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不是符號!令人驚異的那些日語漢字

2021-02-19 滬江日語留學

日語包括將漢字簡化後得到的「平假名」、「片假名」,以及為數不少的漢字。在現代,日語也囊括了許多符號,不過其中被人們當做是符號,但實際是漢字的文字也不少。

於是,本次以「這居然不是符號!令人驚異的漢字排行榜」為題進行問卷調查,並試著列出排名。一眼看去怎麼都像個符號的漢字,究竟是怎樣的呢?



在世界上擁有多種含義的「卍」榮獲第1名。據說這是個從遠古石器時代起便存在的文字,在不同國家有不同的意義,在日本,廣為人知的意義是地圖上表示寺院的符號。此外,這個字還用於各種各樣的象徵中,在印度是吉祥的象徵、在歐洲則代表幸福,在人們的認知中,基本都是表示幸運的符號。



在電腦上很難區分的「〇」獲得第2名。這個漢字與數字「0」的讀音及含義均相同,據說「〇」這個漢字的正確筆畫順序是自上向下逆時針書寫。




僅在日本存在的漢字「〆」獲得第3名。「〆」用於「截止」或文件袋的封印,這是個強調「關閉」情況而使用的漢字,不過為什麼讀作「しめ」還是個迷。

第4名:丶   含義:1、頓號;2、表示日語漢字部首之一「點」

第5名:丫   含義:總角(古代少年髮型)

第6名:凸   含義:突起

第7名:巛   含義:河流

第8名:彡   含義:表示日語漢字部首之一「三撇」

第9名:亅   含義:表示日語漢字部首之一「豎鉤」

第10名:丨  含義:表示日語漢字部首之一「豎」

第11名:凹  含義:凹陷

第11名:丱  含義:總角(古代少年髮型)

第13名:屮  含義:左手

第14名:丅  含義:下

第15名:丄  含義:上

第16名:個  含義:個(計算物體的量詞)

第17名:㞢  含義:1、代詞;2、前往;3、連詞

第18名:冖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禿寶蓋」;2、覆蓋

第19名:乀  含義:向右拂開

第20名:乂  含義:1、割草;2、治理

第21名:咒  含義:咒文,咒語

第22名:卜  含義:佔卜

第23名:丗  含義:三十

第24名:丿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撇」;2、違背

第25名:廿  含義:二十

第26名:爻  含義:1、交叉;2、組成卦符的符號

第27名:廾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2、雙手捧舉敬獻

第27名:彳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雙人旁」;2、行走

第27名:冂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同字框」;2、邊界

第30名:凵  含義:1、日語漢字部首之一「函字框」;2、朝上開口

相關焦點

  • 【策劃】它們竟然是漢字?!盤點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日語漢字
    在日語中,有許多漢字形狀奇特,看起來像是符號。下面就來一起盤點一下日語裡那些被誤認為是符號的漢字。 〆 部首:丿 筆畫數:2 訓讀:しめ 「〆切り(しめきり)」等詞語中出現的「〆」並不是特殊符號
  • 那些日語漢字還是中文漢字的意思嗎?
    所以很多人在除了英語選擇第二語言的時候,都優先考慮日語。因為大家都說日語簡單啊!但是還是有很多前輩說,因為日語漢字與中文太過於相似,所以我們更容易混淆。那到底日語漢字是怎麼發展過來的?作為中國人學日語到底是優勢還是劣勢呢?
  • 【外國人學日語】最愛寫的日語漢字是?
    對外國人來說,學日語的過程漢字算是一個不小的困難,即使讀音能夠掌握,書寫起來卻沒有那麼容易。折磨人的漢字真的令人討厭嗎?外國人有沒有格外中意的漢字呢?對此,日本某網站以20名旅居日本的外國人為對象進行了調查。
  • 日語乾貨|那些年震驚日語初學者的日語漢字詞彙
    接觸過日語的同學可能知道,在日語中有許多長得很像漢字詞彙,可意思跟中文差了十萬八千裡的,甚至讓你大吃一驚。今天小外就帶大家一起盤點一下:那些年震驚日語初學者的日語漢字詞彙。一、喧嘩(けんか)「喧嘩」在日語中是「吵架」的意思,想想倒也說得過去,畢竟吵架的時候大家要是想吵出氣勢,確實需要「大聲喧譁」嘛~二、野菜(やさい)「野菜」在日語中是「蔬菜」的意思,まあ,在中文裡野菜僅僅指非人工種植的蔬菜,相對的日語的野菜有專門名詞「山菜(さんさい)」來表示。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漢字在日語中是一個怎樣的存在?
    漢字是公元5世紀隨著一批百濟佛教僧侶將中國經書帶到日本而傳入的。有的朋友可能會知道,古代日本雖使用日語但僅限於語音上的交流,並沒有自己的文字。 漢字剛剛傳入日本時,日語完全使用漢字書寫,甚至直接用漢語書寫,也就是「口中說日語,書寫是漢語」。
  • 日語中為什麼有那麼多「漢字」?
    [摘要]日本古代只有語言,沒有文字,到了我國隋唐時代,漢字大量傳入日本,日本才開始系統地利用漢字記載自己的語言。但日本最初是把漢字,作為表音的符號使用的,就是日語有幾個音節,就用幾個漢字。日本滿大街的漢字,你可能認識,但可能一個都看不懂!
  • 最熟悉的陌生人——常用符號的日語讀法
    在上次的日語學習當中,我們介紹了很多特殊符號在日語中的讀法。
  • 帕斯卡的令人驚異的定理
    帕斯卡的令人驚異的定理   從而基本上結束了他的數學工作.下面的摘錄引自他的隨筆《思想》.他用許多數學的引證和例子回答了對他的種種議論,並指出他這樣做是因為:「……推廣我們的概念就像超出我們能夠想像的空間那樣,在跟事物的現實比較中,我們只是一些原子.空間是一個無限的球體,每個地方都是它的中心,沒有哪裡是它的周圍,簡而言之,它是上帝萬能的最大標記,而在這種想法下,我們的想像便失卻了它自身的意義……所有東西的進程都是從無而來,並生於無限.是誰主宰這些令人驚異的進程
  • 日語有片假名和平假名為什麼還要漢字?
    需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要來看一下日語的五十音圖演變史。公元五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到日本,後來日本人依據漢字創造出平假名和片假名,但是字形上有所改變以適於日語的書寫。日語中的平假名本身就是一些中文字的草體書寫而平假名毫無疑問都是我們使用的一些偏旁部首一直對這個問題也帶有極大好奇的我問了下我的日本籍日語老師,他的正統回答也是網上能夠隨意找到的關於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敘述,但是我相信很多沒有學習過日語的普通讀者都不想,也看不太懂那些過於複雜的表達
  • 盤點日語中那些一不留神就會寫錯的漢字
    今天老師想聊一聊日語中那些長得非常相似的漢字。中文裡就有許多相似的漢字,比如「日」和「曰」,「己」和「已」,一不留神就會看錯、寫錯。日語裡也是這樣,特別是有些他們獨創的漢字,乍看上去跟中文一樣,其實是另一個字。
  • 日語中有多少漢字?
    今天給大家科普下日語中的漢字~請聽題:丈夫、勉強、切手、怪我這些詞在日語裡是什麼意思呢?答案在結尾公布哦~ 日語中到底有多少漢字呢?2014年 中日學者雙劍合璧,編撰了一本叫《漢字海》的書。裡面總共收錄了10萬2447個漢字。這是中國目前收錄漢字字數最多的書。
  • 【日語快進階】假名誕生之前日本人是怎麼讀漢字
    ‍‍‍‍假名是日語入門學習之初的第一知識點,日語文字的組成部分,是利用漢字的特徵而引申的,用這種簡化的字來代表一個發音,那麼假名誕生之前日本人是怎麼讀漢字
  • 為什麼字典上還有像日語一樣的符號,那些字符現在還有實用意義嗎...
    這個是章太炎發明的注音序號,是他從日語假名得到的靈感。注音符號也是來自於漢字的一部分,和假名是同源,本質上說是半音節文字。1913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召開「讀音統一會」。章門子弟馬裕藻提議採用其師的獨體漢字作為音標,由於讀音統一會和教育部部員章門子弟眾多,這一提案通過。
  • 為什麼日語中的漢字比韓語中的多?漢字在日本和韓國經歷了什麼?
    漢字是世界上使用時間最久、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對世界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有漢字,然後才有了「漢字文化圈」。然而,「漢字文化圈」裡的國家和地區對漢字的認識和感情卻是十分的複雜,尤其是日本和韓國。日語與漢字在歷史上,中國周邊的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家都屬於中華文化圈。早期的朝鮮半島、日本列島所處時代文化落後,有語言卻沒有文字。然而,同時期的中原華夏的文字體系早已完善,甚至可以說十分發達。
  • 日語假名起源漢字書法欣賞
    到了公元五世紀中葉之後,日本人民創造了用漢字作為表音符號來書寫日語的方法。至八世紀後,這種將漢字作為表音符號的方法已經被普遍採用,日本古代著名的詩歌集《萬葉集》就是採用這種書寫方法。如 日語 的「山」,讀作「やま」,在《萬葉集》中就用「也麻」兩個漢字來書寫。「桜」讀作「さくら」,就用「散久良」三個漢字來書寫。日語中的助詞「て、に、を、は」等則用「天、爾、乎、波」等漢字來表示。
  • 日本的漢字:不要以為認識漢字就可以去日本混生活
    在漢字進入日本以前,日本沒有文字,只有日本語。隋唐之後,漢字大量進入日本,卻並未將漢語全盤傳入,他們引入漢字的首要目的,是注釋日本語。漢字和漢語進入日本以後,日本人不但用漢字注日語音,而且大量吸收漢語詞。由此而產生音讀、訓讀、音訓混讀以及有關諸多問題,日語詞的複雜狀況即由此而生。訓讀是用日語讀漢字(漢語詞)。漢字進入日本後,日本人按該漢字的原意而用日語讀出。
  • 日語達人們你們知道嗎?這些日語符號:「々」「ゝ」和「ゞ」怎麼寫怎麼讀呢?
    學習日語的小夥伴們可能也發現了,日語中也有「々」,最常見於「佐々木」這個姓氏中,而「赤裸々」(せきらら)、「人々」(ひとびと
  • 用拼音秒記日語漢字讀音!這不是傳銷!
    在日語學習中,想必大家都會有這樣的困惑:日語中幾乎所有漢字都有音讀,有的漢字音讀是長音,有的則是短音。日語中這麼多的漢字,這麼複雜的音讀,究竟怎麼樣才能科學、快速掌握呢?在漢語漫長的歷史發展中,漢字讀音雖然也在不斷變化,但現代漢語讀音與古漢語讀音本質上是一脈相承的,而日語漢字的音讀又源自於古漢語,簡單地說就是:日語漢字音讀同古漢語有關聯現代漢語讀音同古漢語有關聯所以,日語漢字音讀與現代漢語讀音之間也存在著必然的聯繫!
  • 真相不是只有一個,小心日語漢字的「陷阱」!
    那我絕對可以說,日語中的漢字,對於我們中國人來說是有絕對優勢的!對大多數的初學者而言,日語的第一印象是親近、有趣的,然而,日語裡的漢字是藏有陷阱的,要突破這些陷阱,你就必須充份了解這些漢字在表面下的真正意思。也許大家會想:那很容易啊!就像「娘」(むすめ)不是「媽媽」的意思,而是「女兒」啊!這大家都知道啊!沒有錯,像「娘」這種比較入門的單詞,通常上課中一定會被提到,所以初學者通常都知道,不會把「娘」(むすめ)當成媽媽使用。
  • 沒有被繼承的漢字標音嘗試:注音符號的歷史
    最後,會議用各省代表「一省一票」的表決方法,而不是「一人一票」的方法確定了「標準國音」,並審定了6500個漢字的讀音。整體來說,最終結果還是以北京語音為基礎,同時吸收其他方言的語音特點,如區分尖團音和保留入聲。這次會議審定的漢字讀音被後人稱之為「老國音」,是這次國音統一會議「一省一票」制度下兼顧的南北方言的人造語言,其實沒有真正推行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