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16日,媒體爆出,江蘇海安、東臺兩地個別農戶飼養的蛋雞中檢測到H5N1禽流感病原學陽性樣品,這則報導嚇得很多人在繼「三聚氰胺」事件後,再度放棄了餐桌上的雞蛋。加上時值隆冬,正是感冒的高發季節,江蘇省人民醫院中醫科的謝利群主任告訴記者,前來就診的患者比之前明顯增多。
禽流感為何讓人感到恐懼?和普通感冒相比,流感到底有多可怕?有沒有什麼好辦法,能讓人把感冒這種疾病拒之門外?帶著這些問題,發現周刊記者走訪了有關醫生和傳染病研究專家。採訪中記者意外得知,做愛也能預防感冒。 本版主筆:快報記者 戎丹妍
·感冒不治究竟有沒有危險?
·感冒病毒喜歡跟哪些人搗亂?
·做愛為什麼能預防感冒?
流感能讓人類大規模死亡
南京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喻榮彬博士告訴記者,感冒分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在中醫學中又叫「傷風」,我們通常所說的感冒一般都指普通感冒,它可由鼻病毒、冠狀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多種病毒引起,在病症上又分為普通感冒、急性咽-喉-氣管炎、皰疹性咽喉炎、咽-結膜熱及細菌性咽-扁桃體炎五種疾病,而上呼吸道感染(簡稱上感)是這些病的總稱。普通感冒四季均可發生,特點是散發性,不會引起大流行,傳染率只有10%左右。也很少有人因普通感冒死亡。
而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冬春季容易發生,特點是容易流行,傳染率可達50%。
流感的死亡率很高,在歷史上,人類曾經遭遇過好幾次大規模流感疫情,致使大範圍人類死亡。例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人類第一次暴發甲型流感疫情,被稱為「西班牙流感」,主要在歐洲流行,從1918年-1919年這期間死亡人數達到兩千萬,而歐洲當時人口為1億,死亡率達到20%。接下來,1958年又暴發了「亞洲流感」,到1959年間死亡人數大約100萬人,接著便是1968年開始流行「香港流感」,死亡人數也為100萬左右。
而到了20世紀90年代,人類又面向了一種新的流感,就是禽流感,禽流感病毒迄今只能通過禽傳染給人類,人與人不傳染,但截至2008年12月16日,全球累計報告人禽流感病例391例,死亡247例,病死率很高。
為什麼流感如此厲害,它究竟對人體產生了什麼作用,甚至會導致死亡呢?
感冒病毒是怎樣入侵人體的
喻榮彬說,感冒病毒有很多種,但不管普通感冒病毒還是流感病毒,首先它們要尋找適合它們生存的寄生體,也就是動物細胞。不同病毒所寄生的細胞不同,而各種感冒病毒尋找到適合自己生長的細胞後,就會在此生長繁殖。但是病毒進入人體後又會分為兩種情形,一種就是隱性感染,就是雖然人體內感染了感冒病毒,但它不會對人體造成傷害,人就不會出現感冒症狀。而另一些抵抗力弱的人,就會出現顯性感染,就會出現感冒症狀。
那麼,病毒是如何進入人體細胞的呢?
專家解釋,不同病毒侵襲人體的方式不同,例如流感病毒,它的病毒顆粒呈球形,由外膜和包圍於其中的核衣殼組成。外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其內表面為一層作為基質的蛋白質,外表面有血凝素和神經氨酸酶兩種糖蛋白突起。血凝素突起(HA)的作用是幫助病毒吸附到宿主細胞(被侵染細胞)的細胞膜上,並進一步侵入細胞。它是病毒致病的重要因素。神經氨酸酶突起(NA)的作用是促使被感染的細胞釋放出新產生的病毒顆粒,是流感病毒繼續擴散和繁殖必不可少的。它的作用機理是,通過抑制內皮細胞的黏液分泌,使病毒更易於黏附在宿主細胞膜上。
當然,喻榮彬說,人體免疫系統的功能是非常強大的,一旦發現病毒入侵,人體就會自動產生免疫反應,通過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功能來中和、吞噬、消滅病毒,比如流感病毒,人體針對病毒中的HA,可以激發機體有針對性地產生特異性的HA抗體,這種抗體具有預防流感的作用。但是,如果人體這時免疫力下降,感冒病毒就非常容易在人體細胞中存活和繁殖,並很快攻下大片「地盤」,並進入人體血液循環,引發病毒血症。這時,各種感冒症狀就會出現,頭疼、鼻塞、流淚,嚴重的就會發高燒,全身肌肉疼痛等等。
全身難受症狀從何而來
感冒病毒侵入造成頭疼、發燒、鼻塞等症狀,這又是什麼原理呢?
喻榮彬告訴記者,出現這些症狀是人體免疫系統在與病毒鬥爭時的一種體現。但具體為什麼出現這些症狀,這種症狀是怎麼產生的,原理卻非常複雜,就比如發燒這一項,其工作原理就要涉及全身的發熱機制。而發熱的機制也較為複雜,而且說法也各異,目前大多以「調定點」學說來解釋,認為發熱有三個環節:第一環節是內生性致熱原的產生和釋放,比如感冒時,感冒病毒就是這些致熱原,激活了人體致熱原細胞,從而釋放熱量;第二環節是體溫調節中樞的體溫「調定點」上移;第三環節是調溫效應器的作用,產熱增加,散熱減少,即一方面通過運動神經引起骨骼肌的緊張度增高或寒戰使產熱增多,另一方面交感神經系統引起皮膚血管收縮,使散熱減少,由於產熱大於散熱,體溫乃相應上升直至與調定點新高度相適應。這就是發熱了。
感冒的發熱屬於病理條件下的發熱。一定限度內的發熱是人體抵抗疾病的生理性防禦反應。此時白細胞生成增多,肝臟的解毒功能增強,物質代謝速度加快,有利於人體戰勝疾病。所以感冒時伴有發熱現象很正常。但發熱過高或過久也不好,就會使人體各個系統和器官的功能以及代謝發生嚴重障礙。
兒童體溫超過41℃時,腦細胞就可能遭受損傷,甚至出現抽搐,並逐步喪失調節體溫的能力。發熱時人體營養物質的消耗增加,加上食物的消化吸收困難,長期下去可引起人體消瘦,蛋白質及維生素缺乏,以及一系列的繼發性病變。所以,過高、過久的發熱是對人體不利的。因此遇到高熱病人應及時採用退熱措施,並立即請醫生診斷、治療。
頭疼、鼻塞與發熱形成原理相通,也是因為人體代謝速度加快,使得血管擴張或其他組織觸及痛覺神經,就產生頭疼。鼻塞是因為感冒病毒大都從呼吸道進入人體,感冒時最先受到影響的總是呼吸道的第一關鼻子。感冒時,人體與病毒抗爭時代謝速度加快,鼻黏膜發炎、一些組織腫脹、毛細血管擴張、分泌物就增多,這樣就使氣體出入受到障礙,鼻子自然就不容易通氣了。
可以說,發熱、頭痛、鼻塞不過是被感染的機體對致病因素的不同反應而已。
為什麼有人感冒不治出一身汗就能好?
很多人覺得出汗也是治療感冒的方法,出過汗人會覺得輕鬆不少,為什麼有人覺得出汗會覺得輕鬆呢?是人體在排解感冒病毒嗎?
喻榮彬說,出汗和人吐痰、流鼻涕原理相通,都是因為人體代謝加強後分泌物變多的一種反應。
而吐痰、流鼻涕,很多人也都認為是在排除病毒,但喻榮彬說,人體在對病毒進行反抗時,是在對感冒病毒進行中和、吞噬和分解,也就是將病毒肢解了,有些成分變為人體需要的東西,有些則自然排出,是一種代謝過程,不能就說痰和鼻涕裡都是感冒病毒,其實這些排洩物裡主要是一些上皮細胞和膿性化合物等。
但是,為何有的感冒患者出現的只有咳嗽、流鼻涕,而有些卻出現頭痛、發熱等症狀,喻榮彬說主要與感染病毒類型不同有關,也與每個人的身體素質有關。雖然人類的各種組織器官相同,但具體到細胞、病毒單位就千差萬別,所以要找出不同人出現不同症狀的原因很難。
藥物是怎樣打敗病毒的
但是,正如前面所說,感冒往往是防不勝防,如果萬一不小心患了普通感冒,甚至流感,這時我們應該做些什麼呢?喻榮彬說,普通感冒對人體威脅不大,其病毒一般是自限性的,也就是過了一定時期就會自然好的,一般是一周左右,感冒自然就會好了。因此一般不提倡用藥,如果體質較弱的人受不了,可以針對併發症開些藥吃, 以防引起其他疾病。
而對於流感,因為其症狀比較厲害,常伴有高燒寒戰,全身中毒症狀較重,並且很容易引發其他疾病,如肺炎、腦膜炎等,針對一些嚴重併發症,可以按照醫生囑咐用藥。目前用於流感的藥物有三類:一類是抗病毒治療,如複方胺酚烷胺(感康)、金剛乙胺;二類是對症治療,如乙醯氨基酚治療發燒、周身酸痛、頭痛,氫溴酸右美沙芬減輕咳嗽;三類是抗菌治療。
因為病毒在生長和繁殖過程中需要結合人體內的一些蛋白以及酶物質等,而抗病毒藥就是通過抑制病毒需要的這些蛋白或酶的釋放,而幹擾病毒生成和繁殖,但抗病毒藥只是針對某一種病毒,並不適用於各種病毒,因此服用時要按照醫生囑咐。
但是,如果流感沒有繼發細菌感染,如扁桃體炎、細菌性肺炎等,就無需使用抗菌素治療。
為什麼現在還不能有效對付流感
一個小小的感冒,竟然牽涉到這麼多原理,那麼,既然我們找到原理,對付感冒是否就順利無阻了呢?
喻榮彬告訴記者,目前人類對感冒病毒還沒有特效藥能夠控制,特別是流感病毒,一直是人類的大敵,雖然我們有疫苗,有抗病毒藥,但因為病毒能變異,它們會慢慢適應不適合自己生長的環境。例如禽流感,本來它們只能在禽類身上寄居,但是因為經常跟人接觸,它們就又找到了新的寄居體,於是又變異成了對人類有害的病毒。
流感幾乎每年流行的類型都不一樣,甚至在當年流感流行的初期和末期,引起發病的病毒毒株都可能不是同一種類型,因此難以預測和確定本年度流行的毒株是哪種類型,只能推測可能是某型。如果根據預測接種的疫苗與實際流行的毒株不是同一型,即使接種了也不能避免患流感。所以往往防不勝防。
那麼,是否人類對感冒病毒就無法戰勝了呢?目前我們對感冒病毒的研究到了什麼地方了?
喻榮彬說,雖然流感來勢洶洶,人類也找出了一定的規律。在觀察這些流感暴發的過程中,研究者發現,流感病毒流行種類一般有周期性,一般10到15年換一個類型,比如1918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型號為H1,1958年亞洲流感病毒型號為H2,1968年為H3,接下來1977年又是H1。而禽流感也是。而且,流感暴發的季節一般在冬春季,因為天氣冷,人們都喜歡呆在屋子裡,抱團扎堆取暖,而流感病毒又是最容易傳染的,通過唾液、衣物接觸都容易感染到,很多人呆在一個空間,又不通風,就非常容易接觸感染到病毒,因此流感很容易大規模暴發。
做愛預防感冒有科學道理
既然找到規律,那麼預防也就有針對性了。喻榮彬說,每年到了流感易發季節,全國各地的疾控中心都會全身心地監測流感病原,獲取各大醫院流感病例的信息,提前做好預測,預測當年會出現哪類流感病毒,以便採取應對措施。
那麼,避免感冒的辦法是否有呢?
喻榮彬說有的,感冒主要是人體免疫力下降,導致病菌有機可乘,比如因淋雨或天氣變化而著涼,身體勞累過度等因素導致免疫力下降,這時感冒病毒就很容易入侵人體,另外長期呆在人多、密封、髒亂的環境中,也容易引起病毒入侵,因為這樣的環境中病菌數量較其他地方高,身體免疫力好的人也抵抗不住太多病毒的入侵,就容易感冒。針對這些起因,預防措施,主要是增強自身免疫力,可以通過鍛鍊、飲食等來調節,此外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房間多通風,多曬太陽,特別是要勤洗手。對於兒童、60歲以上的老年人、體弱多病者等,可通過接種流感疫苗預防流感。
除了這些很多人知道的預防措施外,專家還告訴記者一些其他不為人知的預防感冒的方法,其中如有多吃肉、給自己加壓,甚至做愛也能防止感冒,因為有研究顯示,定期擁有性生活的人較之獨身人士體內用來抗擊病毒的抗體細菌更多,這其中的原因是性生活積極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更趨成熟。
■感冒預防措施
吃肉 一般的成年人每天需要攝入40克到60克的蛋白質,35克的肉可以提供7克的蛋白質,另外肉類還富含鋅和硒等礦物質,這些礦物質對維持免疫系統的健康十分重要。
給鼻子保溫 人在受寒時會不由自主地打顫,這雖然是人體一種下意識的抗凍措施但也意味著這時患流感的機率在增加,所以天寒地凍時保暖相當重要,這時可以在鼻子上戴上圍巾。
不貪睡反而有助增強免疫力 英國勞格保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主任吉姆·霍尼教授說,可能很多人會認為在一晚上的睡眠之後感覺更好,但實際上睡得過多並不會讓免疫系統受益。
打太極拳 太極拳這種來自東方的古老藝術將放鬆的心態和適度的鍛鍊融為一體,有助於集中注意力並培養身體的柔韌性,其可以大幅提高免疫系統的功能。
短時間內加壓 在短時間內感受到壓力的增加實際上有助於增強免疫力,當我們感受到壓力時,人體就會釋放減壓荷爾蒙和腎上腺素,這種抵抗能力可以為人體發出警告,以防範受到感染。
做愛 研究顯示,那些定期擁有性生活的人較之獨身人士體內用來抗擊病毒的抗體細菌更多,這其中的原因是性生活積極的人他們的免疫系統也更趨成熟。
(責任編輯:風語)