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和胤禵是一母所生,為何德妃卻如此討厭雍正?

2020-12-17 文史大學堂

在大多數人心目中,提起雍正這個名字,大家所能想到的詞語就是冷酷無情,殘忍冷血。大家都認為他為了皇帝之位可以做出很多違背良心的事情,為了達到目的不擇手段,心狠手辣,甚至不顧惜親情,在很多人眼中他是一個逼死父母兄弟的殘忍的殺人兇手,在封建社會把父親殺了把母親逼死,這簡直是喪盡天良了,其實雍正再大逆不道也不至於幹把他的母親逼死的事情,但是他跟德妃之間的關係確實很不好。

康熙死後,傳位於皇四子雍正,終於給這場九子奪嫡的大戰也宣告結束了,作為雍正而言,他自然而然是十分高興的,但是作為未來的皇太后雍正的母親德妃烏雅氏來說,她好像對於皇太后這尊貴的身份並不是很在意,甚至是可以說是厭惡?

德妃一直不希望自己的兒子當皇帝,對於康熙傳位於她的兒子她表示很詫異,她覺得不應該是她的兒子當皇帝,對於這樣的結果如果是換做其他人恐怕是求之不得,兒子當上皇帝,自己也就成了皇太后,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受到天下人的敬仰和尊重,這種尊榮難道不應該是所有女人所嚮往的嗎?但是對於德妃來說卻不是這樣,她認為她的兒子沒有資格當皇帝,也不看好這未來的皇帝,這確實是讓人無法揣測她的心思。這讓雍正感到十分的尷尬,本以為自己的母親會替他高興,沒想到更多的是不屑一顧,甚至是懷疑兒子的能力。

而且德妃的另一個舉動更是將雍正無法理解,德妃竟然想著為康熙皇帝殉葬,這簡直就是給自己的兒子打臉,兒子剛當上皇帝本來是一件很高興的事情,而且還值得慶祝一番,自己的親生母親居然有這樣的想法,這讓雍正這個皇帝當得怎麼讓天下臣民信服,連自己的母親都不支持他,他以後還怎麼樹立威信,作為皇帝的顏面又該往哪裡放呢?

於是雍正趕緊是安撫母親的心,百般的討好德妃,希望自己的母親能給自己一個面子,好好的當自己的皇太后,可是德妃卻說,我和你父皇感情深厚,我想下去陪陪他,這兒子剛當皇帝本來是大喜的日子,可是母親卻來砸場子,這就讓雍正感到十分尷尬了。後來德妃甚至是拒絕接受皇太后的冊封大典而且不願意搬到慈寧宮去居住。

德妃為什麼不希望雍正當皇帝呢?因為在她的心目中皇位應該是傳給皇十四子的,也就是她最鍾愛的小兒子。她和這個小兒子感情那可是十分的深厚。

康熙十七年,那時候的德妃只是一個出身卑微的烏雅氏,在後宮當中更是沒有任何的地位,可是就在那個時候她生下了皇四子雍正,可是由於身份卑微卻無資格將兒子進行撫養,所以在雍正一出生的時候就抱給身份尊貴的佟佳氏進行撫養,所以說雍正和自己的生母之間也就沒有什麼感情可言,而且自從雍正被養在佟佳氏的名下,那對掌握大權的養母更是百般的討好,而對於自己的生母卻是格外的冷落。自然而然,母子之間就顯得有些生分甚至是沒有什麼感情可言了。

後來養母病死了,雍正又回到了生母的身邊,可是此時的烏雅氏對這個親生兒子也沒有多少的關愛了,由於烏雅氏在生下雍正之後位分也上升了,接下來她又生一位皇十四子胤禵,她對這個兒子可是呵護備至,關愛有加,她把所有的愛都給了這個兒子,因為此時的她已經有資格去撫養這個孩子了,因為和小兒子朝夕相處,母子之間情分自然是非常深厚,而對於那個寄養在別人那裡的四兒子自然是顯得很生分,雖然都是她親生的,但是感情的投入不一樣,自然對待也就不一樣了。

而且雍正在某些方面表現出瞧不起他自己的母親,反而對他的養母是諂媚有加,甚至是喊佟佳氏的弟弟為舅舅,這明顯就是對她母親的一種極大的藐視。而且烏雅氏曾經向雍正親求追封自己的外公,但是還是被雍正找藉口拒絕了,說白了雍正就是想和生母那邊撇清關係。對此他的母親也是十分失望,甚至是憎恨。所以母子之間的關係自然也就不好了。

相關焦點

  • 揭秘:德妃是雍正親生母親,為什麼如此不喜歡雍正,還落井下石?
    可見雍正這個皇帝剛登基時有多麼難做,只是那些沒有成事的王爺就夠他吃一壺了。這些人的刁難說實話雍正是不放在眼裡的,畢竟成王敗寇,但是他在剛登基後,面對眾多質疑的聲音,他最需要的是親生母親德妃的幫助。然而給他打擊最大的也是德妃,德妃在雍正懇求她住進太后居住的寧壽宮時,竟然說出同樣質疑他的話,並且拒絕配合住進寧壽宮,這讓朝政上質疑雍正的聲音就更大了。
  • 雍正生母德妃有多討厭雍正?寧可殉葬也不當皇太后?原因並不複雜
    德妃烏雅氏與大兒子胤禛不合,格外寵愛小兒子胤禵,幾乎是人人皆知的事情。手心手背都是肉,德妃卻一碗水端不平,以致於出現了親兄弟相殘的場景,烏雅氏為什麼這般討厭胤禛呢?
  • 雍正登基後,生母德妃為何要處處拆臺?也不願意當皇太后
    《清史稿·列傳一·后妃》記載:「康熙十七年十月丁酉,世宗生。十八年,為德嬪。二十年,進德妃。」 隨後,德妃又為康熙生下一個兒子和三個女兒。其中,康熙二十七年,生下皇十四子愛新覺羅·胤禵。
  • 為什麼雍正即位後,他的親生母親德妃死活也不想當皇太后?
    雍正登基之後,立刻尊其生母德妃烏雅氏為皇太后,並定徽號「仁壽」。在母以子貴的年代,多少後宮嬪妃,希望自己的兒子能夠登上帝位,獲得無限榮耀。可是,烏雅氏卻一點都不高興,不但無情地拒絕了冊封,而且很快就因病去世了。烏雅氏如此「痛恨」自己的親生兒子雍正,還要從烏雅氏自己的出身,以及入宮之後的際遇說起。
  • 堪稱宮鬥傳奇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何反對雍正繼位?人之常情
    公元1678年,烏雅氏生下了皇四子胤禛。胤禛是烏雅氏所生的第一個孩子,烏雅氏自然無比寵愛胤禛。但礙於烏雅氏身份低微,不具備親自撫養皇子的資格。可以說胤禵就是烏雅氏未來幸福生活的保障。因此烏雅氏便將全部感情投入到了胤禵身上。另一邊礙於禮法的胤禛(養母佟佳氏)開始漸漸疏遠烏雅氏(生母德妃)。 德妃生下胤禵時,已經三十多歲,要知道這樣的年齡還能生育皇子,可是十分少見的。這就說明康熙無比眷戀德妃,是因為德妃能給康熙,某種精神方面的慰藉(年輕妃子不寵愛,卻很寵愛年老色衰的德妃)。
  • 雍正王朝:雍正和老十四才是親兄弟,為何與他最親密的卻是老十三
    ,本來雍正和老十四胤禵才是真正的親兄弟,可是和雍正關係最鐵的人卻不是老十四,而是老十三,這其中有什麼原因呢?胤祥作為康熙皇帝的第十三個兒子,自從生下來之後,由於生母身份卑微,康熙皇帝讓德高望重的德妃(也是就胤禛的生母)來撫養胤祥,就這樣胤祥便有了與胤禛長期的接觸,而且兩人志趣相投,胤禛對胤祥也很關照,胤祥也一直視胤禛為最親的人。在九子奪嫡中,胤祥就為雍正立下了大功,而且雍正在當上皇帝之後,胤祥更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可見兩人的關係的確不一般。
  • 老十四和雍正是親兄弟,為何關係最不好,雍正第一個便打擊他
    四皇子胤禛(後來的雍正)和十四阿哥胤禵的生母都是德妃烏雅氏,最親的兄弟。按說兩人較其他皇子應該關係更親厚些,然而這兩兄弟卻並非如此。康熙十七年,烏雅氏生下了四皇子胤禛。由於位分低微,再加上康熙最寵愛的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正經受喪子之痛,康熙便將胤禛交給佟佳氏撫養,以慰其心。
  • 善於隱忍的德妃,為何會反對雍正繼位?
    因為赫舍裡氏曾和康熙共患難過。隨後的幾任皇后,康熙更多是敬重。康熙之所以對後幾任皇后敬重有加,其實也是為了安撫外戚,穩定朝局。康熙的第三任皇后佟佳氏,母族勢力格外強大,為了拉攏佟氏一門,康熙更是將胤禛寄養到佟佳氏膝下。正是因為養母是佟佳氏皇后,胤禛才擁有了尊貴的身份(胤礽以外的皇后之子:嫡子),同時胤禛也得到了佟氏一門的支持,正是藉此胤禛才最終坐上皇帝寶座。
  • 雍正為什麼與十三爺有過命交情,和同母的十四反而關係不好?
    但是雍正還有一個同母兄弟十四阿哥,這個老十四不但沒有幫助老哥爭奪皇位,反而是加入了老八的陣營,後來還處處和他親哥作對,這又是為何? 相反雍正和允禵,胤禛出生時他母親地位不高,所以只能由隆科多的姐姐佟貴妃撫養,雍正當上皇帝以後把他外公這一支都封的很高,但是沒有封他母親的外戚,這可能是對他母親不滿的地方吧。
  • 兒子當皇上,娘高興還來不及,為何雍正登基,生母德妃不樂意?
    烏雅氏的命根子是老兒子胤禵,不是老大胤禛。烏雅氏偏疼老兒子。胤禵從小聰明過人,才能出眾。德妃和康熙都非常寵愛胤禵。德妃對胤禵寄予厚望,胤禵成為德妃的命根子。第二,烏雅氏偏疼胤禵,對胤禛沒有感情。胤禛是一個很無趣的人,他父母對他不是十分看重,老十四胤禵聰明過人,應該性格開朗活潑。他應該很會討父母的喜歡,所以無論是康熙還是烏雅氏都喜歡胤禵。烏雅氏不想當皇太后是給胤禛出難題,希望胤禛將皇位讓給胤禵《清世宗實錄》記載,雍正即位後,烏雅氏說道:「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
  • 雍正繼位後,老十四能躲過一劫重見天日,而老八下場卻如此慘?
    老十四胤禵雖是雍正的一母同胞,但黨同八爺胤禩,又聽傳聞說康熙臨終前傳位給他,是雍正篡改遺詔,老十四胤禵遠在八爺黨的忽悠下,認為皇位是傳給他的,所以二人成了不共戴天的冤家兄弟。首先被雍正整頓的是十四阿哥胤禵,十四阿哥是雍正最後的對手,也是「熱門」競爭對手,一度認為他會當皇帝,因為晚期被康熙冊封為大將軍王,並獲得了軍權,只不過一手好牌被他打爛了。
  • 雍正和14阿哥是親兄弟,為什麼兩個人的關係卻不好?最終成對頭
    最終成對頭生在皇家的人,和很多人都是不一樣的,他們雖然有很多人都羨慕不來的權利和生活,但是卻沒有平常百姓的真情實感,上天是公平的,給了一樣東西,肯定會從你的身上拿走另一樣;都說自古帝王皆無情,並不是他們無情,而是他們根本就沒辦法有自己的感情,在皇家裡面,因為利益的相爭,就算是親兄弟之間也是會有隔閡的,因為他們阻擋了各自的利益,就像是胤禛和自己的親弟弟胤禵一樣。
  • 雍正和允禵是親兄弟,為何關係不好?
    毫不誇張的說,雍正皇帝登基開始一直到其駕崩的十三年間,各種謠言傳聞就不曾間斷過。這位清朝最為傑出的皇帝似乎也是清朝最具爭議的皇帝。在雍正皇帝的眾多爭議中,就有著其與一母同胞的十四弟允禵關係惡劣的爭議。按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在康熙皇帝眾多的兒子中,唯有允禵一人是與雍正皇帝一母所生,可是兩人關係的惡劣程度卻讓人大跌眼境。那麼為何一母所生的雍正和允禵之間關係不好呢?
  • 揭秘:雍正皇帝與親生母親德妃的恩恩怨怨
    康熙皇帝駕崩半年後,即雍正元年五月二十三日,雍正皇帝的生母,康熙皇帝的德妃烏雅氏薨,死後被追封為孝恭仁皇后。官方正史對德紀的去世語焉不詳,根據有關記錄,德妃於五月二十二日發病,次日即告不治。長期以來,民間流傳著德妃是被雍正皇帝所逼,撞柱而死的傳聞。
  • 同為10年生6胎的康熙寵妃,德妃笑到了最後,榮妃為何受盡冷落?
    其中,皇四子胤禛,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乃係烏雅氏長子;皇十四子胤禵,也就是「九子奪嫡」末期繼位呼聲最高的大將軍王乃係烏雅氏第三子。就獲寵時間來看,榮妃馬佳氏較德妃烏雅氏早了整整10年;就繁育皇嗣情況來看,榮妃生育五子一女,較之德妃所出三子三女,優勢更為明顯;就後宮位分來看,馬佳氏獲封嬪位的時候,烏雅氏還只是一個地位卑微的宮女。
  • 九子奪嫡中四阿哥和十四阿哥一母所生為何關係不好
    清朝康熙年間,眾多皇子爆發奪嫡內爭,最終4阿哥成功上位 ,有人不禁要問,4阿哥和14阿哥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弟,為何14阿哥確實8阿哥的忠實擁護者呢,德妃在生皇四子胤禎的時候,還沒有晉升到妃嬪的位置,清朝時期只有嬪以上的妃子才能有權利撫養皇子,不然生下來也要託付給別的皇妃撫養。
  • 此人上書和雍正唱反調,雍正很生氣,為何旁人一句話雍正笑了
    雍正看了孫嘉淦的奏摺,著實氣惱,立即把大臣們召集起來,讓大家傳看。雍正為何會如此氣惱呢?原來,孫嘉淦在奏摺上提到了三件事:一親骨肉,二停捐納,三罷西兵。說實話,這三件事樣樣都跟雍正唱反調,為何這樣說呢?
  • 雍正王朝:雍正為何要保舉老十四做大將軍王,他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聽取了鄔思道的建議,保舉了自己同父同母的親弟弟十四阿哥胤禵出任「大將軍王」,而這一舉動可以說是為雍正最終能夠成為「九子奪嫡」的勝利者,進而在康熙去世後成功繼承皇位,奠定了非常的堅實的基礎。
  • 雍正王朝中大將軍王胤禵,為什麼在奪嫡的關鍵時刻和胤禩起內訌?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67期)在《雍正王朝》中最精彩的劇情就是九子奪嫡了,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老大、老二、老三挨個退出了競爭,老八胤禩的對手只剩下了老四胤禛,可是為什麼在關鍵時刻他調換了炮口,開始對老十四胤禵發炮呢?
  • 雍正對胤禩和胤禟打擊極為殘酷,為何又會善待胤禟的親哥哥胤祺?
    雍正登基後對待昔日的競爭對手,參與爭奪皇位的這幾位兄弟都是非常嚴酷,尤其是對老八胤禩和老九胤禟最為殘酷,但令人奇怪的是雍正對老九胤禟的同母親哥哥胤祺卻非常不錯,而且還經常誇獎胤祺,這確實是讓人費解,下面就來說一說雍正為何會對胤祺如此這麼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