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英語第十教研室-王海瀅老師
所教課程:大學英語語言能力提高
疫情籠罩的庚子年初,全國各地的各級學校都加速進入到信息化、網絡化的教學時代。吉林大學公共外語教育學院全體老師在學院領導積極合理地組織安排下,全面開展了基於各種在線教學平臺的《大學英語》系列課程線上教學工作。大英第十教研室全體教師在認真授課的同時,對線上教學進行了積極探索。學院不斷更新的「在線教學交流分享」為我們帶來了很多關於教學方法和課程設計的靈感。每一次分享都是促動,讓我們更深刻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與時俱進,是否跟上了同事們前進的步伐。與此同時,全國小學生們集體給「釘釘」軟體打一星評價的事件,以及下圖中呈現的教學現象,也引起了十教全體教師的關注。雖然此類事件帶有一定的戲謔成分,但作為學習主體的學生的學習狀態及學習態度的確是線上教學成敗的關鍵。我們的學生們在基於iSmart平臺上的線上學習感受如何?學習狀態如何?學習效果如何?這些問題都亟需回答。(引自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88146848)因此,優化線上教學,使之符合大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學習需求,是每一位老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然而,線上教學和傳統課堂教學有很大差異,教師無法通過面對面的交流來獲取學生的反饋。基於此,第十教研室面向吉林大學西區大一大二全體本科生開展了「線上教學調查」,以期全面了解學生基於iSmart 平臺的《大學英語》課程學習狀況和需求,進而為優化線上教學提供數據支持及改進依據。圖3: 第十教研室全體視頻會議
2) 全程跟進線上自主學習對於視聽說教材內容,加入課前導學,為學生理清重難點。針對長難句和生僻詞,進行句法分析和詞彙講解。不僅關注平臺數據中呈現的正誤率,而且對學習板塊的難點、重點和易錯點,測試板塊得分率比較低的題目,在學習群裡進行具體詳細的講解。例如:根據平臺顯示的在線學習時間和任務完成情況,教師及時提醒學生按時完成教學計劃規定的內容,對未按時完成的和完成不認真的同學進行提醒和督促。在測驗中,如果出現答題時間過短等問題,教師則及時和學生溝通,並把測驗發回,要求學生再次認真完成,避免學生敷衍了事。
3) 做好線上教學「售後」,根據平臺提供的數據,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反饋。例如,對於口語作業的跟讀和問答,教師需要就內容和語音面貌進行細緻評價,讓學生得到及時有效的反饋並進行改進,同時計劃在以後的線下教學中增加、改進相關的教學內容。
4) 定期徵求「學生反饋」,在線上教學有序開展之後,應用各種交流平臺建立起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從「對話」中獲得學生的問題和建議,並及時解決問題,採納建議,使我們的線上教學更加有溫度和效率。例如,教師可以結合大二學生即將參加四級考試的實際情況設置四級難度測驗,從而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農學專業的學生反饋TED TALK語速過快和難度較大的問題,在平臺的「下載中心」上傳視頻的文字稿,幫助學生理解,提高學習效率,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雲開學之初,我們既捧腹於網絡上針對線上教學的種種調侃和吐槽,也對即將到來的線上教學惴惴不安。但在「網際網路+」的大環境下,作為高知高智的高校教師,我們一直堅信:未來的學習一定是線上、線下的完美結合,即:混合學習(Blended Learning:a Combination of Face-to-face Instruction with Online Learning)。疫情過後,我們的教學將融入更大比重的線上教學,呈現以下趨勢:1) 混合式教學的模式和方法將會越來越多樣化;2) 混合式教學將會進一步促進符合學生需求的個性化學習;3) 混合式教學中技術和教學內容將會更好地融合;4) 混合式教學將會越來越全球化、國際化。教與學永遠是一個密不可分的整體,是「教師教學 — 學生反饋 — 教師調整 — 學生再反饋」的過程。線上教學賦予了傳統課堂的靈魂,打造了符合學生需求的混合學習模式,促使學生自主規劃、監控、改進自己的學習進程,培養自我監督、自我調整的學習能力。線上教學有特有的優勢,正如2018級動物醫學專業的崔越堯同學在這次調查中談到,「(線上學習)賦予了我們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靈活自由的學習空間」。而這種自由,又必須以自律為前提。線上教學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對學生的自律和教師的有效監管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只有把自由和自律有機結合,才能在雲端收穫英語學習的累累碩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