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2016年畢業的,15年開始考研,15年底成功拿到一家外企offer後,就以重在參與的態度參加了研究生考試,結果當然是失敗了。考慮到長遠發展,父母的期望以及身體原因,我走上了考編這條路。轉戰教師崗。我是非師範,專業不對口,且在職,無教學經驗,所參加的考試報名的全部都是湖北武漢各個區(包括遠城區)的合同制教師崗以及市直省直教師崗。2016年下半年我開始準備教師資格證考試,我選擇的是小學語文科目,主要是因為我的專業是會計,又不想去教數學,覺得小學語文學科的專業性不會那麼強,所以就選擇了。備考了大概2個月,16年底過筆試,17年上半年過面試,17年下半年拿到資格證。
之後便開始了痛苦的考試馬拉松,由於我沒有任何教學經驗,所以我準備先以人事代理也就是合同制教師考起,各個區的都去考試,前前後後考了快20場吧,沒有一次進面,其中也參加了幾次編制考試,更是成了分母。
由於外企工作時間不規律,項目有時候三班倒傷身,我索性辭了外企的工作去了一家單位做合同工,上班時間規律了,更有時間和精神去備考。多次的失敗,讓我麻木看不到希望,抑鬱且焦慮,但是也讓我積累了很多考試經驗。
19年3月的武漢市直事業單位考試,由於準備不足,專業限制,我只能報考一個不限專業,不限教學經驗,而且距離我家比較遠的一個小學語文教師崗位,總共240多人報名招2人,根本不抱希望。而且事業單位招考考的行測我從未複習過,我感覺又是一場重在參與的考生。但是可喜的是,我這一場以筆試總分74.48第二的成績進面,以面試83.4分第一的成績,總成績第一的成績考上了。
驚喜之餘,我也在反思,想起我剛剛面對各種招考時的迷茫,對考試各個流程的好奇,進入面試之後的驚喜與慌張,面試之後準備材料時的手忙腳亂,決定也向其他上岸的朋友們一樣,用文字寫下經歷回饋給其他考友,給你們以幫助和參考。希望還在奮鬥在煎熬的朋友們,請堅定信念,不斷努力,然後儘可能去嘗試每一場考試。
下面我將把我的備考經驗悉數奉上,包括筆試-面試-體檢-政審全過程注意事項,希望對所有在考海中沉浮的考生們有所幫助。
1、筆試
因為沒有教學經驗,在報名考試時,我是不分合同制教師還是編制教師的,當然編制是最終目標。由於編制教師每年是統一考卷題型,分市直和省直的,而且有的學校沒有編制教師的名額,因此以編制教師進入心儀學校的機會較少。而合同制教師則是各個區甚至各個學校組織的因此機會很多。
在一開始盲目的報名考試中,我逐漸熟悉了卷子,了解了考試情況,先來說一說考情:對於合同制教師,有些區教育學綜合和教學心理學的內容佔80%甚至以上,考試形式是選擇題加分析題;而有些學校的考試內容則是學科知識50%+教綜50%,考試形式要麼全部都是選擇題,要麼是學科知識考選擇題,教綜考分析題。對於編制教師,考的是事業單位裡D類考卷,考行測和綜合能力:行測全部是選擇題,題目注重語感和平常知識的積累,還有一些數據分析和邏輯思維的題目。而綜合能力測試卷主要就是教育學的相關知識了。因此綜上可知,如果備考時間有限,而且報考的是文科類學科,可以酌情將時間全部放在準備教育學綜合上。
我備考時,就是將重點放在了教育學綜合上,17年開始備考的時候我是自學教綜,發現內容多且雜,難以形成體系,學習的效率不高,參加了一些考試成績也不理想,抓不到重點,17下半年到18年的上半年的所有考試我都毫無建樹。
因此18年下半年備考的時候,我在「一起考教師」上買了教綜的直播課程,每天早上查看當天的課程內容,在上班時候用空閒時間複習晚上所講的章節內容,做到課前預習。每天下班吃完飯後,從7點-10點看書,其中2個小時是看教綜課程,會將老師講的一些速記口訣也寫在知識點旁邊,老師在ppt上補充的書上沒有的知識點,我會儘可能寫在書上對應位置,儘量避免花時間在課程結束後再去補充,因為我的時間比較緊張不夠充裕。另外1個小時做課後習題鞏固,做錯的題目會在旁邊標註教材中對應的知識點所在的位置,方便以後複習。周末沒課的時候,我會把各章節題目再做一遍,查漏補缺,然後把老師補充的知識點過一遍。最後關上書本,憑著記憶用WPS做出思維導圖,然後打開書本,把寫漏的忘記的知識點補充上去。我覺得這一步能很好的讓知識點形成框架,讓混亂的信息形成秩序,同時也能夠在後期快速定位所學的知識點在哪個章節,從而看到題目想到考點找到教材原文,快速記憶快速提取。
在上課期間,我還是在持續不斷的參加所有我能報的考試,雖然沒有入圍,但是明顯感覺到教綜題目得心應手了。
學完教綜已經接近19年3月,又是教師招考季,於是我開始一邊準備語文學科知識的學習,一邊過第二遍教綜。由於時間緊張而且之前買課有送100的優惠券,我直接買了一起考教師的語文學科全年班開始跟著上課,也是每天晚上2個小時的直播課,結束後把當天章節的練習題刷一遍。平常白天上班閒的時候,有空就拿著買課送的各種古詩詞、簡答題、概念什麼的翻翻,並且還是繼續用WPS做教綜的思維導圖,把每一章的知識點理出來,並且列印出來,然後根據教材手寫填充自己認為重要的知識點,標記處老師反覆強調的知識點。這個我覺得複習的時候十分有用,能讓你形成知識體系,而且我發現教綜對於結構化面試作用也特別大,所以一定要將重難點熟記於心。
對於教師編制的行測,其實我是沒有特別去準備的,一是我沒有寄希望於編制考試上沒有去關注,二是我接觸的大多合同制教師考試都是學科知識+教育學綜合這樣的考試內容導致我以為編制教師也考這些。
但是考之前我問了一位行測考試經驗豐富的同事,她告訴了我兩點:1、先做數據統計、圖表題,最後有時間再做數學題,沒時間就蒙 2、邏輯題靠第一感覺。然後我就上場考試了。後來行測78.2分,我想主要是因為我平時比較喜歡看書常識題得分比較多吧,做邏輯題時我不糾結,加上我數學底子比較好,考場上數學題全部做完了,所以很抱歉無法提供更多的經驗。鑑於我大把時間花在教綜上,綜合能力考了72分我就覺得低了些,當時最後大題考的是如何開展家長會,我簡直懵了,硬著頭皮當做一場活動策劃案寫。對了,這裡提醒大家,筆試準考證要收好,可能面試也需要用到。
重點來啦!!
囉囉嗦嗦寫了好多,在此總結筆試經驗:
1、關於買課。適合於自學效果差效率低,摸不清考試重難點、時間不充裕的考友。
2、關於知識的汲取。及時鞏固、強化複習(多做題、多背書)、形成知識體系,思維導圖強推!!!雖然資料包裡面有思維導圖,但是自己做印象更深刻
3、關於心情調整。厭倦學習的時候就去玩,玩到你有愧疚感再學。一蹶不振就看推送的雞湯文,多得是屢敗屢戰、屢戰屢敗的朋友們,比如我,最後居然也上岸了。
4、平常有事沒事多讀書多看報,行測很多就是考些常識和語感。
2、面試
我的筆試排名是第二名,1:3有6位考生進面,第一名比我高3分多,排在我後面的4位,都和我相差2分不到。面試佔60%筆試佔40%,都說面試分差較大容易拉開差距,所以我還是很沒有底氣的。區教育局發公告讓我們準備各種材料去資格覆審,由於地區不同我就不詳細列出,大概是畢業證、教師證、普通話證、無犯罪記錄證明等等,在職的和應屆考生有些微不同。因此各位考生一定要提前整理好自己的相關證件,不要在關鍵時候發現這個丟了那個不見了。通過後會發一張資格審查合格的文件,面試當天和筆試準考證一起攜帶至考場方可進入考試。
這是我備考面試時寫的稿子。
沒有人的成功是輕鬆的,小夥伴們,看完這個經驗滿滿的學霸經驗分享,希望更多的同學,能夠上岸!
本文作者:「一起考教師」往屆學員所寫。
「一起考教師」不僅志在為您的教師資格證和教師招聘考試提供最靠譜的產品和服務,也願為您其他方面的困惑提供最真誠的建議和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