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累人的不是工作,而是人際關係。有一個平易近人而且願意幫你的領導是每個人都期待的,但現實往往與理想有很大差距,當你遇見一個頤指氣使的領導怎麼辦呢?
我們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要麼忍,要麼滾」這句話。這六個字可以說概括出了職場問題的精髓。
「滾」,最簡單,一拍桌子老子不幹了!立刻就可以解脫,基本這輩子不會再和這個傻X領導再見面了。
但這不能真正解決問題。下一個單位的領導比這更糟糕呢?難道還要離開嗎?
一個人只要還需要通過工作來謀生,只要人還在職場,就沒辦法逃避這些問題。
首先,我們應該有一個清醒的認識。沒有人喜歡被人支使著幹活,張揚跋扈、吹毛求疵、喜歡擺譜兒的領導你不喜歡,別人也不喜歡。這也是這樣的領導段位不高的原因。
真正地位高的領導都是平易近人、和善親切的,不然他不會得到群眾的支持,根本不會坐上這樣的高位。
所以面對這樣的領導不需要害怕,對方雖然因為各種原因成了你的領導,但是「領導商」並不高,不知道有時候一句肯定的話就能讓員工死心塌地為他賣命,不知道這樣擺譜兒的結果就是別人表面上順從,其實背地裡都罵他傻X。
第二,在日常工作中,不要和這樣的領導有正面衝突,凡事儘量按他的意思來做,把他當作一個「順毛驢」。
「順毛驢」一詞語的產生來自民間對毛驢習性的概括。過去農村毛驢的特點是比較倔,不易聽人使喚,在農村做農活時,稍不合心意就停工,主人越打反而越倔。後來人們發現,在順著毛驢性子的時候,它幹得特別歡,於是總結出使喚毛驢要順著它性子的說法。久而久之,人們把喜歡聽恭維話和奉承話,不喜歡聽批評話的人叫順毛驢。
愛擺官威的人就跟「曬啥缺啥」的人一樣,說到底是骨子裡的自卑,在乎別人對自己的看法。當自己沒啥把握時,只好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來壓制別人,好滿足自己那點可憐的安全感。
曾經我就遇見這樣一個領導。這個女領導對別人做的一切工作都是「NONONO」、「不行不行不行」,有時候甚至達到不講理的地步。每天和這樣的人待一起工作,不僅時常有挫敗感而且憋氣。
由於那個平臺還不錯,而且她並不是一把手,大BOSS對我還是很不錯的,所以我並沒有選擇離開。
後來,我選擇了不主動和她打交道,但她來找我時,她說什麼我就做什麼。比如白天不安排,非要在下班時間讓我交什麼材料,我一聲不吭按她的要求完成;當不是我的錯她非要安在我頭上時,我服個軟說了幾句恭維她的話……慢慢地,她不來找我了,好似在她眼裡,我成了「順服的臣民」一樣,她轉而去折磨別的同事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抓住有限的時間和資源,好好提升自己,讓自己上升才是王道。
光線影業副總裁劉同在他的新書《別做那隻迷途的候鳥》中寫過一段自己的經歷。
當時他被一個節目總監看中,負責一檔電視節目,但女老闆非常不滿意。
在第一次中高層會議上,女老闆直接開罵這個40多歲的節目總監:「聽說你招了個新主編,這是隨便招的嗎?我告訴你,如果你要是跟他合起夥來騙公司的錢,直說就好了,不用隨便去外面給我找個掃大街的人回來!」
劉同稱當時他的臉「一定漲得通紅」,那個畫面不用想我就覺得非常難堪。別人連罵你都不直接罵,侮辱你還一眼都不看你,可想而知劉同當時的處境。
但劉同還是留下了。不是沒想過摔桌子走人,而是明白當時自己羽翼未豐,這個崗位來之不易,就算要走,也要做出點成績再走。所以他抗住壓力選擇了努力工作。
結局當然是劉同成了這個女老闆夠都夠不著的領導,劉同在文章裡寫他很感激這個女老闆,正是那段水深火熱的日子鍛鍊了他的能力。
這才是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
有人對自己不夠尊重,那一定是自己還不值得那麼被人尊重。想要有話語權,想要得到公平的待遇,那就去強大自己,當自己強大到每個人都來重視你的時候,現在的這些問題都不是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