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張喜斌 統籌/劉姝蓉】每年召開兩會時,新聞發布會和記者會上的翻譯都會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一道風景線。今年也不例外,大白新聞就從今年的兩會各個新聞發布會、記者會上,看到了多位女神和男神翻譯。截至今日(3月6日),全國兩會已經召開了兩場新聞發布會和三場記者會。值得注意的是,兩場新聞發布會和三場記者會上,已經出現了四位女神翻譯和一位男神翻譯。
四位女神翻譯、一位男神翻譯
據了解,截至今日(3月6日),全國兩會已經召開了兩場新聞發布會和三場記者會。值得注意的是,在兩場新聞發布會和三場記者會上,已經出現了四位女神翻譯和一位男神翻譯。
其中,兩場新聞發布會分別是:
(左一為譯員,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新聞發布會於3月2日15:00在北京人民大會堂一層新聞發布廳召開,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向中外媒體介紹本次大會有關情況並回答記者提問。
(右一為譯員,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3月4日上午11時15分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新聞發布廳舉行新聞發布會,由大會發言人張業遂就大會議程和人大工作相關的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三場記者會分別是:
(右一為譯員,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5日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李偉、秦博勇、陳雨露、王培安、劉炳江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就「打贏防範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汙染防治三大攻堅戰」回答記者提問。
(右一為譯員,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3月6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何立峰,副主任寧吉喆、連維良就「大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右一為譯員,圖片來源於新華網)
全國政協十三屆二次會議3月6日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劉世錦、南存輝、葉青、周鴻禕、周群飛五位全國政協委員就「優化營商環境、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回答記者提問。
揭秘:高級翻譯是怎麼煉成的
每年兩會,總理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召開的中外記者會,都吸引著來自全世界的目光。2017年3月,媒體報導稱:截至2016年3月,張璐已連續七年坐在總理旁邊,擔任翻譯。七年裡,這位外交部高級翻譯,因準確翻譯領導人引用的古詩詞以及大方得體的形象廣為人知。
張璐資料圖(圖片來源於網絡)
媒體報導稱,在張璐看來,成為一名優秀外交翻譯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不斷地練習,練習,再練習。從大學開始,她就喜歡閱讀《泰晤士報》、《每日郵報》、《今日美國》、《參考消息》等,培養了對英語的興趣。
「即使我工作了12年,即使我可以給領導人做翻譯了,那絕對不意味著我可以去吃老本,放棄學習了。」
張璐說,每天早上8點鐘她準時打開電視和收音機,收聽BBC、VOA、CNN廣播,「即使我已經工作了這麼多年,這依然是我上午8點到下午1點的頭等大事,除非當時有緊急的翻譯任務,否則這是我雷打不動的routine(例行程序)。」
此前,外交部翻譯室的一位工作人員曾向媒體介紹,想進入外交部當一名高級翻譯,必須經歷「嚴格篩選、瘋狂練習、周密準備」三重考驗。
外交部挑選翻譯人員要經過嚴格的初試和複試:初試一般通過公務員考試排名,或是去專業院校進行筆試。其中成績排在最前面的10至15名,才有可能進入翻譯司參加下一階段的「觀察培訓」。「觀察培訓」實質上就是「淘汰式培訓」,最終只有不到4%的人被錄用。
張璐和同事們在外交部翻譯司接受的是「魔鬼訓練」。為了提高速度,部分內容會用一些符號來代替。「比如『四項基本原則』可以用『四』字來代替」,張璐解釋,領導人發言的時候,不可能讓他停下來,即使是連續10分鐘的講話,也得儘可能全部翻譯出來。
因此,記筆記是翻譯的一個工作重點,這就需要不斷地練習臂力。外交部還有一個特殊的制度——旁聽制度。張璐說,前輩們作為一個旁觀者,會把他聽到的優缺點,一針見血地指出來,這個制度有一點「嚇人」。
張璐和她的同事們每年還要考試,考官是翻譯司的領導。考官故意將一些別人聽不太懂的,甚至把一些音效不好的東西錄下來放給他們聽。張璐總結,「必須不斷地記,像海綿一樣努力去吸取水分。所以在外交部翻譯司感受到的可能不是一種機關文化,而是感覺好像又回到了校園。」
對於他們來說,每年的兩會總理記者會都是一場「硬仗」,外交部都要提前一個月通知翻譯。「大戰」前,還要模擬召開記者會,不上場的同事充當陪練,設計出各種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此外,還要進行彩排走場,熟悉燈光和聲效。【資料來源:新華網、人民網、中國青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