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最近都在做一些關於反流性食管炎的科普內容,吳醫生想通過自己的講解為大家把這個病真正的說透,讓大家都能從中獲益。無論是了解這個疾病如何發生,還是有哪些預防的措施,吳醫生都想儘可能地從循證醫學的角度來跟大家交流。不過很快,我就遇上了一點小糾結。
在反流性食管炎的預防這個話題中,廣為流傳的一個妙招——「蘇打水治療胃食管反流」
如果在網上搜索」蘇打水+反流「的關鍵詞,就會有鋪天蓋地的消息告訴你: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反酸、燒心,喝蘇打水就好了。他們的解釋是:胃食管反流是因為胃酸過多反上來,蘇打水是鹼性的,酸鹼中和。這個高中化學都學過,胃酸少了、或者往上反的東西都沒有了,這胃食管反流不就治好了麼?說得好像還很有道理。蘇打水遍地是,隨買隨喝,不吃藥就治病,豈不美哉?
普通搜索結果就不多說了,哪怕是學術搜索,都會出來類似這樣的回應,似乎很有說服力。
不過真相真的是這樣嗎?「學術支持」的背後,是否有循證醫學的支持呢?吳醫生馬不停蹄地開啟了求真之旅。
01 治療胃食管反流,控酸是首要
在被反酸、燒心折磨的人心中,這個胃酸一點也不冤。沒錯,它就是引起我們各種不適的罪魁禍首。
一般情況下我們吃進胃裡的食物在通過食管—幽門之後,是不會輕易反上來的,哪怕是有一些正常情況的反流,我們稱為生理性反流,也是馬上就會被清除掉的。但如果食管下括約肌功能障礙或者有外界因素引起的負壓升高、胃動力異常、消化不良等情況出現,就很容易出現胃食管反流。
(下圖左面是健康的食管下括約肌,右面是功能失調引起了反流)
而引起我們感到不舒服的主要原因就是,反上來的胃內容物往往伴隨著胃酸,具有損傷食管黏膜的腐蝕性。
所以控制住了胃酸,可以說就控制住了對食管黏膜的傷害,令人不適的症狀就先得到緩解。這麼看,通過蘇打水的鹼性特質來控制胃酸似乎還是很有道理的。
02 抑酸還是中和,臨床都在怎麼用?
在臨床醫生如果想控制患者的胃酸,就會建議通過藥物抑制胃酸分泌和黏膜保護劑就會很快地緩解症狀(有時還會配上促胃動力劑)。常用的抑酸藥是奧美拉唑一類的質子泵抑制劑,而黏膜保護劑常見的是硫糖鋁類藥物。當然也有一部分中和胃酸的製劑,但一般不作為常規使用。下面是抗反流治療的臨床指南和業界共識:
細心的朋友也會發現,指南和共識均未見推薦蘇打水治療胃食管反流,在生活調理中更未見蘇打水的身影(下圖)。也就是說以上這麼多的生活小妙招中,無論是官方還是臨床,並沒有讓我們通過飲食來「中和胃酸」,從而緩解症狀的推薦出現,反而是告訴我們大概哪些東西不要去嘗試。
到這裡很多人就該反駁了:鹼性的蘇打水是中和胃酸而不是抑制胃酸,抑制胃酸要吃藥,那我們喝點飲料就能中和掉多餘的胃酸不是更好?你們都不懂,脫離實際。真理是掌握在少數人手中的!
ok,我們先暫且認為指南共識是需要時間來驗證的,那麼咱們來看看國內外有沒有關於蘇打水和胃食管反流病的相關研究吧。
03 國外研究「唱反調」
通過搜索「蘇打水」+「胃食管反流」或「反流性食管炎」等關鍵詞組合, 我們沒法輕鬆找到相關的研究,而最貼近的可能要屬《碳酸飲料對胃食管反流病影響的系統性回顧》這一篇了(很多蘇打水飲料都是碳酸飲料,就是飲料裡面加了二氧化碳)。不過這篇發表在《胃腸病學》雜誌上的論文僅僅針對碳酸飲料是否會影響反酸、燒心等症狀的出現做了相關的研究。雖然提到了蘇打水,但是並未提及它特殊的「中和胃酸」的作用,而且文章的結論是碳酸飲料對胃食管反流的發病沒有顯著的關係。說白了,就是他倆之間互不影響。
而到了國外,還真的有人研究了蘇打水和胃食管反流病之間的關係,而且納入研究的人數竟然有將近5萬人,這是個很大的樣本量了。這個團隊對這些人的飲料攝入情況進行記錄(包括咖啡、茶、蘇打水、牛奶、水、果汁等),並進行長期隨訪。最後研究結果表明,攝入較多的咖啡、茶或蘇打水的人更容易引起胃食管反流的發病,而牛奶、水和果汁則影響不大。
滿心歡喜的去查國內外的佐證材料,結果得來的答案不是「喝了也白喝」,就是「喝多還會引起反流」......竟然沒有支持蘇打水有治療效果的研究。即便此時你真的還相信真理掌握在少數人的手中,那麼相信看了下面的論據,你也可能會對蘇打水的魔力產生懷疑了。
04 酸鹼中和的簡單道理為什麼就不適用治反流呢?
(1)蘇打水並不一定都呈鹼性
為了不冤枉蘇打水的功效,我們又開始收集市面上的蘇打水產品信息。
調查發現大多數的蘇打水飲料的酸鹼度在8左右,甚至有一些產品的PH值超過了9。學過化學的朋友們就能知道了,這符合大家心中蘇打水呈鹼性的觀點。不過出乎我意料的是,這裡面竟然也有魚目混珠的...來自網上的試驗顯示,有幾款未標明PH值的產品,實測數值竟然小於7。什麼概念,就是這都偏酸性了。所以單純從酸鹼度的角度來說,也不是所有的蘇打水,它都能獨善其身,保持弱鹼性的矜持。
那麼呈鹼性的蘇打水就能中和胃酸了嗎?也不一定。
(2)蘇打水中和胃酸能力堪憂
我們胃內的胃酸那是相當強悍的,PH值經常在2以下,飯後胃液被稀釋,也能保持在3.5左右。我們常把7作為酸鹼平衡的中間數值,大家可以想想,在面對絕對值差這麼大的情況下,酸鹼度在8的飲料,能有多大的效果去中和胃酸呢?
而從實際在門診或周邊親朋好友的反饋來看,當胃食管反流引起發酸、燒心時,喝蘇打水而緩解症狀的情況也是一半一半(是的,有人就是想喝兩口蘇打水),這還不能排除是心理作用。所以由此看來,蘇打水的「中和胃酸」能力並不突出。最重要的是,哪怕它能夠中和酸度,也不能像奧美拉唑那樣抑制多餘胃酸的分泌。而且不得不說,從已知的研究看來,蘇打水如果引用不當,甚至會引起反流的發生。
(3)蘇打水多為含氣飲品,多喝加重胃內壓力
而國外研究證實多喝蘇打水更容易引起反流,這是為什麼?還是上面提到的那個研究,人們發現蘇打水可能同咖啡一樣,會降低食管下括約肌的壓力,也會刺激胃酸的分泌,所以並不建議有胃食管反流的患者去引用蘇打水。
此外,市面上的蘇打水多數都是碳酸飲料。大家都有過喝完碳酸飲料打嗝的經歷吧,夏日炎炎,喝一罐快樂肥宅水,打個嗝,非常舒爽。但這對於反流病的人,可代表著胃內容物壓力增加了,反流病的患者衝上來的可不一定是二氧化碳氣體,很可能是那股酸爽的「暖流」。在胃食管反流的發病過程中,我們如果大量的飲水,哪怕不是蘇打水,都可能會因為增加胃內容物容積而引起更嚴重的反流,何況是這種產氣飲料。
所以我們再來看看喝蘇打水,您說這是在治反流,還是在加重反流呢?
05 胃食管反流病因多樣,定論需謹慎
看過前幾期作品的朋友們應該對胃食管反流或反流性食管炎這個病印象深刻,根據之前講的,我們應該知道引起反流發病,胃酸的分泌只是基礎條件之一。食管下括約肌功能異常、食管酸清除速率低、胃排空能力差和下腹部壓力大,甚至精神心理負面因素都跟反流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而且在胃食管反流病中,還有「非酸性反流」這個分類。
所以不管從哪個角度看,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一概而論地說:蘇打水可以治療胃食管反流病,哪怕它因為呈鹼性而有著理論上中和胃酸的能力。
消化內科醫生每天忙於治療患者,可能沒有時間去想一些奇葩的想法比如用蘇打水治療反流。但如果有患者給他反饋,如果說這種方法很好,那麼他一定會去重視、研究甚至推廣這個方法。「蘇打水治反流」,這個提法並不新鮮,甚至已經提出有十多年,但消化科醫生和專家都不推薦這個療法,道理應該是顯而易見的吧。
06 按時服藥,生活調理是關鍵
在業內的共識中,除了合理用藥大家充分肯定了生活調理和疾病的科普教育是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療和預防基礎。也就是說,專家們都在告訴我們一件事:吃藥很重要,但是無論採取何種方式,生活調理應該貫穿始終。在臨床上,面對被胃食管反流病困擾的患者,我們首先就是跟他們表達了日常生活習慣養成的重要性。
我們建議,可以通過減肥、抬高床頭、戒菸/酒、避免夜餐/飽餐、避免進食後運動、避免進食可能促進反流的食物(如巧克力、咖啡、辛辣食物、橘子、西紅柿、高脂食物)等方式來有效的作為藥物治療的補充,緩解或預防胃食管反流病。
說到這裡,其實形成類似的謠言的原因也值得我們去多想一想:
一方面是因為蘇打水呈鹼性,而胃酸又是酸性,這正符合了我們很多人認知的「酸鹼中和」的概念。但其實大家沒有注意到的是它們在人體酸鹼的平衡中,實力並不對等;
而另一方面反映的則是大眾希望通過飲食來代替藥物治療疾病的美好願景。當然,是藥三分毒,誰都不願意沒事去吃那麼兩口藥,吳醫生本人也非常贊同這種觀點。
不過,如果利用大家的這種心理而去營造「有病不吃藥,靠其他方式來治病」的假象的話,那就不友善了。
不過話說回來,當我們症狀不重,無需吃藥的時候,如果真的喜歡喝蘇打水,喝那麼一瓶兩瓶的也無妨。畢竟,良好的心情也是治療胃腸疾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