戧面饅頭要想好吃,戧面是關鍵,麵點師教你製作技巧,一學就會。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對麵食那是相當熱愛,從小就吃饅頭、包子、烙餅、麵條等麵食。
在我們農村老家更是頓頓吃饅頭,就著一碟鹹菜,一碗小米粥,清淡又營養,吃到胃裡暖暖的。
以前總覺得饅頭白白胖胖,蓬鬆暄軟才算成功,直到我吃到另外一種饅頭,比老面饅頭更好吃,吃起來特別有嚼勁,可以撕著吃,口感香甜,越嚼越香。
後來才知道是山東戧面饅頭,戧面饅頭製作方法和普通饅頭有很大的區別,
做戧面饅頭要不斷往麵團裡加麵粉,然後使勁揉搓,讓乾麵粉中和麵團本身的水分。
做戧面饅頭是有一定難度的,麵粉和水的比例,水溫的控制,面的軟硬程度、蒸製時間和火候的把控都至關重要。
今天教大家戧面饅頭最簡單的做法,一學就會,喜歡吃戧面饅頭的不要錯過哦。
【主料】:麵粉。
【輔料】:酵母粉、白糖。
第一步:杯中倒入500毫升的溫水,水溫在30度左右,加入6克酵母粉,再加6克白糖促進酵母發酵,用筷子攪拌化開。
第二步:盆中倒入二斤麵粉,把酵母水分次少量倒入麵粉中,攪至絮狀後,下手揉成光滑的麵團。
做戧面饅頭的面,要比平時蒸饅頭的面稍微硬一點,蓋上蓋子放到溫暖的地方醒發。
當看到麵團變成原來兩倍大,裡面有密集的蜂窩狀,就代表麵團醒發好了。
第三步:把麵團放案板上揉搓排氣,搓成長條後,用擀麵杖壓開,撒上乾麵粉。
第四步:從兩邊摺疊起來,繼續用擀麵杖壓。
第五步:壓好後撒上乾麵粉,摺疊再用擀麵杖壓,按照這個方法反覆五六次,
直到感覺壓麵團比較費力就可以了。
第六步:我大約戧了200克麵粉,戧完後揉圓,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全部團圓揉成饅頭的形狀,蓋上保鮮膜,二次醒發10分鐘。
饅頭看著體積明顯變大,拿到手裡輕飄飄地就醒好了。
第七步:把生胚放到籠屜裡,冷水上鍋,上汽後中火蒸25分鐘,戧面饅頭比普通饅頭硬,所以蒸的時間稍微長點。
時間到關火再燜五分鐘,防止開蓋後饅頭遇冷回縮。
戧面饅頭就做好了,這種方法蒸的饅頭特別有彈性,捏一下立馬就能回彈,掰開看一下,裡面一層一層的。
咬一口鬆軟香甜,越嚼越香,比普通饅頭好吃多了,喜歡的話趕緊動手試試吧。
1、和面的水溫要控制在30-40度之間,超過70度的話就會把酵母燙死,面就發不起來了。
2、因為麵團的水分少了,戧面饅頭比一般饅頭耐儲存,放得久了也不容易變質,可以一次性多蒸一點。
3、蒸饅頭時千萬不要用大火,不然鍋內蒸氣形成的水滴會把饅頭燙死,變成死麵疙瘩。
你有什麼想吃的?不會的菜?想學的菜?可以識別下方二維碼給我們留言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