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現在談起佛法來,還不連貫也不成體系,不能產生攝服力,你對自己也不滿意,學佛比科學研究還要嚴謹,在我們這裡要求大家讀原典,學佛是非常專業的。我們這裡和各個教派講的一樣,因為大家依據的是同樣的經典,學佛的教材都是一樣的,但是各個教派的取捨是不一樣的。所謂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但學佛依據的經論必須一樣,不能說我學的是釋迦佛的法,他學的是燃燈佛的法。佛法都是公開的,是佛佛相傳的,你看的大藏經是乾隆藏、嘉興藏,文字內容都是大家認可的,當然藏經裡還包括續藏這部分內容,我們這裡讀的都是原典,為將來修學教理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將來大家的成績不可限量,你辯論說的都是佛講的,人家講的是師傅說的,這就是差別,你是依著佛經說的,他不能說佛經不對,佛經上千年以前就有了。
學校對大家的訓練都是非常正統的,有可能我們講的跟你的意見相左,但是你看了經論後就會服氣,因為我們的說法都是有依據的。如果學佛依據的是各派祖師的教言,那這個事就不好說了,那範圍就太廣了,比如說我們今晚吃什麼?那個說我要吃羊肉,這個說我不吃羊肉要吃素,因為血肉太腥氣,我吃不了,這素食爽口還健康。每個人都有各自不同的口味。大部分討論的都是在副食上,在主食的區別就相對少了,主食就有米和面,這個很容易選擇,禪宗修學就是把問題簡單化,簡單到只是米和面就好選擇了,就像我們選擇經論學習一樣。
我們經過佛法法相唯識的訓練,現在不是說因,是說基道果,說道就要說到心識的變現,中觀說道是依心識和外境的相依,法相唯識說道是講心識的兩重變現,把這個修道講好了,果自然就成了。你把依他的清淨講清楚,後面就不用多說了。如果你一上來就說果,並沒有講相依,談心識的變現,你得出的果就是虛妄的。在佛法裡有正世俗和倒世俗的建立,虛妄遍計在世俗中都是不存在的,你的講法在世俗中是否存在的。在應成派中觀和自續派中觀之間,就有了別分別的建立。我們認為唯識中觀的修學是不同的派別,在藏傳佛教的修學,中觀的見地是在唯識之上,中觀認為心識的轉變與外境是相依的,這與法相唯識講的識變眾生與法,差別很大。我們修學法相唯識要重新認識到,佛在三轉法輪講變現理的意義。
佛法修學對佛在二轉法輪的般若教法,和佛在三轉法輪講的法相唯識如來藏,沒有深入,對大乘佛法的修學會有很大影響。內蒙男人為什麼喜歡喝酒,因為情緒釋放不暢,人生需要通過情緒的釋放來減壓,通過相依的修學,很難找到你相礙的那個點。懂得心識變現的機理,就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出緣起的局限,所謂的狂禪和真實的禪修差別就在這裡。我希望每個人講的都有經論的出處,佛法觀修的體系,有其內在的邏輯性,這樣我們說起來,將來就能看住我們的心識,看住我們念頭的生起,讓它在一個正常的軌道上相續,不再雜亂無章,這樣我們學佛就得到一種心理的訓練,而不是情緒上的一種發洩。
問:正因為我們有這種發洩,我們才接受大乘佛法,包括禪宗一心的建立,因為我們不滿足自己的生活狀態,包括生命狀態。
龍師:不滿足只是你的一種說法,比如說這瓜不甜我看不上,除非你吃過更好的瓜,你說這瓜不甜那它肯定不甜,否則你就是瞎說。我們的心理有很多覺知層面,我們要學習就要真實一點,要不然我們坐在這裡幹嘛,犧牲很多的時間,換取不到什麼東西。我是希望大家,修學佛法能把精神上擁有的財富開發出來,學佛至少能解決我們的情緒問題,我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一個家庭,每個家就是一個小社會。那我們學佛起到的淨化作用就可以發揮出來。讓社會煩惱的鏈條,走到我們這裡就會斷掉,有很多東西缺少某些條件,就不能達成展現,我們每個人在緣起中都有很好的作用,只要你懂得心識運作的機理。
聯絡地址:
那蘭陀佛法大學網址:
http://www.nalantuo.org/
那蘭陀佛法大學QQ群:43564060
微信群:佛陀喜宴
王傳龍(作者),1965年生人。作者於1988年在北京廣濟寺皈依觀空老法師,法名慈傳,早年曾參學賈題韜,南懷瑾,黃念祖老居士、趙樸初,吳信如老居士等。
1992年皈依體光老和尚修學禪宗,法號妙湛。也曾參學雲南蓮花精舍方於上師,東密阿闍黎真圓,法名傳智,青海無上瑜伽士秋英多傑•仁波切,法名仁青丘佳,寧瑪派談錫永上師,法名大龍,研習密法修學。
作者謹遵達摩祖師「深入經藏、藉教悟宗」祖訓,依大乘佛法,方便施教。作者依佛說《入楞伽經》等經典,建立大唯識的佛法觀修體系,依兩重識變,施設不同層面的識體平臺,還原佛陀在三轉法輪開演的法相唯識如來藏,復原了瑜伽行中觀的佛法修學體系,開顯了法相唯識兩重識變的觀修機理,依智界身不異,法報化一如,重新建立佛法觀修體系,以禪宗法身見揭示了一心佛覺下不同識體平臺組成的生命背景。引導眾生境界向上轉依,使聽聞大乘法眾出離顛倒夢想,依生命實相真正站立起來。
免責聲明:文章及圖片源於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公眾號立場。如涉及版權或異議,請聯繫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