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個時候,齊國有孟嘗君田文,趙國有平原君趙勝,楚國有春申君黃歇,魏國有信陵君魏無忌。
這四位君子,都是見識明智且忠君愛國有信義的君子,他們待人寬厚,親愛百姓,尊重賢士且重用士人。
他們相約合縱,形成其他諸侯國聯盟去擊破秦的連橫之策,聯合韓國、魏國燕國、楚國齊國、趙國宋國、衛國、中山的部隊。
後人稱之為「戰國四公子」,也稱戰國四君。那麼這四人在秦國席捲天下的過程中,誰死得最慘呢?
孟嘗君田文:孟嘗君田文是戰國時期齊國貴族,齊宣王的侄子,繼承了父親的封地和爵位。孟嘗君依靠父親的資產,招攬天下人才,門下有食客數千人。
孟嘗君對門下數千人一律平等,待遇和自己一樣,所以很多人都願意依附他。後來齊王派孟嘗君出使秦國,被秦國任為宰相,但是不久秦王又要殺掉他。
孟嘗君的門客有個能披狗皮偷盜的夜入秦宮倉庫盜出孟嘗君獻給秦王的狐白裘,重新獻給了秦王的寵妾。
寵妾向秦王說情,秦王放了孟嘗君,孟嘗君立刻出逃,秦王放了他後又後悔了,派人追捕他,到函谷關靠著一個會學雞叫的人提前打開城門終於逃出。
孟嘗君回到回到齊國後,做了齊國宰相,由於名聲太大被齊王逼迫出走魏國,又做了魏國宰相,在魏國聯合秦、趙幫助燕國攻打並戰敗了齊國,齊湣王逃跑並死在了外面。
等到齊襄王即位,孟嘗君保持中立,不屬於魏也不屬於齊,也沒人敢攻打他的封地。等到他去世,兒子搶奪爵位,封地被齊、魏兩國攻滅。
平原君趙勝:關於趙勝的故事就是毛遂自薦。長平之戰後,秦軍圍攻趙都邯鄲,趙王派趙勝向魏國和楚國求援。
趙勝親自帶門客去楚國,要選二十人,選了十九個最後一個卻找不到了,這時毛遂自己推薦自己跟隨去了楚國。
在楚國,趙勝勸說了楚王一上午都沒有結果,關鍵時刻毛遂跑上來,憑一張利嘴說動楚王同意合縱結盟。
楚國派春申君帶兵趕赴救援趙國,隨後趙勝又派人去找信陵君魏無忌,信陵君奪了晉鄙軍權帶兵前去救援趙國。
在楚魏援軍未到的時候,趙勝聽從李同的建議把府上夫人以下的人都安排去守城,家裡的財物全部賞賜給士兵,組成三千人的敢死隊出城與秦軍交戰,
擊退秦軍三十裡,最後時刻楚魏大軍趕到,邯鄲得以保存下來。平原君趙勝這人識人不明,讓趙括代替老將廉頗致使長平大敗,又不能發現毛遂這樣的賢士,選了十九個自認為有用的人才。
魏無忌在魏國都聽說毛公、薛公的名聲,在趙國結交時,趙勝還嘲笑魏公子無知。趙勝應該是正常去世,子孫也承襲了他的封爵,一直到趙國滅亡。
春申君黃歇:楚頃襄王派黃歇和太子熊完作為人質去到秦國,秦昭王將他們扣留了十年。
楚頃襄王病重,秦國不讓熊完回國繼承王位,此時黃歇讓熊完換了衣服扮成楚國使臣的車夫出關,自然留守在秦國。熊完回國後繼位即楚考烈王。
他對黃歇十分感激,如同子楚對呂不韋的感激一樣。黃歇被任命為國相。後來諸國聯合,楚考烈王成為盟約的首腦,春申君黃歇主事,趙國老將龐煖任統帥,結果沒有取得太大的效果。
黃歇在楚國的權力達到頂峰,楚考烈王從沒有懷疑過他,一直信任他。最高峰時門客3000多人,其數量在「戰國四公子」中居於首位。
本來沒有問題,問題是楚考烈王無子,黃歇給他找了好多女子送入宮中,結果還是無子。
最後李園建議他先將自己的姬肚子搞大,然後假裝沒有懷孕送給楚考烈王。而這個姬就是李園的妹妹李環。(當然也有種說法說李園的妹妹是李嫣)
一切都很順利,李環生下孩子,這個孩子就是後來的楚幽王。如果沒有下面的事情,那黃歇是人生最大的贏家,比其他三位公子都牛,因為連國君都是自己的兒子。
沒有想到的是此時李園搶先動手,因為怕黃歇將此事說出去,更重要的是他想搶楚國的控制權。
公元前238年,楚考烈王病逝,黃歇奔喪時,李園令人埋伏於棘門之內,殺死春申君及其全家。所以他是四公子中最慘的一個,直接死於非命。
信陵君魏無忌:魏無忌是魏安釐王同父異母弟,他主要的功績就是幫助趙勝解了秦人攻趙之圍,他讓如姬從魏安釐王的臥室內竊出晉鄙的兵符,讓朱亥動手,用鐵椎殺死晉鄙,強行奪權將軍隊開往趙國救援。
趙國是解圍了,但是魏王自然恨死他了。魏無忌一直留在趙國,十年沒有回去。
當秦國開始進攻魏國時,魏安釐王希望魏無忌回去,想借魏無忌的威望打退秦軍。魏無忌回到魏國擔任上將軍,諸侯聽到魏無忌當權,所以都派出援兵。
魏無忌率領五個諸侯國的聯軍打的將領蒙驁落敗而逃。聯軍乘勝攻至函谷關,秦軍緊閉關門,不敢再出關。
魏無忌的聲望達到最高點之後,魏安釐王就覺得是威脅,再加上秦的反間計,最終將魏無忌的印信兵符收回,他以以美女醇酒為伴,日夜享樂,過了四年就鬱郁而死。
總結:一代名士最終紛紛變為了一捧黃土,四君子中,孟嘗君和平原君得以善終,信陵君卻因猜忌不得志,鬱鬱而終,
春申君卻因不聽從他人的建議,自大狂妄地進入棘園,被刺身死,死後還被抄家。四君子中當屬春申君死得最慘。
長按下方圖片,選擇識別圖中二維碼
即可快速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