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春節了,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春節的話,「祥和」是比較貼切的。要是再換一個詞的話,「昇平」也是不錯的選擇。
提到「昇平」,不少朋友會聯想到成語「歌舞昇平」。準確來說,「歌舞昇平」這個詞帶有諷刺意味,但如果單獨說「昇平」的話,這其實是一個褒義詞,其含義大致等同於「太平」。
根據隋唐之際的學者顏師古解釋, "民有三年之儲曰昇平。"也就是說,昇平代表著富足、安定的生活狀態。
因為這種好的寓意,在古文當中,「昇平」字樣經常可見,有些歷史較早的街巷,也以此命名。在煙臺老城區,就有一條老街巷,名叫「昇平街」。
(這是市府街)
煙臺這條「昇平街」,位於芝罘區市府街東段路南,其長度並不長,現在大概也就幾十米左右的距離。雖然規模不大,但這條街的歷史卻相當有說頭。
(這是昇平街)
根據史料記載,這條街始建於1890年(清光緒十六年)前後,已有超過100年的歷史。起初,這裡並不叫「昇平街」,而是叫做「清軍府街」。在1861年開埠之後,登萊青道臺衙門遷到煙臺,不少其他相應機構也都陸續駐於煙臺老城區一帶。因為清軍官府曾駐該街,「清軍府街」就此得名。
到了1933年,時過境遷,原來的名字有些不合時宜,因此這條街就以「太平」的寓意,取名「昇平街」。
「昇平」是繁體的寫法,到了後來,就逐漸簡化成「昇平」,現在的路牌上寫的是「昇平街」,不過道路旁邊的老建築上,還能看到「昇平街」的字樣。
根據《煙臺老街巷》的記載,這條街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也是一個挺繁華的地方,當時的河北同鄉會(煙臺)、綢業及代理店業公會以及幾個皂廠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