梳理完中國11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情況,這裡有四個發現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營銷新引擎原創 · 作者|郭瑞靈

似乎全都是壞消息。

CTR媒介智訊的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整體廣告市場同期下滑19.7%。今年還首次出現了減少預算的廣告主比例高於增加預算的廣告主的情況,外部環境很不明朗。

數字營銷行業的競爭也到了白熱化階段,巨頭之外的網際網路企業的廣告市場份額在不斷被蠶食。勝三最新的一份報告預測,2020年BAT和字節跳動將佔據數字媒體廣告收入的80%以上,數字營銷行業步入「寡頭」時代。

歷史經驗來看,在經濟收縮期,越是能夠帶來直接效果、可以量化的廣告形式,越能逆勢增長。在2008-2009年美國金融危機前後,以搜索/電商等效果廣告為代表的網絡廣告收入仍在2008年基礎上有所增長,增至260億美元。但以品牌展示為主的電視廣告市場,卻從2008年的520億美元下滑到2009年的410億美元。

事實情況真的有這麼悲觀嗎?我們盤點了包括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愛奇藝、嗶哩嗶哩(以下簡稱B站)、字節跳動、快手、唯品會、蘑菇街、陌陌、搜狗在內的11大網際網路公司在2020年Q1、Q2、Q3的廣告收入,梳理出4大趨勢。

電商廣告馬太效應明顯

電商類廣告縮短轉化鏈路的價值裹挾著直播帶貨的風口被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20年上半年,以電商平臺為代表的效果廣告環比繼續保持增長——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美團的廣告收入在2020年Q1分別同比增長3%、17%、39%、9.2%;Q2分別同比增長33.45%、 27% 、71%、19%;Q3分別同比增長20% 、24.89%、47.89%、28.37%。

其中,拼多多無論是收入、利潤水平還是GMV較京東均有較大差距,但其市值超過京東,背後恐怕也是平臺廣告價值的體現。

而阿里巴巴2020年Q1廣告收入增速為3%,明顯低於2019年Q1的31%。

但頭部還是頭部,電商廣告有著明顯的馬太效應,行業紅利向以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三大電商巨頭集中。電商行業第二梯隊,例如,唯品會、蘑菇街的廣告收入在經濟復甦之後並未上揚。從數據來看,2020年前三季度唯品會廣告收入分別同比增長-10.3%、-12.14%、-10.38%;蘑菇街則同比增長-74.4%、-71%、-71.5%。

社交廣告也呈現明顯的馬太效應

騰訊的廣告收入逆勢上漲。2020年Q3騰訊網絡廣告總體實現收入213.51億元,同比增長16%。而根據前三季度財報,騰訊社交及其他廣告收入分別為145.92億元、152.62億元、177.52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7%、27%、21%。這主要是微信朋友圈的庫存增加及eCPM上升帶來更高收入。廣告主對騰訊的視頻格式廣告(如激勵視頻廣告)反應良好,推動了移動廣告聯盟收入同比增長迅速。

目前來看,騰訊廣告整合效果已經初見成效。

但其他社交廣告為主的平臺如陌陌、微博的廣告收入同比、環比增速都略顯疲態。根據財報,陌陌前三季度廣告營收分別為,0.57億元、0.38億元、0.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29%、-50%、-38% 。而微博在前兩個季度則為廣告營收分別為2.754億美元,3.406億美元,同比增速為-19%、-8%。

視頻平臺廣告情況不明朗

以短視頻為主的平臺方面,快手招股書顯示,今年1-6月快手在線營銷業務收入達72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222.5%。另據未經證實的路透社消息,字節跳動2020年廣告營收有望達到1800億元。

以長視頻為主的平臺方面,愛奇藝廣告收入在2020年前三個季度分別為15.37億元、15.86億元、18.4億元,同比增速-27%、-28%、-11%。但環比來看,在線廣告已經連續兩個季度保持收入增長,有回溫跡象。

而B站的廣告生態和其他人有所不同,今年7月,B站上線花火商業合作平臺。5個月時間裡,合作的UP主數量增長6倍,合作品牌方增長5倍,復投率達75%,對中小UP主的商業合作拉動尤為明顯。從數據來看,2020年前三個季度裡,商業化進程加快的B站廣告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90% 、108%、126%。

搜索廣告變天,信息流廣告升級

儘管數據顯示,搜索廣告佔整個網際網路營銷服務的比重在降低,信息流廣告的比重在急劇提升,但2020年中國搜索廣告市場規模預計仍高達1105.7億元,佔網際網路營銷市場份額14.1%。

艾媒諮詢報告指出,2020年中國移動搜索用戶將有望達到7.54億人。而受訪網民獲取信息的三大渠道是搜尋引擎、社交平臺、電商平臺,佔比分別為69.6%、49.0%、35.3%搜索一直是用戶獲取信息的主要方式之一,只不過用戶的搜索行為不再聚焦於功能較為單一的搜索平臺。

根據百度財報,其2020年前三個季度的廣告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19%、-8%,14.41%。搜索廣告市場已經飽和,紅海存量競爭態勢明顯。

而字節跳動的入局給這個領域增加了變量:

2月,字節跳動旗下「頭條搜索」獨立App啟動了內測;

4月,推出頭條百科的測試版;

11月,字節宣布全量上線搜索廣告,覆蓋今日頭條、抖音、西瓜視頻等產品線。

據Tech星球報導,目前頭條的一天搜索量是2億pv,抖音超4.5億,比8月份增加5000萬,平臺內搜索量和微信持平。

另據一份字節跳動專家會文件稱,2019位元組跳動搜索廣告收入已經達到20億,2020年在30億左右,明年則預計翻倍。

除了老牌百度和新秀字節,騰訊系也在搜索上有所動作,9月,騰訊與搜狗達成最終協議,以35億美元將後者私有化。交易完成後,搜狗將成為騰訊間接全資子公司。2019年年底,微信還正式上線了搜一搜。

圖源:第一財經

相比之下,如果說搜索廣告是存量,那麼信息流廣告還是有增量可言的。

從2012年起,信息流廣告增速一直高於其他廣告形式。2013-2019年期間中國信息流廣告市場交易規模總體呈逐年增長態勢,年均複合增速高達106%,近兩年來增速較為穩定保持高位增長。2019年中國信息流廣告市場交易規模近1815.6億元,同比增長57%。

結語

除了財務數據能反映出來的趨勢,我們還看到,廣告營銷行業正在更加務實,越發追求每一分營銷預算的實際效果,同時也希望兼顧品牌的長效運營。品牌廣告將著重考察效果,效果廣告將會重視長效。

用戶觸達碎片化、轉化短鏈化,小程序縮短購買鏈路,直播壓縮決策時間……這樣給出了更多的變局切口——多渠道流量聚合後,廣告形式、廣告點位與出現時機等的設計具有很大想像空間,因此可對生態流量更大化利用;各媒介依據自身資源基礎,在廣告生態中布局,通過ADX平臺可打破自身流量或資源範圍局限,對自有流量進行更大化應用。

流量紅利衰退和市場低迷「並行」,所有人都既要面對焦慮和壓力,又要想方設法追求增長。但有變化才有機會,2020不容易,2021才更值得加注、放手一搏。

相關焦點

  • 2020Q1中國15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排行榜
    文丨吳大郎出品丨牛刀財經(niudaocaijing)廣告業務是各大網際網路平臺營收的極大貢獻者。從谷歌、Facebook、阿里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廣告營收佔比就可以看出,即使是電商巨頭阿里,也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廣告公司」。
  • 中國20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榜
    2018網際網路廣告總體規模達3694億,年增長率為24.2%,由於中國宏觀經濟結構調整與去槓桿周期的影響,加之流量紅利結束,網際網路廣告市場整體增長較去年減緩了5.76個百分點,佔GDP比重約為 4.2‰,較去年上升0.6‰。
  • 中國20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收入榜(2019年上半年)
    20多年的時間過去了,網絡廣告依舊是這些公司重要的盈利方式,但是網絡廣告的展現形式已經發生了變異。中國廣告市場重新進入調整期,其中,連續5年年複合增長率超過40%,佔比中國廣告市場近一半的網際網路廣告也出現了增速下滑的現象,2019年Q1網際網路廣告市場較去年下滑了5.67%。
  • 中國網際網路公司Q1廣告排名:整體微增4%,BAT佔2/3
    從谷歌、Facebook、阿里這些網際網路公司的廣告營收佔比就可以看出,即使是電商巨頭阿里,也被稱為「中國最大的廣告公司」。作為經濟發展的一份晴雨表,廣告市場的好壞能反映出資本對當前市場的態度。但隨著網際網路行業野蠻生長的時期過去,廣告業務也逐漸迎來瓶頸。從各個網際網路公司的財報中也能看到,在線廣告收入開始下滑。
  • Q3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營收排名出爐,拼多多廣告收入超京東
    最近,各家網際網路公司相繼發布了第三季度財報。按照以往慣例,TopMarketing以廣告營收為標準對現已發布上季度財報的部分網際網路公司進行了簡單排名和梳理。與Q2相比,上季度各網際網路巨頭廣告營收排名情況基本穩定,唯一不同在於拼多多廣告營收在Q3超過了京東,其廣告業務仍處於高速增長階段。
  • 停工停產,中國最早的網際網路廣告公司也撐不住了
    但自2021年1月11日起,該公司將按當地最低工資支付薪酬,每個月只發2000多塊錢,社保繳納基數不變。 好耶是中國網絡廣告的先行者,成立於1998年,總部位於中國上海,在北京及深圳設有分支機構,高峰時共擁有超過1100名員工。
  • 國內網際網路公司Q3廣告營收榜單:阿里巴巴(09988)收入最高,嗶哩嗶哩...
    Morketing連續每季度統計頭部網際網路公司在廣告營銷上的收入等數據,以窺整個網際網路廣告市場的變化,觀察頭部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布局,給營銷行業從業者宏觀視角觀察及啟發。時至2020年第三季度,衛生事件下的廣告市場應激反應還在繼續,CTR媒介智訊的數據顯示,整體廣告市場在2020年前三季度,整體相比同期下滑15.4%。
  • 行業調研: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業務布局分析
    編輯導語:了解網際網路行業的業務布局,可以幫助我們知道目前的行業現狀,感知行業的發展趨勢,判斷不同公司的興衰,從而對公司的未來發展得到一些基本判斷。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對中國TOP10網際網路公司的業務布局進行了分析。
  • 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收入哪家強?阿里、頭條、百度排名前三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 1月13日,《2019中國網際網路廣告發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在北京師範大學京師大廈舉辦。報告顯示,中國網際網路廣告收入TOP10企業由高到低分別為阿里巴巴、字節跳動、百度、騰訊、京東、美團點評、新浪、小米、奇虎360和58同城。
  • 美國四大報業集團合資成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
    美國四大報業集團合資成立網際網路廣告公司 2008年02月19日 10:58 來源:第一財經日報 ,為四家集團的網站銷售網絡廣告位,其廣告網絡也會向四家報業集團以外的報社開放。
  • 傳統廣告公司不行了嗎?網際網路公司幾乎承包所有爆款
    2013年,他和另外3個同樣出身4A廣告公司的廣告人創辦了獨立廣告公司天與空,「現在傳播環境變了,客戶每過2個月,就要做一波campaign。」在他看來,網際網路客戶做項目之所以夠快,是因為首先會在內部立項,包括策略、預算等都有一個詳細的方案,並且已經和老闆匯報審批過了,策略已定,廣告公司要做的,更多是創意表現和執行。
  • 谷歌和Facebook廣告收入遭蠶食
    而Google方面同樣如此,該公司表示廣告業務增長17%後,增速出現了回落現象。 而Snap成為今年第三季度網絡廣告增長的一匹「黑馬」,增速高達50%,為4.462億美元。另外從近幾年被視為Google和Facebook「挑戰者」的亞馬遜來看,在第三季度,該公司網絡廣告達到24.95億美元,其中以網絡廣告為主的「其他」業務的收入增長了44%。
  • 2019中國移動網際網路廣告全鑑
    本文從移動網際網路廣告的定義、類型、策略、趨勢等角度,做了全局梳理與分析。其中最重要的轉折莫過於,在4G大範圍普及,用戶注意力逐漸轉移到手機、平板電腦等行動裝置的背景下,移動網際網路逐漸成為行業主流,網際網路廣告亦是如此。據艾瑞諮詢數據,從2013到2019年,移動廣告佔網絡廣告的比重從12.1%一路暴漲至82.8%,已成網絡廣告的核心。
  • 為什麼網際網路公司都想讓你辦網貸?
    事實上,這類的廣告並非京東金融首創。同類型的廣告不斷被生產出來投放在短視頻平臺,獲得千萬計的播放量,鼓勵用戶貸款。 不僅如此,如今只要打開APP,點個外賣、騎個單車、刷個劇,那些網際網路公司都會提醒你,有10萬、20萬額度快拿去花吧。為什麼所有的app都在催你辦網貸?
  • 「新物種」網際網路公司,如何驅使廣告創意人開始自我革命 | 專訪
    技術的發展和平臺生態的搭建為移動網際網路時代的廣告提供了另一個新的機會,在這種情況下,一個讓人關注在意的問題自然而然地產生了,既然向 Google、Facebook 及騰訊這樣的公司已經有了自己的平臺生態及大數據技術,那麼,傳統認知中依然不可或缺的廣告創意或創意廣告的意義和價值是否將會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機呢?
  • 引力傳媒6.73億收購兩家數字營銷公司,改換傳統廣告公司的標籤
    上市二年,引力傳媒在資本市場上鮮有大手筆舉措,但此番兩起數字營銷公司併購加之此前欲發力內容製作的11億再融資舉措,著實在業內引起了廣泛關注。2起數字併購+1次內容再融資,被外界一向冠以電視廣告代理公司標籤的引力傳媒要做怎樣的戰略布局,未來又要劍指何方?
  • 萬字長文:網際網路廣告到底是如何運行的?
    那麼像谷歌這些以廣告為核心的網際網路公司,每年高達20%的高速增長是怎麼樣實現的? 有人說那因為谷歌是頭部公司,他表現比較好吧,但事實上像美圖這樣的中部公司廣告收入也在快速增長,甚至它的增速比谷歌還要快。 那有人又會說,那是不是頭部公司增長比較快,尾部的小媒體肯定就比較慘吧?
  • 光音網絡:劃一個關於網際網路與廣告的圓
    走出舒適區儘管王灝一直低調看待自己重複創業的網際網路老兵身份,但熟悉網際網路的他很快發現了網際網路產業對廣告營銷的巨大挑戰——網際網路改變了人們對廣告業的態度。回首最早的廣告公司很多從業者都是營銷和廣告出身,並不需要廣告創意以外的太多技術,到如今越來越多的程式設計師進入廣告公司,大數據、互動設計等等新事物出現在傳統的營銷公司裡。
  • 傳統廣告公司轉型Social必須認清的四個事實
    大約十年前,很多傳統廣告公司開始設立自己的DIGITAL部門,本土的一些網際網路人開始創立自己的數碼廣告公司。那時候「數碼」是個太性感的詞,只要沾上的人都能得道升天。個人價值也在市場的追逐下水漲船高,快速提升。過了大約五年,當時開設數碼部門的廣告公司遇到了一個非常大的挑戰:數碼的範圍已經涉及的太廣,這個部門到底要怎麼繼續辦下去才好?
  • Q2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廣告營收增長排名:疫後各家到底恢復幾分?
    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大部分網際網路公司的第一季度,那大概是「失速」,疫情影響下,海內外多數網際網路公司緊急剎車,增長失速。第二季度,當疫情有所平緩,萬物在新常態中回歸秩序,「復」成為關鍵字,經濟復甦中廣告營銷需求回升,增長正穩步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