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付費閱讀推出兩個月後怎麼樣了?有人一篇文章收入 23 萬元

2020-12-11 芥末堆

1 月 15 日,微信正式開始灰度測試公眾號付費功能,這個馬化騰等了三年的功能上線後,一度在公眾號運營者之間炸開了鍋,有的頭部大號一篇定價 1 元的付費文章就有超過 5 萬人付費。

不過無論是首批嘗試付費功能的公眾號,還是付費的用戶,更多是為了嘗鮮,也有不少公眾號運營者對付費功能有所保留。

如今兩個多月過去了,還有多少公眾號在繼續使用付費功能?愛範兒從微信了解到,目前已經有超過 2 萬個公眾號開通了付費功能,其中最高的一篇文章收入高達 23 萬。

而付費功能對創作者帶來了什麼影響?愛範兒對話了幾位正在使用付費功能的公眾號運營者,希望從中找到一些答案。

在微信上連載小說的網絡作家

寫了十多年網絡小說的作者喬恆(化名),最近在考慮將下一部新書放在微信公眾號上發布。

喬恆是首批嘗試付費功能的公眾號創作者之一,在此之前喬恆就已經在公眾號上連載小說,如今喬恆每周會從連載小說中選擇三章內容,打包成一篇定價 3 元付費文章在公眾號發布。

▲ 部分在公眾號採用付費功能的連載小說.

從 1 月 26 日推出首篇付費文章開始,喬恆已經發表了 10 餘篇付費文章,平均每篇有約 2500 人付費,帶來近 10000 元的收入。

在開通閱讀功能之前,喬恆也有猶豫,此前喬恆主要把公眾號作為一個發布預告和與讀者交流的平臺,推出付費文章最大的擔憂就是會大量掉粉,結果首次嘗試付費功能後就掉了 400 多粉絲。

▲ 圖片來自:The Writing Cooperative

好在喬恆夠「心大」,在推出幾篇付費文章後,公眾號的粉絲已經開始恢復增長。不過真正讓他堅持下來,和直線增長的收入不無關係。

喬恆的公眾號只有 1 萬多粉絲數,但打開率卻高達 85%,要知道如今公眾號整體打開率基本只有個位數。更令很多創作者羨慕的是,喬恆文章的付費率能維持在 50% 左右。

▲ 圖片來自:web.archive.org

事實上比起網絡小說平臺上 1000 字 5 -6 分的價格, 喬恆的小說在公眾號的單篇定價要高不少,這也是一些粉絲感到不滿的原因。

對此喬恆表示很無奈,因為公眾號暫時不支持自定義價格,付費定價最低為 1 元,因此一次 3 元的價格的不是針對一篇文章,實際的意義是對一周連載小說更新的付費。為了吸引讀者付費,喬恆會選擇關鍵的情節點作為付費章節。

雖然喬恆也會繼續將小說放在網文平臺上連載,但他正在將重心往公眾號上遷移,很多章節都是在公眾號首發,甚至利用網文平臺來為公眾號引流。

▲起點中文網白金大神作家跳舞也曾在公眾號連載小說.

喬恆告訴愛範兒,如今小說網站流量普遍在下滑,加上盜版網站泛濫,讓很多網絡小說作家收入下降。

這一說法也可以從網文巨頭閱文集團的財報數據得到佐證,閱文的付費閱讀用戶數量已經連續三年下滑,而這兩年興起的免費閱讀模式又進一步分流了付費閱讀市場的用戶。

▲  圖片來自:香港 01

對於喬恆這樣的網文作家來說,更透明的收入、不用和平臺分成、自己擁有版權,是遷移到公眾號來連載小說的重要原因。

在微信剛推出付費功能的時候,不少創作者都認為小說是比較合適在公眾號收費的內容品類。因為小說內容可以保證穩定持續的更新,而大批網文讀者也有付費的習慣,就像喬恆所說的:

只要讀者關心主人公的命運,就可以不斷更新下去。

微信推出付費功能或許會對網文平臺造成一些影響,但目前網文平臺對於很多作者來說仍不可替代,比如在流量支持、推廣發行、IP 改編等方面,網文平臺已經有一套成熟的體系,這些都是不小的遷移成本。

但不可否認,微信公眾號的付費功能能為很多網文作者拓展一個新的收入渠道,至於是否會在公眾號形成一個有體系的網文生態,還需要更多像喬恆這樣的創作者來探索。

「養活」那些了不起的寫作者

微信付費功能推出以來,可以看到常用這一功能的頭部大號並不多,對於很多頭部大號來說,廣告仍是主要的收入來源,推出付費內容的動力並不大。

真正從付費功能中收益的,是那些不依賴廣告收入、流量不高,但內容優質的創作者。

黃志恆是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消化科副主任醫師,從 2014 年開始,他會在業餘時間在公眾號寫一些科普文章,但他認為現在科普文章過於泛濫了。

現在科普文章鋪天蓋地,高質量的科普鳳毛麟角,很多人看了都覺得厭煩了,沒有新鮮感。付費的話就會好一點,很多人願意付費看高質量的科普。

據黃志恆介紹,他只會在寫出得意之作時才會收費。比如上個月他的一篇付費文章,寫的是他遇到的一個臨床案例,一個小孩嘔吐,來看消化科,最後一波三折,發現小孩是遺傳代謝性疾病。

這篇文章最終有 1000 多人付費,雖然付費率不算高,自己寫公眾號的初衷也是公益,但付費文章讓黃志恆感到自己的勞動付出是值得的。

黃志恆告訴愛範兒,像這這種專業科普文章,從素材準備、文獻查閱、請教專業醫師到排版,要花一到兩周的時間,「寫一篇好的科普文章也很勞神費力的」。

這樣的專業科普在公眾號上還有不少,專注航天領域科普的邢強就是其中一位。火箭和衛星設計專業出身的他,如今已經把大部分精力投入到自己公眾號「小火箭」上。

邢強投入的不只是時間,還有金錢。他表示過去 5 年,已經自掏腰包在這個公眾號上投入了三四百萬元。

你可能會驚訝,寫科普文章怎麼還要花這麼多錢?邢強表示他所做的科普內容,並非簡單的翻譯和整理,而是要像專業工程師一樣進行計算飛船彈道軌道等數據。

像是氣動計算、彈道計算,這些在體制內或者商業企業,一張計算圖就要賣好幾萬。

為了寫一篇關於法國阿麗亞娜-5 號運載火箭,邢強曾自費飛到法國與這艘火箭的工程師進行深入訪談,一般的公眾號運營者難以想像。

可這樣不計成本做科普,即便邢強從事航天工程師時攢下了一些積蓄,也快要入不敷出了。邢強也坦陳,原本計劃在今年 4、5 月份暫時放下公眾號,獲取一些收入後再回來做科普。

不過推出付費文章後,邢強暫時打消了這個念頭。以一篇關於 Space X 的科普文章為例,超過 1600 人付費,收入 5000 多元,邢強表示這目前已經能覆蓋單篇文章的一半成本,他希望之後隨著付費人數增加,能實現收支平衡。

張小龍曾在 2019 年的微信公開課上提到,微信的原動力就是讓創造價值的人體現價值。在如今微信公眾號紅利逐漸消失,馬太效應愈加明顯的當下,讓那些中長尾的優質內容創作者能得到應有的回報,對整個微信內容生態來說無疑是一件好事。

正如知名網際網路人士 keso 在《內容創業這把虛火》一文中寫的:

一個健康的社會,應該可以養活那些了不起的寫作者,而不是逼著他們都變成創業者、生意人。

微信付費閱讀的未來

微信公眾號推出付費功能的消息,其實在 2017 年就已經浮現。馬化騰就在 keso 的朋友圈下評論,表示微信將推出公眾號付費訂閱功能。

這一功能推出以來,有人認為是微信入局內容付費的標誌,有人認為這是為了提升公眾號的活躍度,目前來看,這些猜測都有可能,但要下判斷還為時過早。

微信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愛範兒採訪時表示,目前公眾號付費功能還處在一個謹慎探索的過程,微信也並沒有預設目標。

至於微信對於付費功能的定位,該負責人表示,是希望能通過付費功能讓公眾平臺上的優秀創作者可以獲得更好的收入上的回報、支持他們生產更多的優秀內容回報用戶。

從目前來看,已經有部分創作者有益,尤其是在一些垂直的小眾領域。但這一功能或許不會在公眾號生態中大規模普及。

愛範兒從微信了解到,目前在 2 萬多個開通付費功能的公眾號中,有近 400 個將付費當作日常功能使用(月發文≧4)。

一方面,並不是所有公眾號都適合付費閱讀。持續的付費內容需要一定的生產門檻,而對於很多需要依靠二次轉載來擴大影響力的公眾號,付費內容顯然不是最合適的方式。

另一方面,為了保證付費內容質量,微信或許還會對付費功能保留一定的準入門檻。

微信向愛範兒透露,參與灰測的公眾號是依照統一規則由後臺篩選出來的,雖然沒透露具體規則,但也強調「優質的內容總是稀缺的」,符合條件的優質公眾號,一定會有機會體驗到。

短期來看,付費功能或許只是公眾平臺中的一個小眾功能,但卻很有必要,這是對公眾號生態的補充和完善,和過去的讚賞是完全不同的邏輯,給內容生產者開闢了一塊新的收入來源,對於那些「小而美」的公眾號來說是個好消息。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公眾號運營者另闢蹊徑,將付費功能作為一種新的運營方式。比如用付費增加留言的門檻,或者在社群運營中,付費獲取進群二維碼,減少客服拉人的麻煩。

就像微信公眾號興起之初一樣,各式各樣令人眼前一亮的運營手法,都是創作者們自己摸索出來的,而一向克制的微信,除了除了運營規則之外基本不會做更多的幹預。至於微信付費功能未來會衍生出什麼新的商業模式,還得看創作者們的玩法。

而比起有多少人用付費功能,這一功能推出的本身,就是要讓內容創作者們看到微信對他們的重視,而且正在想辦法讓他們擁有更多變現方式,這對每個希望吸引優質創作者的內容平臺來說,都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轉載自「愛範兒」。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

轉載文章,原文:

愛範兒;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並希望被芥末堆報導,請您

填寫信息

告訴我們。

來源: 愛範兒

推廣: 芥末堆商務合作:010-5726 9867

相關焦點

  • 一篇文章收入近萬,數千人付費!微信付費閱讀如何養活網文作者?
    之所以定下 1 萬字的目標,是因為他想先讓讀者看到這本書,吸引讀者,然後開始付費,「 1 萬字是為了從字數數量和質量上彌補讀者」。他所說的「付費」即為微信上線不久的付費功能。從 3 月 11 日開始使用付費功能到 3 月 27 日更完小說《商梯》番外,「釣人的魚本尊」用這種模式日更一篇, 16 篇文章下來,總收入超過 5 萬元。
  • 一篇公號文章收入16萬:復盤微信付費閱讀功能現狀
    相較而言,付費閱讀內容的整體表現遠低於對應帳號同時期內的整體數據表現,閱讀數下降約23%,而在看數下降約62%;進一步觀察人們的付費意願可知,其付費比例約為閱讀數的8%,即100個人閱讀,僅8人付費;從付費收益來看,單個帳號平均付費閱讀收入為6885元,單篇內容的平均付費閱讀收入為3064元,收益喜人。
  • 音頻、小說、賣課,微信付費閱讀有哪些「錢景」?
    對於小說號來說並不是利好,通常都是一篇文案發在許多公眾號,微信不會讓這種劣質內容長久存在。但是這一功能對故事類的公眾號有利,比如魔宙,天才捕手計劃等。特別是系列性故事,讀者粘性高,付費能力應該不會差,這個功能會為其增加部分變現收入。付費的話勢必會對傳播造成影響。大部分創作者不可能每篇都設置付費,會把讀者群變窄。
  • ...付費閱讀9個月後,平均單篇文章收入133元!| 中國微信500強月報...
    25%,這些付費內容中,設置金額為0-8元的佔比居多,為78.7%,其中73.7%的付費內容金額設置為1元;進一步觀察用戶付費意願可知,付費比例約為閱讀數的9%,較1月份的8%略有提升,從付費內容收益來看,平均單個公眾號付費閱讀收入為671.87元,平均單篇文章收入為133.43元。
  • 那些使用文章付費功能的公眾號怎麼樣了?
    微信後臺提供1-208元之間的35個收費檔位供運營者們選擇,超過半數的付費文章設置最低檔位1元。金額設置在100元以上的付費文章有6篇。5. 付費文章對內容數據表現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付費文章的平均閱讀數為11564,低於相應帳號同時段全內容平均閱讀數23.2,平均在看191,低出62%。
  • ...收入16萬!復盤微信付費閱讀功能現狀 | 中國微信500強月報(2020...
    相較而言,付費閱讀內容的整體表現遠低於對應帳號同時期內的整體數據表現,閱讀數下降約23%,而在看數下降約62%;進一步觀察人們的付費意願可知,其付費比例約為閱讀數的8%,即 100 個人閱讀,僅 8 人付費;從付費收益來看
  • 微信測試三年的付費閱讀,今日頭條先上線了
    如果開放內容平臺還有什麼功能值得期待,「付費閱讀」應該會高票當選。自2015年開始,關於微信開放付費閱讀這一傳聞的討論就不曾停止。就在7月23日,今日頭條宣布面向所有原創頭條號開放付費專欄,這會是內容創業者的新淘金時代嗎?
  • 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 運營者可自行刪除付費閱讀文章
    符合上述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中國經營報》記者了解到,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iOS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端通過蘋果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
  • 第一批抓住微信視頻號紅利的人:一篇文章收入2萬,公眾號漲粉8000+
    兩個多月過去,已經有人成功抓住了視頻號的第一波流量紅利。33 個視頻, 10 萬+以上觀看數 4 條,破萬觀看量 18 條;依靠導流,公眾號漲粉8000+,一篇文章閱讀量增長1W+,一篇付費閱讀文章帶來 2 萬多元的收入。這是視頻號博主秋葉取得的成績。
  • 微信灰度測試公眾號付費閱讀 接入蘋果抽成體系
    【財新網】(記者 錢童)最近動作頻頻的微信團隊再扔出一記重磅。1月15日,微信團隊宣布測試公眾號付費閱讀功能,僅向部分個人創作者的原創內容開放,暫不開放申請,單篇文章最高收費208元。付費內容暫不支持轉載、打賞和插入廣告。
  • 閱讀紙質文章可用讚賞碼打賞,線下原創付費場景將被改變?
    還記得之前微信推出的讚賞碼嗎?當時對於讚賞碼會被用於何處,很多人還存有很大的疑惑。不過,最近我們找到了新的答案。而且這種使用方式,可能在很多人的意料之外。日前,在最新一期的《21世紀商業評論》雜誌中,我們看到在一些文章結尾的空白處,赫然出現了讚賞碼。在讚賞碼下面,寫著「微信掃碼讚賞碼,支持請打賞作者」。
  • 微信真的測試「付費閱讀」了!以後看文章都不能白嫖了?
    所謂付費訂閱功能,就是指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才能閱讀全文。訂閱號付費內容支持 iOS 端與安卓端用戶購買,iOS 端通過蘋果 IAP支付,安卓用戶則通過微信支付進行付費。此外,付費文章暫時不支持使用讚賞功能,也不能包月、包年。(你們有錢人要求還真多不辣還發現,付費文章是看不到具體閱讀數據的,當然運營者可以在後臺看。
  • 軟文暴利付費刷單關注虛高 擠擠微信公號營銷水分
    圖文閱讀量千次15元,轉發分享百次40元,吸引有活躍度的微信粉絲500個20元……   付費「刷單」、「關注」虛高,折射出近年來愈演愈烈的自媒體營銷亂象。微信公眾號的閱讀泡沫有多大,廣告水分有多少,暴利效應來自哪,再次引發人們關注。
  • 以後微信訂閱號要付費閱讀?你會買嗎?
    >灰度測試微信訂閱號付費功能開通後即可發表付費內容該話題#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一度成為微博熱搜話題以後閱讀微信公眾號要付費了嗎?如何開通微信付費功能?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宣布,微信正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
  • 微信開啟圖文付費灰度測試後,知識付費會怎麼樣?
    知識付費其實已經算是一個老行業了,從邏輯思維到得到,再到現在的遍地開花,基本和新媒體掛點勾的公司都脫離不開知識付費,當然也包含我們公司本身自己。那微信作為中國網際網路用戶數量以及活躍度最大最高的一款應用,他的每一個舉動無疑都牽動著每一個網際網路人的腦神經。
  • 以後看微信訂閱號要付費了!
    以後看微信訂閱號文章要收費了?  這是真的!  1月15日,騰訊微信團隊表示,目前微信灰度測試訂閱號付費能力,符合條件的運營者可以前往公眾平臺開通付費功能。成功開通後,運營者可對原創文章的部分或全部內容設置收費,用戶購買文章後方可閱讀全文。
  • 玩視頻號兩個月,有人靠賣教程賺七萬塊,有人給公號導了三千個粉絲
    6天,這條視頻為他帶來超過一萬粉絲,隨後,他發起了付費社群「郭司令視頻號」學習群,進群條件為打賞19.9元。酒仙張告訴連線Insight,靠在社群中售賣「如何零基礎運營視頻號5天漲粉9000+」等課程,兩個月他賺了7萬元。酒仙張視頻號截圖更多的變現案例在誘惑著新人入局。
  • 付費閱讀:財新網的思考與實踐
    付費閱讀市場雛形已具   付費閱讀並不是什麼新生事物。紙媒時代,訂閱一直是媒體的重要收入支柱。進入網際網路時代,免費閱讀不期然成為壓倒性的信息獲取方式。這與網際網路公司進入所有領域一樣,免費只是補貼用戶,藉以佔領市場、換取未來收入的手段。不過從各個行業的經驗來看,對用戶的長期補貼、對生產端的極致擠壓本身是不平衡的。
  • 公號賣課收入200萬,內容付費是自媒體的第二春?
    所以當下付費內容產品,無論想要售賣的是什麼,總要找個理由和改變命運掛鈎,而且越快越好。網上最流行的是什麼?《一小時讀完日本史》《月薪3000的人和月薪30000的人差別在哪裡》《怎麼樣從月入3000到月入百萬》等等。大多數內容付費產品,本質上無非是這些東西的變種。 有沒有用,是用戶自己決定的。
  • 都說微信紅利期已過,「電影工廠」卻兩個月漲粉70萬
    許多內容創業者都認為微信內容紅利期已盡,而在微信公眾號哀鴻遍野的當下,「電影工廠」卻在9月份開始大力進行付費推廣。而從今年9月開始到11月,「電影工廠」突飛猛進,在新榜發布的「中國影視微信影響力排行榜」上排名也是節節攀升,近期已經穩居前三。 據「電影工廠」後臺數據統計,兩個月時間裡,漲粉共計70萬。若以結果為導向,「電影工廠」的無疑是成功的。相較於大多公眾號埋頭深耕內容,「電影工廠」更偏向於將重心放置在付費推廣上,廣點通、公眾號以及其它客戶端投放都在並舉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