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內經》之後第一部專門講針灸的書,是晉朝皇甫謐寫的,皇甫謐非常厲害,他把《靈樞》經裡面的內容整理好了,整理好同時,又根據他自己的經驗,還有他從老師那兒學來的針灸的方法,彙編成一部專門的針灸的書叫《針灸甲乙經》,這本書內容很深。再有一個盛世就是唐朝,唐朝的孫思邈在《千金要方》裡邊有大量的篇幅來提倡「針灸並用」。針也提倡,灸也提倡,針我就不在這贅述了,因為很多。灸我們通過幾個案例來跟大家分享。
第一個就是唐朝著名的醫家孫思邈,他有一個外號叫「藥王」,為什麼叫「藥王」?老百姓都特別尊崇他,非常愛戴和喜歡他,因為孫思邈經常的布施醫藥。通過醫藥來幫助老百姓,而且不收費。這樣一來的話,他在群眾中的地位和聲望非常高。同時唐朝有三代皇帝,都邀請他來入朝作官,他都婉言拒絕,一直在哪裡呢?一直在陝西銅川,藥王山那裡給老百姓治病。大家有時間的話,路過陝西的時候,可以去陝西耀縣,那塊兒有一個銅川。當地的地名叫銅川,藥王山有孫思邈的紀念博物館,還有孫思邈的廟,還有他當年的一些事跡,還有一些遺蹟,傳說,那邊非常多。(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所以說孫思邈就被老百姓之稱之為「藥王」。因為他的藥非常管用,他的《千金方》治癒了無數的病人。他活到了141歲,大家注意這141歲,年齡很大了。有一個更神奇的事是什麼呢?就是孫思邈到了90多歲的時候,還耳聰目明。並且他還著書立說。大家想想,我們一般的人寫書都是多大年齡寫?可能20多歲就出書了,有的專家到了40多歲的時候就已經著作等身了。什麼叫著作等身啊?著作等身就是你寫的書,出版過的書,一本一本摞起來的高度和你的身高一樣,這就是著作等身。這說明什麼,就是很多人其實他從很年輕,就開始寫書,孫思邈的著述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
寫好《千金要方》時是70歲,寫完《千金翼方》的時候是100歲。我們看到孫思邈是在70多歲的時候,才把他的第一本書寫完,那就是《千金要方》。我們都知道70多歲的一個老人,那個時代沒有老花鏡,沒有電燈,沒有電腦,他怎麼寫的呢?他就是用毛筆一字一個字寫的。由此我們推斷,當時的孫思邈,能把這本書給寫完,可想而知他的身體得多麼好,他的眼神得多麼好。(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你想寫這種書,他肯定不是在一張大紙上用大字在那寫,肯定是用毛筆蘸好墨之後在一張紙上,一張一張的,寫的是蠅頭小楷,才能寫好。那就能說明一個問題,我們練過書法都知道,70多歲還能拿筆寫書法,尤其寫小楷,非常難得。為什麼呢?因為一不小心,就開始手抖了,所以我們看到孫思邈到了100多歲,他還能把《千金翼方》完成。說明他眼不花,手不抖,身體非常好。古代記載他活到100多歲,有的書裡邊記載是120歲,有的書裡邊記載是141歲,總之是活過100歲,說明孫思邈也很長壽。
在《千金方》裡邊,他就特別提倡艾灸,他認為艾灸是一個很重要的養生方法,每逢陰曆的初一、十五,都提倡艾灸自己的足三裡穴,這個穴位是一個長壽的穴位。而且他講:「凡人居家及遠行,隨身常有熟艾一升」。他說凡是人要是居家,自己在家裡待著或者是出遠門的時候要背上熟艾,其實就是艾絨,背上艾絨一升,就是一袋。一袋艾絨隨身備著,以便於經常艾灸足三裡穴可以防病治病,這就是孫思邈的思路。同時艾灸足三裡穴,現在研究發現它有很好的強壯身體各項功能的作用。以後我會專門講到這部分的作用。
再往後看,在唐朝的王燾《外臺秘要》裡面,也經常會提到灸,而且對灸非常重視。有宋代的王執中的《針灸資生經》,還有明代高武《針灸聚英》。明代有一個著名的醫家叫楊繼洲,他寫了一本書叫《針灸大成》,這些書都是針灸的專業書,專門寫針灸。到了清朝的廖潤鴻還有一個《針灸集成》,這裡邊都非常重視灸法。
有沒有專門寫灸法的專著呢?也是有的,而且也不少。比如說公元3世紀就有《曹氏灸方》,唐朝有一本書叫《骨蒸病灸方》專門治骨蒸病的這種方法。宋代有《黃帝明堂灸經》《灸膏肓腧穴法》《備急灸法》這些艾灸的方法。元代有《癰疽神秘灸經》,清代有《太乙神針》《神灸經論》等等,這些著作都是專門論述灸法的。
南宋醫家叫竇材,寫一本書叫《扁鵲心書》,裡面是怎麼說的呢?「故為醫者,要知保扶陽氣為本,人至晚年陽氣衰,故手足不暖,下元虛憊,動作艱難。」要作為醫生,要知道有扶陽氣的方法,扶陽氣是根本。(請關注微信:pengxinboshi)人到了晚年之後,陽氣衰少了,虛弱了。這個時候手足不溫,手腳都是涼的,下元虛憊,就是說丹田氣不足,腎虛,因為腎虛導致的腰酸腿軟,走路動作不敏捷,叫做動作艱難。他接著講說:「蓋人有一息氣在則不死,氣者陽所生也,故陽氣盡必死」。他說人是靠著一口氣而活著的,這口氣主要就是指的陽氣,叫做氣之陽所生。所以說陽氣不足的話,這個生命就走到盡頭了。
他接著講,說保扶陽氣者有三,就是補助扶陽的方法有三種,灼艾第一,灼艾就是艾灸,這是第一名最好的方法。丹藥第二,吃丹藥,吃中藥草藥來補養元氣的這是第二名。附子第三,就是吃附子,你像現在還有這個很多人提倡吃附子,吃火神派的這些藥方,這是排在第三的。這是竇材在《扁鵲心書》裡邊所講的辦法,他非常推崇艾灸。在《扁鵲心書》裡邊有記載大量的艾灸的方法。當然這些艾灸都是直接灸。下一個話題我們就會講講艾灸的方法的進化。(未完待續)
本篇是: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附語音)-之三。(更多精彩內容持續更新中……)(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並保留相關法律權利)
關注「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公眾微信號,回複數字 2020,查看熱門閱讀集結 .
[附語音]中醫彭鑫博士講解《艾灸養生》系列課程
[附語音]彭博士講《二十四節氣養生》
[附語音]彭博士講《黃帝內經》系列精華篇
[國新辦]中醫學博士彭鑫:中西醫終極的結合點就在臨床一線
[清華大學]彭鑫博士公益講座——彭祖養生思想的現代啟示
[八段錦全集]養生功法—彭博士送您一份大禮
肥胖的一個重要原因(內含解法)
「冬至」一陽生,正確的養生方法是這樣的
[視頻]漩渦匯聚能量:升清降濁走圈法
[養生]適用女性的兩個養血藥方
[精彩推薦]既然吃素這麼好,為什麼你的身體還這麼差?
中醫彭鑫博士工作室
微信公眾平臺:pengxinboshi
官網:www.pengxinboshi.com
新浪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騰訊微博:@中醫彭鑫博士
彭鑫博士門診預約、健康諮詢及講座邀請方式:
方式一:撥打預約電話(每天9:00~17:00接打電話)
010-83069166
010-83069366
方式二:添加微信預約(每天9:00~17:00回復微信)
微信號:pbsyy012
或掃描下方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