老師介紹說,本次小記者觀兩會的活動一共帶了22個孩子,孩子們見到莫言很激動,希望孩子們有機會多跟大師學習,我們老師也鼓勵孩子寫作文像莫言一樣流露真性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