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願填報的原則:一個中心(專業),兩個基本點(院校和城市);同時結合國家建設的三個重點支持(後續會詳細講解)和高等教育改革的政策與規劃(後續會詳細講解),
要提供給大家的信息有點多,但已經梳理過了,所以並不難理解,只要耐心看,反覆看,則很容易理解。本文一篇解釋不完,先解釋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總綱,後續還有怎麼結合國務院的工作報告和高等教育改革去選擇學校、專業和城市,請關注。
1、專業第一!
高考志願選擇,專業最重要,其次才是學校和城市。
用人單位會首先考慮的是您的專業是否符合用人需求,然後再看您的學校背景、實際工作能力和其他方面的綜合素質。
以往,學生和家長心心念念的,以學校為中心的志願思維是優先考慮985/211/985創新平臺、小211、中西部基礎能力建設工程、省部共建等高校,這種想法現在已經行不通了。首先是985/211工程不存在了;其次,決定您就業率和回報的核心要素是專業,學校只是側面提升您就業能力的要素。如果為了上名校,選擇或是被調劑到一個自己不喜歡或是發展前景很差的專業,後果很可能是畢業就失業或是勉強就業但回報率很低,發展前景很差。因此,勉強進入所謂的一流學校可能是個大坑,選擇適合的專業,再輔助以院校,才會有前景,專業才是王道!此外,高考志願選擇,適合學生的才是最好的,家長可以輔助,但不要強行幹預,專業一定是學生自己喜歡的,如果不喜歡,可能學不進去,學生要有學好這個專業的背景基礎,如果不具備基礎能力,強學很難;在專業選擇上,家長千萬不要勉強學生,因為學習是學生的事情,而不是家長,把家長的意志和喜好強加給學生,結果會是得不償失。
選擇學校和城市也是同理,在一個不喜歡的學校和城市生活三四年會非常鬱悶,容易讓學生喪失鬥志和進取心,進而頹廢。
如何給出建議,平衡三者的關係,才是家長工作的重心。
2、院校和城市並重!
前提!
首先被一個令您滿意、有前景的專業錄取,然後再將重點轉移到學校和城市選擇上來,在同級別的學校中,選擇更有發展前景和可用資源的城市;在同級別的城市中,選擇更具實力和資源的學校。如果學校和城市錯配,而無法直接比較,那就看您自己的需求以及您在哪個城市更能發揮您的特色和優勢了,能讓學生一展所長和發揮家庭背景與自身優勢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學校選擇!
首重是教育部對於學校的重點建設和規劃:雙一流、雙萬、雙高、雙創、省部共建、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養基地、學科評估等級、學位評估等級(雖然這兩個評估等級代表的是研究生水平,但也同時說明了這些學校在這些學科領域的本科教學能力)、學校分型和獨立學院轉設(可能讓您平步青雲,也可能讓您墮落凡塵)。
次重是學校的商業雜誌排名:1、中國好大學排名(也就是軟科排名、上海交大中國大學排名);2、武書連中國大學排名;3、校友會中國大學排名;4、金蘋果中國大學排名。
憑以上兩個重點決定院校選擇,則萬無一失。
城市選擇!
學校所在的城市意味著有哪些發展機會、資源和就業的優勢。
城市選擇請參考《2019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該排名以商業資源集聚度、城市樞紐性、城市人活躍度、生活方式多樣性和未來可塑性五大維度指數來評估337個中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共分六個層級,評選出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四線城市、五線城市。
同時輔以個人喜好,例如城市氣候環境、交通便利性,以及個人的人脈資源、城市行業發展機遇等等。
本文講述完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綱要,接下來將會講述國家重點建設的兩新一重帶給您的專業選擇提示和教育改革政策和規劃給您的院校、學科、專業的選擇的提示,後續會給出具體的專業選擇和院校選擇的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