桀驁不馴是指性情強暴倔強,不受管束,不馴順之意。
小王是一名剛步入社會的大學畢業生,在一家商場擔任樓層管理工作,每天的工作範疇是管理導購的行為規範及處理客戶投訴等事宜。
在一次營運巡場中,小王發現一專櫃女員工躲在專櫃試衣間吃麵包,於是小王把該員工喊出來,開始大聲訓斥,同時開具了罰單,此時該員工想要解釋因由,均被小王予以制止,由此導購與小王發生了較為激烈的爭執,最終在小王的「威逼利誘」下,該員工接受了處罰。小王在次日的晨會中對此事進行了通報,並將此作為典型案例進行警示,以告誡其他員工不要觸犯商場規定,同時為自己這種「高標準」的管理作風樹立了「威風形象」,並在接下來幾天經常掛在嘴邊加以炫耀。
然而時隔幾日,該員工受不了樓管小王的多次「宣揚」,將此事反映給了樓層經理老劉,老劉將小王和導購請進了辦公室,當著小王的面對導購說:你那天的行為確實違反了商場的規定,小王在處理過程中一些言行舉止也有些令人難以接受,但如果你對處罰不滿意,或者有什麼委屈可以事後向領導進行反饋混投訴,這種當面進行爭執行為實為不妥,當日對你的處罰我認為還是合理的,至於小王的言語不當,造成了你的委屈,這點我會進一步的了解處理,在此我作為小王的領導是有責任的,也向你道歉,希望能夠相互理解一下。導購聽了後表示了理解,並保證今後一定配合管理。
導購離開後,老劉對小王說:你的這種執行力值得肯定,但作為管理人員,一定要注意溝通,不能只管而不理,況且事情發生,一定要聽員工解釋,這是她的權利,當然,你可以根據解釋的理由進行適當處理,她那天在試衣間吃麵包是因為身體不適造成的,我們暫且先不管她是否說謊,你聽了後應該把她請到辦公室,給她倒點水,讓她休息一下,然後跟她說道理,講規定,這樣豈不是更能體現溫暖,人性化嗎?這件事發生後,晨會通報是對的,但點到為止就行了,別到處說了,人都是要面子的。其實在這個事情處理中,你是有一些責任的,但如果剛才我當著導購的面大聲訓斥你,你豈不是沒面子?而我也可以在員工面前樹立「高大形象」,但這都是表面的,不得人心,我們作為管理者,應該在管的基礎上多注重理的打造,這才是真正的管理,不過你也別擔心,因為你還年輕,很多事需要經歷,犯點錯很正常,我不也是從錯誤中走過來的嗎,你把今天的事寫一個感受吧,算是對你的處罰了,回頭去跟這位導購道個歉。
小王聽了後確實感到羞愧難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老劉親自上陣,當著小王的面處理了幾個投訴……最終過了幾年的,當年的小王已經成為了一名有擔當的樓層經理。
這個故事是一個真實案例,小王當初是一名桀驁不馴的年輕人,其實桀驁不馴是每個人骨子裡自帶的本性,只不過隨著年齡的增長,經歷的積累,現實的磨合後,桀驁不馴的個性會慢慢的被成熟穩重所壓制到內心深處,我們不是要消滅桀驁不馴,因為有的時候桀驁不馴會給我們帶來激情,而是要學會控制。最主要的學習就是去經歷,在經歷的過程中,作為年長的我們,作為領導的你,是否能夠去協助其儘快轉變,這個故事告訴我們:
1、多與年輕的新人溝通,了解其各方面情況,建立信任感。
2、多樹立積極樂觀的態度,讓其對未來充滿信心。
3、遇到任性的事情發生後,要學會傾聽,站在對方角度考慮問題,表示理解。
4、針對任性的行為發生後,說出如果我是你,我會怎麼做。
5、告訴他每個人都會犯錯,這是正常的,每個人都是從錯誤中成長出來的,別擔心出錯,當你解決不了的時候,不是還有我嗎,我永遠支持你。
6、言傳身教,以身作則很重要,帶著他去做正確的事,比什麼都重要。
7、對於錯誤,除了理解包容外,一定要去處罰,讓他樹立承擔責任的擔當,否則就是縱容,記住老好人永遠是職場管理的大忌。
8、認清管理的概念,說實話,很多人都疏忽了。管在先,理在後。管什麼?行為。理什麼?思想。作為管理者常犯的錯誤是只管而不理,這是暴君(粗暴式管理);只理而不管,這是昏君(老好人式管理)。
重點:管理桀驁不馴的職場新人的前提條件沒有之一,就是你比他強,否則你無非就是一個桀驁不馴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