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學會鑽木取火前後,出現四種氏族,排到最後的才是神農氏

2020-12-19 也園說說

我國古代有很多,根據原始人群氏族時期原始人生活情景,進行想像和改編過來的神話傳說。

在遠古人類學會了鑽木取火前後,出現了四種氏族,也是因為鑽木取火這項技能的出現,遠古人類開始有了生存的屏障。下面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鑽木取火

一、有巢氏

在鑽木取火這項技術被發明之前,遠古人類一般都是生活才巢穴之中的,但經常會遭到蟲獸的襲擊。

遠古時期,原始人生產的工具和武器都是非常簡陋的,想要抵禦周圍猛獸的襲擊是非常難的,而且猛獸的數量極為龐大,原始人一不小心就會成為猛獸的盤中餐。

在人們為了生存而焦慮不安的時候,有個智者發現,樹上的小鳥早出晚歸,因為在樹上築巢猛獸們就不能傷害它們。有著樹葉的庇護下雨天也不會淋溼。

於是這位智者就帶領自己部落的人群,開始在樹上安營紮寨。後人把這位智者稱為「有巢氏」,尊為巢皇,是中國遠古時期部落聯盟首領之一。

有巢氏

二、燧人氏

最早的原始人類,不知道如何用火,也不知道如何生產火。他們只會生吃果實和獵物。偶爾撿到被火燒過的野獸感覺味道鮮美,人們漸漸意識到用火燒的食物比較好。但不知道製作火種和保存火種。

傳說有一個人,做夢夢到自己去了一個叫燧明國的地方,看到鳥兒啄燧木,鳥兒每啄一下就火光四濺。男子便折斷了小樹枝去鑽大樹枝,最後燃起來火花。

後面人們有了火之後便能吃熟食和用火驅趕野獸了和取暖了。這個人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開創了華夏文明,被後世奉為「火祖」,位列三皇之一,尊稱「燧皇」。

燧人氏

三、伏羲氏

隨著鑽木取火這項技術的出現,人們的技術也開始了進步。在武器方面人們會用繩子結成網,用網去捕獵。還發明了弓箭。

在生活上發明了,養牲口這項技能。他們會把狩獵回來又吃不完的獵物圈養起來。

人們把教會他們這些技能的人稱為「伏羲氏」他是古代傳說中的中華民族人文始祖。

當然關於伏羲的傳說還有很多,他根據天地萬物的變化,發明創造了佔卜八卦,創造文字結束了「結繩記事」的歷史。她還發明了瑟創作了曲子。這裡就不再贅述了。

伏羲氏

四、神農氏

隨著時間的更迭,人們的文化開始了長足的進步,也漸漸的從狩獵採集時代,有了農耕的開端。

傳說有人發現地上的野穀子,到了第二年還會繼續長出來,到秋天又會結出更多穀子。於是他就把這些穀子,教大家栽種起來。還發明了耕地的農具。原始人便學會了種植五穀也獲得了可以吃的糧食了。

人們把他稱之為「神農氏」也被尊稱為「炎帝」。

神農氏

以上四種氏族的演化,也是人類文明發展歷程的更迭。關於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的傳說你知道哪些呢?請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討論吧。

本文由百家號:「也園說說」獨家發布,未經允許請勿搬運。

相關焦點

  • 傳說中的神農嘗百草是誰,神農氏是指的一個人嗎,遠古還有什么氏
    神農嘗百草的神農和神農氏是一樣的嗎?既然有神農氏,那還有別的氏族嗎?在遠古原始時代,人們生活茹毛飲血非常的艱苦。他們時刻在與大自然進行著生死較量,稍不注意就可能被大自然殘酷的環境所殺死。原始人經過反覆的觀察,不斷的學習,慢慢的適應環境並改善環境。
  • 探索中華文明的起源——從藍田猿人到神農氏
    社會進入到了氏族公社時期。在這個時期,傳說出現了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據說,燧人氏發明了鑽木取火,並教會了人們使用火燒東西吃。人工取火是人類文明極其重要的進步之一,有人說,火的發明對人類的影響不亞於蒸汽機的發明。除了鑽木取火外,燧人氏還教人捕魚等。
  • 從母系氏族過渡到父系氏族的過程中,我們能看到人類文明的進步
    上一篇文章我們講到三皇五帝中的,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神農氏的由來和他們的主要貢獻。這一講我們將開始學習,一個在中國歷史中比較重要的兩個階段——原始文明中的「母系氏族社會」和「父系氏族社會」。母系氏族社會二、仰韶文化考古學家發現仰韶文化遺址,是一個能清晰的反應母系氏族社會公社全貌的文化遺址。
  • 鑽木取火的來路,你真的弄清楚了嗎?
    這次要和大家說到的是,鑽木取火的方法原理還有就是鑽木取火的神話典故,讓我們來跟深的了解一下鑽木取火吧!鑽木取火的發明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在遠古時期,河南商丘一帶,是一片森林,在森林中居住著燧人氏,經常捕食野獸。當擊打野獸的石塊與山石碰撞時往往會產生火花。顯然是從那裡受到了啟發,就以石器時用產生的火花引燃火融產生出火來,這種取火的方法在三十年前的商丘農村還有人在使用。
  • 古人鑽木取火到現代確難如登天,為什麼?
    在中國神話故事中燧人氏鑽木取火,教化人類食熟食,結束了遠古人類茹毛飲血的歷史,原來把肉燒熟了這麼好吃。遠古人靠鑽木來取火,據傳說是在用石頭投擊獵物的時候,石頭擊打在了石頭上,冒出火星,因此遠古人就想到了碰撞可以產生火,最後發展到鑽木取火。
  • 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竟然是他?
    上古時代到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再到如今的現代文明的社會主義社會,中華文明歷經幾千年,源遠流長。今天來跟大家聊聊華夏文明的開創者,同時也是鑽木取火的發明者~~~燧人氏。三皇五帝中的三皇指的是天皇燧人氏,地皇伏羲,炎黃(又稱人皇,泰皇)神農氏;五帝則為黃帝,顓頊(zhuanxu),帝嚳(ku)堯,舜。燧人氏,風姓,燧明國(今河南商丘)人,出生時間不詳,死於公元前4354年,屬於河南仰韶文化時期。妻子華胥氏,弇茲氏(yanzi),尊稱燧皇,伏羲與女媧之父。
  • 祖先的智慧-鑽木取火
    遠古時代,人類害怕野獸攻擊,都住在樹上,稱之為「有巢氏」。有一位聖人從鳥啄燧木出現火花而受到啟示,就折下燧木枝,鑽木取火。後來,他把這種方法教給了人們,人們稱這位聖人為燧人氏。鑽木取火是根據摩擦生熱的原理產生的,木原料的本身較為粗糙,在摩擦時,摩擦力較大會產生熱量,加之木材本身就是易燃物,所以就會生出火來。我們的祖先從最早的鑽木取火,到後來發明了火鐮(通過金屬摩擦產生火星來達到生活的目的),可都費時費力不好用,於是人們又發明了火摺子。很多讀者在電視劇中看到古人在生火的時候會拿出一個小竹筒,拔開一吹就能有火苗產生,這就是火摺子。
  • 鑽木取火的傳說的故事
    鑽木取火的傳說的故事在中國古代,有許多關於原始人類在氏族公社早期是如何進化生活的傳說。傳說有許多偉人,他們通常既是領導者又是發明家。這個傳說大多是古人根據古人的生活想像而成的。原始人的工具非常簡單,身邊有很多野獸,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會受到傷害。後來,他們看見鳥兒在樹上築巢。
  • 群體、氏族與氏族公社
    昨天說到了我國境內的遠古人類,由於地球以及氣候的變化,古代類人猿生存的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不得不來到陸地上生活。在與自然界不斷的鬥爭中,類人猿的身體結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慢慢學會了直立行走、學會了使用各類石器、保存火種等。
  • 鑽木取火的傳說
    原始人群到氏族公社初期人類生活是怎樣進化的,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傳說。傳說中有一些大人物,這些人往往既是首領,又是一個發明家。這種傳說多半是古人根據遠古時代的原始人生活想像出來的。   原始人的工具十分簡單,周圍又有許多猛獸,隨時隨地會遭到它們的傷害。後來,他們看到鳥兒在樹上做窩,野獸爬不上去,不能傷害它們。
  • 鑽木取火成功率不到2%,人類祖先的點火技巧,原來是抄襲得來的
    筆者-小文鑽木取火是人類邁進文明的一大標誌,人類學會了使用火之後,不僅可以用火來驅逐可怕的肉食動物,而且還能保持溫暖,利用火烤熟的食物也變得更加溫升,這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人類的死亡率。據說,在幾百萬年,人類生活的地方突然發生了一場大火,而在火災過後,森林中出現了大量被大火燒死的動物屍體。而人類也被從來沒有出現過的燒焦味吸引了,在品嘗了被燒焦動物後,人類發現這些動物的肉比生吃的動物更加好吃,自此之後,人類便喜歡上了被烤熟的動物。
  • 神農氏三湘四水是什麼意思?嘗百草分五穀,死於哪種植物
    神農氏被稱為「三皇」之一,也是我們所說的「炎黃子孫」中的「炎帝」,傳說為上古時候姜姓部落的首領。其實這個「炎帝」並不是特指一個人,而指神農氏王朝的君主都為炎帝,共有九代炎帝,傳位五百多年。神農氏雕像在上古時候,部落社會在掌握了「鑽木取火」的技術後,完成了從狩獵的取食生吃,到熟食火烤的轉變;也完成了從舊石器時代到新石器時代的轉變。而這時候,人們生活的食物主要還是狩獵所得,可畢竟狩獵多少無法預測到,遇到獵物少時,人們發現一些青青綠綠的花草也可以充飢,於是也會靠捋草籽、採野果、摘青葉維持生活。但有時候,人無法分辨食物的性質,吃了不該吃的就會中毒。
  • 為什麼說,中醫是「神」傳給人類的!
    炎帝神農氏氏族部落南遷以後,成為南方部落聯盟的首領,即「帝」,南方的「帝」。南方有炎熱的特點,五行屬火,所以,就稱之為「炎帝」。我國南方的一些省份有許多紀念、敬仰炎帝的遺蹟和傳說,乃至民俗,對此,趙世超先生在《陰陽五行學說與炎帝文化的南遷》一文中用五行學說作了解釋:南方丙丁火,氣候炎熱,與火的特徵相似,「把炎帝配成了南方之帝,所以南方才出現了炎帝崇拜。」說的也是這個道理。
  • 火的應用讓古人吃到熟食,身體素質提高,鑽木取火是怎樣發明的?
    火的應用讓古人吃到熟食,身體素質提高,鑽木取火是怎樣發明的?上回說到,有巢氏模仿老鷹築巢,出現了房屋。房屋出現後,人類與獸算是正式區分開來。但當時人類並不會使用火,一直都是生吃實物。野果、野菜倒還好,打獵得到的肉食、魚蝦,也都是生吃,「茹毛飲血」正是當時人類飲食的真實寫照。也是因為飲食存在的問題,當時人類的壽命都是很短的。
  • 庚子年 農曆十月十五祭神農氏
    即使是經常會遇到可怕的毒性草藥,甚至威脅生命,神農氏依然抱著為民除病的信念,沒有一刻耽擱的採摘、服食、品嘗和記錄。終於有一天,他掌握了幾百種草藥的性味和功用,把它們帶給了在病痛中掙扎的人。從此,人類的生命得到了更加安全的保護。這便是神農氏,他還是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明者。
  • 神農氏能夠當上炎帝其實與遠古那場共工與祝融的大戰有關
    炎帝神農,姓姜,名羭紇(yúgē,讀於哥),號神農氏,他是中華遠古氏族聯盟時代炎帝神農氏政權的首任帝。神農的母親名叫女登,是烈山氏部落的女首領。傳說有一次她帶著幾名伴侶到華陽(今河南新鄭市北)去遊玩,忽然天降大霧,她和伴侶們走散了,獨自遇見了一條神龍。那神龍變成一位美少年,與她調情,女登春心萌動,便與他在野外交合,女登沉醉中渾然睡去。
  • 【精讀中國歷史地圖】人類創始時期的傑出女性(一)螺祖
    今天我們來講講第一位,讓人類告別了樹皮獸衣時代的奇女子——螺祖。相傳螺祖是黃帝的妻子,黃帝在成為氏族部落首領之前的名字是神農氏。不要在意這些細節~在黃帝的時代,人們穿的還是樹皮、樹葉和獸皮(原諒當時人們的品味吧,他們用了幾萬年才學會鑽木取火、築木為巢,能想到用獸皮當衣服就已經很不錯了……)。不過這些衣服都有缺陷,樹皮太硬,樹葉太散,獸皮保暖固然不錯,但夏天就糟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