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之「詩」天上來

2020-12-23 南通市人民政府

半月談記者 魏婧宇

黃河從青藏高原奔騰而下,東流入海,滋養著一代代中華兒女,澆灌出華夏五千年文明。從《詩經》中的蒹葭關雎開始,歷代詩人吟詠黃河,留下無數名篇佳句。詩歌灑落黃河邊,輕輕拾起佳句篇篇,串聯起千年文脈悠長。

和林格爾東漢古墓壁畫

秦漢月明照雲中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至黃土高原、河套平原地區,形成一道蜿蜒的「幾」字灣。在「幾」字灣的東北方,黃河以北、陰山以南有一片土默川平原,這裡曾經屬於秦漢時期的雲中郡。如今的雲中故城,就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託克託縣。

據史書記載,趙武靈王曾在黃河西岸築城,但城池崩塌,後經佔卜選擇在陰山腳下的河曲地區築城。在這裡,趙武靈王於白天看到天鵝在空中翱翔,天鵝下方放射出燦爛的光芒,他認為是築城的吉地,並為這座新建的城池取名「雲中」。

秦朝設置三十六郡,其中就有雲中郡。漢朝將秦時設置的雲中郡一分為二,東北部改設定襄郡,西南部仍為雲中郡,管轄範圍東起今烏蘭察布市卓資縣西境,西至包頭市古城灣,郡治仍在雲中城。

歷經秦漢風雲的雲中郡,上演了許多金戈鐵馬的故事,也成為邊塞詩歌中感慨或追憶的對象。

「黃驄少年舞雙戟,目視旁人皆闢易。百戰曾誇隴上兒,一身復作雲中客。」雲中郡寄託著英武少年遠赴塞外建功立業的豪情。

「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老矣真堪愧,回首望雲中」。壯士暮年,回望少年張狂,那時「會挽雕弓如滿月」,也曾「揮手弦聲響處,雙雁落遙空」,如今雖身老但志不衰,仍然渴望赴雲中建功立業。

「羊馬群中覓人道,雁門關外絕人家。昔時聞有雲中郡,今日無雲空見沙。」戰士會老,詩人會老,雲中郡也抵不過時間的衝刷。幾經戰亂,雲中郡漸漸被黃沙掩埋,成為久遠的回憶。

談到古郡雲中,總少不了殺氣橫、百戰場、黃塵漫路飛等描述。確實,背靠陰山、面朝黃河的雲中郡,自古是兵家必爭的戰略要地。但這裡也是遊牧文明與農耕文明交融的前線,狼煙四起外,這裡還有另一番景象:各民族百姓安居樂業,城鎮一片繁榮。

這樣的景象,在一座漢墓壁畫中被栩栩如生地描繪出來。20世紀70年代,在雲中郡故地、今呼和浩特市和林格爾新區,出土了一座東漢時期的古墓。墓主人是負責管理烏桓、鮮卑等少數民族事務的最高軍政長官「護烏桓校尉」。雖然他的名字並沒有保留下來,但一幅幅精美的壁畫講述了他從「舉孝廉」到「致仕」的人生軌跡。壁畫中有他為官的繁陽、寧城、離石等府縣,上百人的馬隊,繁華的街道,也有遠道而來進行貿易的騎士和表演雜耍的舞者。

金明池夜景

河洛文脈此地留

黃河穿越晉陝大峽谷,向東一轉,流到了洛陽。洛陽作為「十三朝古都」,名勝古蹟眾多,留下的詩詞同樣眾多。

洛陽牡丹天下聞名,北宋詩人範純仁說:「牡丹奇擅洛都春,百卉千花浪糾紛。」東漢年間佛教傳入中國後,洛陽建起第一座官辦寺院白馬寺,到唐代白馬寺已經衰敗,詩人張繼在這裡投宿時,不禁感慨「白馬馱經事已空,斷碑殘剎見遺蹤」。洛陽龍門石窟是中國四大石窟之一,遊覽龍門奉先寺,杜甫題詩道:「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有太多詩人在洛陽留下詩歌,也有太多詩人的一生都與洛陽牽絆。

洛陽是白居易的終老之所,他在洛陽度過了人生最後的近20年,並葬在了龍門東山琵琶峰。白居易留下的3000多首詩中,描寫洛陽的就有800多首。白居易曾在洛陽過著閒適的生活,他寫道:「洛陽堰上新晴日,長夏門前欲暮春。遇酒即沽逢樹歇,七年此地作閒人。」白居易安家在履道坊,不遠處的集賢坊住著朋友裴度,二人經常往來。白居易賦了許多詩,如「洛川汝海封畿接,履道集賢來往頻。一復時程雖不遠,百餘步地更相親」「風吹楊柳出牆枝,憶得同歡共醉時。每到集賢坊地過,不曾一度不低眉」。

與「長恨歌主」白居易並稱的「秦婦吟才子」韋莊,也對洛陽有著深刻的回憶,這裡是他回不去的精神故鄉。唐末戰亂之時,韋莊顛沛流離,到江南避難後再也沒有回到洛陽,只能在詩詞中回憶洛陽春色。「洛陽城裡春光好,洛陽才子他鄉老。柳暗魏王堤,此時心轉迷。桃花春水淥,水上鴛鴦浴。凝恨對殘暉,憶君君不知。」韋莊憶起的魏王堤,白居易的詩中也曾出現過。「何處未春先有思,柳條無力魏王堤。」同樣是春天的魏王堤,在白居易詩中一片生機盎然,卻勾起了韋莊的滿腹愁緒。

洛陽是許多詩人的故鄉,也是他們的精神家園。為了能儘快重返洛陽,杜甫「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思念家鄉親人,王灣寄一封家書「歸雁洛陽邊」;王昌齡送別友人時,不忘請友人轉告洛陽親友,自己「一片冰心在玉壺」。漂泊在江南的韋莊,也渴望回到洛陽,可他卻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不是流連他鄉而忘返,而是王朝衰敗、有家難回的鬱結。

千百年來,詩歌不斷豐富著洛陽的性格。如今,以詩歌講述洛陽的傳統還在繼續,每年在洛陽舉辦的龍門詩會,仍在傳承著河洛文脈。

夢華飄溢伴汴京

如果能夠穿越回古代,你會選擇回到何時?是縱橫捭闔的春秋戰國,還是輝煌燦爛的大唐盛世?

如果拿不定主意,不妨去北宋時的開封看看。「一城宋韻半城水,夢華飄溢伴汴京」,北宋時期的汴梁城環境優美、文化繁榮,娛樂業也很發達。

開封自古水陸交通便利。戰國時期,魏惠王下令開鑿鴻溝,引黃河水在大梁(今開封)附近南下,最終直達淮河,形成了最早溝通黃河和淮河兩大流域的人工運河。隋煬帝開鑿大運河,通濟渠是大運河中重要的一段,當時的汴州(今開封)正位居通濟渠的咽喉處。

開封城外不僅有黃河,還有汴河、蔡河、金水河、五丈河「四水貫都」,兩岸河堤綠樹紅花、風光無限。北宋詩人黃裳在《登汴堤》中寫道:「楊花榆莢衛行人,十裡遙堤一色春。」與黃裳同時期的詩人孔平仲同樣行走在汴堤,有感而發創作了《汴堤行》。不過使他感觸的不是汴堤春色,而是這裡繁忙的漕運。「波間交語船上下,馬頭揖別人南北。日輪西入鳥不飛,從古舟車無斷時。」

北宋時期的開封城內同樣水系發達,形成眾多湖泊,有些成為皇家御苑,有些發展為市民遊玩的佳處,其中最有名的當屬金明池。金明池是「東京四苑」之一,原為皇家軍事重地,後來演變為一處皇家與民同樂的水上園林。開封市文物部門2005年對金明池地下遺址進行勘探,發現金明池的面積約有156公頃,相當於兩個北海公園的大小。

據記載,金明池雖為皇家林苑,但會在每年三月一日至四月八日「開池」,任士庶遊玩。王安石形容「開池」之際金明池的熱鬧,曾寫道:「臨津豔豔花千樹,夾徑斜斜柳數行。卻憶金明池上路,紅裙爭看綠衣郎。」

金明池在「開池」之時,會舉辦盛大的水戲表演,其中最有人氣的項目,當屬龍舟競標。《東京夢華錄》記載:「每遇大龍船出,及御馬上池,則遊人增倍矣。」王直方的《上巳遊金明池》一詩也反映了金明池龍舟賽的盛況:「遊絲墮絮惹行人,酒肆歌樓駐畫輪。鳳管遏回雲冉冉,龍舟衝破浪粼粼。」在北宋滅亡後,金明池迅速荒廢,南宋人寫詩憑弔舊事時,常憶起金明池。「卻憶金明三月天,春風引出大龍船。二十餘年成一夢,夢中猶記水鞦韆。」金明池的繁華已成泡影,詩人只剩對故國舊都的思念。

詩歌為我們開啟了時光隧道,穿越至千年之前的黃河岸邊,感受到北宋時期開封的繁盛。雖不曾與詩人們談詩論道、遊賞他們所描繪的開封美景,但在詩歌的世界中,今人已神飛八千裡,汴河堤上走,金明池邊遊。

來源:半月談網



相關焦點

  •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究竟好在哪?【大師說文】
    問:「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寫得很有氣勢,也很優美,但它具體美在哪裡呢?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實質上,很不簡單。涉及到詩歌意象的結構以及如何分析的問題。分析的對象是矛盾,但是,詩句是天衣無縫的,水乳交融的。這就用得上還原。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是不是天上來的呢?不是。
  • 「古道人·九天上」輪轉千年 黃河入海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
    齊魯網·閃電新聞6月14日訊 首屆「千裡走黃河文化節」由濟南市文化和旅遊局主辦, 邁麥(山東)品牌運營有限公司承辦。該項活動由中國黃河文化經濟發展研究會作為指導單位,山東省體育總會、山東黃河文化經濟發展促進會作為支持單位,濟南市黃河河務局等部門給予熱情支持和關心。
  • 李白如何寫出這千古名句: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導讀「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這是李白《將進酒》中的名句,用婦孺皆知來形容這兩句的話的出名程度也一點也不過分。雖然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將進酒》這首詩想要表達的意思,但是只看到開頭兩句話的字面意思,就知道多麼的氣勢磅礴。
  •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
    黃河之水天上來——唐詩描繪的黃河之景被稱為「母親河」的黃河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歷來就有許多文人騷客面對黃河有感而發,那麼,都有哪些描寫黃河之景的唐詩呢?一起來看看吧。此詩抒寫了徵人在邊塞久戌,感到痛苦不堪,面對著荒涼的環境更是心生怨苦的情狀,表現了詩人對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譴責之意。詩中不著一個「怨」字,只是客觀地記錄徵人歲歲朝朝徵戰的生活情況,描繪邊地荒涼寒苦的景象,而徵人深深的怨情已寓於其中。《黃河》新警深刻,構思獨特《黃河》是晚唐詩人羅隱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莫把阿膠向此傾,此中天意固難明。
  • 黃河長江之水天上來,途經中國的23個省,快來看看都有哪些省?
    曾經年少時李白的一句「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勾起了很多人的無限遐想,都知道黃河水最後是奔流到海不復回,但是黃河水到底是從哪兒來? 中途又去了哪兒?如今我們已不再年少也領略了不少祖國的大好河山,但是就像歌寫的一樣最美的還是不過中國的兩條巨龍,黃河和長江。
  • 「中國夢 黃河情」飛越黃河九曲第一灣 感受「黃河之水天上來」的...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中國網記者 鄭亮攝中國網9月21日訊 黃河九曲第一灣位於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此處是四川、青海、甘肅三省交界處,它發源於巴顏喀拉山(海拔4500米)之黃河,流經四川省境內,在若爾蓋縣唐克鄉索克藏寺院旁形成著名景點。流淌在唐克草原的黃河,被當地人叫做「瑪曲」。
  • 「黃河遠上白雲間」原是「黃沙直上」?王昌齡這句詩很多人背錯了
    《涼州詞》是很多人熟悉的古詩詞,黃河如從白雲中流出來的一般。塞上的孤城在高山大河的環抱下,巍然屹立,怎能不勾起戍卒的離愁。於是,詩人用豁達的語調排解道:羌笛何須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楊柳》曲調呢?要知道,玉門關外本來就是春風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楊柳可折! 這首著名的七絕詩《涼州詞》,也留下一個爭論的話題。
  • 沿著黃河去旅行,不止有優美的詩詞,更有遠方的美景!
    黃河全長5464公裡,比最長的318國道還要長64公裡,知名的景點就有50多個,而且黃河本身就是一條史詩級的風景線,見證了中華五千年的燦爛文明,無數文人墨客路過黃河時都留下了震古爍今的墨寶,黃河也被譽為「中華民族的搖籃」。沿著黃河去旅行,不但有詩更有遠方,本期我們從源頭順流而下分享黃河沿線的自然美景。
  • 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之四川:加強文物保護展示,傳承弘揚黃河文化
    2019年12月23日,在國家文物局和黃河流域九省區文物行政部門的指導下,「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成立,沿黃九省區40多家博物館攜手共講黃河故事,擔當保護傳承弘揚黃河文化的使命;2020年1月5日,在國家文物局指導下,中央廣播電視總臺《國家寶藏》2020新春特別節目《「黃河之水天上來」國寶音樂會》在京錄製,「黃河流域博物館聯盟」48家文博機構館長首次集體亮相
  • 「黃河詩詞老人」範國甫的黃河情懷
    他以「詩詞」為梯,將傳承和發揚黃河文化這項工作做到極致,令黃河之濱煥發出全新的活力,鏗鏘前行。範國甫這位老人叫範國甫。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黃河在他心中的地位,範國甫將黃河稱為自己的母親,因為,他早已將黃河文化根植於靈魂中。
  • 每日一詩
    解析詩人初到涼州,面對黃河、邊城的遼闊景象,又耳聽著《折楊柳》曲,有感而發,寫成了這首表現戍守邊疆的士兵思念家鄉情懷的詩作。  詩的前兩句描繪了西北邊地廣漠壯闊的風光。首句抓住自下(遊)向上(遊)、由近及遠眺望黃河的特殊感受,描繪出「黃河遠上白雲間」的動人畫面:洶湧澎湃波浪滔滔的黃河竟像一條絲帶迤邐飛上雲端。寫得真是神思飛躍,氣象開闊。
  • 黃河|華夏之魂脈The Yellow River
    今天,我們就一起領略黃河之美,體會華夏之魂脈——黃河。地理位置:黃河是我國境內長度僅次於長江的河流,也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多的河流。無論是它作為風景之美的狂怒波濤,還是承載著厚重的歷史淵源,這是流淌於中華民族血脈中的河。居住在黃河經過的城市(寧夏)黃河不僅可以作為觀賞之景,最重要的是它還可以引入農田灌溉,它養活了一方人。黃河在中國河流的榜單上,都當之無愧地應於長江並列第一。
  • 一曲中華民族的讚歌——《黃河頌》教學設計
    古往今來吟唱黃河的篇章可謂多矣。李白有詩云「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王之渙「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維「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今天老師與同學們一起學習一首寫黃河的現代詩--《黃河頌》(PPT出示課題) 2作家、作品介紹:(PPT顯示) 3明確學習任務:(PPT顯示) 二、反覆朗誦,體會詩歌情感 1、教師範讀。
  • 詩人劉禹錫《浪淘沙九首》,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寫出了黃河河道極其曲折。我國歷來就有黃河九曲的說法。正所謂「一瀉長江東流去,九曲黃河天上來」。元曲裡也有「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嶽低」的生動描寫。這兩句是寫黃河之水挾帶著大量黃沙,自天邊滾滾而來,波濤洶湧,勢不可擋;那些泥沙被狂風驟浪衝刷著、顛簸著,漂流到很遠的天涯。首句起得極有氣勢,為我們展示了一幅壯闊的黃河萬裡圖。
  • 「小浪底」杯「黃河故事」全國楹聯大賽評選結果公示
    ——江西  李瑞河  自古黃河天上來,勢如龍馬,萬丈狂瀾奔大海;  而今巨壩浪中出,固若金湯,一湖碧水映青山。——河南  陳愛松  論堵論疏,恆古千方難也;  孰清孰濁,而今一閘控之。——廣東  方小葉  滾滾自天來,將每一粒泥沙,淘成歷史文明鏈;  滔滔朝海去,把三千重波浪,賞作母親形象片。
  • 李白最誇張三十首詩:那是「詩林之絕響」
    李白的誇張詩,是「詩林絕響」。如果古代詩歌史缺失了李白驚世駭俗的誇張詩,就像廣袤的天空缺少一抹靚麗的彩虹。李白的誇張詩發軔於他獨特的個性與氣質,是他精神世界的浪漫情懷在詩句中凝結出的豔麗花朵。(16)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每當看見天上的彩虹》:詩是什麼?詩是赤子之心的呈現
    【本文選自小潮原創專欄《今日賞析》】有生活的地方,就有詩的歌唱。你看見了一朵雲,於是你想伏在雲端上,俯瞰世間萬物的美景,隨著雲一起飄過山谷,看麥田的綠色波浪,看金黃色的水仙花迎春開放。「每當看見天上的彩虹,我的心弦就怦然而動。生命開始時就是這樣,長大成人了還是這樣,將來衰老時願仍這樣。不然,就讓我速朽!兒童乃是成人之父,我希望以赤子之心,貫穿顆顆生命之珠。」「赤子之心」,出處來自於《孟子離婁下》,指的是有嬰兒一樣純潔無瑕的心。
  • 穿越唐蕃古道黃河源頭洛克線(十):一路艱辛,終目睹黃河源之美
    這些年來,幾乎走遍川西藏區和西藏高原,爛路走的太多太多。像黃河源這樣的爛路,雖然一點都不危險,雖然海拔4000多米,雖然是在高原上,但沒有高山峽谷,沒有傍山險路,就是顛、就是坑多。所謂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我們此刻,就在天上來的地方,尋找天邊的源頭。如下圖所示,沒有橋,車隊涉水過黃河,繼續尋找源頭。源頭就在我們附近,繼續涉水過冰冷的黃河。來來回回再迂迴,連過三條冰冷的黃河,所謂曲折迂迴。
  • 山東好景|黃河大堤,千畝銀杏林如詩如畫
    山東好景|黃河大堤,千畝銀杏林如詩如畫 2019年11月17日 23:21 來源:大眾日報客戶端 &nbsp&nbsp&nbsp&nbsp&nbsp&
  • 王之渙《涼州詞》是「黃河遠上白雲間」還是「黃沙直上白雲間」?
    該詩在唐代就廣為吟唱或傳誦,甚至被推為七絕的「壓卷」之作。但也正是因為該詩流傳日久,而且版本眾多,所以出現了很多異文。關於《涼州詞》的異文之爭,主要集中在「黃河」和「黃沙」,討論通常是在「黃河遠上」和「黃沙直上」之間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