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發了一篇關於老面饅頭製作的文章,發完之後有很多朋友問了很多的問題,今天把問題匯總了一下,算是給昨天文章做個補充,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相關連結:圖解老面饅頭的製作方法(附配方)
正文如下:
問題1:從沒做過老面,老面從哪裡來?
一開始沒有老面沒關係,可以用酵母發的麵團留下一塊作為酵頭,剛開始一兩次,由於有酵母的作用,發酵時間比較快,風味也略差,隨著麵團不斷的更新,多次以後就成了老面酵頭了。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辦法,淘寶上也有賣老面、酵子的。
問題2:關於用鹼的量
我做老面的時候一次醒發的時間並不是很長,所以就放了這些鹼,但是鹼的用量是根據發酵程度的變化而變化的,本身沒有固定的比例,應該靈活掌握用鹼的量。如果你對加鹼的量控制不好的話,剛開始可以少加點嘗嘗,沒放鹼之前麵團肯定是酸的,加了鹼之後,酸味被中和了,加鹼和面後,麵團最好有一些微微鹼味,在二次醒發之後,微微的鹼味就會被二次發酵產生的酸味中和掉了。鹼最好用一點點水調開後再和面,不然不容易揉勻稱。
如果大家想要了解更多的老面發麵的知識,可以參考我之前發過的一篇文章:
相關連結:老面發酵技術詳解
具體的老面加鹼的圖解方法,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
相關連結:【基礎】老面加鹼操作圖解
問題3:戧面是什麼?
戧面就是在揉一次發酵後的麵團時,在已發好的麵團裡再揉進去一些乾麵,吸收一部分發麵裡的水分,這樣蒸出來的饅頭吃著筋道。這是山東的做法,也稱戧面饅頭,如果當地喜歡吃吃有嚼勁緊實的饅頭,一次醒發後要嗆些生面,如果當地口味是喜歡吃鬆軟的饅頭就不用嗆面了。
其他注意事項:
1.用老面發麵比用酵母發麵時間要長,判斷麵團是否發好,要撕開麵團觀察麵團是否布滿氣孔,不能機械地只算時間。
2.二次醒發時間不要太長,饅頭明顯開始變大就可以了,否則饅頭容易鬆懈變形,影響口感。
編後:
有位老師傅(看頭像不年輕了)在文章後留言稱,根據他的多年經驗感悟,覺得老面饅頭是根本沒有比例的,是師傅們在揉面中悟道,在時間的洗禮下靈活運用技術、技巧的產物。
李記並不排斥這種說法,而且有的時候還總懷念這種所謂的工匠精神。但是現在有多少年輕人願意去在時間中悟道呢?市場是否給你悟道的時間呢?在各種機械設備、各種速成、標準化技術撲面而來的今天,我們扛的住嗎?我們是應該接受現實,還是堅持我們內心的情懷呢?(純屬一家之言,如果大家有興致,可以就這個問題,我們討論一下。)
更多包子相關的專業技術知識,請關注李記包子:
QQ號:1027450332
微信號:lijibaozi(15222019508)
官網:www.lijibaozi.com
博客:www.lj-blo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