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症:抑鬱症令人痛苦不堪,這三個方法讓你化痛苦為戰勝的力量

2020-12-15 心理諮詢師阿秋

文/阿秋(心理諮詢師、中西醫結合治療師)

患上抑鬱症其最主要的症狀就是:「心境低落、喪失興趣、悲觀、絕望、睡眠障礙等等,嚴重者還會伴隨著輕生的念頭,甚至是行為。」

當然,以上這些症狀都是非常的痛苦和令人絕望的,更令人要命的是人根本就無法控制住它,也就是說當這樣的症狀發生的時候,我們是無法控制它緩解的,往往這個時候,我們越是去控制,那麼就越是痛苦和絕望,以至於我們的命運和身體,思維只能任由症狀折磨和宰割。

然而在面對這一切折磨人的症狀的時候,我們不是沒有辦法,辦法是有的。

可能當我說出這些辦法的時候,很多人會覺得不值得一提,因為他們本身就知道,也是這麼過來的,可是我現在再次進行一次強調和重複,其實目的就是給予你和其他的患者一種意識上的強化作用。換言之,一是肯定你的方法也有效果,因為當我說出這些辦法時,如果你和你共鳴或者相對應,那麼無疑也會增強你的信心和力量;二是我將補充更多的一些應對辦法,給到如今深陷在抑鬱症世界裡的人們。

那麼面對這些無法控制的症狀,又有哪些辦法來應對它們呢?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為什麼這麼痛苦?
    心理上的痛苦,其實就是情緒不佳。情緒越糟糕,人就越痛苦。一般人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但是他們不會長期持續的情緒低落,而抑鬱症患者就會;一般人能夠一定程度地調節情緒,走出情緒低谷,抑鬱症患者可以說是完全失去了情緒調節的功能,他們無法讓自己走出情緒低谷,所以就一直生活在痛苦中;一般人的情緒低落是比較輕微的,抑鬱症患者的情緒低落則是比較嚴重的,這也是一個原因。
  • 抑鬱症的痛苦你了解嗎?|抑鬱症|痛苦|疾病|-健康界
    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烏雲密布的天空;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行走在一條看不見光明的道路上;有人說抑鬱症發作時像身處狹小空間,連同呼吸也很困難。尤其是重度抑鬱症患者,發病時更為嚴重。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抑鬱症也是如此,我們越是抗拒抑鬱,越是執著其中,就會承受越多的痛苦,越容易陷入其中,也就越難走出來!01 從創業失敗中思考執念2015年的時候,我還在讀大學三年級,人生中第一次創業從成功到失敗,賠了不少錢。
  • 抑鬱症患者的反思:抗拒抑鬱情緒就是聚焦抑鬱痛苦,越抗拒越痛苦
    我也因為這次失敗的體驗而深深陷入到自責和自罪這兩種思維模式當中。就這樣痛苦的和自己搏鬥了5天,我終於想明白了一件道理:執著於過去的失敗只會讓人更加痛苦,會帶來更糟糕的後果,還不如面對當下的現實,做好未來的規劃。
  • 我是怎樣戰勝抑鬱症的?之二:我是怎樣扛過最痛苦的階段的?
    02 從確診到各種症狀齊發2019年1月12日,自己被海澱醫院,診斷為內分泌功能紊亂;之後被北大第六醫院專家,先確診為焦慮症,後確診為焦慮症與中度抑鬱症共病。接著,自己明顯感到,情況越來越嚴重,雖然服用了大量抗焦慮、抗抑鬱藥,也阻擋不了自己向重度抑鬱症發展。各種典型症狀,蜂擁而來,痛苦不堪。
  • 丈夫得了抑鬱症 | 如果痛苦的話,就別努力了
    抑鬱症被稱為21世紀三大疾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目前全球已經有超過3.5億人罹患抑鬱症。而在這3.5億人之中,並不是每個人都習慣將自己的情緒訴說給別人聽,有的症患者怕他們將負面情緒帶給朋友,所以選擇將自己的痛苦埋藏,有的朋友們又怕說了不好聽的話刺激到他們,起不到鼓勵的作用,便選擇了沉默。
  • 抑鬱症:戰勝抑鬱症,最重要的打敗負面的思維,方可獲得自救
    ,提示你一下:從字面上的意思就是告訴我們,自己這段時間比較低落和痛苦了,是不是應該換一種生活方式,讓自己減減壓、或者去散散心、傾訴傾訴一下;又或者去旅遊一番,運動運動起來。 我舉個例子,「你很想擺脫抑鬱的痛苦,也知道以上的方法是可以進行自救的,但是痛苦告訴你做這一切都是困難的,所以我很難實施,實在是太痛苦了。這是抑鬱症患者A的認知思維。」
  • 抑鬱症:當痛苦可以被分享
    0/1關於抑鬱症,「誤解」遠多於「正解」「重度抑鬱症患者幾乎都會有這種認知:活著太痛苦,死了是不是就不痛苦了?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再遭遇原生家庭、親密關係中的誤解,負面情緒會一再推到頂點。」而當任有病過年回到老家,將病歷單拿給學歷遠超自己的高知父母看時,卻得到了另一種極端回應,她回憶道,」他們是以我為恥的,會說有你這樣的女兒是我這輩子最大的恥辱,因為他們不了解抑鬱症,認為這是一種精神病,很難從感性和理性的角度上去理解或解讀我的病情,那也是我自殺傾向最強烈的時候。」
  • 抑鬱症:即使我們知道很痛苦,但也要精彩的活下去
    但又找不到活著的意義,伴隨著身體的疼痛,心理的煎熬,在每個失眠的夜晚,痛苦不堪。時時想要結束自己生命的衝動。但想到父母,沒有實施。上面這段文字,是來自一個重度抑鬱患者的日記。可以想像一個重度抑鬱患者是怎樣的痛苦,無論怎麼描述,正常人都不能體會,唯有真正經歷過才知道其中的滋味。
  • 抑鬱症:抑鬱症最大的痛苦是失眠!失眠緩解了,代表什麼?
    文/阿秋抑鬱症患者或多或少都會存在失眠的現象,這個要看抑鬱症的程度,一般到了中度以上的抑鬱症,失眠現象就會比較頑固和嚴重了,常見的情況以早醒為主,比如你以前是7點醒來的,但是患上抑鬱症了之後,你醒來的時間可能在半夜3
  • 抑鬱症和癌症,哪一個更痛苦更可怕?
    首先我們需要知道的是,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本身就一定是個抑鬱症患者。(沒錯這個問題就是我提出來的)其次,癌症和抑鬱症各有各的痛苦,但最有權利回答這個問題的,是既有癌症又有抑鬱症的人。現在抑鬱症發作中,無比擔心會不會導致癌症復發。兩種都很令人絕望,就我個來說,抑鬱更加痛苦些。希望自己好起來。@SuSan:看到過一個報導,一個人同時患上了癌症和抑鬱症,採訪時她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她說抑鬱症更可怕一些,癌症是身體上痛苦,但有的人還會心懷希望,也還能感受到快樂。但抑鬱症不同,嚴重的生不如死,眼裡能看到的都是絕望。
  • 抑鬱症不是發瘋,要學會理解他們的特別的痛苦
    這是抑鬱症患者共同的性格,無論怎樣的外在,抑鬱症患者必有傷心而不為別人所知的一面。2、太在乎別人的看法和評價:我聽過太多的在教孩子的時候的共性,就是咱要上什麼什麼學校,當個什麼什麼,而這種明目的教導隱含著對孩子的引導,那就是要注意別人的看法,要注意別人的評價,光宗耀祖就像是父母專為孩子準備的訓教禪語,從小念到大,而這也是患上抑鬱症的壓力所在,一個人如果太在意別人的看法,活著只是為了讓別人評價,抑鬱或許很快就會光顧。
  • 抑鬱症讓我感受到了這9種痛苦,那種度日如年的感覺讓我難以承受
    當我聽到這話之後,我感覺被這說話的人重重的打了一拳,心裡那種絕望的感覺再一次湧現,我知道又有一個人要疏遠我了……太多的人對抑鬱症患者所承受的痛苦不了解,太多的人單憑自己的想像就給了抑鬱症患者一個定論,這是對我們抑鬱症患者最大的傷害。
  • 抑鬱症、強迫症真是太痛苦了,如果沒有這個方法我還在痛苦中
    文/馬羅我是單親家庭長大,從小父親對我十分嚴格,他們連我的玩伴都要來幹預,記得我初中總是被欺負,後來有個高我一年級的大哥哥幫我,但是他抽菸,這件事讓我爸爸知道後就罵我,說我不學好和混的人交朋友,但我很委屈,那個時候根本不會表達自己的憤怒和委屈,就默默和忍受了,但我心想,你不幫我解決問題,有人幫助我,你還管我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呢?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不同表現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來自人的思想。書中講到:「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產生壓力和恐懼,令人產生壓力和恐懼的是人們對此事物及現象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導致的」。
  • 我是怎樣戰勝抑鬱症的?之三:我是怎樣自己治好自己的抑鬱症的?
    今年6月初,我在網上看到了深圳作協主席李蘭妮的視頻分享,她也患上了重度抑鬱症,採取了多種治療方法,都效果不佳。她曾多次自殘自殺未遂,最後想到,作為作家,死之前為什麼不把這種體驗寫下來呢?於是她就花了一年多時間,專注專心寫出了《曠野無人》這個以自己真實故事為藍本的小說,作家出版社出版後,還引起了一些轟動。收穫更大的是,通過創作,她的抑鬱症基本康復了。
  • 跟抑鬱症患者戀愛是什麼感受?他們比你更痛苦,希望多些理解!
    她總在想,總在思考很多事是不是完美的,追求自己理想化的世界,因而對現實的一切都會產生厭惡,包括自己,也會經常對我產生厭惡。本來以為抑鬱症患者只是深度的不高興,但是我錯了,這真的是一種病,患者根本無法控制自己在想這些令自己難過的事情。她出現症狀的時候,我特別想安慰她,想幫她解決問題,但是這種時候的大多數情況都會把我推開。
  • 抑鬱症、強迫症如何自我療愈?心理學家:三種方法教你走向康復
    所有的抑鬱症、強迫症患者都期盼一種能夠讓自己如夢方醒的最佳治療方法,然而,患者的這種心理期望,卻不利於他們的康復治療,也會給他們的信心帶來很大影響。他們缺乏對抑鬱症、強迫症等神經症的正確認識和了解。心理學家李宏夫在《戰勝強迫症》書中講到,抑鬱症、焦慮症、強迫症、恐懼症是神經症的不同表現形式,究其根本都是來自人的思想。書中講到:「任何事物及現象都不會對人產生壓力和恐懼,令人產生壓力和恐懼的是人們對此事物及現象所持有的觀點和看法導致的」。
  • 得了抑鬱症到底有多痛苦?
    得了抑鬱症到底有多痛苦呢?在全球,每隔40秒就有一個人自殺,而自殺者中百分之70都是抑鬱症患者。有數據統計,在中國抑鬱症比例佔全國人口的百分之4.2以上,但是只有百分之十的患者來醫院就診,抑鬱症的體驗極其痛苦,也正是因為這樣,他們可能無法正常的進行社會交往,工作和學習。他們忍受著抑鬱的痛苦,即使簡單的活著就已經如此艱難。他們渴望得到解救,偶爾會表達出要輕生的想法,甚至會默默了斷生命。
  • 兒童抑鬱症:被忽視的痛苦
    即便如此,當看到診斷書上的「抑鬱症」三個字的時候,清澤和丈夫還是大吃一驚:「怎麼可能?!」她不是不知道抑鬱症,甚至,身邊朋友和熟人裡也有抑鬱症患者,但自己的孩子有抑鬱症,實在太不可思議了。清澤和丈夫都是知識分子,有地位優渥的工作,社會資源豐富。孩子就讀的學校都經過精心地挑選,初中就去了英國的私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