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子航 發布時間:
作者:子航 發布時間:
芥末堆 子航 9月4日報導
2000年,美國作家兼企業家羅伯特·清崎的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被引入國內,書中首次提出了財商的概念,這本書因此成為許多國內家長財商教育的啟蒙讀物。到現在,財經類素材課程已經走進國內的中小學。
財經素養類課程如何在學校落地?老師怎麼將理財常識更好地傳遞給學生?近期,在財商教育機構百特教育舉辦的「2017年全國青少年財經素養教育實踐論壇」上,這些問題也許可以得到解答,來自不同地區的教育工作者分享了「阿福童」社會理財課程在學校課堂的實際教學成果。
2015年,河南省濮陽開始引入「阿福童」課程,首批實驗學校為四所。河南濮陽教育局副局長申建民認為,「阿福童課程確實讓中小學生、和拘泥於應試教育的農村學生,有了出口」。
濮陽縣採用開展課程實驗、逐次推進的方式,將課程劃分為主題模塊的形式在學校推進財商課程,具體的落地方式則是與濮陽縣正在構建的基於國家要求的五位一體課程體系結合。「在五位一體課程體系中的文化素養部分,原本就有親近、了解、認知和改造生活的要求。而這樣也讓家長和學生理解了這個課程。」
除了在課程方面推進,濮陽縣在制度等方面也有促進財商課程的落地和發展。申健民介紹,在當地每年10月舉辦的課改博覽會上,都會有「阿福童」課程本土化落地結果的展示。同時,濮陽也將課程的成果納入對學校的督導體系中,並以此激勵老師。
但同時,申健民注意到,「阿福童」課程的引進確實給學校帶來了挑戰。首先是老師,最初在講授阿福童課程時,老師仍是按照傳統課堂教學的方式,參照語文、數學、英語的模式來講課。學校教師在財商領域不夠專業,也因此不敢輕易去嘗試,「百特的老師培訓了才做,沒有培訓的就不敢做」。從宏觀層面來看,學校之間存在差異,部分學校看重考試分數,不願意做出改變。
成都市光華小學校長朱婭君認為,在實施財經素養教育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用財經思維解決問題,培養好的社會舉止,最終能夠讓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因此,光華小學通過搭建三個平臺,即基礎平臺、特色平臺、拓展平臺,來開展兒童財經素養課程。
朱婭君表示,在學習財經素養類課程的過程中,學生首先在基礎平臺上學習,隨後在特色平臺進行模擬,最後到拓展平臺上進行實際操作。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當學生發現和遇到問題時,會對整個學習過程再次進行循環。
在基礎平臺方面,除了進行財經素養校本課程,幫助家長引起對課程的興趣,使得家長願意加入到課程之中。朱婭君表示,光華小學還組織全校數學老師,對1-6年級的數學內容進行梳理,從中理出和財經素養有關的內容。「這樣老師即對財經素養類課程更加清晰,同時也把六年的數學課程做了一個梳理。」此外,在課程結束之後,老師還會有選擇性的推薦,並讓孩子去閱讀相關書籍。
朱婭君認為,增加財經素養課程並非為學校增加負擔,「因為原本課標中也有相應的教學要求,所以課程是使得教學材料更加豐富」。
光華小學搭建的特色平臺包含兩部分,即在學校建立線下職業體驗場所和組織財經早餐活動。朱婭君介紹道,「財經早餐」是學校每周一升旗活動時的日常活動,由不同班級的學生和老師進行財經主題的演講。學校投入資金建立了專門的財經素養線下職業場所,包括銀行,跳蚤市場、生活體驗館、模擬菜地、超市等功能場所。「我們舉行了非常盛大的銀行成立儀式,在各個部門裡還有專門的財政撥款。」
朱婭君表示,學校所有的場所均按照真實社會操作,由學生應聘上崗管理,並在其中發行「光華幣」,「學生可以通過擔當職位等行為來獲取光華幣,並通過在不同場所使用光華幣來進行財經素養課程內容的模擬」。此外學校還會聘請具有相關職業經驗的家長,為應聘相應崗位的學生做培訓。
此外,光華小學還會組織學生去金融機構做實踐活動,同時開展親子財經實踐課堂,來讓家長帶著孩子學習財經知識。朱婭君舉例,「我們讓家長帶1-2年級的孩子首先認識人民幣,3-4年級孩子就需要認識幾種外幣,而對於5-6年級的孩子就需要了解外幣匯率,如果可以的話出國時就實際用一下。」
除了進入公立學校為學齡兒童提供課程內容,百特教育還與上海市閔行區教育局、上海慈善基金會合作,將阿福童幼兒財商系列課程、繪本活動、財商親子家庭日等系列活動引入閔行區20所民辦三級幼兒園。
上海百特教育項目經理鍾履曄認為,相較於小學階段的兒童,為流動幼兒提供財商教育所需要解決的問題更多。鍾履曄總結,問題首先學校片面追求利潤,對教育缺乏理念和關注;教師文化程度偏低,工作任務重且流動性大;家長缺乏實踐陪伴孩子,過度追求主要科目成績。「目前面向流動兒童的項目和研究非常多,但針對幼兒的非常少。」
百特教育的解決方式是,在為學校和幼兒園提供相應的課程內容的同時,也為教師提供相應的培訓,監督課程的實施,幫助教師做出改變,學習以兒童為中心的參與式教學模式,增加對財商教育的理解。「我們會實地走訪幫助和鼓勵教師解決問題、製作教具,同時也會在項目的實施中連結相應的志願者,協助學校開展課程。」鍾履曄說。
據了解,百特教育在閔行區已經服務了2310名幼兒、310位老師和940個家長。課程所使用的教材來自於荷蘭國際兒童儲蓄基金會,百特教育從原版教材選擇和翻譯了十二節課,圍繞著目標設定、制定計劃、行動,願望達成三個主題內容製作了教師手冊、家長手冊、繪本及學生工作紙,和配套的教材盒子。
在此前的採訪中,芥末堆了解到,百特教育從2009年起開始引入來自國外的財商課程「阿福童」,通過採用與學校進行課程合作等方式開展「阿福童」系列財商課程,為兒童提供財經素養類課程及活動。目前已覆蓋全國15個省份,40多個縣市和150萬兒童。
此外,百特教育也在嘗試C端產品,面向城市中產家庭,為4-12歲孩子提供家庭遊戲化學習產品、親子財商活動及培訓、財商桌面遊戲等。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